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到里间的时候,刘若愚已经等在那里:“恭喜皇上殿下,这次竞标,山东济仁堂出价十一万两,山西乐医馆出价二十万两,辽东吴家商号出价三万两,王氏药局出价十五万两。”
  崇祯眼睛放光的问道:“仅仅四省的加盟就卖了四十九万两?”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是啊!为了让他们放心,皇儿可是让他们看了北直隶几个州府的账目对比,总之他们只会赚不会亏就是了。”
  看着崇祯一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的模样,朱慈烺连忙扯开话题:“对了父皇,今天儿臣让兵仗局新制造的火铳已经完成了,是专门为了对付建奴生产的,父皇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第60章 应对建奴的战术
  对于看什么新式火铳崇祯是兴趣缺缺的,但一听到为建奴设计的,他立刻就来了兴趣。
  他最近正为朱慈烺说的异族因天气原因导致灾荒加剧不得不大规模南下掠夺而担心。
  而且建奴消灭了林丹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之后,真的是想抢哪就抢哪啊,给九边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两人坐上马车,崇祯满意的说道:“皇儿这皇仁堂做的很好!”
  朱慈烺嘿嘿一笑:“其实儿臣这是取巧,所仪仗的正是皇家的名声和百姓的信任。”
  崇祯嗯了一声:“烺儿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其实父皇有时候就在想,皇儿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是生而知之?”
  朱慈烺微笑着说道:“哪有生而知之,儿臣研究的这些东西都是下边的人帮衬的。”
  崇祯摸摸他的头:“生而知之也好,别人帮衬也罢,此乃江山之福,皇儿不是在搞防治瘟疫么?为什么皇仁堂没有研究这个,反而在研究外科?”
  朱慈烺提醒到:“瘟疫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虽然搞清楚了,但是若是把瘟疫带到京城控制不好,那京城两百万百姓会是什么光景!”
  崇祯惊恐的点点头:“确实如此!那还是不要研究的好。”
  朱慈烺看了看崇祯的脸色:“嗯,其实在疫区有人专门研究这些瘟疫……”
  崇祯嗯了一声,不知道在想什么,朱慈烺见崇祯不说话,他就继续说道:“其实儿臣研究外科是为了军队。”
  “军队?”
  朱慈烺肯定的说道:“是啊!其实打仗的时候若是伤亡一千人,其实当时就死的未必超过五十人,而之后因为无法救治失血过多会死一部分,救治包扎之后感染会死一部分,伤口溃烂致残一部分,最后才导致七成以上的重伤者死亡或者残疾。”
  崇祯想了一下:“尽然是这样?”
  朱慈烺描绘着:“所以外科技术进步将会使得战场上重伤者死亡率大大降低,现在用上酒精和缝合术结合,再加上严格的消毒包扎法感染率已经下降了八成,已经能让重伤者的死亡率下降到一层?”
  崇祯眼睛一亮:“也就是说以前伤一千死七百,现在只死亡一百?皇儿功莫大焉!”
  朱慈烺谦虚的一笑:“若此官军不畏伤,更有勇气敢战,伤者医治好的多了,百战老兵日益增加,大明军队自然越打越强!”
  两人到了御马监,曹化淳等一群人已经在大营门口等着了,行礼之后朱慈烺招招手:“安排人把营地里的常用火铳拿出来。”
  不一会几个士兵带着火铳过来,曹化淳凑上来解释道:“陛下,此乃鸟铳和三眼铳,其中鸟嘴在南多用而北少用,三眼在北多用在南少。北方地寒风冷,鸟嘴必用手击,常力不易,一旦火门开而风甚猛,信药已先吹去,用辗信易坏火门,一放而虏骑如风至,执之拒敌甚为不便,三眼铳一杆三铳,每铳著铅子二三个,伺敌三十步内对准而放,一炮三放其声不绝,无有不中。虏马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虏铁盔铁甲,虽利刃不能入,唯以此铳击之,故于北方鸟铳、三眼铳有此之别。”
  说完两种铳曹化淳笑着说道:“而太子所制造之火铳,不仅超过鸟铳的射程又兼顾威力,而且改进了火门和握柄同时加装枪头可当短枪,后柄粗大可做战锤使用,当真是利器也。”
  朱慈烺一脸黑线,曹化淳虽然号称懂军事,但是其毕竟只是一个监军太监不亲自上战场,能说出这些就已经不易了。
  朱慈烺接过话头说道:“父皇孩儿设计此火铳是为了应对建奴战法”
  崇祯皱眉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朝中已多次研究建奴战法,然其战法诡诈多变,怎是一件火器能胜任?”
  朱慈烺惊讶的看了一眼崇祯,没想到自己这个老子并不是啥都不知道啊。
  朱慈烺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父皇,建奴战法多变,然无论如何变化,其所仪仗者有二,一是马步军合用法,骑手中白甲兵人马皆身披重甲居于前,其余兵居于后,一举冲破中军。又或者骑兵两翼散射,使我军自乱阵脚,而后杀入。
  二是步战法,重甲兵居于前,以两层甚至三层甲手持坚盾或推盾车,弓箭手居后,在我火铳射程之外以弓箭散射,我军死伤过多,士气被夺,建奴在趁机杀入。”
  朱慈烺得意的说道:“而此火铳射程超过一百五十步,九十步外可穿重甲,五十步外三层重甲亦难以阻挡,到时大明军士以火铳击敌,建奴不能已骑射乱我军心。”
  崇祯嗯了一声问道:“那重甲盾车如何?”
  朱慈烺嘿嘿一笑:“儿臣已经命人研究一种新式小跑,这种炮射程近,但是能能以……这个形状射到盾车之后,且弹丸为开花弹,盾车行进缓慢,此炮每十息就可发射一弹,制造简单,可以破敌!”
  崇祯惊喜的问道:“那炮带来了么?”
  朱慈烺摇摇头:“还在实验,目前六寸炮口已经做好,等实验完成就可献给父皇。”
  崇祯满意的看着朱慈烺期待的问道:“那重骑突进可有应对之法?”
  朱慈烺嗯了一声说道:“儿臣改良了戚少保车阵,以四轮车代替两轮车,若是敌重骑突击,我车阵可列在前,四轮车更坚固不易掀翻毁伤,士兵在车阵后用火铳火炮击之。”
  崇祯对于新火铳更加期待了,打量了一下新式火铳,又亲自上手掂量了一下:“都准备好了么?”
  曹化淳微微低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都准备妥当,还请陛下和太子殿下移步校阅台。”
  等朱慈烺跟崇祯到检阅台之后,下边准备好的士卒已经站成了六排,为了证明射击效果,曹化淳还特意在距离士卒九十步的地方放置了穿三层甲的稻草人,崇祯点点头之后,曹化淳一挥舞令旗,士卒即可按照哨声准备。
  新式纸弹只需要咬开尾部的套冒,然后一股脑的把纸弹塞进枪筒,在用通条压实,然后从怀里的小药壶倒一点底火,点燃火绳卡在鸟嘴上,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经过实验发现,因为要先倒底火在装弹,底火很容易散落,而且装弹动作也不能太大,极大的限制了装填速度,所以才有了这个改进。


第61章 献城者曹化淳
  为了增加火力密度,士卒呈一排半跪一排自立。
  领队军官大喝一声:“放”
  “呯……呯……呯”
  虽然没有做到整齐划一,也在一两息完成了射击,然后军官在喊:“第一旗装弹……第二旗,进!……放!第二旗装弹……第三旗进!……放!”
  可是是为了表现的有气势一点,这个军官并没有采用原地装弹战法,而是滚动向前的队列模式,循环往复射击了五轮,之后在五十步位置,又原地射击了五轮。
  硝烟散尽朱慈烺跟着崇祯一起去看,只见十个稻草人身上都有三四十个弹孔,外面的重甲破破烂烂里面的草屑乱飞,一百人打了一千发纸弹,射中三四百发,百分之三四十的命中率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然这个军官也是取巧,要是他一直停在九十米的距离射击,估计精度会大打折扣,理论上一支滑膛枪在三十米之外射中目标的概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即使朱慈烺推出了米尼弹,这个数据依旧不理想。
  崇祯对于这个效果相当满意,看着破烂的稻草人就像看到被打败的建奴一样高兴,大手一挥:“赏!”
  等高兴完了,崇祯问曹化淳:“此等利器一定要尽快装备!”
  曹化淳看看朱慈烺,朱慈烺摊摊手:“曹公公先用这一百支火铳练着,等第一批火器弄好,招的工匠也该赶到了,到时就可以为勇士营换装了。”
  曹化淳微微一笑:“谢太子殿下,我会督促下边尽快招一批匠户进京,只是太子殿下说的炮?”
  朱慈烺嗯了一声:“实验好了,我自然会派人教兵仗局火药局制造之法。”
  崇祯看着两人商量想起曹化淳的汇报皱眉问道:“皇儿,防疫军只是为了防止流民过山西和北直隶的关卡,为何要装备如此火器?”
  朱慈烺解释道:“父皇,曹总兵在蒙古,若是果然招募到蒙古部落来投,建奴必然恼羞成怒,防疫军装备了火铳火炮进可协助曹总兵御建奴于大同之外,退可协助山西各关口守卫,防止建奴窜往北直隶为祸。故而儿臣想优先装备此军。”
  崇祯一想还真是有这个可能,对于朱慈烺凡是考虑在前更加的欣慰:“好,那就以防疫军为主。”
  见崇祯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插手军事而不悦,他也松了一口气。
  崇祯打量了一下身边刚刚火铳射击的将领,那将领立刻下跪:“臣勇士营左千户孙应元见过陛下。”
  崇祯嗯了一声:“你很好,要勤加练习,报效朝廷!”
  孙应元叩首:“是!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走了,朱慈烺确借口问问火器射击士卒的感觉,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留了下来。
  曹化淳打量着朱慈烺微微一笑:“多日不见,太子又长高了。”
  朱慈烺点点头:“前次多谢曹公公相助。”
  曹化淳呵呵一笑:“奴婢可是把养老钱都压上啦,自然尽心竭力。”
  朱慈烺眼珠子乱转问道:“曹公公招募的匠户什么时候能到京城?”
  曹化淳一副了然的神色:“太子殿下放心,近的半月就可到京城,远的怕是要半年才可,这铳管必须要技艺精湛的铁匠,到时太子殿下也去挑一些?”
  朱慈烺想要的当然不止这一点:“曹公公,我看不如把新来的加入各小组,曹公公把兵仗局现有的小组分我一半,到时咱们各自开工互不影响岂不是两全其美。”
  曹化淳愣了一下,笑着摇摇头:“奴婢遵命。”
  见太子开心,曹化淳趁机说道:“太子殿下,奴婢年老气衰,以无力提督御马监,想跟陛下请辞,不知殿下以为谁来打理御马监合适?”
  朱慈烺立刻皱起眉头:“公公可是因为温体仁弹劾之事,心灰意冷?”
  曹化淳低着头,朱慈烺走了两扶着曹化淳:“公公不必如此,你若是请辞父皇必然不准,现在国事艰难,没有你盯着,父皇心中难安,还请在勉力坚持。至于温体仁所奏之事不过捕风捉影,污蔑之词孤是一定不信的。”
  开玩笑,这崇祯朝的太监,只有王承恩算是个忠,曹化淳算是个能,其编练勇士营知人善任,屡立战功,后来他一辞职,勇士营立刻分崩离析,被东拆西借最后皆战没。
  不说别的,要是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崇祯手里有勇士营在,至于想跑都跑不出北京城么?
  至于后世说的曹化淳开北京城门投降,那更是无稽之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