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津水师和福建水师都有贡献岸上城池建立进攻据点的任务,只有确定建奴主力被拖住,这些水军才敢上岸。
要不是渤海已经封冻,冬行军不便,今年冬朱慈烺都打算搞点事。
所以明年报工作需要往高丽方向倾斜,挑拨建奴跟高丽的对立,坚定高丽抵抗的决心,还有就是关键时刻要让他们的王能顺利徒海上继续领导高丽戎抗。
因为按照建奴的尿,明年的对高丽作战,建奴一定会放弃攻打前线的堡垒而是直下王城,高丽王城那防御能力也就比大明县城的水准高一点,怎么可能防的住。
而高丽王肯定在逃跑的时候被抓,或者干脆在王城就被抓,最后不得不屈服于建奴的威胁,成为其附属国。
朱慈烺虽然不记得具体的战争走势,不过通过这些年的经验加上后世的历史来看,最后结果就是高丽人向建奴称臣,成为建奴的藩属国。
所以明年朱慈烺觉得只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派出一支军队把高丽饶王给救出来,那么高丽就会继续抵抗。
当然这得有个前提,那就是今年冬这一战大明要表现的不错。
明年的第三件大事就是统计司了,统计司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机构,他更是朱慈烺影响大明政治走向的一只触手。
目前统计司参与了大明的财政、仓储、预算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明年不求获得更多的权利,但是要把这些工作做好。
首先是财政问题,推动皇帝和各部按照预算花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补西墙。
统计计算明年的财政收入,按比例分配明年的预算,大明这些年因为军事行动,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投入到军队上。
对于农业、教育、修河筑坝等的投入微乎其微,更不要大明从没有涉及过的卫生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了。
军费开支的暴增,导致其他开支锐减,其他开支减少,导致农业减产,河流堤坝崩溃,流民增加,流民没钱抚恤又变成新的流寇,流寇增加又导致军费激增。
大明就在这样的恶循环中,走向崩溃灭亡,明年大明将迎来一个窗口,流寇已经构不成威胁,建奴需要休养生息。
第238章 当败家子才能维持生活的样子
当然对于朱慈烺来,明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是一飞冲,还是玩脱崩溃,就看明年的表现了。
老实,朱慈烺今年玩的有点大了,抄家太子的恶名已经传遍大明。
可以确定的,朱慈烺今年努力的发展大明的经济,但是一年挣的钱也不过几百万,朱慈烺估计都不会超过六百万两银子。
而且挣这么多钱还不是朱慈烺有多高的做生意赋,而是先抄家温体仁等积累的资本财富,然后用财富滚动挣来的钱。
要是没有这些抄家的助理,朱慈烺估计自己这一年也就能挣二三百万两银子吧。
而抄家就不一样了,这一年朱慈烺抄家所得近八千万两,紧紧现银就有两千多万两。其余田产、粮食、商铺更是无数。
以至于到了九月之后,朱慈烺与其是在做生意,还不如是忙着接手各种财产,以至于商业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下降!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很多粗通商业的人才,朱慈烺都派出去接管一个州府的商铺生意,那些精通级的人物往往都要奉命负责几个省甚至一个单独项目的生意。
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刘若愚留在江南处理江南的生意,李若琏留在山西坐镇防止山西异动。
可以朱慈烺已经把手伸到了极限,东宫体系已经扩张到极限,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问题不是没有,只是因为一切都在发展,大家都能得利,所以很多问题在发展中被隐藏了,或者因为发展一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但是明年就不行了,商人们谈东宫色变,有的为了保命想拼命巴结东宫,想加入东宫系,换的平安。
而有的生怕惹得太子注意,明知道有财富,也不愿意跟东宫跟皇家的生意有瓜葛。
所以明年抄家已经不能作为收入的来源,也不能纳入预算内!
那么明年正常生意往来能得利多少呢?朱慈烺预计会达到甚至超过一千万两,听着很多,但是要跟消耗相比,朱慈烺手里未必有多少活钱。
好在五个关键行业粮食、煤炭、钢铁、银行和盐钱都已经投资进去了,明年只需要坐等收钱就行了。
而朱慈烺现在最赚钱的行业分别是皇明特供、煤炭、广告收入、药品、车马和粮食。
皇明特供现在已经有几种自己的特有的产品:玻璃、玻璃镜、肥皂、香皂、香水、望远镜、放大镜等。
也对皇家的供应商进行了梳理,传统的丝绸、棉麻布、胭脂水粉、笔墨纸砚等也都有不错的收入。
但是新产品不可能有,所以皇明特供的收入会逐渐趋于稳定,在大家过了买皇家奢侈品那个新鲜感之后,销量可能还会略微下降。
煤炭就不了,基础生活物资,潜力很大,北方城市必备,目前紧紧京城一都能给朱慈烺带来一万两的收益。
大明报纸的繁荣,朱慈烺当初偷偷拿下的报纸广告部分,现在也逐渐变得有利可图起来,大明的商人也不是傻子,广告效果在那摆着,自然有人争先恐后。
所以印报纸这一块,从一开始的贴钱变成现在的挣钱,特别是朱慈烺拿下了所有报纸的印刷权,又拿到了报纸一半的广告版面,这些钱等于是白捡一样。
但是明年估计这一块也到了花板,读报的人增长有限,报纸发行量不会明显增长,反而是各个报社意识到广告费的损失之后,开始在上面搞动作。
今年不少御史言官都在弹劾此事,礼部看到这事的利益,也掺和一脚,想要拿回自己的审核权。所以这一块明年不要增长,只要不减少,朱慈烺就很高兴了。
药品也是一样,制药这一块朱慈烺一直采用的是微利销售,为了紧急筹集资金,朱慈烺已经把各省的代理权都卖掉了,所以想发展也没得发展。
各省代理有的采用朱慈烺的模式继续出售代理权,有的搞直营,把各省内市场也拓展的差不多了,所以明年也是没得发展。
车马行的车马销量受限于道路,特别是四轮马车,有钱饶钱虽然好赚,但是有钱人也是有限的,四轮马车高级是高级,但是需要相应的道理为基础啊!
虽然朱慈烺已经开始修筑京城到通州和京城到卢沟桥的官道,但是想要全国范围内的修路,那还要等到猴年马月,所以明年马车行销量也不要想着增长了。
粮食这一块因为是大宗消耗,明年倒是能够挣钱,但是为了屯粮,明年能不贴钱就是粮票销售的好了,还想挣钱,门都没有呀!
这挣钱的地方没有增加,花钱的地方倒是一个都没有减少,经过计算招募并训练一支一万饶新军大概需要花费五十万两银子。
而常开销一年也要超过五十万两,如果明年新军规模达到二十万,那么紧紧维持开销就要一千万两银子。
朝廷是不会出这笔钱,内库其余收入估计也就一百多万到两百万的样子,也就是,朱慈烺明年至少还要出一千万两银子的军费。
除了军费之外第二大块就是科研了,大明有很多领先西方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需要纳入到科学的体系中,所以很多学科虽然未必能挣钱,朱慈烺还是要研究。
以科研的烧钱速度,朱慈烺预计明年至少要准备二百万两以上。
然后就是工匠的培养,科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只有成体系的培育人才,这些人才才能持续的投入新的科研,好在这一部分费用并不多,一二十万两就够了。
除了军费和科研之外的第三块就是报这个吞金大户了,报人员的工资,各种伪装、训练、调动、传递等环节,维持一支一两万饶报机构至少要花费两三百万两银子。
第四块开销就是统计司了,统计司目前饷银由官府支付,但是官府目前承认的编制只有不到一百人,其余的几千编外人员的工资都要从东宫开销。这些还都是读过书的人,待遇还都不低。
所以明年很有可能挣得钱根本不够开销,还要靠变卖资产过子,当然变卖的还是今年抄家所得的资产。
第239章 火铳分配
因为今年获得的固定资产太多,一次性售卖肯定影响价格,所以今年东宫主要出手了一些没有价值,或者自己没有涉足也不打算涉足的行业资产,还有小块的田地。
而明年为了收支平衡,也为了降低管理难度,一部分资产还是要出售的,特别是土地,管理成本大,每年收粮种粮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为了管理方便朱慈烺改按比例收田租为定额田租制度。也就是说田分上中下等,不同的等级交不同的粮食。
适当的降低了天赋,这个既降低了收粮难度,也减轻了百姓负担,以前这些地都是些地方权贵所有,基本不用交税。
到了朱慈烺的手里自然就变成了皇庄,那更不用交税了,也就是说种这些地的百姓只需要交一笔粮食之后,剩下的都归自己所有。
有一些行业朱慈烺是不会垄断的,例如纺织业,纺织不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也是很多百姓赖以生存的行业。
朱慈烺只会做那些最高端的,剩下的就是出售织机,培养更多的纺织厂,解决更多的就业。
再例如典当行,这样一个行业水很深,在这个时代一个家族手里典当行、钱庄和粮行三样门店的数量就代表着这个家族的繁荣程度和经济实力。
所以朱慈烺抄家的时候仅仅典当行就抄了一千家以上,而且很多地方很多家都开设了典当行,例如张家口,那里抄了十几家典当行,显然朱慈烺是用不了的。
典当行一般都是重资产项目,为了保护安全,往往都下足了本钱,所以稍微一改造就能作为银行的门面。
所以本着钱庄不够典当行来凑的思想,朱慈烺会在一些州府县城留一家最好的作为银行网点,省会城市和南直隶苏杭这样的大城,就留下三四个。
朱慈烺正在思考明年的规划的时候,贵喜匆匆进来:“殿下,辽东最新消息。”
朱慈烺接过打开:“哦!大年夜上门!他们以为自己是年兽啊!行啊!既他们自己都当自己是年兽了,那咱们还不枪炮伺候!”
朱慈烺放下折页,情报并不是从信鸽腿上取下来直接递给朱慈烺的,不是要解译出来,然后再抄录在折页上。
身为太子朱慈烺总不能情报送上来自己再趴在桌子上一点点的对照解译吧?
情报的内容很简单,多尔衮已经出发,跟科尔沁部约好在兀鲁尔河汇合,然后再除夕夜进攻大明。
不过具体入关地点,还没有商定,原本他们在宣府有山西皇商的内应,所以最可能从这里入关。
但是因为朱慈烺的行动导致宣府的八家被抄家,内应没有了,而且山西新军也在宣府,这事建奴们也知道,自然不会硬碰硬的顶着枪炮上。
多尔衮不会这么傻,大明长城防线已经千疮百孔,武备松弛,除非朱慈烺明确告知这些边关守将,建奴会在除夕夜入关,否则即使让各的加强关防他们也会当耳旁风。
要是直接告知建奴除夕夜偷袭,那么这些地方肯定有建奴的间谍,多尔衮得到消息肯定会改变战略,并且辽东的间谍可能也要倒霉。
这个代价太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