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1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坚信世上没有神佛,自然也不会相信什么长生法。
  以人身躯为引的妖术,在他眼里自然是异端,他心里容不下。
  “宁可多焚一本,也绝不能流露出去一页……”
  “学生知道轻重。”
  得到了王安石的承诺以后,寇季点着头道:“等你将所有的书籍全部分拣以后,我会派遣一批匠人过去,将那些书籍铭刻翻印。
  翻印完了以后,翻印的书籍会留在天圣馆。
  原籍我会送到韩地去。”
  王安石一愣,皱着眉头道:“先生为何不将原籍留下?”
  寇季笑问道:“若是官家,亦或者官家的继任者下令焚毁它们,你们能拦得住?我将它们送到韩地,并且定下规矩,只要我的子孙还掌控着韩地,就不会让它们有任何危险。
  我以后会在韩地设立一个庞大的藏书楼。
  不仅会收录大食书籍,还会收录大宋书籍。
  我会尽量将天底下所有的学问都收录在其中。
  为我宋人留下一支文脉。”
  王安石眉头皱的更紧,“先生是要效仿圣人藏书?先生不看好如今的大宋?”
  寇季摇头笑道:“如今的大宋是我一手缔造的,我怎么可能不看好它?它如今是春秋鼎盛,可是传承数百年以后呢?
  有道是狡兔三窟,我们不能将文脉留在一个地方。
  更不能让其断了传承。”
  王安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寇季不再多言,打发王安石先去寻找曾巩和司马光。
  一晃便到了十五日后。
  一群大食的教徒和黑汗人,以及一些同行的镇西军,押送着巴格达智慧馆里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藏书,浩浩荡荡的抵达了汴京城。
  人还没有进汴京城地界,就被汴京城和开封府的百姓、读书人,给围了一个严严实实。
  大食的教徒和黑汗人长途跋涉,顶风冒雪的,所以卖相不怎么好看。
  百姓和读书人看着他们那寒酸的劲,心里好奇之余,更多的是一丝鄙夷。
  他们不加掩饰的对着那些大食教徒和黑汗人指指点点。
  若非同行的镇西军将士约束,他们说不定会冲上去掰开人家的嘴,好好研究一番。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大食教徒和黑汗人都不受待见。
  他们队伍中的一些女修,还有黑汗国的一些胡姬,还是很招读书人喜欢的。
  读书人们很想一探女修面纱下的真容,也很想跟那身段苗条的胡姬纠缠一番。
  女修们虽然蒙着面纱,可是一双纯净的目光很勾人,许多读书人瞧了都挪不开步子。
  读书人和百姓们簇拥着送书的队伍一路赶到汴京城的时候。
  读书人们已经商量好了购买大食女子和胡姬的价钱。
  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修,远比那些身段撩人的胡姬更值钱。
  身价足足是那些胡姬的两倍。
  运送书籍的队伍,到了汴京城城门口,被太一学宫和国子书院的一众博士和大儒给拦下。
  大儒和博士们仗着身份要验看那些大食书籍。
  镇西军的将士却以职责在身的缘故,拒绝了大儒和博士们的要求。
  大儒和博士们梗着脖子上前,指着镇西军将士们的鼻子,让镇西军砍了他们。
  镇西军不敢。
  大儒和博士们就得寸进尺。
  要强取大食书籍。
  更有甚者,召集着读书人,要当场焚了大食书籍。
  最终还是王安石去天圣馆,请了一个年岁颇高的大儒,将一群人骂走。
  但是那些大儒和博士离开了押送书籍的车队以后,堵在了汴京城城门口。
  誓死不让大食书籍入汴京城。
  王安石不得不带着镇西军和大食人、黑汗人,将书籍运送到了天圣馆。
  天圣馆如今是一个存粹的学问研究基地。
  里面的大儒和博士们,对至理的追求,远超过学说争斗。
  他们根本不在乎大食书籍的出处。
  他们只在乎大食有没有跟华夏先贤一般的圣贤,有没有留下如同《论语》一般的圣典。
  其中有没有可取之处,能不能拿出来完善自己的学问。
  事实证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做学问的时候都是纯粹的。
  他们之在乎学问,不在乎门户,更不在乎新的学问诞生以后会有什么影响。
  但真正的纯粹的大学问家只是少数。
  大部分做学问的人,还是会被世俗所牵绊,把世俗看的比学问重。
  一些人为了发扬自己的学说,不仅容不下其他学说,还会用尽手段将其他学说给掐死。
  大食的书籍入了天圣馆以后,有一众年龄大、资历高、名声大的大儒们护着,各大国学,以及民间的读书人也不好造次。
  天圣馆里的那些大儒,一个个都是祖师爷级的人物,再加上他们先后编撰出了《天圣字典》、《天圣词典》、《天圣韵脚新说》等等足以名扬千古的圣典。
  他们的名声早就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各大国学、以及民间的读书人去找他们麻烦,就是自取其辱。
  有他们守着,没人敢去找麻烦。
  所以汴京城的读书人只能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讨论此事。
  渐渐的,大食书籍成了读书人必议的话题。
  许多读书人都想一观其真容,研究西方学问之余,对其加以批判。
  但是天圣馆并没有开放那些大食书籍的意思,所以他们只能过一过嘴瘾,顺便惦记一下那些女修和胡姬。
  王安石在汴京城的读书人惦记着大食书籍的时候,带着两个大食人,拿着一些大食的书籍,匆匆到了寇季居注的竹院。
  寇季的目光瞬间就被王安石呈上来的大食书籍吸引住了,他根本没有看跪在脚下的那两个大食人。
  寇季快速的从王安石手里取过了大食书籍,仔细翻看了一下后,一脸惊愕的道:“羊皮卷?还有人皮卷?”
  王安石一脸凝重的点头道:“学生总算明白先生为何要将原籍藏起来了。以人皮作书,实在是太残忍了,天下读书人绝对不会容忍。
  此事传扬出去以后,大食的学问一定会被天下读书人当成妖书。”
  寇季就像是没有听到王安石的话一般,他仔细的摸索了羊皮卷和人皮卷以后,有些难以置信的盯着跪在角下的两个大食人道:“你们的汗王打下巴格达了?”
  此前,格格巫送来的大食书籍可是印刷版,几乎都是线装书。
  印刷技术还是寇季提供的。
  如今格格巫送来的却是羊皮卷和人皮卷。
  格格巫在掌控了印刷技术的情况下,不可能用羊皮卷和人皮卷誊抄巴格达智慧馆里的那些书。
  所以羊皮卷和人皮卷明显是原稿,或者是原籍。
  原稿和原籍可不是誊抄版能衡量的。
  格格巫能将原稿和原籍弄过来,那说明他很有可能掌控了巴格达。
  依照寇季对格格巫手里的力量估算,他没那个能力入住巴格达才对。
  所以寇季才充满了难以置信。
  两个大食人中,有一个跟寇季相熟,他就是格格巫的老仆哈图克。
  老哈图克太老了,牙齿已经剩下四五颗了,脸上的老人斑清晰可见。
  可他还是在为格格巫奔波。
  听到了寇季发问,他虔诚的对寇季一礼,道:“尊贵的神使,伟大的大宋国相,我王已经和塞尔柱帝国国相尼扎姆·穆勒克结盟,塞尔柱帝国国相尼扎姆·穆勒克在得到了印刷术以后,慷慨的将巴格达智慧馆里的所有书籍交给了我王,自己留下了印刷版,存放进了他设立的尼采米亚大学。
  我王知道尊贵的神使对这些书籍的重视,所以就让您的仆人哈图克原封不动的给您送了过来。”
  寇季听完了老哈图克的话以后,愣了许久,仔细的搜索了一下脑海里那位数不多的西方历史知识。
  最终找到了尼扎姆·穆勒克的名字。
  两相验证下,知道老哈图克所言不虚。
  现如今塞尔柱帝国国相确实是尼扎姆·穆勒克,只是他创里尼采米亚大学,似乎早了近二十年。
  甚至塞尔柱帝国入驻巴格达的时间,也早了二十多年。
  但一想到他的出现改变了格格巫的命运,也间接的影响了西方的命运。
  巴格达政局出现变化,他也能理解。
  只是格格巫和塞尔柱帝国结盟,是不是有点与虎谋皮的意思?
  双方可是对手。
  在阿拔斯王朝分裂以后,巴格达四周可以说是群雄并立。
  居住在巴格达内的阿拨斯王朝的最高决策者哈里发也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决策者。
  塞尔柱帝国算是比较强势的一个。
  其最高决策者苏丹马立克沙也算是一位人杰。
  如此人物入了巴格达,格格巫根本不可能拿回巴格达的掌控权。
  除非……
  寇季看向了老哈图克,“马立可沙入驻巴格达,是黑汗王格格巫提议的对不对?”
  哈图克愕然的看向了寇季。
  寇季冷笑一声,“格格巫想借着马立可沙手下的强兵扫清如今阿拨斯王朝的乱局,然后再推翻马立可沙,复立阿拨斯王朝,对不对?
  他一定想着在马立可沙的兵马和阿拨斯王朝的其他几个帝国,以及那些小国互相消耗的时候,暗中坐大。
  等到马立可沙的人和其他几个帝国,以及小国的力量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他再站出来一举横扫对不对?”
  哈图克垂下了头,抿着嘴,一句话也没说。
  寇季冷哼一声,“借刀杀人的法子用的倒是不错。他自己没办法蛮横的清理那些阿拨斯王朝的叛徒,所以就借着马立可沙的手行事。
  可据我所知,马立可沙可不是什么软柿子。
  他也不怕崩了牙口?”
  哈图克将脑袋埋在了双腿之间,一言不发。
  寇季盯着哈图克,哼了一声道:“还要瞒着我?你觉得你不说,我就查不到?”
  哈图克迟疑再三,低声道:“不敢欺瞒神使,马立可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苏丹。单凭我王一个人,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但是贵国的三位王爵,以及伟大的西天竺之主,已经答应了帮助我王。”
  “西天竺之主?如此说来元山已经在天竺扎稳了脚跟了?并且跟东天竺之主共分了天竺?”
  寇季自言自语了一声,低头思量了起来。
  片刻以后,他抬起头,盯着哈图克道:“他们手里那些心腹兵马,恐怕不是塞尔柱帝国的对手,仆从军也不堪重用。
  李昭亮也罢,朱能也罢,绝对不可能将希望寄托在仆从军身上。
  东西天竺之主也不会。
  所以他们应该从奴隶中挑选了一批人,组建了新军。
  只是新军想出战斗力,恐怕需要一段时间。”
  王安石在一旁道:“他们的心腹应该相当于禁军,新编的兵马相当于厢军,仆从军应该就是民夫和乡兵?”
  寇季瞥了王安石一眼,“如此比喻并不恰当。仆从军在他们眼里,应该是先锋冲阵的,新军应该是打恶仗的,心腹精锐是决胜用的。”
  王安石皱眉道:“西夏和辽国的仆从军学生见过,并没有什么好装备,也没有多少战力。想来他们在西方用的仆从军也是如此。
  所以仆从军去冲阵的话,跟送死没区别。”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他们组建仆从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仆从军去送死,去消耗敌人。他们全都是冷兵器作战,所以这个战术还是很有效的。
  在我们大宋,他们不敢用。
  到了域外,他们自然横行无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