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对于大明来说,想要短时间战胜对方也是不可能的,大明最多也就能维持一个到两个师到对方国内作战。
  这样的兵力规模显然是不足以让对方屈服的。”
  崇祯松了一口气,三五万人不过是小事,打不赢,但是至少也打不输不是。
  但是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尤其是这种有实力的敌人在自己身侧,怎么能让崇祯有安全感。
  崇祯认真的问道:“皇儿打算如何处置?”
  朱慈烺也深吸一口气:“父皇,大明跟沙俄之争会很久,他将会是大明持续时间最久,最复杂,最强大的敌人之一。也是大明争霸大陆最重要的敌人之一。
  首先第一步就是驱赶对方至北海以西,大明开发北海以东,积蓄实力,把那里变成大明之稳定国土。
  第二步是收回大唐安西大都护府故地,然后稳定发展,从那里北上,占领沙俄乌拉尔山以东的所有土地。
  最后再由乌拉尔山发起进攻,分割其国土,分裂其国家,使得沙俄失去大陆争霸资格。
  这个计划将历时一百年!”


第575章 国家帝国主义
  崇祯当场就震惊了:“一百年!”
  且不说他看不到,就是朱慈烺自己也看不到啊!这样的计划真的能实现么?
  朱慈烺淡定的说道:“是的,父皇,沙俄可能是大明最强大的敌人之一,我们的目标不是打败他,而是灭亡他。
  不是灭亡他的一个朝代,而是灭亡他存在的基础,以后地球上除了大明不能有人口超过千万,国土超过五百里的国家存在!”
  崇祯对于这一点倒是很认同,人口超过千万,国土超过五百里,虽然不一定有资格挑战大明。
  但是确足以威胁到地区安定,有了争霸的基础。
  方圆五百里大概有多大呢,就相当于南高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面积。
  不过这种雄心壮志,确实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
  不过朱慈烺提到大唐安西大都护府故地,又让崇祯想起大唐旧事。
  崇祯问道:“记得皇儿说过,大唐盛世终结正是因为三面作战耗光了国力,然后杨国忠等人为国疯狂敛财,导致民怨,最后内部空虚,被安禄山有机可乘。
  如今大明北面跟那个什么沙俄开战,南面参谋部又谋划南下计划,西面要是在光复大唐安西大都护府,以大明国力能吃得消么?”
  崇祯现在看朱慈烺怎么越看越像李林甫和杨国忠之流?大唐这两位善于搞钱,朱慈烺好像也善于搞钱。
  朱慈烺笑着说道:“父皇,大明的战略和大唐可不一样,情况也和大唐不同。
  大唐的根基是府兵制和以府兵制衍生的税收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一户百亩地,二十亩是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永业田传家,口分田要在死后上缴。
  大明税收也源自于口分田,只要口分田不减少大唐的税收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大唐从唐初的一千余万人口到玄宗时的五千余万人口,口分田自然越累越多的变成永业田。
  再加上地主豪强,贵族王宫土地兼并,大唐连年征战,奖赏也大多出自田地,地方上私瞒土地数量等等。
  到了玄宗时,又三面动荡,玄宗又喜欢骄奢淫逸,铺张浪费,大唐府兵制崩溃改为募兵制。
  募兵制长安又不肯出钱,在地方任命节度使掌握军权,财权和监督权,使得节度使做大。
  李林甫手段高超,所以还能压制住这些地方上的土皇帝,杨国忠无真才实学,靠裙带关系上位。
  心比天高,想要收回地方节度使财权,这才引起安禄山不满起兵。
  所以大唐如果把衰落归结于一个女人是不公平的,这是制度上的崩坏,后续之人无力革新,只在原来的制度上修修补补,企图在跷跷板上玩穿花引线。
  但是大明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大明现在税收主要已经不是来自土地,目前土地税收只占大明总税收的八分之一左右而已。
  大明现在最大的税收是商税,商业活动产生的贸易税收才是大明的主要财源。
  第二份是工业生产税,各种物资生产收入,占到大明收入的第二。
  第三是盐税茶税酒税等合并的经营收入。
  最后才是粮税。
  要知道大明粮税想要增长潜力已经不大了,而且靠小农收税,得到的有限不说,很容易让小农破产。
  破产的百姓成为流民,其破坏力父皇也看到了。
  所以大明想要增加收入,一个是扩大贸易,二是扩大生产。
  扩大贸易除了扩大大明境内的贸易,还要往全世界卖东西,关税可是一笔了不得的财富。
  而如果大明的商人遍及世界,那自然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否则,谁还敢出国去做生意?
  想要保护他们自然需要强大的军队,征讨不臣。
  同样贸易增长又能推动生产增加,大明不断的扩张,自然需要更多的物资,而更多的物资生产又会产生更多的税收,如此往复,才会税收源源不绝。
  所以大唐打仗是在亏钱,没有实际利益。自然越打越弱。
  但是大明打仗确是在赚钱,有实际的好处,自然越打越强!”
  现在的大明正是完成资本主义改造的特殊时期,崇祯难免有点转不过弯来。
  而且朱慈烺现在走的路跟历史上欧洲等又不同,简单来说就是皇家主导的国家帝国主义。
  皇明商号通过经营和兼并,当然主要靠兼并,兼并来至于抄没的家产。
  通过这种手段,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把别人的田地也变成自己的。
  朱慈烺的皇明商号通过这种类似后世国有化改造的道路,迅速完成了资本积累。
  现在的皇明商号已经完成了在重要国计民生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时代变了,观念也需要更新,朱慈烺需要给崇祯好好讲讲这个新的治国理念。
  崇祯听完也明白了一点,现在想想大明确实跟大唐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现在的大明类似与大宋,以商业税为主,但是又跟大宋不一样,至少军事上,大明是完爆大宋的。
  而且很明显大明只能奋力向前,要是让崇祯再回到一年税收几百万两扣扣索索的过的日子,崇祯也不愿意。
  不过对于这种不消耗国力的论述他还是不太明白:“既然都是打仗,为何大明能越打越强,大唐确越打越弱?
  难道大唐的百姓就不努力种田?将士就不用命?大唐国土更是超越大明甚多,为何会如此?”
  朱慈烺挑眉说道:“记得儿臣以前跟父皇讨论过,这天下的财富,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天下财富来自于天下百姓生产,生产的东西越多这财富就积累的越多。
  首先百姓做事自然是为了利己,大唐百姓只要种好地,战时打好仗,就是生活的全部。
  大明百姓则不然,种地有忙有闲,大明百姓农忙种地,农闲做工,甚至有人不种田,专心一年四季在城里做工。
  这样的人一年所做之事是大唐一个百姓的一倍乃至数倍。
  加上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发展,例如纺纱机一项,以前纺纱一人只能纺一股,现在新式纺纱机一人能纺二十股。
  如此大明百姓一人抵得上大唐二十人之力。
  再例如炼钢,大明一座二十万斤炼铁炉仅仅需要工人三百人不到两天可成。
  而大唐想要练二十万斤铁需要几千人两天之力,大明之工人一人可以抵得上大唐十人之力。”


第576章 稳定压倒一切
  朱慈烺继续说道:“所以,大明人口是盛唐三倍,若是百姓全都勤恳,国力自然也至少会是盛唐三倍。
  大唐不能维持多线作战,不代表大明也不行。
  当然大明也不是盲目扩张穷兵黩武,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其用意。
  北上是为了将蒙古草原还有东北山林纳入统治,纳入统治的目的自然是防止再有异族趁机崛起。
  想想大明每年为了蒙古草原和东北山林要耗费多少的金钱国力。
  现在既然有能力管辖,自然不能让别人有机可乘,就像儿臣刚刚说的,敌人已经打到咱们家门口了,咱们不能退。
  至于西方战线,现在还在续力阶段,在北方战线稳定以前,西面只会缓慢推进,那里跟北方一样,异族不可怕,后勤补给才是大明最大的敌人。
  而北方大明只会发起最高师一级的战役,平常时候,以守卫边防的防御为主,主要目的还是开发这些地方,使得那里能够自给自足,降低后勤压力,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大明内部的土地压力。
  大明下一步的重点依旧是南方,南方有肥沃的土地,有繁华的商贸,有强大的敌人。
  大明人口虽然是盛唐的三倍,但是土地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所以很多百姓并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
  大明需要更多的土地养活更多的百姓,开发更多的矿产,建设更多的城市,把三倍的人口转化成三倍以上的国力。
  那个时候,大明才是真正的远迈盛唐。”
  崇祯听得一愣一愣的,自己这个儿子解读历史,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角度,对于朝代兴亡更替,更是有一套自己的见解。
  以往读史书,所谓王朝更替,文人总是细化说皇帝圣明,群贤毕至,天子仁德等等。
  而朱慈烺确给他讲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观点,让崇祯渐渐的明白,一个君主不是只要贤明就够了。
  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都要关注,每一样的崩溃都会导致帝国的崩塌。
  而且大多数时候这些因素又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而且往往经济和军事崩溃在王朝更替中成为主要因素。
  不过今天朱慈烺的话信息量太大了,把崇祯都给说的有些迷茫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崇祯第一次感觉自己在治国上有些力不从心。
  崇祯认真的问道:“那皇儿以为大明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朱慈烺认真的说道:“目前大明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稳定,还有持续的稳定才能让大明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父皇主要的重心都是消除不稳定因素。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变革意味着旧的利益阶层将被取代或者损失,而新旧利益碰撞争夺的时候,极易引发社会动荡。
  而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只要能稳定向前,不出现重大失误,那么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稳定?竟然是稳定!崇祯真的没有想到,朱慈烺说了那么一大串之后,竟然说大明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稳定!
  不对,崇祯仔细品味了一下自己儿子的话,不是说大明的主要工作是稳定,而是他崇祯的工作就是维持稳定!
  崇祯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么皇儿以为这个稳定工作该从那里着手呢?”
  朱慈烺笑着说道:“父皇,咱们还有缩减皇室人数的大任务没有完成呢,按照计划,今年要进一步压缩皇室人员数量。
  而去年因为盐商因为偷税漏税被杀流放了很多,所以江南,尤其是扬州富户突然减少,导致地方已经萧条。
  为了维持江南繁荣,重现扬州盛景,当然也是为了方便管理王室后裔,儿臣觉得可以把天下王室迁居扬州。
  到时候我们只需要派重兵镇守扬州,然后在安插锦衣卫东厂密探,到时候就不用在担心王室之乱了。”
  怎么打仗还没有聊完,就又跳到王室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