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巴多哈再次上马的时候,远处汉城已经遥遥在望。
  巴多哈在城下转了几圈,无奈退去。
  汉城内,高丽将军正好奇的打量着大明新军救下的六人,他也很想知道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让大明不惜冒险出城二十里也要救人回来。
  新军千户打量了一下六人淡淡的说道:“都打仗了还在外边跑,这次回城在战争结束之前不要往外跑了,有困难去理藩院求助!再见!”


第380章 战争迷雾
  六名商人死里逃生立刻跪倒在地:“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高丽将军当时就迷了:“上国千户大人,上国千户大人,这个救援行动您救援的是什么人?”
  新军千户驻马回身:“普通商队。怎么了?”
  高丽将军不信:“您这一次死亡十多人,只为了普通商队?”
  新军千户点点头:“没错,就是普通大明商人,至于损失么?士卒战死沙场是军人的宿命,救护百姓也是应有的责任,这个并不冲突。”
  高丽将军愣了,这个解释好像很有道理,但是跟平时明军的作风好像不一样啊。
  这一战高丽的百姓死了多少,也没见明军去救?等等高丽百姓!
  高丽将军好像明白了什么:“上国千户大人,明军为何只救护大明百姓,我高丽百姓怎么办?”
  新军千户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明军当然救护大明百姓,至于高丽百姓,那不是你们的责任么!”
  高丽将军无法接受:“可是……可是您可是天朝上国啊!”
  新军千户也觉得这跟上国的形象不符合,沉默了一下:“我们保护你们王城,保证你们高丽的存续,就是对你们最大的恩赐,即使天朝上国,也不会救你们所有人。”
  说完新军千户带人走了,高丽将军也生气的去找崔昌韩缴令。
  崔昌韩倒是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大明变了,特别是大明的新军,他们行事跟以往的明军都不相同了。”
  崔昌韩难得解释一句,这件事他已经打听清楚,这些人确实只是普通商人。
  其实对于明军这样保护大明百姓的行为他还是很赞赏的,特别是在如此危机的战场上,哪怕明知道牺牲很大还义无反顾,当真让人佩服。
  崔昌韩知道曹变蛟带的这支新军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新军,骑兵只有斥候和传令两支,人数也不到一千。
  这些可都是曹变蛟的宝贝,轻易不肯动用,例如最危险的查探工作都是交给高丽军队或者锦衣卫。
  曹变蛟听到千户汇报死亡十一个,受伤七人,也是心疼的牙疼,这些骑兵可是他辛辛苦苦才攒下的家底。
  马匹也是拜托自己叔叔曹文诏匀过来的,按照新军的定位,他是没有骑兵编制的,所以接收新兵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分到会骑术的士卒。
  这一千人可是当初招兵的时候特意挑选的,现在新军招兵严格了,各部队禁止自己私自招兵了,想要几个会骑术的还要打报告麻烦得很。
  这还不算啥,关键是这些人可是训练了一年,哪能是新兵可比的,就像这次面对一百多建奴能轻松获胜,新兵要多久才能练到这个水平!
  不过没办法,太子殿下说了新军在海外要尽最大可能的保护大明百姓,即使百倍伤亡也在所不惜!
  曹变蛟挥挥手:“这次行动集体记三等功一次,阵亡将士祭奠之后,骨灰安置妥当,等建奴退去之后装船运回大明交给军人事务部处置。”
  多尔衮在大营里,听到巴多哈的汇报,他对于六人的身份也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让缩头乌龟曹变蛟冒风险出来救?
  正想着后方传来急报:“报告睿亲王,平壤出现明军,平壤被攻破,铁山和义州城方向也没有按照规定派出信使。”
  多尔衮一惊,后路被断了!这是一场阴谋!
  想到这里多尔衮顾不得研究六人的身份:“立刻传令让各部立刻集结,务必小心明军偷袭。”
  多尔衮花了两天重新集结了建奴主力。
  曹变蛟暗道一声可惜,实际上要是在等两天建奴再分散一点,曹变蛟就打算搞多尔衮一下子。
  三万人就敢看住自己!要不是太子殿下要求避免重大伤亡,曹变蛟早就想跟多尔衮正面碰一碰了。
  其实在曹变蛟看来,太子就是过分谨慎了,在他眼里,建奴实际上也就那样。
  曹变蛟觉得,以新军的战力,曹变蛟觉得自己这两万人对上多尔衮的三万人不说稳赢,但是绝对不会输。
  而且打的越久自己这边越占优势,至少多尔衮承受不了自己这边那么大的伤亡。
  就是对建奴这一战,曹变蛟都觉得太子殿下太保守了,不说其他的,只要在高丽这边一次集中十万新军,那绝对能一战歼灭建奴主力!
  而且高丽国土狭窄,限制了建奴的腾挪空间,临海的环境又能让大明的后勤优势发挥到最大。
  只要愿意付出一定代价,歼灭了建奴主力,那建奴也就完蛋了!
  这是多好的机会,错过这次建奴回到东北,新军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再次围住建奴!
  可惜自己的奏章递上去石沉大海,太子根本没有采纳。
  跟自己叔叔说起这事,叔叔也只是让自己依照军令行事,并且告诫自己曹家现在表面风光,实际上确是在风口浪尖。
  越是这个时候曹家越不能表现的跋扈逾越。而且不能结党,不能结交文官。这也是曹变蛟为啥能忍住不动的原因。
  用叔叔的话来说,曹家不能把所有的功劳都占了,这一战名为六个战场,实际上真正能得到大功劳的只有曹变蛟的高丽战场,还有曹文诏的蒙古战场。
  至于其他地方顶多也就是防御,或者搞搞建设而已。
  曹变蛟不能理解一向以莽夫形象示人的叔叔怎么突然之间变得这么有心机。
  但是听叔叔的话准是没有错的。
  多尔衮决定退了,进攻汉城的代价他付不起,伤亡跟收获不成比例,大清已经很虚弱了,八旗军已经降低到六万以内。
  在有重大伤亡不要说外部的大明,就是内部的蒙八旗和汉军旗都威慑不住了。
  曹变蛟得知这个消息一开始是不信的,多尔衮跑了几千里,到了汉城城下,不试着攻一下,就要跑了!
  这怎么跟开玩笑似的!他一度怀疑锦衣卫是不是收到假消息,多尔衮为了迷惑他才这么说的?
  再有就是多尔衮企图引诱自己追击,然后再偷袭自己?可能性很大,自己这两万人要是在野外被对方围住,还真是一个大麻烦!


第381章 新的计划
  朱慈烺得到消息的时候,心里猛地一紧,多尔衮撤军太快,完全超出了大家的估计。
  看着多尔衮好像不太聪明,且很怂的样子,实际上这确是对建奴最有利对大明最不利的选择。
  多尔衮部建奴主力虽然损失了近两万人,但是实际上并未被重创。
  不仅曹变蛟部不能追击太紧防止被回头反杀。
  就连皮岛的新军防守也只能隔河设防。
  多尔衮撤退的很迅速,也很坚决,为了加快速度,他抛弃了抢来携带不便的物品杀光了掠夺来的老弱。
  十几万人浩浩荡荡北归,一路丢弃的尸体和物资连绵不绝。
  预计最多十天就能到铁山,半个月就能到鸭绿江边。
  也就是七月初就能回到沈阳,各地工事仅仅开建两个月,这可是一个重大挑战。
  好消息就是,建奴劳师远征,跑到高丽王城城下,确没有攻城,那么建奴把高丽纳为藩属的计划破产了。
  至此以后,高丽这边足以威胁建奴的背后,皮岛再次成为建奴的心腹之患。
  各部之中最危险的是前往征伐科尔沁的曹文诏部,锦衣卫匆匆传讯,要求他在七月初前必须结束战斗回撤。
  既然挡不住,那就尽快做好防御吧。
  朱慈烺正思考,外面贵喜进来:“殿下,参谋部请您过去,说有一个重大议题希望您能参加。”
  朱慈烺一挑眉毛:“让人进来吧!”
  不一会参谋部的人来了,朱慈烺打量着来人:“什么议题非要我去?”
  参谋躬身:“回太子殿下,参谋部商议以清河为屏障,攻下盖州在辽东再造一条辽东走廊,此议题事关重大,想请您商议一下。”
  朱慈烺顿时了然,如果说大凌河加上大凌河城也就是后世的锦州城是辽西走廊的咽喉的话,那么辽东的盖州加上清河同样是辽东的咽喉。
  简单来说,只要拿下此地,那么整个盖州到金州的几百里土地,都为大明所有。
  不过这辽西走廊都没有证明是可行的,贸然提出辽东走廊计划,是不是太冒险了?
  再说了,参谋部商量事情,自己掺和什么?自己都已经准备不管这次战事了。
  朱慈烺沉吟半天说道:“这么着吧,你回去找到支持和反对的代表人物,把方案都整理一下,一会带着方案去找我父皇,孤也去父皇那里听听你们的最新建议。”
  参谋回去了朱慈烺起身:“那就走吧!”
  到了崇祯这边,崇祯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辽东地图也已经挂好。
  崇祯见朱慈烺来了,立刻来了兴趣:“皇儿,快来,你说这计划靠谱么?”
  朱慈烺看着地图说道:“父皇,这个计划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盖州城,他在清河北岸!
  既然在北岸,如何依托这一城一河来守住辽东走廊呢?”
  崇祯光想着好处,听朱慈烺一说,才仔细看看地图:“还真是在北岸!这不是胡闹么!那还听什么?让他们回去吧!”
  朱慈烺连忙说道:“父皇,还是听听吧,毕竟孩儿能想到这个,那么这帮参谋未必想不到,他们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不妨听听也好。”
  崇祯沉吟了一下:“来了么?喧进来吧!”
  等三位参谋到了,崇祯上来就问:“说方案之前,朕先问你们,这盖州城在清河以北,你你们如何依托条河一座城防守啊?”
  这时一个参谋站出来:“回陛下,臣乃是总参谋处千户级参谋周从德,此方案是臣提出。
  臣以为,正是因为盖州城在清河以北,才更突显出此地的防守优势。
  第一这清河比起鸭绿江窄单独用来抵御建奴渡河有点单薄,这盖州在清河以北,建奴想要过河就必须先下盖州。
  第二盖州城临河而近海,大明海军实力远远优于建奴,所以盖州之补给源源不绝。
  第三新军善守,只要两万新军驻扎此城,那么盖州永远不会陷落,只要盖州不陷落,那么辽东走廊就是安全的。
  第四盖州城毗邻辽阳而近沈阳,此地如果丢掉,那么无异于把刺刀抵在建奴咽喉,建奴无论如何都要夺回此地。
  如此一来,可以为其余诸路争取足够的时间,把敌人的骑兵优势,转化为我们的守城优势,攻敌之必救!”
  崇祯听完之后,看了一眼朱慈烺,感觉他说的好像还很有道理。
  朱慈烺倒是没有急着表态支持反对:“那么反方的观点呢?”
  另一个也站出来:“回陛下太子殿下,我们不支持的原因也有四点。
  第一时间上来不及,计划提交太晚,各部难以协调配合。
  第二就是后勤上压力太大,今年六个战场同时开工,整个大明的人力物力都已经使用到极限,如果贸然再开一个战场,那么后勤供应必然出现问题。
  第三就进攻意义不大,反而挑动建奴,迫使对方拼命,鱼死网破。
  第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