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李让之外,其余后阵的百户所,也迅速变阵。新军虽然混乱,但是慢慢的后军千户所有结成了六个小阵抵抗。
  而被击溃的四个百户所,或以小旗或以总旗为单位,接阵抵抗。
  建奴见冲入阵中新军也没有崩溃,反而因为离得近,伤亡大增。
  正犹豫间,后面鼓声号角声再次想起,新的万人队再次杀出!
  赵安东皱眉,看到建奴的动作,立刻传令,两翼的左右千户所立刻向前,前出呈扇形夹击入阵的建奴。
  这时建奴听到鼓角声,已经不在犹豫,放弃对后军千户所的追击,继续冲杀想要突破明军的中军。
  战争一下子激烈起来,建奴看到明军两翼前出,再次派出一万人分别夹击新军两翼。
  赵安东则吩咐前军转为百户方阵编制,协防两翼跟前军阵营。
  建奴再上来的一万人,面对的火力强渡就降低了三分之二,所谓新军百户阵,就是以百户为单位,小旗为基本阵列,根据战争需要组织防线。
  这种防御的形式,一般一面最多三个小旗。
  两个三小旗面,两个两小旗面。
  一旦敌人突进,则继续调整。防御时可以四面都防御,若是敌人仅仅攻击一面或两面,则伤亡随时从另外两面补充。
  总旗阵是一样的道理,可四面防御也可以只防御一面到两面。
  小旗阵就没有啥讲究了,要么列队射击,要么就组成两个战斗小组,前排牵制,后排射击。
  阵法的变换贯穿着新军的训练始终,虽然现在战场混乱不堪,但是绝大多数士卒听到变阵指令还是能第一时间完成。
  建奴都骑在马上,比新军高出一个头,非常方便瞄准,所以即使两方混在一起,其余的士卒还是能轻松瞄准。
  当建奴第一批万人队已经伤亡过半的时候,新军后军百户阵只剩下三个完整的,这三个完整百户阵还是在两翼协防下才得以保全。
  而建奴第二批万人队也攻了上来,后军基本上被击溃,开始朝两翼退却,中军不少建奴也爬上马车。
  虽然很快就被火枪击杀,但是情势已经开始危机。
  不少建奴拿出爪勾,勾抓车辆,打算把马车拉出空挡。
  战场上此起彼伏的响起爆炸声,那些都是手雷爆炸引起,李让就亲眼看到旁边的百户阵被攻破,不少士卒都拉响手雷选择跟建奴同归于尽!
  战争在一开始就陷入了最艰苦的状态,多尔衮第一时间就投入了全力,以至于新军措手不及。
  终于赵安东的中军也被击破,赵安东拔出腰间横刀,这个是讲武堂毕业时,太子殿下亲手交给他的。
  宫廷巧匠打造,完全复原了唐仪刀的威力。把刀柄插入刀鞘,刀鞘上的机关自动锁死,一把短刀瞬间变成了长刀。
  两翼的建奴转到了身后,看到前面破敌,又吆喝着冲上来,前军有一半人到两翼支援去了,前军阵只有五百人。
  而中军阵被破之后,又无力支援前军,所以前军没有坚持多久也被突破。
  建奴努力的切割着新军阵型,企图中中间凿穿新军,然后分割包围,逐个击破。
  新军这边不少人被打散,开始朝其他阵中退却。
  退回的新军士卒,不停的被重新编组,列阵攻击,只要不死,就继续列阵射击!
  新军的顽强出乎建奴的预料,但是建奴已经取得了数量优势,这些抵抗被剿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经过两个时辰的苦战,新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一半,赵安东的中军损失最为惨重,已经伤亡三分之二。
  赵安东看到已经无力回天,亲手又砍死一个围上来的建奴大喝一声:“炸掉大炮,焚烧物资!为了大明!绞杀阵!杀!”
  一时间新军中爆炸声更加猛烈,新军不停地吆喝着为了大明开始疯狂攻击!
  整个中军阵地燃起熊熊大火。
  新军四周的军队听到绞杀阵号角声开始以中军为中心,开始列阵冲杀,不在顾忌身后,全力攻击身前的敌军。
  一边攻击,一边前进,碰到敌人就扔手雷或者射击。
  绞杀阵并不是什么优秀的战阵,特别是对于火枪兵来说,前面不仅有敌人,还有自己人,身后不仅可能突然蹦出来敌人,还有可能挨一发自己人的流弹。
  可能是建奴也疲劳了,也可能是伤亡太大有些畏惧了,又或者受不了爆炸的火焰炙烤,新军的绞杀阵竟然真的转了起来。
  随着大阵转动,不少建奴被挤出了阵列。
  败退总是在这不经意间,一个人的败退引起几个人的跟随,几个人的跟随导致数百人的跟随。
  当多尔衮发现问题再次击鼓催促进攻的时候,发现败退已经无法控制。
  好在新军那边也无力追击,败退回来的骑兵再次集结在多尔衮四周。
  经过简单统计,这一波攻击竟然伤亡了八千多人。赵安东也没有想到破釜沉舟的一击,竟然收到奇效。
  可惜物资都已经被破坏了,在守着这破阵已经没有丝毫意义。
  检查伤亡,新军还剩下两千人。
  赵安东站在战阵最前,剩余的士卒纷纷列队。
  赵安东眯着眼睛,物资全毁,火炮也没有了,大家剩下的只有手里的火枪,那还守个屁。
  举起腰刀赵安东高喊着:“兄弟们!你们怕死么?”
  “不怕!不怕!不怕!”
  赵安东深吸一口气:“兄弟们随我杀敌!我们的父母在身后看着我们!我们的妻儿以我们为荣!
  太子说‘大明不会忘记我们的功劳。’
  我们会进入烈士庙享受万世香火!大明不灭,香火不绝!
  兄弟们,这一刻,死亡才是荣耀,活着将是永远的耻辱!把最后一颗手雷留给自己!
  即使我们全部战死,大明依然存在!”
  多尔衮正在重新整队,在他看来,虽然没有一鼓作气全歼明军,但是现在明军已经打残了,只要再来一次进攻,必然崩溃。
  突然看到对面新军竟然朝自己这边冲来,听着明军的口号,他面色一冷,举起腰刀:“全军冲锋!杀光明军!”
  两军再一次碰撞在一起,这一次新军被击溃的更快,但是这一次确没有人在乱窜,大家努力射出自己枪里每一发纸弹,希望临时前多杀一个建奴。


第403章 打断了建奴的脊梁
  赵安东感觉已经到了最后时刻,默默的把手雷拿在手中。
  远处突然战鼓声想起,西南方向,一支新军正在快速的接近。
  多尔衮这边见到有新的部队到来也快速的吹响撤退的号角。
  这一支新军数量并不多,五千人的样子。显然是宣府出来接应的新军。
  但是多尔衮确不敢再进攻了,刚刚击破一个完整的五千人新军编制,多尔衮共损失了一万多人,到现在对方还有尽两千人没有消灭。
  明军可以再损失五千,但是多尔衮可不能再损失一万了。
  多尔衮缓缓退却,这一股新军迅速和赵安东部接近,对赵安东部伤者进行救治。
  赵安东部剩余能战的士卒,迅速补充武器,组建队列,再次列阵准备营地。
  多尔衮阵中,不仅多尔衮沉默着不说话,边上的蒙八旗将领和汉军旗将领,都沉默在那里。
  这是一场三万人对战对方五千人的战斗,新军处在行军途中,没有城池、没有营寨、没有战壕,这是最不利于新军的情况。
  而多尔衮这边,八旗骑兵、蒙八旗精锐、汉军旗孔有德部三支队伍,三支骑兵精锐。平坦的草原,是最利于建奴发挥的情况。
  但是即使在如此优势下,他们依旧惨胜,这对于多尔衮的打击是相当大的。
  这无异于打破了他必胜的信念,以至于再次出现一支五千人的新军,他已经没有再战的勇气。
  多尔衮回忆着,什么时候明军变得这么坚韧?当初不是只要冲入阵中,明军往往都会立即崩溃。
  然后大清军队只需要尾随追杀就好,不仅轻松,而且战果往往非常丰厚。
  但是这一次,打散了、在聚集、再打散、再聚集,即使伤亡了三分之二之后,这一转眼,对方又聚集成阵。
  而且即使被打散,被分割,几乎没有人投降或者逃跑,甚至还能按照军令的安排执行计划。
  甚至伤亡过半的时候还能把他们挤出阵中。
  现在得到支援之后,这些人又聚成了阵,多尔衮不相信明军都是这样,他觉得这支明军一定是大明的精锐,是敢死之士!
  多尔衮想再试试,是不是这新来的明军也是那么悍不畏死。
  多尔衮抬头扫向阵前诸人,大家要么眼神躲闪,要么干脆底下脑袋。
  多尔衮点名:“孔有德,你部立刻进攻试探一下这支明军的虚实!”
  孔有德一副悲呛之色:“睿亲王,我部在白马关留守三千,在这的七千人已经死伤三千余……”
  多尔衮冷冷的说道:“那不正好用来试探敌方虚实?”
  看着其他人幸灾乐祸的看着他,女真八旗排第一,蒙八旗是女真人的兄弟,那么汉军旗是什么?
  是女真人的奴才,是女真人的狗,打猎的时候有危险了当然是放狗上了,然后再拿兄弟挡最后才是自己。
  刚刚那一战,孔有德军就是前驱,七千人为前军,后面三千蒙古人既是协助,又是督战队。
  所以孔有德的汉军旗士卒不得不拼命向前,即使死伤惨重也不敢后退。
  第二波攻上来的就是蒙古骑兵,他们看来这是捡便宜的机会,当时的形式,明军阵型已经破了。
  剩下的就是一鼓作气击溃对方,然后明军营地里的粮食,物资都是他们的了。
  更关键的是大炮,不仅多尔衮眼馋,他们也眼馋这些大炮好久了。
  虽然第一个抢到不能全部占有,但是至少能分一部分回来吧。
  偷袭两翼的才是多尔衮的两白旗和蒙古剩余的士卒。
  所以这一战孔有德部损失三千多人,蒙古骑兵损失六千人,而多尔衮的两白旗仅仅损失了一千多人。
  依照现在的形式,多尔衮知道再想驱使蒙古人去试探,这些蒙古人铁定要造反,所以只能欺负欺负孔有德了。
  看着孔有德一副死了爹一样的表情,多尔衮淡定的说道:“这次回到辽东,我允许你从汉人中招募新兵补充此战损失。”
  孔有德脸色总算好了一点,有地方补充总算是有点安慰。
  孔有德准备妥当之后,三千人叫嚣着冲向新军阵地,和上次一样分散开来,全力突进。
  而这一支明军的反应和应对方式的队列和上一支完全是一模一样。
  孔有德既担心,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担心是一样的应对会造成一样的伤亡,松了口气,是担心新军再有变化,他的伤亡增加。
  远处的多尔衮皱眉看着,这一支明军无论是阵型,还是反应速度都和前一股明军一样。
  那么也就是说,那一支明军并不是什么精锐,如果所有的明军都这样,那么他们该怎么办?
  这样的军队大明有十五万,也就是说即使大清有三十万军队,也不够跟明军拼消耗的。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军队大明训练仅仅用了一年半!
  也就是说,大明可以无限制的生产这种新军,打了这十五万,那么大明还能在招募十五万。
  源源不断的明军将会是大清迈不过的大山。
  两方接近一千步,对方开始炮击,这一时明军竟然前出几百人,每人滚着一个火油桶。
  这些每个齐腰高,大概装的有一百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