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为大都督-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轼乃豪爽大起之人,自然不会扭捏推辞,含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谢崔兄了。”
试穿完裤衩,两人一并前去内堂,刚走入堂内,就看见荷叶正在与苏三站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笑脸上弥漫着轻轻的笑意。
崔文卿见荷叶与那苏三年龄相差不大,一个娇憨可爱,一个丰神俊朗,站在一起恍若一对金童玉女,心内不由生出了一丝微微的郁闷感。
这种郁闷感就好比是爱护妹妹的哥哥,忽然发觉妹妹已经长大,开始被别家男孩子惦记的心理,让他有些不太畅快。
正在听苏三说话的荷叶听到脚步声响,很快就回过神来,笑着招呼道:“姑爷,这么快就回来了么?”
“是啊。”崔文卿一笑,走上前去不着痕迹插入了两人中间,将两人阻挡开来,言道,“怎么没人吗?”
被崔文卿突然这么靠近,苏三有些意外慌乱,光洁如玉的面颊上掠过一丝微不可觉的红晕,似乎怕太过靠近崔文卿,他连忙向着后面倒退数步,双目瞪着崔文卿的后背,显然有些气恼。
荷叶笑答道:“采尔姐姐她们全都在后院练习走秀,故而没有其他人身在堂内。”
“哦,原来如此。”崔文卿一笑,转身看向苏轼,眨了眨眼睛道,“苏兄,不知你可有兴趣跟随我一并前去看看服饰店所生产的内衣,保管让你大开眼界。”
如今,内衣之名虽在洛阳渐渐流传,然因为太过私密大胆的关系,也只是在勾栏瓦舍的青楼女子们之间流行穿着,苏轼乃青楼常客,对于这一切倒也并不陌生,欣然点头道:“好,悉听遵命。”
崔文卿嘿嘿一笑,招手道:“既然如此,那咱们走吧。”
苏轼轻轻颔首,刚要举步,心念一事忽地又有了几分犹豫,转头轻声询问道:“苏三,你跟着本公子去么?”
苏三根本就不知道那内衣为何,正要点头,一旁的荷叶却是红着脸言道:“苏三哥哥,那样的东西还是不看为好,咱们就留在这里说话便可。”
“苏三哥哥?”
一听此话,崔文卿顿时哭笑不得,见面短短数个时辰,居然都让荷叶叫起哥哥来了,这小子着实有着几分本事,若是在让荷叶与这小子呆上一段时间,只怕魂儿都会被他勾跑了。
不容多想,他连忙笑语言道:“苏三兄弟,这内衣秀可谓非常精彩,保管你从来没有见过,去了一定不会后悔。”
苏三想了想,颔首笑道:“那好,小的就跟随公子一起前去看看。”
荷叶劝无可劝,只得在心内暗叹一声了事。
三人从正堂绕行至后院,刚刚穿过一条幽静的回廊,便听见一阵极有节奏的“喀、喀”响声传了过来,清脆得犹如玉珠落盘。
“崔公子,敢问这是什么声音?”苏三好奇心重,不由出言询问。
崔文卿笑道:“这啊,是穿着高跟鞋走路的声音。”
“高跟鞋?”苏三愣愣想了一下,还以为是如同高跷那般长长的木腿,一时之间好奇之心更为浓厚,脚步不禁加快了几分。
走出回廊绕过一面围墙,刚走入月门洞,苏轼和苏三顿感眼前白花花一片,竟是一群姿色艳丽,身形曼妙的女子正在院内缓步而行,女子们全身上下均是只穿着一件薄如蝉翼的小衣,几乎可以说是未着寸缕。
霎那间,苏三的双目陡然瞪得老大,仿若是看到了什么怪物一般,很快,红潮迅速的弥漫上了他脸颊,像是秋天里满山遍野的红枫林,几乎红遍了整个面颊耳根以及脖颈。
呆愣足有少顷,苏三猛然回过神来,嘴中发出一声犹如女子般的尖锐高叫,双手捂脸掉头就跑,竟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而苏轼也是震撼得无以复加,望着那些娇艳女子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半响他才望着崔文卿,用一种既震撼又敬佩的口气言道:“没想到崔兄居然有这般嗜好,竟网罗了如此多的佳人在此,且个个衣衫穿着单薄,身姿曼妙,实乃白日宣淫之举,非古之商纣不能比也!”
崔文卿哈哈笑道:“苏兄误会了,这些佳人都是我们服装店的维密宝贝,是用来宣传内衣时进行表演的,并非是你心中所想的那样。”
苏轼愣了愣,这才发觉那些美貌女子身上均是穿着那种大胆前卫的内衣,顿时明白了过来。
崔文卿望了望苏三逃去的方向,忍不住好笑道:“苏兄这位书童莫非还是个雏儿?居然一见这阵仗就落荒而逃了。”
苏轼苦笑点头,心内却是郁闷不已。
他这位小妹向来才高八斗,冰清玉洁,历来最是反感那些青楼楚馆里面的妓女,更对那些豪放大胆的行为非常排斥。
以前若是知道他前去青楼,铁定会骂他一顿不可。
然没想到今天无意见到这样一幕,小妹自然是惊吓得不轻了,故此惊叫着连忙离去。
第二一七章 苏轼的试探
后院之内,佳人娇娆艳丽,香肩螺露,长腿玉臂犹如截截莲藕,胸前更是如同巨浪般高高起伏。
看到崔文卿,作为维密宝贝领队的吴采尔大是惊讶,笑吟吟的走上前来惊喜言道:“呀,今天公子怎有空过来探视我们姐妹?”
崔文卿笑答道:“我陪友人过来看看,对了,你们还在练习么?”
苏轼观行来之女容貌美丽,身姿高挑,全身上下只穿着简简单单的内衣内裤,阵阵香风直扑鼻端,霎那间,不禁让他有些恍恍然,晕晕然的感觉,心跳也止不住加快了。
吴采尔满心只有崔文卿,微微看了目瞪口呆的苏轼一眼就已经移开了视线,颔首嫣然笑道:“是啊,姐妹们正在排练猫步,公子若有空闲,还请不吝赐教。”
崔文卿笑道:“指教可是不敢当,其实说起来你们现在才为走秀的高手。”言罢指着苏轼说道,“这位苏公子对内衣秀非常有兴趣,还请采尔姑娘表演一番。”
“好。”吴采尔没有半分犹豫就答应了下来,走入众女之间拍手言道,“各位姐妹,今日公子带着友人前来观摩吾等走秀,还请大家能够拿出平日里在走秀台上的风采来,认真为公子表演一番。”
“好。”众女娇声允诺,一片咯咯笑声,明媚的美目全都落在了崔文卿和苏轼身上。
苏轼虽为青楼常客,但还是生平首次被十来个姿色各异的女子所瞩目注视,且这些女子还衣衫单薄,足可让人血脉贲张,让历来豪放的他,也忍不住有些不好意思了。
反倒是崔文卿见怪不怪,丝毫没有半分局促窘迫,拉着苏轼走进院中。
两人来到院内案几前坐定,众女排成四排,站在了案几之前,娇声作礼:“奴家见过两位公子,请公子欣赏奴家走秀表演。”
能够成为维密宝贝的女子无一例外身姿较好,此际行礼时峰峦高耸,将露未露,直看的苏轼移不开眼来。
随后,音乐声渐起,众女开始走秀表演。
只见她们或单独一人,或双人同路,踏着高跟,走着猫步,长腿错落而行,柳腰款摆如浪,行至案几前俏然而立,双手叉腰展现无尽风姿,也展现出无尽自信,饶是崔文卿的见多识广,也忍不住为维密宝贝们这段时间的训练成就大声喝彩,更别提苏轼这个从未见过表演之人。
表演结束,众女们全部含笑而立,吴采尔更犹如一朵最美的牡丹花朵,立在最前方。
崔文卿倒还好,苏轼早就已经看得面如猪哥,久久没有回神,显然还震撼在表演的天地中。
“苏兄,你觉得我这群维密宝贝表演得如何?”崔文卿轻声询问。
苏轼恍然回神,一幅叹为观止的表情,忍不住击掌叫好道:“今日得见维密宝贝的表演,才懂得世间竟有如此精彩的演出,崔兄啊,在下今日正是大开眼界。”
崔文卿哈哈大笑道:“还是苏兄有眼光,不知你是否觉得这样表演起来有些放浪形骸?”
苏轼认真想了一下,笑道:“就实而论,在下觉得这种内衣秀表演,只会被风流士子以及商贾们所接受,并非是因为表演本身不精彩,而是当前的主流只怕不易接受这样前卫大胆的表演。”
崔文卿认同点头道:“是啊,所以说内衣秀还是有着一定局限,不过我们表演内衣秀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专注表演,而是为了博人眼球,扩大内衣知名度,这一点倒是足够了。”
苏轼听出了崔文卿的意思,笑问道:“崔兄莫非是想将内衣秀带到京师洛阳去表演?”
“正有此意。”
“哈哈,那可是旷世之举,相信整个京城必定会为之震惊的,在下正是无比期待那一天。”
结束对服饰店的参观了解后,崔文卿在城内鹏云楼内备置了一座酒宴,与苏轼边吃边谈。
“不知苏兄觉得我这家阿玛尼服饰店如何呢?”
面对崔文卿的提问,苏轼斟酌半响,方才想到了一番较为贴切的说辞,微笑叹息道:“怎么说呢,大齐服饰店虽则许许多多,然有着崔兄阿玛尼服饰店这样创举精神的店面,相信再也找不出第二家来,光是裤衩以及内衣,就可谓是前无古人了。”
崔文卿颔首笑言道:“苏兄见解不错,说起来,我崔文卿别的什么不行,然这标榜立新,开拓创新却是一点不差,光是那维密秀,就已经可谓震撼俗世眼光了。”
听他提及内衣秀,坐在一旁默然无语的苏三忽地抬眼望向了他,面颊依旧微微有些泛红,双目目光却是怒目而视,显然还未从刚才那番震撼中回过神来,依旧不能接受那样放浪形骸的事情。
“的确如此啊。”苏轼颔首一笑,继而目光微微一闪,装着漫不经心的言道,“国朝乃礼仪之邦,万事皆有起法度,是为祖宗之法不可违,朝野乡间均是守旧守俗,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如崔兄这样的大胆之举,的确是一个另类,要论开拓精神,实乃与朝廷中的变法派一般无二。”
“你说是安石丞相?”崔文卿一笑,继而摇手言道,“在下均是小打小闹而已,目的也只为赚取钱财,何能与朝廷变法派相提并论。”
“那崔兄觉得变法派如何?可曾有所了解?”
“倒未详细与闻,莫非苏兄知晓?”
苏轼点了点头,一脸认真的言道:“变法之事,古来今有,从亘古论之,夏商周三代不同制,春秋五霸不同法,特别是战国七雄争霸,均是以变字为本,李悝变法使得魏国称霸中原,吴起变法使得楚国崛起南方,乐毅变法使得燕国击败强齐,申不害变法使得韩国成为劲韩,邹忌变法使得齐国富甲一方,而商鞅变法,更是改变秦国积弱积贫之窘状,使得虎狼秦国西出函谷关,一举席卷整个天下,到得汉代,武帝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此,强国之道,均在一个变字,国家变则兴,不变则亡。”
说完这番话,苏轼微微气喘,他说这番话的目的很简单,便是为了试探崔文卿能否在思想认识上,接受变法。
待会还有一章加更,请大家多多投票哦,还有月票,这段时间是双倍,投一票就可以用双倍力量支持布衣。
第二一八章 变法者生(加更求票)
酒肆雅间内,环境清雅,酒菜飘香,苏轼正认真的望着崔文卿,静待答复。
崔文卿略微思忖了一下,言道:“其实在下觉得,从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当中可得出一个结论。”
见他说到这里话头止住,半响没有开口,苏轼忍不住询问道:“不知是何等结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