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为大都督-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崔文卿稍加思索就想出了三策,旁边默然而立的宁贞不由大感惊诧,不由暗忖道:没想到这小贼平日里看起来吊儿郎当,居然还能够设想出纸质银票这种东西,且还能想到办法,连河东路经略使都为之叹服,怪不得这次能够临危授命,前去隩州平乱了。
童州想了想,点头道:“倒是着下策还算可行,本官会及时与折大都督进行商量,另外河东银行方面,还请文卿贤侄进行安排。”
崔文卿笑道:“河东银行方面经略相公大可放心,不过目前我职司隩州安抚使,要前往隩州平定骚乱,至于河东银行的事务,就由惠卿兄全权负责便可。”
吕惠卿早已经熟悉了银行的各种业务,听到崔文卿的吩咐,立即点头道:“好,在下一定会按照两府以及崔行长的命令去做的,尽量减小风险。”
待商谈完货币之事,童州这才笑道:“另外还有一件事,须请文卿贤侄帮忙才是。”
崔文卿慷之大慨,笑道:“经略相公但说无妨。”
童州转头看了一直喝着闷酒的童擎一眼,脸上泛起了几丝无奈的笑容,言道:“犬子童擎生性顽劣,一直让本官大是头疼,倘若方便的话,本官相请文卿贤侄带他一并前去隩州历练一番,不知文卿贤侄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童擎微微一愣,随即讶然发问:“爹,你想让我去隩州?!”
童州点头道:“不错,隩州骚乱,正是大丈夫力挽狂澜,建功立业之时,若你能够给跟随崔大人一并前去,对你来说也算是一场不错的历练。”
童擎冷笑道:“爹爹,我知道,你是嫌我一天在太原惹祸,所以想赶我出家门而已,不要说得这么光面堂皇,我不去!”
“真的不去?”
“我童擎乃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说不去就不去!”
见这逆子在客人面前这样不给自己情面,童州老脸上不由有些尴尬之色,飞快的乜了崔文卿一眼之后,这才轻咳一声,言道:“据说折大都督目前也在隩州,你若前去,倒是可以多多向折大都督学习兵法韬略。”
“啊?昭姐现在隩州?此话当真?”闻言,童擎仿若被准确捏住了七寸的腾蛇,一席话击中他的要害,双目中顿时泛出了欣喜之色。
听到这父子两人的对话,崔文卿为之气结,也是哭笑不得。
童州见到童擎不愿意前去,居然拿他娘子使了一招美人计,实在是无所不用其极,看来童擎肯定是去定了。
果然,童擎立即抱拳一拱,昂昂高声道:“父亲,既然是隩州生乱,儿乃国之良将,自当忠君为国,愿意前往。”
童州满意的点点头,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大赞孺子可教也!
于是乎翌日马队中又多了一个童擎。
童擎本就是将门虎子,虽算不得娇生惯养,当也绝对算得上是骄纵霸道,整个马队除了崔文卿之外,谁人他都不理。
直到有一天,童擎不知女扮男装宁贞的真实性别,笑她是娘娘腔护卫之后,被后者喊去单打独斗了一场。
崔文卿虽不知道两人比斗的结果如何,然自从那一日之后,童擎立即从骄傲的公鸡变作了垂头丧气的鹌鹑,忍不住对崔文卿抱怨道:“姐夫,你那娘娘腔护卫武功好是高强啊,只怕赶得上昭姐了。”
崔文卿啼笑皆非,言道:“宁护卫的武功赶不赶得上折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昔日在洛阳的时候,她倒是很厉害的。”
“厉害?”童擎愣了愣,继而嗤之以鼻,不屑言道,“一个普通护卫,有何厉害之处?”
崔文卿笑容可掬的提醒他道:“呵呵,宁护卫以前,可是六扇门副总管,专门护卫官家安全的,你说说看,在洛阳城谁人胆敢前去招惹她?”
“什么,那个娘娘腔竟是六扇门副总管?”童擎勃然变色,失声高叫,完全像是一只初生牛犊得知自己挑战了猛虎之后的后怕表情。
“是啊!”崔文卿点点头,随便提醒道,“你且小声一点,刚才我似乎看到她又瞪了你一眼呢。”
童擎自然知道六扇门副总管意味着什么,顿时静若寒蝉,再也不敢放肆了。
第六九零章 抵达隩州
太原离隩州足足还有五百里路程,马队又是行了七八天,方才赶在二月开春进入了隩州境内。
时当初春时节,隩州大地已经从冰封雪冻中苏醒过来。
可见官道两旁冰雪消融,草木泛绿,流水淙淙,就连拂过脸庞的微风,都有了几分温暖之色。
隩州位于北疆,加之大唐末年天下大乱,燕云十六州被辽人长期占据之后,隩州已是成为了真正的边陲之地,也是大齐对抗辽国的前沿阵地。
而隩州本属于振武军的势力范围之内,振武军一直在隩州驻有重兵,且多有关隘要塞扼守咽喉要道。
从前的隩州战乱颇多,导致人烟非常稀少,像模像样的城池也没有几座,然去岁朝廷共迁十七万江南路灾民前来隩州安置,使得此地终于有了几分人间气息。
崔文卿手搭凉棚遥遥观望,官道两旁,有着一片片新建的田舍村落,阵阵炊烟直上蓝天,在蔚蓝天空的映承之下美得让人心醉。
在进入隩州境内之前,崔文卿已经收到了振武军大都督府传来的文书,说是折昭刚抵达了府州之后,又率队前往了隩州州府所在的河曲县。
对于折昭的敬业,崔文卿暗感敬佩,然他并不急着前去面见折昭,毕竟此行的目的乃是为了解决隩州乱象而来,伟人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故而他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调查了解隩州内乱情况,以便再行定夺。
带着这样的想法,崔文卿一行进入了来到隩州之后的第一座县城——保德县。
保德县地处黄河东岸,离西面的府谷县,相隔不过百来里,两县更是隔着黄河遥遥相对。
吕梁山余脉从这片高原上纵横而过,被从云中奔涌而下的黄河拦腰斩成了两截,使得保德县依山畔水,地理位置自是极好。
崔文卿一行进入保德县城门的时候,正值正午时分,崔文卿吩咐领军小校带领骑队就近驻扎,自己与苏轼等人则带上几个亲卫,进入了城池当中,
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城门口居然没有把守的卫兵,也没有任何人前来察看照身,就这么让他们一行轻而易举的堂而皇之进城,松懈得实在是令人大觉匪夷所思。
对此,崔文卿眉头深皱,吩咐一名亲卫前去街边打听,才得知有乱民包围县衙,把守城门的卫兵奉县令之令,前去把守县衙抵抗乱民去了。
得知如此情况,苏轼大感惊讶,言道:“文卿兄,据说保德县还是隩州大县,没想到治安情况居然恶化到这样的地步,堂堂县衙居然也被乱民门包围了?难道振武军大都督府就不管么?”
崔文卿脸色凝重的开口言道:“苏兄有所不知,按照朝廷规定,隩州军政属于振武军管辖,而民政还是由朝廷管理,只不过振武军大都督府对于民政官员的任免,有着较大的提名权力而已,而朝廷一般也不会反对振武军的提名人选,所以说除非是发生了乱民暴动,振武军才会进入城市平叛,至于乱民生乱,一般也交由县衙处理便可。”
苏轼明白了过来,忧心忡忡的言道:“管中窥豹,由此可见隩州一带乱民纠纷实在是麻烦重重啊。”
崔文卿淡淡笑了:“若不困难,岂能体现咱们此行之任务艰巨?苏兄,凭借咱们两人的聪明才智,难道还解决不了一州之骚乱不成?男儿在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纵南海折翅,又有何妨!”
此话虽是鼓励苏轼,然崔文卿也有鼓励自己之意。
而且苏轼可是历史名人,在怎么说也有几分真才实学,有他相助,崔文卿自然是信心大增。
苏轼双目一亮,被崔文卿这番话激起了心头豪气,扬鞭大笑道:“哈哈,好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文卿兄说得对,今日就让这隩州,成为你我兄弟二人建功立业之处。”
宁贞看着意气风华,自信满满的两人,不知为何,心内突然涌出了一阵难以言说的感觉。
特别是此刻的崔文卿,仿若与昔日的他换了一个模样一般,脸上那种自信之色足可以让人心生迷醉之感,仿若不管挡在他面前的是何等困难,他都能轻而易举的化解一般。
就这么呆愣片刻,宁贞又回过神来,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一从六品检校安抚使而已,有何意气风发之处?看来还是她这段时间当衙役当太久了,有些懵懂了而已。
她倒要看看面对隩州乱局,崔文卿准备采用何等方法解决。
想到这里,宁贞不由更是好奇了。
一行人马蹄轻快,很快就顺着路人所指的方向来到了保德县县衙之外。
可见此刻,县衙内外早就围满了不少的老百姓。
他们所穿衣物全都是清一色的青布长袍,下着黑色垮裤,脚踏短筒皂鞋,不用问也是由官府统一购置发放的衣物。
隩州的二月依旧有些春寒,然这些人全都笼着手,跺着脚,徘徊在县衙周围也不肯离开。
而在县衙大门边,则站着一群持刀带盾的甲士。
个个面色凝重,长刀出鞘,一片紧张之色。
见状,崔文卿吩咐马队暂停,让所有人下马之后,吩咐一名亲卫在此看守马匹,自己则与苏轼等人一道朝着县衙走了过去。
然县衙周围的百姓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层层叠叠足足有几圈,根本就无法挤进去。
崔文卿看着旁边站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翁,于是乎上前拱手笑问道:“老人家,在下名为崔文卿,今日初来保德县,不知可否询问你几件事情?”
老翁沟壑纵横的老脸上冻得通红,嘴中不停哈着凉气,听到崔文卿之言,立即颔首笑道:“公子有什么话但问无妨?”
崔文卿听他一口吴侬软语,便知道他一定来自于江南一带,于是乎笑着发问道:“敢问老丈,不知这大冷的天,你们聚在县衙门口干什么?”
闻言,老翁却是一声轻叹,目光显然也多了几分忧愁之色。
第六九一章 昏庸县令
稍事沉吟,老翁才轻叹言道:“公子你有所不知,老朽乃是江南道苏州人士,因前岁江南路水灾,故而朝廷将我们迁移到了隩州来安置,这隩州之地说起来也算不错,荒田甚多,也便于耕种,只要年景不错,温饱绝对不成问题,原本老朽已经安心了在这里养老,只是突然听到别人提及,说是今年辽国将会大举进攻我朝,而作为前沿阵地的隩州也会狼烟四起,兵戈杀伐。”
说到这里,老翁又是一叹,脸上出现了忧心忡忡之色:“小老儿生于江南,此生从未经历过战事,没想到在这隩州,居然要面临敌国的入侵,据说那些辽人乃是以人头多寡来评定军功,每到一处都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吾等百姓之头颅,也会被他们割去计功,小老儿还想多活几年,故而特来县衙申请,看能不能返回江南。”
“果然是因为想要返回江南啊!”崔文卿和苏轼对视一眼,都在心里默然一句。
百姓们想法美好,但现实却是残酷,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朝廷是绝对不会再让异地安置之民返回江南居住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让异地安置之民回去的话会消耗大量资金,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江南路救灾尚在自顾不暇当中,岂有多余的余力来安置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