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还想坐辇呢,结果昨天的遭遇阴影没有过去,朱慈烺还是决定做马车吧。
宫城内行走的马车只是一个便车,在皇宫里摆谱那是找死行为,朱慈烺自然不会脑残。
到了马车停靠的地方。朱慈烺特意去看自己外出马车的损伤情况,之间上面弩箭和弹片痕迹有二三十处,车底也镶嵌了不少弹片。
朱慈烺拍拍马车:“把这个送到皇家车行去,路上多绕点路,让京城那些人都看看咱们皇家马车行的质量!
在刺客如此围攻之下,本太子依旧安然无恙,要好好宣传一下!”
一边的桂喜开心的笑着:“殿下真是做生意的奇才!这都能想到生意!”
朱慈烺看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的马屁想了想说道:“吩咐车行,对立柱还有马车的上半部分也进行加固。
这次还好本太子正好睡觉,要不然还真有被流矢击中的危险,还有这个车窗也加上钢丝网,安全第一,不能麻痹大意!”
桂喜默默记下:“是,奴婢这就安排人去办。”
朱慈烺登上一边宫内行走的马车朝崇祯那边而去,朱慈烺估计这次去不是问案子的进展就是问挤兑的事情。
果然到地方行礼之后崇祯就问道:“朕听说皇明银行和皇明粮仓发生了挤兑?”
朱慈烺一听点点头:“回父皇,正是,不过目前两家都在准备兑换,确保百姓不会吃亏!”
崇祯担心的问道:“两商行有足够的钱兑换么?我听说外面可是至少有六千万石的粮票,还有皇明银行也有几千万两银子的存款收据等着兑换?”
朱慈烺自信的说道:“父皇放心就是,这六千万石的粮票仅有一半在京城,而皇明银行业有足够的银子兑换。
两家商号一直奉行的就是百分百准备金制度,就算是这些人全来了,两家商号也有足够的钱财兑付。”
第448章 不懂金融朱慈烺
崇祯对于朱慈烺的回答很意外:“今年不是贷款给好几个工程?这些钱的缺口怎么解决的?”
朱慈烺开心的笑笑:“儿臣不懂金融,所以这些贷款,皇明商号一旦筹措够了就立刻补上了。
所以皇明银行的钱是充足的,不过因为一直准备推行新币改革,所以把钱都拿起铸造新币了。”
崇祯听到朱慈烺说不懂金融,立刻怀疑的看着他,自己这个儿子要是不懂这些,那还有谁懂?
听到朱慈烺提起新币崇祯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个事情。
崇祯转圈问道:“原本你计划等军改完成之后再推行新币改革,现在突然把钱币发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朱慈烺无奈的摇摇头:“这个不好说,新币改革最大的阻力应该是动了各地火耗收入的钱袋子。
其余方面新币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当初儿臣想等军改之后在进行货币改革,一个是粮票发行时间太短,信用还没有稳固。
二来也是怕货币改革动了某些人的钱袋子,引起他们的反弹。”
崇祯摇摇头:“那你现在怎么看?”
朱慈烺摊摊手:“现在情势危机,就看这一波挤兑能不能顺利压下了,如果不行只能提前发行货币,对于火耗这个问题咱们可以先不动。”
崇祯眉头一挑:“常言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你呀!对这些事情还是太过谨慎了,对付这些人何必新军?一个锦衣卫缇骑就足以对付!
要是朕说,直接就强力推行,敢反对的抓起来,敢异动的直接治个谋逆之罪就是。”
朱慈烺沉思权衡了一番:“父皇,还是不要这么激烈,这不仅牵扯到那些官员,纸币发行还牵扯到信用问题,要是趁这个时候一次性改革,不确定性因素太多。
这些文人还是在舆论上掌握不少话语权的,稍有不慎这两三年的成功就功亏一篑了。”
不是朱慈烺胆小,如果大明经济崩溃,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了,辛辛苦苦构建的大好局面没有了也就算了。
估计那些文人巴不得因此换个太子。
现在他的利益已经牢牢的跟皇明商号绑在一起,新军为筋骨,皇明商号为血肉,构筑了朱慈烺强大的话语权。
对于朱慈烺来说经济就是他的命脉,是他地位的保证,拿这个冒险不值得!
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日子还长,明明可以慢慢搞的事情,非要急功近利,最后搞得国破山河,隋炀帝的例子还在那放着呢!
崇祯见朱慈烺没有同意,他也没有强求,毕竟经济上的东西他真的不懂,没看到太子那么厉害都说不懂,他一个外行就更不懂了。
他现在能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全靠着太子操练的新军打仗,挣来的钱供应,回想当初那七年的岁月,简直不堪回首!
崇祯又问道:“李若琏查的怎么样了?”
朱慈烺拱手说道:“已经查清了,现在来看,刺客是倭国柳生新阴派忍者,而柳生新阴派则是德川家光近臣。
所以这次刺杀应该是德川家不满我大明支持义民多采取的行动。”
崇祯面色冷了下来:“小小倭国竟敢略大明虎须,朕必要灭德川家!”
朱慈烺笑着说:“现在德川家已经不好过了,倭国九州岛已经沦陷,四国岛也沦陷过半,本州岛也有七八股义民活动。
得到大明支持后,这些义民展现出强大的勇气,如果不是儿臣及时控制,恐怕德川家已经完蛋了。”
崇祯看了一眼朱慈烺:“控制?为何要控制?”
朱慈烺呵呵笑着:“正所谓狗咬狗一嘴毛,倭国内战损耗的自然是倭国国力,他们之所以对大明不敬不就是仗着距离大明山高路远自身实力强大么!
现在大明新军旦夕可至,而生死皆掌握在大明手中,他才能知道大明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如果不出现这次刺杀事件,朱慈烺计划下一阶段扶持一下德川家来压一压乱民的气焰呢。
但是现在,刺杀之事德川家就算不是主谋,那也脱不了干系,大明可没有被打脸还保持微笑的习惯,德川家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崇祯感兴趣的问道:“这次倭国武器出售赚了多少银子,你不是说要拿这个补充财政预算的窟窿么?怎么样?”
朱慈烺得意的挑着眉毛:“也没有赚多少,就是黄金六十多万两而已。”
崇祯手一哆嗦:“多少?怎么这么多黄金?”
朱慈烺嘿嘿笑着:“父皇有所不知,大明金银兑换官方取一比十,民间甚至一比十二,但是倭国金银兑换比例确是一比三到五之间。
德川家金银铜三货的公定相场规定:金1两等于银50匁等于京钱4贯文等于“永乐通宝”1贯文。
其中10匁等于一两,也就是德川家规定的官方兑换。
所以六十多万两黄金在倭国只值二百万两银子左右。”
崇祯默默计算了一下:“二百万两的银子那你到底卖了多少武器?这些钱光买火枪都能买十万支了吧?”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卖给倭国的火枪仅有两万多支,其余的还有刀枪弓箭弩等等。
这些钱有一部分是卖粮食和铜钱赚来的。”
崇祯更加不解了:“卖粮食?铜钱也可以卖钱?”
朱慈烺微笑着说道:“是啊,咱们大明的钱在倭国可是主要货币,咱们只需要买铜回来铸造成钱币然后拉到倭国换回黄金,就能获得几十倍的利润。
您看咱们一千文钱相当于对方四千文,相当于银子五两,金子一两。
也就是说咱们一千文钱可以在倭国换四两银子,换一两金子,简直是超级赚钱!
至于粮食,都是从高丽越南占城等国运送过去的,倭国正缺粮食,送去往往都是三倍到五倍的利润,在换成黄金利润可达十倍以上。”
崇祯掰着手算了算:“不对吧?要是一千文等于一两金子,那么黄金利润不应该是十倍么?怎么只有三到五倍?”
朱慈烺连忙说道:“父皇,儿臣说的是纯利润,倭国的黄金杂质多,只能达到六成左右的金子,咱们要运输,要提炼,兑换的时候还有中间人的利润,所以最后只有三到五倍的利润了。”
第449章 阅兵宣旨
看着崇祯一脸期待的表情朱慈烺连忙说道:“可惜要不是这次挤兑,咱们几年的压力就小得多了。
这次挤兑风潮要是不能快速压下,那么咱们不少工程都要先停工了!”
崇祯这才想起:“那必须尽快平复,你有什么办法?”
朱慈烺一边皱眉一边摇头:“能想到的办法儿臣都已经让下面在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幕后主使,只要把幕后揪出来,那么风波自然过去。
要是幕后之人找不出来,那么咱们只能见招拆招了。”
崇祯陷入沉思他突然问道:“你说,这挤兑会不是和刺杀案有什么关联?”
朱慈烺摇摇头:“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两件事有关联,不过百姓恐慌应该是因儿臣遇刺而起,是有人推波助澜还是提前准备还无从得知。”
崇祯冷哼着:“那就赶快查,让李若琏用心办事!莫要再出纰漏,还有皇儿最近不要出宫了。”
朱慈烺安慰道:“父皇放心,要是有人故意操控,放流言这种事情不可能不露出马脚,李若琏已经去查了,相信很快就能出结果!”
崇祯让朱慈烺下去,朱慈烺刚到外面,桂喜就匆匆过来:“殿下,京城又有新的流言,说您实际上已经重伤垂危,天子有意把皇明商号收归内库,听闻皇明银行和皇明粮仓遭到挤兑,准备废止粮票和银票。
大家担心自己手里的粮票和银票成为废纸,所以今天皇明银行和皇明粮仓一开门,挤兑就更厉害了。”
朱慈烺沉吟了一番:“走,回去,我要见父皇。”
崇祯见朱慈烺刚出去又回来问道:“何事?”
朱慈烺抱拳:“父皇,刚刚宫外传出新的流言,说儿臣生命垂危,说您要把皇明商号收归内库,并且废止粮票和银票,现在外面挤兑的更凶了。
儿臣想跟父皇申请出宫,只要百姓看到儿臣到时候谣言自会破除。”
崇祯摇摇头直接否定:“此事断然不可!你怎么知道,这不是那些刺客故意引诱你设下的圈套!
至于挤兑,百姓担心银票粮票被废止,朕就下旨承认其价值就是!来人拟旨。”
朱慈烺光想着挤兑的事,被崇祯一提醒才想起还真有这个可能,吓得一身冷汗。
不一会崇祯开始拟旨,在朱慈烺的见一下内容变成了说粮票银票方便实用,大明不会禁止,并且为了保证币值,百姓可以用他交税,从官府购买东西,并且皇明银行皇明粮号准备充足,应兑尽兑。
不一会圣旨拟好朱慈烺眼珠一转说道:“父皇,不如在皇城南门举行一次小型的阅兵,禁卫一师训练也有三个月,也是时候看看他们的训练成果。
到时候您和儿臣都出现在城墙上,然后在宣读圣旨,让三万新军一起念诵,岂不是更有威势。”
崇祯看了看朱慈烺,又想了一会:“可,王承恩,吩咐曹化淳尽快准备!”
一个时辰之后曹化淳匆匆而来:“陛下,太子殿下,老奴已经准备好了,请陛下和太子移步城楼!”
两人登上城楼之后,崇祯宣布阅兵开始。
禁卫军第一师十人一列,百人一阵,浩浩荡荡整整齐齐的从长安街从东到西走过。
路上喊着口号,踩着鼓点,震动半个京城,百姓纷纷立在街道南侧观看,北侧是皇城下,可没有人敢靠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