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箱子。
  起身拍了拍肚子,再扩了扩胸,将主大人砸了外甥胸膛一拳:“喝了老子的酒,就得要上阵!”
  见年轻人兴奋地连连点头,将主大人哈哈一笑:“走,活动活动去!”
  说话间,李继春拉开了包着铁皮的木门。
  随着木门开启,狭窄的砖砌通道里,灯火突然间变得明灭不定。
  然而,导致过道里灯火闪耀的原因,并不是参将大人拉开的房门……而是一波波沉闷的低频声响,不知道穿过多少道墙壁,闯入通道,振荡着墙壁上的油灯。
  稍后,参将大人穿过通道,再爬上陡峭的砖砌石阶,一道阳光瞬时从头顶贯穿下来。与此同时,震耳的炮声和喊杀声,直直闯进耳中。
  站在将楼顶端,李继春接过望远镜,环视四周。
  放眼望去,辽阔的华北平原尽收眼底。再近前,则是银带般的滦河。只不过,就在镜头不远处的脚下,原本蜿蜒的滦河突然断了一截,失去了整体美感。
  断掉的滦河截面,位于春雷堡正北方。密密麻麻的黑点,正经由这一处缺口涌进来,冒着密集的炮火,疯狂冲锋。
  李继春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春雷堡制高点,方型的将楼天台。在他脚下,是四个“凹”字型城墙围绕起来的二层堡垒群。
  再往下一层,是由四片桃心状炮台突出部,以及城墙连接起来的棱堡外围防线。
  当其时,正北方两片桃心之间的夹角城墙,已经被高高的土堆垫出了缓坡。此刻,潮水般的人流,正在拼命涌进突破口,冲击正面的二层防线。
  而守方从左右凹台处射出的炮弹,以及三层将楼上射出的密集枪弹,一刻不停在收割着人命,可谓弹无虚发。
  ……
  今天是九月二十四日。距离额驸扬古利率众围攻春雷堡,残酷的攻城战刚好持续了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里,扬古利充分发挥了人多势众的优势。一边使人引流滦河,一边利用人海战术,昼夜不停攻打春雷堡。
  然而,在坚固的棱堡以及密集的枪炮射击下,扬古利这种战术,无疑付出了惨烈代价。
  甫一开始,对棱堡了解不深的旗兵,就被新概念城防教做了人。
  两片桃叶状突出部上设置的夹角炮台,以及从侧后方城墙上射来的枪弹,再加上二层堡垒抛射出的枪炮,令攻城方的潮水,往往还没有冲到夹角底层,就尸横遍地,溃不成军。
  只用了两天,便彻底领教了这座怪堡的邪门之处。之后,被伤亡率吓尿的扬古利,再次快马请示了已经去西线京畿坐镇的贝勒阿济格。
  很快,阿济格本人的明令,以及后方皇太极的圣旨一同送到了东线扬古利的军帐:短期内拿不下春雷堡,提头来见。
  和扬古利这种不需要负责整体战略的方面将领不同。具有战略眼光的皇太极和阿济格,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春雷堡的险恶之处:这一处位于唐山和燕山走廊入口中间的要隘,死死卡住了东线清军南下的咽喉。
  做为唯一能起到阻滞作用的要隘,清军如果拿不下这里,那么一旦南边天津方向有大军冲过来,光秃秃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走廊东边的清军会被一波赶回三屯营。
  更可怕的是,到那时,西线清军主力将来不及撤退,彻底被人堵死在燕山走廊。
  扬古利可以赌曹氏主力还在阿拉斯加国,哪怕到冬天也赶不回大明。可皇太极和阿济格不能这样赌。他们肩膀上扛的是国运,赌不起。
  随同阿济格命令一同到来的,是从西线劫掠来的明国百姓。
  而随同崇德皇帝皇太极圣旨一同到来的,是皇帝同母弟,豫亲王多铎,以及盛京最后挤出来的两千骑兵……圣旨明文写就:扬古利若作战不利,多铎可随时砍其头,接管东线兵马。
  两位战略级首领的意图极度统一:哪怕春雷堡是超级鸡肋,哪怕华东平原上一个明人都没有,哪怕要填上无数旗丁性命,扬古利也必须最快时间内拿下春雷堡。
  从这一天起,没了退路,双眼已经血红的扬古利,再也不顾忌任何伤亡,再也不顾忌旗丁性命,开始了日夜不停的强攻战术。
  春雷营严阵以待。
  经由热兵器时代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军备充足的春雷营战士,面对城墙下嚎叫的野蛮人,斗志昂扬,战意十足。
  攻防战,从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大批的明人炮灰首先被驱赶着前来填壕。这一路上,炮灰们首先遭遇的,是反步兵地雷,然后是炮弹和步枪子弹。
  这种规模的攻防战,容不得半点留手。不论前来攻城的是什么人,不论扛着土袋还是推着小车的来敌,城头炮火都是一刻不停。
  事实证明,华北平原的坚壁清野战略是相当有效的。无法在本地得到补充,从京城方向运来的明人炮灰,扬古利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消耗殆尽。
  接下来,就是旗丁自己的血肉来填磨盘了。
  百人、五百人、千人、两千人……各种规模的填壕战术,被扬古利轮流使用。
  然而,那两个桃叶般的突出部,其上的炮台阵列,以不可思议的射速,仿佛永远不用冷却的炮管,每次都令旗丁付出了成吨的血肉做为代价。
  再加上从侧后方城墙上射来的枪弹,导致攻城方士气每次都瞬间崩溃……密集的攻城队形每每被炮弹射穿,一炮就是一个血胡同。
  到了后来,旗丁终于总结出了最有效的填壕方式:每天前几次冲锋,人和土袋一起。后几次,空手冲就行了,然后在半路上扛起尸体或者土袋,抓起一切能填壕的固体,前冲,直到自己倒下为止。
  十天后,面对邪气滔天的怪堡,面对变态的伤亡交换比,面对刚刚填平的壕沟,额驸扬古利几欲疯狂。
  他尝试过多点进攻。但守方在另外两片突出部上,依旧布置了足额的火炮。简单试验了一天,晚上一算伤亡比例,扬古利大骇:以他手上的兵力,多点进攻再持续十天,他就可以单人回府了。
  扬古利还尝试了夜间进攻。
  然后,夜间行动的人马,第一时间遭到了精准打击。城头上的守军仿佛有神佛指引,城下好容易凑出一拨夜间行动的精锐,这边炮火就穿过了夜空,砸在了集结点。
  扬古利心胆欲丧。
  不过呢,生活就像杀猪,死啊死的就习惯了。
  半个月后,面对只填了一半的城墙,面对伤亡已经远超过一万这个可怕数字的额驸,终于躺平了。
  十七世纪的将领,基因被迫突变,终于有了凡尔登式的觉悟:每天限定攻八轮,别给老子报伤亡数字。其余事情他不管了,爱咋咋地,砍了老子的头也认。
  可惜,自始至终,额驸的脑袋都牢牢留在了脖颈上……原本还跃跃欲试,准备抢班夺权的多铎,到这个时候,早就被奇幻般的伤亡交换比吓尿了……换成他自己来,也得不到更好的结果。
  扬额驸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执念:他就想登上那处高高的堡顶,转一圈,看一看风光,然后和那个从未听说过的参将李促膝交谈一番,然后将此人千刀万剐,然后煮了这个人的心肝下酒。
  终于,一个月后,额驸的梦想就在眼前了:超过两万人的尸体、小车、木板、以及交叠覆盖上去的泥土,终于将底层城墙填出了一个大型缓坡。
  有了这道缓坡,两旁突出部的炮台阵地就不安全了。于是,突出部的炮兵按照预案及时撤离,并顺手炸断了突出部与其余区域连接的城墙。
  这样一来,在二层炮火的威胁下,守军放弃掉的突出部对于清兵是没有作用的。但这个局面已经是攻城方的巨大胜利了,现在除非攻打到二层城墙下方,否则进攻方不会受到侧后方的炮击。
  而二层城墙的突出部,由于内部空间不够的原因,能安放的炮兵阵地有限。包括壕沟等设施也是缩水版的,所以自此刻起,攻城方终于看到了曙光。
  这一天,是九月二十三日。
  翌日,二十四日一早,奋起余勇的旗丁,按照计划,冲上缓坡,越过一层城防,对二层壕沟和城墙工事发起了浪潮般的进攻。
  截止上午十点,旗丁发动了两轮进攻,成效显著,已经将二层城墙前方的壕沟填平。
  这一刻,登上将楼顶端的李参将,用望远镜看到了城外正在集结的冲击波。稍稍抬起镜头,李继春望见了正黄旗大旗下穿着全套甲胄的身影……额驸,见面了。
  看到这里,李继春放下望远镜,伸出了手臂。一旁自己的亲外甥晋生,急忙将参将大人惯用的银枪递入手中:“给老子着甲。”
  不一时,准备完毕的李将主,从将楼来到了二层城门后,与他的重甲步兵营汇合了。身穿冲压甲胄的小伙子们,原本正坐在墙根休息,见将主亲来,纷纷列队敬礼:“大人!”
  “好好好,看着精神就健旺!好!”
  李参军挨个敲了敲年轻人的胸甲,并没有讲什么豪言壮语。经年累月的科学化训练,充足的补给,先进的参谋制度,已经将他和手下部队融成了一体。
  现在,他本人站在这里,无需说话,就是最强动员模式。
  检阅完总数为五百人的重步兵营,李继春来到了队尾的特殊部队面前。这支部队人数很少,总数只有五十人。他们的装备也很简陋,除了皮甲和短刀外,最主要的,居然拿是身前身后的帆布袋。
  这是一支实验性部队,番号是总参直属第三掷弹兵连。
  而永平李继春部,则是本位面第一个成规模在实战中运用手榴弹的部队。
  就在李继春检阅部队的当口,头顶和两侧城墙上,已经陆续响起了枪炮声。不久后,震天的喊杀声业已传到了墙外。
  无声无息的,春雷营将主李继春拉下了头盔上的面甲,第一个站在了城门后的中线位置。
  其余五百名战士,依次鱼贯列队,排出了一个五人宽,十列的重步兵长枪方阵。
  一片甲胄刮擦声中,李参举起银枪画了三个圈。随即,将楼顶端响起了一声苍凉的军号。
  紧接着,城墙上方的钢丝滑轮急滚,二道城墙的吊桥,哐当一声砸了下来。
  下一刻,城门开了。
  将将跨过壕沟冲到门前的旗丁,被瞬间捅出的长枪,扎了个透心凉。
  清军的反应不可谓不快。
  听到号角的第一时间,原本懒洋洋骑在马上观战的额驸扬古利,顿时一个激灵,瞬间在马背上站直身体,视线跨越斜坡,仔细观望起前方。
  这是扬古利一个月来,第一次听到守方的特殊军号。
  果不其然,下一刻,他看到了砸下的吊桥,以及从城门中涌出的亮银色甲士。
  “摆牙喇,无论白红,列阵上前!”
  皇太极时代,满人每牛录抽一百甲,其中十人人为白摆牙喇,即白甲兵,四人人为红摆牙喇。
  这种精锐重甲武士数量极其稀少,正黄、镶黄两旗,拢共只有二百余白甲兵。
  这一次扬古利手下,聚集了阿济格留给他的所有正黄旗白甲一百人,还有事后陆续调集的三百余各旗红甲。这四百人,就是在场的核心打击力量。
  现在,见敌出洞,扬古利第一时间将本钱都押了上去。
  冥冥中,他有个预感:今天就是分胜负的一天。再不决生死,这些白甲就用不上了。
  扬古利调兵遣将这当口,冲进堡的旗丁正在被枪阵屠杀。由于多日来的惯性,所以这些被当成炮灰的旗丁,身上连件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