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姿态。毕竟这些辅兵不会时刻有人告诉他们战场局势,所以一切都要按照最坏的情况来训练。
  三人五马退到来时的谷口后,陈火丁这才打开电台通报情况。之后他得到了即时情报:对面的山口上暂时没有新鞑子进山。
  放下心来的陈火丁,从怀里掏出一个扁扁的银酒壶,扔给了在一旁发呆的梅少爷:“人头拿好,回去给你报功。”
  就这样等了差不多四十分钟后,小分队留守的六人带着所有备用马赶来了。
  有了人手,一切都好办了。
  山谷两旁马上有人绕上去开始拿着望远镜观察前后路径,然后三具鞑子尸体也被拉了回来。
  细细一搜后,果不其然:“白甲兵!”
  一个老护卫掂着从青皮鞑子腰间搜出的骨牌,大声赞叹道:“队长了得,居然砍了白甲兵的脑袋!”
  白甲兵又叫巴牙喇。努尔哈赤在天命八年出兵之时,每牛录抽一百甲,其中10人为白摆牙喇,40人为红摆牙喇,白甲兵即是兵中精锐。
  白甲兵配有最好的装备。通常为三层甲,内有锁子甲,中有绵甲,外有铁甲,是专司突阵破敌的重甲精锐。
  白甲兵平时会进行超强的军事训练,所以战技精熟。正常情况下,像梅抚西这种菜鸟,三个是绝对砍不过一个白甲的。
  白甲兵平时充当皇帝和各大贝勒的护卫,行军时负责前卫哨探,对阵时负责破阵,是八旗核心武力。
  然而人力终有穷尽。无论白甲兵在冷兵器上的造诣有多高,遇到工业社会训练出的部队后,还是很憋屈的被一只菜鸟砍了头……高超的技艺在子弹面前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喝了陈二爷珍藏的白葡萄酒,已经缓过劲来的梅少爷,听到有人夸他后,不好意思地笑笑就完事了。
  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虽说两个队员没有把当时的实情讲出来,但是由于他枪法不准,导致队员被迫肉搏这个锅他是甩不掉的。
  至于白甲兵那就更不用说了,功劳肯定要算在开枪的陈二爷头上,不然的话,他梅少爷这会已经是尸体了。
  除了白甲兵外,那两个毡帽鞑子都是蒙八旗的人。
  队员们在三个鞑子身上不但搜出了身份证明,还搜出了一些用绢布包着的金银首饰,上面都带着血,毫无疑问是从明人尸体上抢到的。
  将三具尸首的身份用电台报告指挥部后,陈火丁得到了指示:统统带回天津。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由于这是飞虎营第一次实战拉练,所以带回去一些鞑子完整尸首的话,会比只带人头更加震撼,飞虎营在天津的名气会迅速上涨,曹将军在当地开展的工作也会更加顺利一些。
  好在指挥部是不会胡乱下令的。小分队出征这些天,好几匹备用马身上的补给已经消耗一空,正好用来驮尸体。更何况刚才还缴获了两匹蒙古马,运力充足。
  于是队员们便用几块篷布将三具尸体裹了起来,捆上了马背。
  接下来就是继续设伏了。谷内所有的战斗痕迹都被清理一空,包括那匹死马,也被运去后方煮了马肉。
  既然有三个哨探进山后一去不复返,那么按照常理,在今天之后的某个时刻,最大概率是明后两天,走廊地带的八旗军是肯定会派人来一看究竟的。
  所以小分队现在就需要在谷内设伏。对手来人少的话,正好继续吃掉。
  对手来人多的话……小分队隶属的甲队90名队员,此刻已经在电台的调动下,缓缓往这边集结了。


第436节 人头
  尽管八旗大军是以一个极其放松的姿态在撤退,但并不代表这支正处于上升期的军队失去了基本警惕性。
  所以山外走廊的八旗军,当天下午就感觉到了不对。
  正常情况下,按章程放出去侦查侧翼的哨探小队,会隔一段时间派人回来通报情况。
  即便是山中路绕,或是哨探发现了什么明人村子之类的在里面屠戮快活,那也不可能失踪二十四小时之久。要知道这可是三个精锐哨探,其中还有一个白甲,怎能懈怠如此?
  这就有可能是出事了。
  于是在第二天上午,十名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就从山口杀了进来,沿着昨日的哨探路线开始侦查突进。
  正常情况下,十名哨探是一股非常强劲的力量。在队形展开不便的山区地带,这些人不怕任意数目的明军——多了跑,少了打。等闲几十人的明军根本不是这队人的对手。
  事实上八旗兵今年一路征伐过来,还从未被人数少于自己的明军打败过,倒是少量人手追着大批明军赶鸭子的场面时有发生。
  不过八旗兵的好运到此为止了。
  就在他们进到谷内时,早已准备就绪的陷阱开始发动。
  埋伏在两侧山头的特战队员,稳稳用四发子弹敲掉了山脊上行军的八旗哨探。
  剩下在谷底的六个人,面临的是从对面涌出来的几十骑飞虎营士兵。
  这一次的梅抚西可再也不是菜鸟了,和八旗兵一照面,他就提枪稳稳放倒一个。见势不妙的八旗转身就走,不想在山谷另一头,被步话机精准调动来的伏兵出现了。
  战斗结束得很快。
  当一切都被打扫干净后,兴奋的明人们便在命令下迅速撤退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出来实战拉练的飞虎营已经圆满完成了所有科目,是时候回天津休整了。
  本次出征,部队不但熟悉了临战地形,感受了实战氛围;士兵们还亲手消灭了鞑子,打破了鞑子在明人心中惯有的无敌形象,可谓是收获满满。
  至于再待下去的话,就没必要了。
  不光是补给方面会出问题,另外,特战队司令部也不希望在大规模行动前打草惊蛇。
  这一次拉练,偷偷摸摸打掉几个哨探小队就是极限了。
  如果让正在撤退的八旗大军意识到,在南边的这片燕山余脉里还隐藏着大量精锐部队的话,那鞑子势必会在这一片侧翼布置部队和大量哨探。
  这样一来,等下次穿越众真正来搞事时就麻烦了。
  所以飞虎营轻轻地走了,没有带走燕山的云彩,只带走了一些鞑子尸体和缴获的马匹,将悬念留给了之后来搜索的八旗兵。
  就在飞虎营全军撤退的第二天,整整三个牛录,总数为九百人的八旗骑兵就冲进了这片山脉。
  用了几天时间,将这片总面积并不算大,只有一百里厚度的山区仔细搜索一遍后,八旗兵除了发现几个山民早已跑光的零散山村外一无所获,郁闷之下只好回头走人,将失踪的那些哨探归入了灵异事件中。
  与此同时,远在两百多里外的天津已经又一次轰动了起来:这些日子从不消停的南人总兵,他手下的绿袄军居然真个打死了十余名鞑子,还把尸首都带回来了,放风让土著去随便看呢!
  老校场又一次人山人海。
  凛冽的寒风中,十几个真鞑的尸首就那么赤裸裸地被扔在校场中间任人参观,旁边放着鞑子的衣甲、兵器、腰牌。
  大部分专程跑来看热闹天津人,这一次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真鞑子。
  看到满脸死肉,面目狰狞,留着猪尾巴的人头后,这些大冷天特意跑来校场的吃瓜群众禁不住发出一串“啧啧”声,然后将双手从袖口里抽出来,给站在那里守卫的副爷送上一个大拇指:“好汉!给天津爷们涨脸了!”
  从这一刻起,飞虎营在本地土著的眼里才算是真正变成了一支军队,而不是玩票的乌合。
  天可怜见,就在昨天之前,穿着搞笑绿袄的飞虎营,还是天津老少爷们茶余饭后用来取笑的标准素材……
  这个改变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愈来愈明显的乱世中,一个既有银子,又有武力能保护合作者性命财产的势力,毫无疑问会得到更多“有心人”的关注和投资。
  国人几千年来那些治乱循环的套路,乱世中如何求存的手段,不用多高超的智慧,翻翻史书,什么都有了。
  自从飞虎营成军后,这些被迫剃了头毛,穿上绿袄去挣南人军晌的人,就成了土著取笑的对象。
  再加上飞虎营每天只在周围煞有其事地跑来跑去,没见他们有去抗鞑救皇上的意图,所以天津的老少爷们已经将这支绿袄营鉴定完毕:就是南人总兵为了糊弄朝廷,事后用来搪塞自己不敢上战阵而花银子养的废物营。
  这些天来,关于曹大总兵富可敌国的种种羡慕和绿袄营废物无能的实锤,两个都是天津卫土著热度最高的话题。
  不成想晴天一声霹雳,绿袄营这次却带回来了这么多鞑子尸首!
  对此不能置信的,首先是天津的文官系统。
  ……
  由于大明查验军功的权利是掌握在文官手中的,所以这件事的对口部门——兵备道孔鹏老兄,闻讯后第一时间便匆匆赶到了校场。
  这个时候,私人恩怨自然是暂时抛在一旁了。
  无论姓曹的是谎报军功还是真杀了鞑子,孔鹏都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正儿八经的公事。当然了,根据验尸的结果,孔鹏事后自然也会调整自己在私事方面的态度。
  如果鞑子人头是假的,那身为兵备道,自己肯定是要上本将曹蛮子浚巡不前、贪生怕死、只做生意不管皇上、谎报军功的诸般劣迹通报朝堂的。
  如果鞑子人头是真的……这可就要费些思量了。
  毕竟在这神州板荡之际,能有本事取鞑子人头的,那都是皇上和朝廷大佬眼里的香饽饽,只需不造反,多大罪过都能被饶恕,所以自己也没必要和南蛮死扛不是?说到底彼此之间也没什么化不开的深仇大恨,都是公事,公事……
  孔佥事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坐着暖轿,急匆匆赶到了校场。
  到地头后,令护兵赶开跑来校场看鞑子的民人,孔佥事迈着官步,一摇一晃地来到了校场中间。
  下一刻,对各族人头有丰富经验的孔大人拿起青皮鞑子的脑袋劈面一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个货真价实的真鞑!
  当前的朝廷人头军功行市是这样的:正经满族八旗是第一档,是宝马。蒙八旗是第二档,算是奥迪,至于那些汉军包衣,这个很多时候都不能算成军功,毕竟和杀良冒功的不好区分,所以最多算奥拓。
  人的外貌由于环境不同,常年累月下来,很多东西是做不得假的,至少在没有四大邪术的十七世纪就是这样:真正的满族士兵人头,在相貌发型皮肤牙齿这些细节方面都是和汉人有很大区别,一眼就能区别出来。
  另外那些常年混草原的蒙八旗脑袋,同样特征很明显。
  当孔大人细细查验过人头后,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些就是最值钱的真鞑。这一刻,老爷心头顿时泛起了波澜。
  这之后孔老爷又检查了尸首、衣甲和信物。
  看完后他不得不承认:姓曹的这一趟活干得漂亮,看来那些手下当真为银子出了死力。拢共五个满鞑人头,八个蒙鞑人头,俱为真鞑,无一假漏,连身份名号都能叫上。
  想一想姓曹的手里那犹如山海一般的银子,验完人头的孔老爷在校场就地思索了一下后,还是按照来之前的计划,做出了缓和双方关系的举动。
  首先,孔老爷以权威部门的身份,对身后越聚越多的民人们发布了权威信息:地上这些都是真鞑子,本官一一验过了,不日就要上报朝廷为曹将军请功。
  公开说完这段话后,孔老爷表示要求见曹总兵。
  曹总兵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