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不像威海卫,深入东海之中,威慑高丽辽东。可以说驻扎海军在威海卫就等于控制了大明的整个北方海域。
  而且根据后世北洋水师就把威海卫作为母港来看,那里绝对适合停泊军舰的,既然鞑清能修的成,那么对于大明来说也没有啥难度。
  两个码头都没有问题,崇祯就继续问下一个:“那这个胶州港又是为何?此地有何特别之处么?”
  朱慈烺嗯了一声:“现阶段来说,胶州区有一处环形内海,海域面积广大,水深风浪小。非常适合船只驻泊。
  这里以后会发展成很好的海运码头,也是南方船只北上重要中转站,而且背靠山东腹地,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其将会是北方重要的港口。”
  崇祯听完之后之很满意,虽然两百万没有了,但是自己的儿子确实把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
  三个港口的修建,等于给以前没有大型海港的北方规划出了三个海港,无论是出于战争还是经济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慈烺继续说道:“三个港口都会修建大型船厂,而且利用其靠近辽东高丽的优势,最容易获得优质木材。
  将来这里将会建成北方的四大造船基地之三,有了这三个船厂大明就不用在担心没有足够的战船了。”
  崇祯疑惑的问道:“四大造船基地之三?还有一个是哪里?”
  朱慈烺呵呵一笑:“当然是金州卫这个地方了,现在虽然还在建奴手里,但是今年这个地方就会收复,到时候那里将会是大明另一个海军基地。
  只有威海卫和金州卫都驻扎上炮舰,那么渤海才能算固若金汤,那里也是三面环海,金州和复州有一狭窄之地相连。
  我们只需要筑一面城墙就能守好此地,等夺回来,咱们就在那里设置重炮,再建一个船厂。”
  崇祯也高兴了:“很好!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朕已经看过了,不错,有理有据,稳扎稳打,今年收复金州应该没有问题。”
  两百万没有了,崇祯再练新军的心思确没有熄灭:“现在按照参谋部的规划,高丽放两到四万新军,皮岛再放两万,金州两万,辽东两万到四万,京城留四万预备队。
  怎个防线缺口很大啊,北直隶宣府蓟州都没有新军驻扎,这是不是太危险了,而且一地仅有两万到四万人防守有余进攻能力确不够呀!
  是不是趁着战前在编练几万以备不时之需啊?朕觉得再编练四万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
  有了这四万新军无论投入哪个战场都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嘛!皇儿觉得呢?”


第327章 宁夏兵变
  朱慈烺正要跟崇祯解释一下练兵并不着急,突然外面东厂的方化正匆匆进来:“皇上,宁夏急报。”
  现在东厂依靠跟锦衣卫南镇府司的良好关系,建立了联合的信鸽情报网络。
  朱慈烺也有意把这部分交给东厂管辖,前一阵子朱慈烺突然发现,因为朝廷自己的驿递系统效率缓慢,崇祯的很多消息都是靠锦衣卫获得。
  准确的说是锦衣卫南镇府司的情报往,那么问题来了,以前南镇府司并没有情报网络,朱慈烺建立情报网是为自己服务的。
  但是没想到情报网这么优秀,一不小心做成了第一。
  按照锦衣卫南镇府司的情报上报流程,情报经过破译、汇总、分析之后会根据紧急程度递交给朱慈烺或直接封存。
  而崇祯获得情报的方法,主要看朱慈烺的心情,朱慈烺要是觉得这事应该让崇祯知道,那么情报就会给皇帝传抄一份,要是无所谓,那么就不会让皇帝知道。
  当朱慈烺惊觉自己这么干好像有闭塞崇祯帝的耳目的嫌疑之后,朱慈烺立刻对情报传递系统进行了改进。
  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朱慈烺就联合了东厂一起共享情报传递路径,甚至共享了情报。
  这也是方正化来送消息的原因,要是朱慈烺没有在崇祯这里,而是在东宫那么他应该会跟崇祯一起获得这个消息。
  崇祯看了送来的急报之后,先是皱眉,后又大怒,接着拍案而起:“混账,一个个欲壑难填,竟然威胁官府进行兵变!
  镇压!一定要镇压,以儆效尤,来人传曹化淳来!”
  朱慈烺一惊:“兵变?严重到这个地步了?要调勇士营镇压?”
  崇祯看了朱慈烺一样,把奏报递给他:“宁夏卫指挥使上奏,卫所士兵因不满待遇,挪用运往蒙古的物资,被发现收缴之后不思悔改意图兵变威胁。”
  朱慈烺接过奏报皱眉看了起来,看到后面朱慈烺看出了问题:“父皇,这不对啊!”
  崇祯接过奏报:“哦?有什么不对?”
  朱慈烺想了想:“从去年开始为了维持河套地区的稳定,儿臣就不停在宁夏卫那里采购物资运往河套。
  为了激发当地卫所士卒的积极性,每一次运输都有奖赏,而且优先拨付了欠响,考虑到当地环境不好,今年儿臣又拨付了各种红薯土豆玉米良种去当地试种。
  为了安定人心,又拨付了粮食让他们不必为口粮担忧,如此优厚的待遇,这些士卒怎么会有不满?”
  崇祯看看奏报:“上面不是说了,因为不满蒙古人的待遇比他们好,所以挪用物资。”
  朱慈烺摇摇头:“那就更不对了,父皇可还记得,为了增加河套的汉人数量还有军事实力,您去年可是下过一道旨意:
  ‘凡是宁夏、山西和陕西之民有愿意到宁夏耕种者,发给口粮农具并每人田五亩,只要连续种植十年之后,这些田地都归个人所有。’
  而且为了鼓励军户到河套垦荒而不是加入流寇,特许军户也可以申请前往,各卫所要给军户开具证明,并提供口粮。
  如此优厚的条件,他们要是不满那边的人的待遇好,他们大可以自己去那边呀。
  再有蒙古人有什么好羡慕的,那些人现在不都是在给咱们打工,才混个温饱,朝廷又没有多给一点赏赐,他们为啥羡慕?羡慕对方干活累么?”
  朱慈烺这么一说,崇祯也发现了问题,确实这个奏报一开始看确实写的清楚明白,但是这仔细一推敲,立刻就问题多多了。
  崇祯冷冷的看了方正化一眼,方正化连忙躬身:“奴婢这就派人去查!”
  崇祯敲着桌子:“不,你自己亲自去,务必给朕把事情查清楚,朕不想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想放过一个坏人!”
  崇祯敲敲桌子说道:“兵变之事不可不防,命令曹文部做好准备,一旦宁夏有事立刻南下支援。
  命令洪承畴立刻派人安抚宁夏士卒,防止兵变扩大。命令锦衣卫协助调查,务必把事情查清楚。”
  自从崇祯登基以来,兵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满调动兵变,上官被逮捕兵变,粮饷不按时发放兵变,大胜仗没有奖赏兵变,大败仗要被罚了兵变。
  甚至到后来发展成左良玉这种,以兵变为借口抢劫百姓,以兵变为借威胁朝廷的恶性事件。
  这种事情从左良玉达到高潮,也应为左良玉军的被清算陷入低谷,自从左良玉父子被凌迟之后,各地敢于兵变威胁朝廷的明显减少了。
  特别是新军逐渐强势之后,这些人发现朝廷并不是非他们不可,而且离开他们反而做的更好,他们也就变得有逼数多了。
  就像祖宽,明知道朝廷有意调他去西北,就是为了限制祖家,但是他还是乖乖的去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老子要是不乐意,直接回东北老家去,到时候你朝廷想要请动我还是要花大价钱!
  现在他就不敢了,建奴都干不过新军他哪里敢乱来,从中原回辽东肯定要过河北,现在京城可是驻扎着大量的新军。
  他这五千人,人家随随便便的就给剿灭了,祖宽这样的骄兵悍将都怂了,其余的谁还敢乱来。
  就算有小规模的兵变,现在朝廷也腾出手了,不需要安抚了,直接调兵给你剿灭了!
  加上自从统计司掌握财权之后,军饷一直按时发放,各种欠响开始清理,军队的日子明显好过的多了。
  有吃有喝谁闲的没事去搞兵变?吃饱了撑的么!
  所以这个宁夏兵变肯定有大问题,这么优渥的条件,这些人搞兵变,那不是闲的么!
  因为兵变的事情,朱慈烺跟崇祯的谈话也就此终止了,朱慈烺告辞回到东宫。
  到东宫之后贵喜正在呈上今天的情报汇编,朱慈烺翻到宁夏的事情。
  锦衣卫的情报跟东厂的又不一样,东厂上报的是那些士卒不满待遇作乱,但是锦衣卫的情报确是监军伙同卫所军官贪污军饷,盗窃运往蒙古的物资。


第328章 被套路
  宁夏卫灵州所夏家堡,这里已经聚集了一千多人,夏家堡赵铁柱百户坐在主位上,吃着牛肉,喝着夏家堡最有名的高粱酒。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真的是惬意啊!关键是这些都不用给钱!
  以往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家里出过一个举人就牛上天的夏家宗族,还有那些看不起他们这些丘八的堡民。
  现在一个个不都乖的像一直鹌鹑一样,好酒好菜招手即来,还有银子劳军。
  就连那看不起他说什么也不把女儿嫁给他的豆腐西施,现在还不是乖乖的母女一起爬上……
  总之赵铁柱感觉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从一无所有到一夜见身价几百两,说出来你敢相信!
  这一切之是带着大家闹一闹就行了,据赵文才说,这闹一阵子,官府肯定出人安抚自己,搞不好还能官升一级呢!
  赵文才就是赵铁柱的族弟,往日就是个混世的游侠,后来据说出门闯荡了几年,最近又回来了。
  回来之后整个人的气质让人都不敢认了,那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张嘴就是:
  我在外面看到……,
  你们懂什么,外面人家都是……,
  在大城市里……
  你们看不清世道,这人啊就要像外面那些……
  一大批崇拜者围在他的身边,整天赵哥长赵哥短的叫着,赵文才出手也阔绰,每次请客喝酒都会点两个荤菜卤味,一顿饭都要两三百文。
  整个夏家堡都知道,赵文才在外面发了大财,见过了大世面,一下子从当年的破落户变成了如今十里八乡最有牌面的人。
  只有赵铁柱知道,自己这个族弟是出去参加了贼军,是赵铁柱喝醉酒的时候说的。
  赵文才回来没有半个月,整个夏家堡的气氛都不一样了,人人都盼着出门发财,吃了几顿赵文才的席面,这家里的杂面野菜窝窝头变得难以下咽了。
  所以大家怂恿着赵铁柱去灵州所讨要军饷,军饷已经三个月没有发了,据夏老爷家的奴才说,他老爷看报纸,说朝廷发了军饷,就是不知道灵州所为啥没有发。
  这种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为啥没发,肯定是被那些千户老爷给克扣了,那帮人不找你要钱都是对你的恩典了,想要找他们要钱!想瞎了你的心吧!
  但是赵文才回来就不一样了,大家都信服他,在他的怂恿下,赵铁柱不得不再试试。
  赵文才也是军户身份,所以饷银应该有他一份,大家也都觉得他见过世面说话有威信有力度,所以都愿意让他代大家去讨饷。
  谁知道到了地方赵文才几句话不说,就跟千户所的老爷们干了一架,再然后趁着半夜一把火烧了千户所。
  回到夏家堡跟几个要好的朋友嘀咕了半夜,天一亮就找到赵铁柱,让老赵带着他们闹饷。
  赵文才列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