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个担心的问道:“若是上奏,我等倒是不惧,但是如果祸及家人……”
  孙承宗看向另外两人,两人也有些犹豫,但是最后还是咬牙:“我等愿意一同上奏!”
  孙承宗想起当初联络时百人复议,千人声援,太学震动的场面,到了现在就剩下他们这五个人,不禁有种萧瑟之感。
  胆小的那个嘟囔了一句:“孙师总说太子年幼,我查其言,观其行,不像是幼儿之态呀!”
  孙承宗眯着眼:“正是这种行为才让我更加担心,他要是连这点异建都容不下,怎么能容得下大明万里江山!”
  那人立刻说道:“孙师言重了,太子定是被奸人所惑,我看那李若琏就不是什么好人,锦衣卫都该杀!”
  刚刚激愤的人这个时候站起来:“我看我们不如直接按照上次商定的上书要求皇上严惩太子侍讲侍读,然后劝太子在宫中进学。
  太子经常跟那些丘八待得久了,难免沾染一些恶行,我等当劝谏太子亲君子远小人!”
  孙承宗点点头:“献之所言有礼,那我等明日就一同上书!”
  胆小那个不禁问道:“那要是天子不听怎么办?天子对太子可是寄予厚望,言听计从,而且内库统计司有今日之家底都是太子辛苦……”
  献之瞪眼到:“那些都是查抄所得,都是锦衣卫巧立名目,栽赃陷害贤良……”
  说到一半他也说不下去了,虽然心里恨那些锦衣卫,但是要说那些人是贤良,他自己心里也迈不过那个坎。
  孙承宗摆摆手:“不管如何,我等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太子好,明日若是天子不听,我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死谏!”
  其余人大惊,胆小那个连忙说道:“不可,孙师一生为国操劳,行的是大义,陛下不会不听……”
  献之哈哈一笑:“好!死谏之事不必孙师来,我当为天下文人做一个表率!
  孙师还请给我一个留名青史的机会。”
  几人看着已经是癫狂状态的刘奉刘献之,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学生的背叛对他打击太大了。
  只是天下形式一下子变了,原本这种事一定会名留青史的,但是现在可就说不定了。
  他们失去了舆论的制高点,受到百姓的抵制,加上报纸的宣传,他们很可能要遗臭万年了。
  刘奉看着众人:“怎么?众位怕了么?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这点挫折就动摇了?虽千万人,吾往矣!”
  孙承宗也坚定了眼神:“好!明日我等一同上殿!”
  几人喝酒赋诗慷慨激昂,共同吟诵‘正气歌’以壮声势,喝到半夜干脆也不走了,直接在孙承宗家里休息,相约明天一同上朝。
  第二天朱慈烺难得起了个大早,昨晚孙承宗聊天的内容已经呈送给朱慈烺和崇祯,有人死谏这可不是啥光彩的事情。
  这事不仅要写入史书还要记录在起居注中,要是能抓住对方罪行,定个贪污受贿啥的也就算了。
  接过这个刘奉是一个御史,从翰林侍读,一路升上来都是清水衙门,所以根本没有啥污点。
  至于孙承宗更是麻烦,要是让这老头死了,那可能就是整个文臣集团的离心离德了。
  昨天夜里崇祯已经连夜吩咐了值殿的大汉将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朱慈烺到来时,崇祯也是一脸凝重的站着:“准备的怎么样?有把握么?”
  朱慈烺摇摇头:“要不咱们还按照上次的奏章来?”
  崇祯挺起胸膛大步往前:“咱们可以输,怎么能闭战?走!”
  礼仪结束之后,崇祯特意允许今天升官、贬官、辞官和外调人员进殿谢恩。
  这个可是少有的事情,显然对于崇祯来说这只是一种拖延时间的手段。
  但是对于那些官员来说,这可是皇恩浩荡,有的人甚至眼圈泛红,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以往的时候,也仅仅有被重点关注的官员或者是处理皇帝关心的事情的官员才有资格进殿谢恩,皇帝会着重安排勉力几句。
  而今天,所有官员都受到了崇祯的勉力,这一拖就是大半个时辰过去了。
  等谢恩环节过后,礼部官员出来念诵紧急军情、灾情、民变、重要人物死亡等大事件。
  崇祯也是一件件的详细询问,这时候就是傻子也知道崇祯是有意拖时间了。
  朝臣们早就收到风声,特别是孙承宗竟然来上朝,就知道今天有大事发生。


第342章 亲自上场
  朱慈烺倒是觉得大臣们的脸色挺有趣的,也明白崇祯的苦心。
  拖的久一点,要是看到情况不利,立刻就结束朝会。但是再拖延,也有个结束的时候。
  又一个时辰之后,崇祯终于满意了自己的拖延效果,剩下的一个时辰时间,崇祯随时都可以结束朝会。
  孙承宗终于熬到上奏环节,他跨步高声喊道:“陛……”
  这时他身后一个官员突然跳出来:“陛下,臣有本奏:太祖成组遗训‘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今日有部分腐儒,罔读圣贤之书,言对夷狄施行仁政,唐太宗有言‘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对夷狄施行仁政,犹如对禽兽施行教化,礼记有云‘礼不下庶人’何也为教化也!贫也!仁恕之道也!
  今华夏庶人百姓尚未教化礼仪,尚未能做到‘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的大同之世,妄议什么对夷狄施行仁政。
  此行为何也?如自身未净而指着别人污秽,自屋尚且未扫清就要扫清天下。
  …………
  官员洋洋洒洒的一条条论述下来,孙承宗的话不得不咽回去,虽然这个官员的行为不合规矩,但是孙承宗也不能抢着上奏。
  按照朝堂默认的礼仪,这上奏的顺序应该是按照官员品级由高到底,由事情的紧急程度不同来先后上奏。
  这个官员抢在孙承宗之前上奏,确实是不和规矩的。孙承宗可是太子太保,站在文臣首位。
  而且与其说是上奏,不如说是以上奏之名骂孙承宗等人,除了腐儒误国,假仁假义之外,街上游行人员说的汉奸之类也扣到孙承宗头上。
  孙承宗气的眉毛直抖,胡子也一跳一跳的,硬着头皮听完,孙承宗刚想说话,刘奉跳了出来:“陛下,臣有本奏:大明乃礼仪之邦,孔子曰仁政……”
  话刚说一句朱慈烺朗声问道:“你是何人?居何职位?”
  刘奉卡在那里,太子问话他不得不答:“臣督查御史刘奉。”
  朱慈烺皱眉说道:“满嘴仁义道德,礼仪之邦,孙师明显有话要说,于公他太子太师,于私他年长为尊。
  于公于私你都应该让孙师先说话,你的礼仪都学到狗身上去了?你也配谈礼仪仁义!”
  刘奉脸色涨红:“我……”然后激动的指着刚刚上奏那人:“他……”
  朱慈烺哼了一声:“什么你我他的,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好,还在这大言不惭,还不退下!”
  骂完刘奉之后,朱慈烺微微笑着:“孙师,您有事您先说。”
  刘奉虽然心里气的半死,为了大局还是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太子的意思很明白了,刚刚那个官员也是抢先上奏,结果太子一个字都没有指责,自己怎么上前刚一张嘴就被训斥了,这明显是故意的。
  孙承宗走出来:“谢太子,皇上,臣有本奏……”
  朱慈烺亲自走上去:“孙师且慢,孙师年事已高,怎么能让您在读奏本,让孤替您念吧。”
  说完他抢过奏本然后躬身对崇祯说道:“父皇,孙师年事已高,还如此操劳国事,儿臣请给孙师赐坐。”
  崇祯嗯了一声:“准!”
  这时两个太监抬着一个软椅,放在殿上,孙承宗已经站了两个多时辰确实有点累了,谢恩之后,就座了下去。
  一个太监站在他身边伺候着,其余朝臣都是面上一惊,有不少人认出来了,那伺候的太监正是东厂掌印太监方正化。
  大家有点摸不起太子的套路,总不至于让东厂在朝堂上抓人吧?
  其实朱慈烺安排方正化伺候仅仅是为了防止孙承宗来一个死谏。
  朱慈烺拿起奏章并没有立刻念出来,而是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微笑的问道:“孙师,您说的这个太子侍讲尸位素餐有些过了吧?”
  孙承宗站起来:“太子殿下,学业未有精进,更是贪财好武此太子侍读侍讲的过错也!”
  朱慈烺微笑着问道:“孙师身为熹宗之师,那魏忠贤之乱,东林党争之祸,辽东乱局等事情孙师是不是也有责任呢?
  孙师自己都没有做好,现在确指责别人,是不是有些立身不正呢?”
  孙承宗尴尬的脸色涨红,哪有这样聊天的,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自己身为尊长,怎么能被这样言及。
  再说太子虽然避讳了熹宗,话里话外都是说熹宗的不是,崇祯身为熹宗的继任者,这样纵容皇兄被辱,怎可如此!
  朱慈烺并没有停下来跟孙承宗争辩这个话题,而是继续问道:“孙师说皇明商号抢掠民财,致使百姓困顿,官员用度不足,与民争利,这些具体表现呢?
  自从皇明商号经营以来,数次救灾赈济百姓,降低稳定粮价使百姓,国库从寅吃卯粮到略有结余,官员从薪俸不足到实发俸禄,何来孙师所说之事?
  至于于民争利?孤王可不这么觉得,小民有何利?不过是两亩田,一匹布而已,今年夏粮皇明商号会提高收购价,保护百信利益。
  一直以来皇明商号都在努力降低物价,无论是直隶煤矿降价,还是煤矿工人长工钱,无论是钢铁农具降价惠及百信,还是借钱给商人经营,哪一样不是让民以利?
  至于指责增加贡品数量致使百信困顿更是无稽之谈,自从皇明贡品开业以来,皇明贡品无一件物品不是花钱买来,没有一件物品比市价底的。
  跟皇明贡品做生意的百信,没有一个不得到实惠的,何来致使百信困顿?你这样主观臆断,没有事实根据的瞎写,真的是一个老师该有的治学态度么?
  再有皇明贡品现在售卖的商品有一半都是皇明商号自产,通过货物生产,无数工匠告别缺衣少食,无数流民赖此活命,你怎么没有看到?
  倒是孙太保您,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比皇明商号对大明的贡献更大?才敢这样大言不惭的指责?”


第343章 你有病
  朱慈烺扬了扬手里的奏章:“至于孙师说孤不学无术?孙师您倒是学而有术!
  那您是帮朝廷抵御了建奴?还是扫平了流寇?或者解民之疾苦使得流民有家可归?再就是使得府库充裕?国库充足?
  再说说您的七位公子,连一个进士都没有考上,甚至有几个仅仅是个生员。
  您齐家无能,治国无方,平天下无策何来的资本指点江山?”
  朱慈烺说话虽然不好听,但是相比起太子的功绩,确实有资格说孙承宗没有功劳。
  和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相比,孙承宗确实做了不少实事,但是和朱慈烺一年多的功绩比,他那点功劳确实拿不出手。
  所以朱慈烺说完之后,孙承宗气的直哆嗦,他猛然站起,接着眼前一黑,方正化连忙去扶。
  方正化看了孙承宗一眼躬身行礼:“陛下,孙师羞愧的晕过去了!”
  方正化这句话说的就有水平了,他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