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教训之后,臣茅塞顿开,恨不得早日到那里替殿下替大明谋划未来。
  所以臣请命这次回胶州之后臣安排好胶州事务殿下就派人接任,臣愿开春之后即赴海参崴,为殿下在那里建设一座大城。”
  朱慈烺满意的沉吟了一下:“很好,你有这个觉悟就好,既然如此,等开春海冰消去之后,你就可以出发了。
  海参崴这里虽然可以建设港口,但是因为每年有四个月的海冰冰冻期,所以你要做好准备。
  还有海参崴港建设不要一味的求大求全。
  孤想要的是一个控制北方的后勤基地,一个转运港口,一个交通枢纽。
  所以你到了那里第一步是建立码头供应船只停靠,第二步就是建设堡垒确保安全,第三步开发土地,尽量增加粮食产出,让那里做大自给自足,甚至能供应更多的人口。
  那里背靠兴凯湖,又有黑龙江下游广袤的平原,土地虽然一年一熟,但是土地足够大。
  至于造船等工业,自然有南方城市承担,那里的气候,最冷的时候连门都出不去,更不要说去工坊了。
  那里将建成大明的原料基地,你只需要做大,大明需要什么,那里就生产什么,大明什么最好卖你们就开采什么就好。
  例如现在各地都在造船,大明需要上好的木材,你就可以在那里伐木运往南方,一年也不少卖钱。
  还有皮毛,还有中药材人参、野生动物肉制成腊肉熏肉、海鱼海参等海产,对了那里被称为海参崴的原因就是那里盛产海参。
  你到了那里孤一定会尽力给你支持,但是你也一定要尽早体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要让最早去的人获得好处,土地金钱都可以。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到时候孤在迁移卫所士卒的时候才不会有更多阻碍。”
  赛伯温暗暗记下:“是,臣记得了。”
  朱慈烺想想也没有什么可以安排了就让赛伯温下去了。
  赛伯温出了金陵皇宫,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虽然前路艰辛,但是至少证明太子并没有排斥厌恶他。
  也许是自己真的错了,天子跟太子的关系并没有跟自己想象的那样矛盾重重,反而天子更加信任太子。
  太子在江南所作所为,天子竟然全都支持。
  但是既然太子不认可自己的分析,那么为何又要选择南下呢?这个岂不是跟自己当初说的一样。
  太子对于自己的建议到底是听了还是没有听呢?天威难测!
  赛伯温走后,朱慈烺心情也很复杂,正如当初赛伯温所说的那样,太子的身份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现在大明已经回归稳定,从新走向繁荣,崇祯十七年再也不会有流贼进入京城。
  那么崇祯也就不会上吊。已知崇祯不会上吊,求崇祯还能活多久?
  崇祯十七年自己十六岁,这个年纪自己还能再等三四年,但是要是万一崇祯一直不退位呢?
  那自己岂不是要继续当太子?万一崇祯觉得自己威胁到了他的皇位。
  那么子时造反呢?还是造反呢?还是造反呢?
  先不想这些,北方朱慈烺虽然在布局,但是大明未来五年的重心依旧是南方,南方的财富,南方的土地,南方的矿产都让朱慈烺垂涎三尺。
  仅仅为了铜,朱慈烺都不得不向南,大明货币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但是新铜币铸造确陷入瓶颈。
  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朱慈烺撒下去的那些上等铜钱根本没有在市场上洒下一点水花。
  朱慈烺需要继续造币,一直到市面上都是新币,再也没有人使用旧币。那才算完成货币改革。
  但是现在大明的铜明显不够用了,光依靠收拢旧币造新币是一桩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旧币中含铜六成的都是好钱了,还有的含铜五成四成,这个新币的七成以上的含铜量的差距只能融入新铜来增加。
  这无疑表示旧币融一枚朱慈烺就赔一点钱,要不是有纸币发行的利润,朱慈烺都会心疼了。


第524章 皇明银行
  而南洋地区铜可是不少,朱慈烺记得南越、大琉球、吕宋、加里曼丹岛、这些地方可都有铜矿,有些还是世界级的大铜矿。
  尤其是大琉球和吕宋,这里不仅仅是铜矿,这边还有金矿,而且储量不少。
  所以占领东南亚能获得铜矿,能解决大明铜资源不足的问题。
  还有南越的河内地区,那里有煤又有铁,铁矿的品质还相当高,是南方少有的能建立煤铁联合体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朱慈烺怎么能让他白白荒废。
  就算这些地方的矿还不够,那也没有关系,继续往南,那里还有一个大陆,那里可是号称坐在矿车上。
  大明开发那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开发了那里,那么大明就成为了一个横贯南北半球的帝国。
  目前这里刚刚被发现,而英国人发现并开发澳洲那还是十八世纪后期的事情。
  所以目前有记载的登陆只有1606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并命名此地为“新荷兰”。
  但是不好意思,大明比这里更早,早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大明已经到达那里,并且绘制了海图,还刻石碑纪念。
  ……嗯……虽然刻碑埋碑的舰队还在组建,但是这都是小事。
  你看大明郑和绘制的海图,不仅标注了位置,还标注了大小和基本地貌,这可是十五世纪的资料。
  足够证明那里是大明国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谁要是不服那么咱们在打一架,打一架之后你就会认同我的观点了!
  所以向北获得的是不易开垦开发的高寒地区土地,向南获得的是已开发或者易开发物产丰盛的热带南温带土地。
  显然不用选都知道哪个对大明更有利了。
  想到铜的事情朱慈烺抬头问道:“皇明银行的管事到没有?”
  桂喜连忙说道:“昨天晚上就到了,递了折子想拜见,奴婢看殿下已经累了就没有让他打扰。
  这会正在外面候着呢,我这就去给您唤过来……”
  不大一会皇明银行的管事到了,来人是朱慈烺当初教的那批小太监之一,名字叫王喜。
  原名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是他投身的干爹给起得,他干爹已经告老去往皇庄荣养。
  王喜这个名字据说就是为了迎合听着顺耳图个吉利才起的。
  太监们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那自然就是获得皇上的喜欢哪!
  所以取名王喜,寓意皇上会喜欢。
  朱慈烺初听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听着挺顺耳的,这个不就是跟桂喜一样么!
  桂喜就是贵人喜欢,也是图个好名字贵人们喊着顺耳。
  再例如魏忠贤,这个不也是入宫后改的名字,还有王承恩,这些名字都是有自己的寓意。
  王喜当初学数学很有天赋,三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小学五年的课程,并且自学九章算术,朱慈烺还指导了初中高中的一些数学知识。
  可以说王喜是朱慈烺所有学生中学的最快的那批人之一。
  所以在皇明银行越来越重要的时候,朱慈烺就把他从东宫典算调任到皇明银行。
  王喜匆匆进来:“奴婢叩见殿下!”
  朱慈烺嗯了一声:“昨天到的?”
  王喜连忙行礼:“是!昨天戌时两刻到的。”
  朱慈烺接过桂喜递过来的折子,这个正是王喜昨天递上来的,桂喜收了折子就放在桌子上。
  本来朱慈烺早上翻阅奏章的时候,应该先看到他的,然后传唤他进来问话,所以他就候着外面。
  谁知道这陈玄仗着太子殿下宠信,竟然直接入内,让朱慈烺根本没有来得及看奏章。
  陈玄是太子近侍,虽然外派了,但是人家依旧是太子内院的人,所以侍卫才没有拦着他。
  王喜确不是,王喜虽然跟着太子学算学,但是确只能算学堂太监,后来入了东宫典算,东宫典算也只是东宫外院六典之一。
  所以王喜跟陈玄没法比,陈玄加塞之后,朱慈烺就顺便接见了赛伯温,王喜就又一次被延后。
  翻看折子上面是一年的皇明银行的总结,其中有一项引起了朱慈烺的注意:存银达到一亿三千二百万两,贷款一千五百万两。
  朱慈烺皱眉问道:“为何存银如此多,但是贷款确这么少?”
  王喜脸色一苦:“殿下,百姓没有借钱习惯,臣也没有办法,不少百姓听说存皇明银行的钱不仅不收保管费,还给予利息,都争相存钱,但是借钱的确寥寥无几。
  特别是挤兑之事解决之后,皇明银行的存款更是翻番的往上涨,奴婢都愁死了。”
  朱慈烺敲着桌子,这个可不行啊,借钱出去年利是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七之间,存款利息是年息百分之一点五。
  这样算下来,这皇明银行一年岂不是要亏上百万!
  贷款贷不出去,这个还真的不能怪银行不努力。
  要知道国人向来没有借钱的习惯,后世改革开放初期,银行贷款那时候都是有指标的,银行求着人家借钱,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借。
  直到后来足见商业兴起这种现象才扭转,大明的情况自然比后世更封闭。
  这些钱朱慈烺自然有的是办法花完,但是无奈别人都可以借,唯独皇家确不能,民智未开,如果皇家把钱花了,这些百姓肯定以为皇家是为了骗他们的钱,变向收税。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这不这次博览会之后,这些有许可证的商会岂不是要大发展?
  买许可证可是花掉了不少流动资金,眼看着别人挣钱能不眼红?
  想要大发展岂不是需要银子?需要银子以前只能找同行拆借。现在岂不是可以找皇明银行借钱。
  朱慈烺沉吟一番说道:“这次博览会正是皇明银行的好时候,这些有许可证的商会,每个可以许诺一千万到两千万的额度。
  他们一旦有用钱需要在商会作保的情况下,就可以快速放款。若是有坏账则由商会垫付。”
  王喜一听高兴的拱手:“殿下好办法,奴婢回去就办。”


第525章 大明垦殖公司
  朱慈烺继续说道:“除了这些许可商家之外,明年你们还可以推出农业免息贷款。
  北方粮食充足之后,能吃饱下一步自然想着能吃好,能穿暖。
  所以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也肯定会大爆发。但是不少百姓有心无力,皇明银行要鼓励百姓参与这样的事情。
  凡是种植养殖类投资的小额贷款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只要有里正作保,或者乡邻五户以上作保就可以贷款。”
  朱慈烺参考后世改革开放的经验,解决了百姓温饱问题,下一步岂不是就是脱贫奔小康了!
  嗯大明最大的矛盾是什么?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需求跟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对就是这个!
  王喜抬头疑惑的问道:“免息?”
  朱慈烺点点头:“就是免息,要鼓励百姓搞这些东西,当然利息可以免,但是本金一定要收回来!
  如果百姓因为养殖破产,这个钱就由县办公经费垫付,等百姓具有偿还能力时在申请偿还,百姓如果有债务未偿还完的就不得再贷款。”
  朱慈烺记得后世有不少老赖借钱不还,那时制度还不完善,他们赖着赖着就赖过去了,这导致后来社会信用缺失很多人有恃无恐。
  王喜不确定的问道:“但是殿下,若是免息借款,咱们存款还需要利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