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这年头聪明人太多,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积攒下来的智慧结晶,每一样物品拿到十七世纪都堪称大杀器,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小玩意。
  聪明人们意识到:但凡自己和自己所在的部门,想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做点事业,嗓门大一点的话,“进口”物资的多寡才是决定性因素。既然这样,那么今后如何分配这些物资,就有必要好好探讨一番了。
  真要坐下来认真讨论,这个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鉴于目前穿越者人数不多,也不存在什么强力山头,所以这件事很快有了结果。
  一:关于配额,今后一律以部门为单位提交需求清单,最终由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开会讨论决定。
  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越过会议从曹总那里走后门,违者剥夺一段时间内的配额申请资格。
  ……
  很公平的一份决定,所有人都没话说,至少当天开完会,大伙都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由进口物资配额所引发的骂贴,挑拨,单挑,群殴,乃至于各种合纵连横,阴谋诡计,凡此种种,就不是当天开会的这帮人所能想到的了。
  ……
  “雷达和动力的问题再不能拖了,这趟回去必须要解决!”
  “是啊是啊,好歹咱们也是穿越人氏,这天一黑连船都不敢开算怎么回事?”
  两艘沙船正在定海洋面列队,往杭州方向北行。摆放着各种航海仪器的船舱里,刘哲,白鸿达和其他几个穿越者正在讨论着什么。
  说到穿越势力的海军建设,当得上一波三折这几个字。
  最初的那些船工,是刘家帮忙找的,其中一部分还是粮船上的船夫,常年跑运河的。没有任何中古帆船驾驶经验,四六不懂的穿越者,指挥着一票不是那么靠谱的船工,一开始的确整出不少笑话来。
  好在大伙也就是在水浅的杭州湾门口扑腾,倒没出过什么大乱子,等到穿越者本身缓过劲后,情况就慢慢好转起来。
  这个时候,船工不足的问题就摆上了台面。
  在已有的那份简陋的热兰遮攻略里,穿越者的计划是:第一波A过去的战斗人员不因该少于一百。加上非战斗人员和种种物资的话,这就需要最少两艘船。这还不算在基地待命增援的,整个行动至少要四艘船才可以开展。
  问题在无意间被陈火丁陈二爷给解决了。
  在屏风寨和穿越公司正式达成合作协议后,陈二爷第一时间就开始以自己人的身份,在每一个配了枪的穿越众身边出没。然而这没什么卵用,公司目前没有把大杀器交给土著使用的计划,二爷也不例外。
  事情没过几天就出现转机:刘哲他们在讨论该从哪个渠道招募水手的时候,被一旁闲逛的某人听到,然后这厮顿时来了精神,扬言到这事简单,只要给他发杆枪,水手要多少有多少。
  前文说过,陈二爷原本是定海后所的土著,酒后砍了卫所二代才无奈跑路的,虽说这些年他一直在山区混,但是老家有熟人啊……
  既然这样,那就谈谈吧。
  最终条件是这样:假如二爷能招募到五十名合格的海船水手,那么就有资格跟着穿越者学习“秘法”,等到枪械保养这些课程学习完毕后,二爷就可以得到一把M9,还有十五发子弹(刚好一个弹匣),不过子弹用完就没有了。
  陈火丁兴高采烈的答应下来。
  之后大伙出海,二爷一路把船指引到定海附近的一处小海湾里,然后带着一包碎银子就孤身下了船。
  接下来的两天里,陆陆续续就有人找过来,这些人大都是定海卫下辖的穿山后所军户,以年轻人居多。等到第三天回程时,船上已经多出来四十号人。
  人都是二爷忽悠来的——有海主要扯旗,现下正是大开山门的好时候,二爷如今在大帮里也有一股,所以召弟兄们来捧场……
  穿越者们悲催的发现,这年头正儿八经的船工不好找,有志于海盗事业的人倒是一抓一大把,而这帮海盗预备队们自从来到塘庄以后,却是兴高采烈,士气鼓涨。
  没办法,待遇太好了。
  一天三顿,顿顿糙米管够,鱼和菜蔬每天都有,时不时还有鸭肠和猪下水用来改善伙食。
  整顿几天后,等到大伙一上船,才发现不是去和人拼命,而是先行操练?
  按照军户们朴素的理念,既然被头目用好饭款待几天,必然是有一票大买卖等着大伙上阵卖命,要不然何须如此破费?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也是这帮人想的太多。穿越者现阶段出海的目的,除了磨合人员,演练团队在各种海况下的操船技巧,就是测量闽浙沿海的水文情况,其余的还真就没什么了。
  新招募的这帮人算是对了穿越者的胃口——首先,人家就是来卖命的,用不着再做思想工作。其次,做为定海土著,这些人对整个闽浙洋面,尤其是海况复杂的舟山群岛一带相当熟悉,出海操练几天后,穿越者对这一带的潮汐,暗涌,以及避风港等等资料,在原有基础上又多掌握了不少。
  既然这帮人很有干劲,服从性也不错,那么穿越者便提前给每人发了一两五钱银子的培训期工资。
  ……
  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常年吃不饱饭,还时不时被将主租出去客串海盗,卖完命后也落不下几个好处的军户们来说,再没有比新头目更好的效忠对象了。
  这之后船去一趟定海——有些人要把银子送回家。然而等几天后船再来接人的时候,岸边又多出来几十号入伙的……
  这次的新人不光来自后所,大嵩所,郭巨所有人来,还有十几个正牌海匪也来投奔,开着一艘跑风漏水的破船,口口声声要“入股”。
  幸福的烦恼就这样突然降临。


第55节 南望
  海军的家底开始迅速膨胀起来,穿越众开始一边买船一边实战培训——拿小股海盗练手,刘哲一干人开始公然在内部摆起了海军的谱。
  当然,这些都仅存于穿越公司内部,眼下这种简陋的局面,他们也只能嘴炮一番,没条件玩什么真实的海军梗。对外呢,船队目前只能以海商的形式存在,正规化必须要等打下一块地盘后再说。
  随着陆续有零散海盗和渔民来投,刘哲他们现在已经有能力组织起一支三船船队出海。丐帮那边初步稳定下来后,穿越公司的目光又开始向海军聚焦——距离北风起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身为船队扛把子,刘哲自然是压力山大。
  作为目前穿越众里海军军衔最高的人,曾经的落魄转业上尉,刘哲在公司内部的风评还是相当不错的:从最初草创一直到现如今的武装船队,他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还有一点就是,他的服从性比较好。
  尽管时常被白鸿达调侃“你这是部队待傻了”,然而大家都清楚,刘哲这个海军扛把子是称职的。没办法,谁也不敢把暴力机关交给白鸿达这种时刻想着戳领导菊花的人,不论这个领导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就连白鸿达自己也承认,哪怕他老人家有一天当上CEO,也一样要让刘哲这号人负责海军才放心。
  而此刻远航归来,坐在船舱里商量的一干人等,正在为今后的事发愁。
  船队迄今为止还没有安装雷达和动力系统,这实在不能忍,要知道,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起北风了。
  他们这次远航归来,是海军组建以来行程最远的一趟:船队一路沿着舟山群岛南下,过了舟山后摒弃传统航路,抛开海岸线,走着之字线,径直取最短的线路直航台湾。一直到远远望见台北海岸线,船队才开始回返。整个过程走走停停,用掉了半个月的时间。
  没了在后世司空见惯的GPS,刘哲他们只好回归自然——六分仪和航海钟走起。后世带过来的所有东南海况,水文,海岸线等等这些数据都要从新测量,录入,也算是体验了一把白手起家的辛苦。
  没过多久,他们就意识到雷达和动力系统的重要性了。没有雷达,风暴不好预测这只是其一,其二,中古时代的帆船,不可能在夜间沿岸航行,尤其是在明暗礁石密布的舟山一带。即便是白天,海雾中与礁石擦肩而过的险状还是几次吓出了穿越者的冷汗。
  至于船的动力系统就更不用说了,关键时刻能在海面上逆风直行,这是穿越者的标准姿势啊,没这点能耐混充什么穿越人氏?
  就在几个人商量着回去后如何大闹天宫要装备的时候,舱门外有人大声汇报:“大当家的,有买卖!”
  “嗯?又有买卖了?”刘哲闻声后推开舱门来到甲板。
  出舱抬头一看,主桅望斗里的瞭望手正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杆小旗指示方向。刘哲几个人同时拿起脖子上的望远镜张望起来,碧蓝的海面上,海天一色中有个肉眼看不清楚的小黑点,然而在八倍蔡司镜片的放大下,那处小黑点变成了两艘靠在一起的海船,船上两伙人正在厮杀中。
  “貌似是打劫。”
  “嗯,我看也像。”
  “这不能忍啊,咱们是人民海军啊!”
  “少恶心人,想黑吃黑就直说,别给海军抹黑。”
  “你这人太没趣,小的们,转帆,抄家伙!”
  ……
  黄雀在后的古老戏码又一次上演,两个小时后,原本的双船编队变成了四船编队,尸体早已沉入海中,鲜血也正在被洗刷,海面上依旧碧蓝如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刘大当家此刻已经回到舱里,正和白鸿达一起在盘问幸存者。
  幸存者不多,体面点的只有两位。没办法,等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海匪已经把商船上的人杀了个七七八八。
  这两人是一对夫妻,男的三十来岁,一看就是读书人出身:相貌清瘦,气质儒雅,三缕长须,一袭青衫。女的也颇有三分姿色,只不过这会刚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出来,夫妻俩还忙着发抖,坐在舱里惊魂未定,连话都不敢说。
  直到两口水喝下去,双方以文明人的姿态沟通了一番,书生得知好汉们是徽商刘老爷家的庄客后,这才放下戒心,起身给救命恩人行了大礼。
  一副主友客恭的暖人场面,此时有点不合时宜的在舱内上演起来。书生大难未死后,心情鼓荡,貌似对人生看淡了许多,这一刻不再顾虑,开始给救命恩人讲起自己夫妻二人的来历。
  书生姓南,单名一个“望”字。
  南望是杭州土著,弱冠之年便有了秀才功名。奈何乡试艰难,屡考不中,蹉跎日久。到后来生计艰难,发妻又染病而殁,南望受此打击,也就死了那份做举人老爷的心,开始老老实实赚钱过日子——给有钱人家做起了清客。
  杭州城里愿意花点银子附庸风雅的人不要太多,尤其是某些没有文化底蕴的豪商。南望颜值高,口才文才也都不错,再加上他是土著,熟悉风土典故,所以在一些外来富商府上混得很开。
  事情就坏在“吃得开”这三个字上了。
  南望最近这小半年一直在吴老爷府上捧哏。吴老爷是扬州盐商,家大业大,在杭州也有别业。由于和东家很是相得,所以南望有幸去吴家的外宅喝过几次酒,这外室名叫柳娘,是吴老爷分布在各地的十几房妾室之一。
  这之后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约炮环节了:一个是帅秀才,一个是俏小三,一个中年丧妻,一个独守空夜,这一来二去,南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