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年看了一眼朱慈烺,本来不想搭理这个小孩,但是看朱慈烺一身丝绸锦缎衣服,身边又跟着一个壮汉护卫不敢得罪。
  少年拱拱手:“这位小哥请了,这三包里面分别放着一斤雪花盐,一斤白霜糖和一斤上好的西湖龙井。
  这些可都是宫里的御用品,皇上赐下的宝物,您看,这里还有內监的火漆封条。”
  朱慈烺翻看一下问道:“那你打算卖多少?”
  少年直接开口:“盐和糖十两银子,这个西湖龙井二十两。”
  朱慈烺惊讶的问道:“东西倒是不贵,但是你怎么证明真是皇上御赐的,你要是能证明,或者说出这东西的出处,我就买下了!”
  少年打量了一下朱慈烺,拿起盐包:“你看,这纸上面可是有金粉的,明黄色的纸张,非皇家不能使用。
  还有这火漆,內监的封条,一般人谁敢仿制!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这还不能证明么?”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也说了一般人不敢仿制,但是万一你不是一般人呢?你需要说明这东西的出处,我要是觉得合理就买!”
  那少年犹豫了一下:“你要是不愿意买就算了,这东西懂的人明眼一看就知真假,你看不出来,是你没有见过好东西!”
  朱慈烺招招手:“钱包。”
  李若琏把钱包递上,朱慈烺从里面摸出四个十两的银锭:“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看到没有,钱就在这,你要是说出来,我立马拿东西走人!”
  少年看着四个银锭眼中满是欲望,犹豫再三之后悄声说道:“告诉你也可以,但是你要保证千万不能说出去!”
  朱慈烺点点头:“放心吧,我不会乱说,你只管说就是。”
  那少年悄声说道:“这个是去年年底皇上赏赐给我们这些宗室的年礼,我们这种奉国中尉每家都有一份,我没有舍得吃才拿出来换点钱。”
  朱慈烺一脸不信:“奉国中尉?我不信,再有你一个奉国中尉怎么会跑到京城来?
  别以为我小啥都不知道,咱们大明可是有规定,宗室不得离开封地!
  而且不得经商不得做官,你这不仅离开封地还经商,要是真的你的脑袋可就不保了!”
  那少年打量了一眼朱慈烺:“你莫要乱说,谁经商了,我这不是换点东西么!我不收银子,就是换点粮票!对换粮食吃!”
  朱慈烺继续追问道:“那你为何擅自离开封地?这个也是大罪吧?”
  那少年沉默了一下才说道:“我是来告状的!盘缠用完了,才到街上换点东西用。”
  朱慈烺打量着他:“那你说你是宗室奉国中尉,可有证据?”
  少年从怀里摸出自己的身份文书:“看到没有这个就是身份文书!”
  朱慈烺站起来:“那你要告什么状?要告谁?”


第373章 天下太平
  那少年看着站起来的朱慈烺突然绝对眼前这少年整个气势都变了,紧张的咽了口吐沫:“我告太子殿下贪污我们的年奉……”
  朱慈烺震惊的看着那少年:“你要告谁?”
  少年眼神坚定的看着朱慈烺:“告太子!贪污我们的年奉!”
  朱慈烺面面相觑的看了一样李若琏,想了想说道:“你们的年奉不是地方官府发放么?关太子什么事?谁告诉你太子贪污了你们的年奉的?”
  少年怀疑的看着朱慈烺:“这跟你有啥关系,你东西到底买不买?不买请走开!”
  朱慈烺摸摸鼻子:“我在上面认识的有人,你要是跟我说说,说不定我就帮你把状纸递上去了,怎么样?”
  少年疑惑的打量着朱慈烺:“看你这穿着打扮,确实不像普通人,不过状纸我还没有写好,没人愿意帮我写状纸。”
  朱慈烺点点头:“是了!他们都怕太子殿下,怕惹祸上身,但是我不怕得罪太子,你尽管跟我说!一会我帮你写状纸!”
  少年一听眼睛就亮了:“当真?”
  朱慈烺坚定的点点头:“当真!快说吧!”
  少年回想了一下:“我去县里要年奉,县里的老爷都是这么说的。”
  李若琏凑过来问道:“殿下,要不要送到诏狱里去好好审审?到时候还怕他不说?”
  朱慈烺呵呵一笑:“一看就是个憨憨,审个屁,把他们县里的县令衙役抓起来问问倒是真的!什么屁事!”
  朱慈烺继续问道:“那你是哪个县的?叫啥名字?哪个王府的?”
  少年挠挠头:“我是泰山县的,我叫朱铁胆,鲁王府的。”
  朱慈烺听到名字认真打量了一下对方,要不是已经崇祯朝了,老子一定问问……算了,那是朱无视,也不叫朱铁胆。
  朱铁胆被朱慈烺看的有点莫名其妙:“咋啦?你看我作甚?”
  朱慈烺笑笑:“没啥,你的名字起的大气!走了!”
  朱铁胆一听朱慈烺要走:“你莫走!”说完就要上前拉住朱慈烺。
  李若琏闪身挡住,朱铁胆急了:“你不买东西就算了,说过为我写状纸,你咋说话不算话?”
  朱慈烺翘起嘴角:“小孩子的话你也信!活该你被人骗!”
  朱铁胆愣住了,朱慈烺摆摆手:“李若琏,代他回东宫,等他们县令来了在好好问问。”
  李若琏问道:“以何名目抓人?”
  朱慈烺看了看他:“锦衣卫抓人什么时候还需要名目了?”
  李若琏尴尬的说道:“殿下,这事不是跟殿下有关,再有对方好歹是一个县令,咱们还是把事情做的稳妥点,万一有什么陷阱呢?”
  朱慈烺沉吟一下:“怂恿宗室擅离封地,这无异于谋逆!这个罪名还不够么?”
  李若琏一惊连忙应:“是。”
  李若琏多嘴问一句罪名,其实就是想听一下朱慈烺对于这事的看法,他刚刚说抓这位朱铁胆进诏狱,太子殿下没有同意。
  现在又要把人接到东宫,李若琏搞不清太子是要把这事大事化小,还是抓个证据在手中。
  现在太子以谋逆罪抓捕县令,那么这件事就小不了。
  朱铁胆还没有来得及再说话就被边上突然跳出的锦衣卫挟持着离开了,这边的动静一下子引起了街面上的关注。
  李若琏不得不掏出腰牌:“锦衣卫办案,无关人等退开!”
  果然腰牌一掏,人群一下子散开大半,锦衣卫的事情谁敢参合。
  朱慈烺又转过花鸟鱼虫街,再往前就是专卖端午节相关物品的街道,街面上雄黄酒、粽子、咸蛋、葫芦、五彩线等等琳琅满目。
  而京城又是人文汇聚之地,各处的特色吃食都有,特别是粽子,蜜枣、蛋黄、五花肉、咸甜汇聚。
  对于这个朱慈烺觉得非常有趣,北方人喜食咸味,但是粽子确喜欢吃甜的,南方人喜欢吃甜,但是粽子确吃甜的。
  这个可是跟豆腐脑的咸甜之争并称的一大争端。
  过了端午用品街就到了这次庙会的最中心:屈子祠。
  京城的屈子祠为湘人捐建,里面有楚党的官员题字留诗,也有湘楚商人出钱的功德碑,规模不大,四合院规模。
  百姓有进庙烧香,管他灵不灵,反正有杀错,没放过。你要是帮我那就赚了,你要是不帮我也没有全指望你。
  所以端午的屈子祠香客络绎不绝,一路上朱慈烺也没有碰到调戏良家妇女的纨绔子弟,也没有碰到流落民间的乡野遗贤。
  屈子祠旁边是商人们花钱请的两个几个戏班唱戏,其中以楚剧,汉剧,花鼓戏最多,显然这些都是楚地商人出的钱。
  朱慈烺约定跟李香君等人在屈子祠集合,朱慈烺不愿带着一大帮女人逛街,好惹麻烦不说,两边逛的还都不痛快。
  朱慈烺到的时候,其他人还没有到,等了一个多时辰,这帮女人才姗姗来迟,来了之后每人都背着一个大包袱,看到朱慈烺都不好意思的往后躲闪。
  朱慈烺自然知道,并不是她们贪玩胡乱买东西。
  皇宫里的宫女很少有机会外出,有些甚至一进去就是一辈子。
  朱慈烺也不可能把东宫里的宫女都带出来,每次也就四五个而已,所以其余没有机会出来的,都会托她们帮忙采买东西。
  朱慈烺笑着说道:“孤倒是想差了,原本以为逛到这里就能回去了,谁知道这里这么热闹,咱们还要再挤出去!
  眼看就要中午了,找个饭馆吃完再出去吧!孤看那个荆楚人家就不错,走咱们去看看。”
  一大帮人杀向湘楚人家,今天人太多,原本是没有坐位的,但是李若琏出示了锦衣卫的腰牌之后,掌柜的立马腾出了一个雅间。
  朱慈烺笑笑,这一会怕不是有个反派跳出来,为了争个雅间跳出来,在朱慈烺面前大放阙词一番。
  然后朱慈烺在亮明身份,装逼打脸。
  可惜一直到饭吃完了,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跳出来,朱慈烺满意的哈哈一笑。
  李若琏在一旁疑惑的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笑着说道:“嗯!京城治安,不错!”


第374章 上限和下限
  如果说鸭绿江攻防战给整个高丽和大明带来了惊喜,调高了朱慈烺对高丽人期待的上限。
  那么义州城攻防战就是高丽人防御的下限。
  多尔衮准备了四五天之后再次大举渡河,结果对面的高丽人竟然直接放弃了沿河防线,选择退守城池。
  大怒之下的多尔衮直接命令攻城,做好以重大伤亡换取复仇战果的准备!
  结果攻城竟然意外顺利,城楼上的高丽人仍光了从大明购买的守城武器之后,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两个波次的进攻,仅仅第二波建奴就登上了城楼,然后高丽人大溃!数次突围不成,干脆直接投降。
  原本以为投降可以活命,没想到被八旗兵来了场屠杀,活下来的高丽人百不存一。
  多尔衮对此直接默许,城里面的百姓都撤走了,大家总要发泄。
  拿下义州后,高丽的大门就打开了,吸取了这一战的教训,多尔衮决定派八旗跟蒙古骑兵扩大抢掠范围。
  而他自己亲自带领两白旗并汉军旗攻城拔寨。
  于是整个高丽北方吞没于战火,原本准备的又是加固城防,又是坚壁清野,结果屁用没有。
  朱慈烺看到战况急转直下也是气的无话可说。
  朱慈烺有些后悔没有教高丽人游击战。
  当时怎么想的?当时朱慈烺觉得要是教会他们游击战,以后他们拿来对付大明岂不是很麻烦?
  现在看来朱慈烺觉得自己真的是想多了,这群菜鸡就是教他们论持久战他们都打不赢!
  多尔衮用了三天把火炮等后勤物资运过河,一路上能阻挡他们的除了破坏的道路凿断的桥梁之外,竟然无一个活人。
  五日后多尔衮来到铁山城下,然后铁山城内的人竟然弃城逃了。
  这批人直接逃到皮岛寻求庇护,惹得郑芝龙等人恨不得把他们赶下海!
  多尔衮过来铁山,目标直指平壤,高丽这边一下子乱了方寸,向大明求援的奏章是一天一封。
  而大明这边准备许久的天津水师终于成功登陆金州,过程很顺利,三千人对上三百人,又是老弱病残,基本上就是一战而下。
  拿下金州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筑防线,相比传统的堡垒防线来,朱慈烺新开发的壕沟防线更简单,至少材料需求要小得多。
  招募金州城内的汉人帮忙,加上建奴俘虏,等到铁山城破,金州的防御已经初具规模。
  从天津和登州运来的物料人力也都陆续到达,长墙的根基也挖的差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