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a的压力将贱人带骨压熟……
  没等他从幻想中挣脱出来,更恶心的事来了。
  一帮围着化验台的家伙,先是热烈讨论了一番减压蒸馏咖啡的美味,就好像他们喝过一样;接下来这帮货开始郑重要求洪序“整几斤蓝冰”出来先,他们要卖给荷兰人捞点快钱……
  一旁还有人宽厚地安慰他:“纯度低点也行,用不着像白老师那么高。”
  ……翻着白眼的洪序无奈开始解释道:“白老师在制备‘产品’的时候,铝粉是成袋往里倒的,甲胺是随便用的,人家的氢氟酸已经多到用来化人了……我们有什么?”
  洪序说到这里,禁不住悲上心头:“我们屁都没有!一管试剂,一瓶纯水都需要老子从头开始配制,就这还想嗑药?磕你老母!滚,都给我滚!”
  ……有些狂狷性格的文人一旦发起飙来,那就谁也不认了,皇帝在也不好使。
  于是乎,一帮把高压反应釜当汤锅的外行就被咆哮着的某人赶出了车间……最主要是这货手里挥舞着一个棕色玻璃瓶,里面有可疑液体,所以没人敢和他计较。然后参观行动就这样虎头蛇尾地解散了,大伙连专门负责电解的三车间都没去成……
  三车间的面积和二车间差不多,里面的设备主要以电解槽为主,其他电镀槽、水洗槽、酸洗槽这些基础设施也都有配备。
  一开始窑区刚刚兴建的时候,为了给整个体系提供一点必须的化工产品,洪序他们有进口过一些化工设备。但是这种进口方式毫无规划,零散不成体系,只能说是勉强解决了少量化工产品的有无问题。
  现如今当正规的厂子建起来后,之前那些散件就可以归位了。


第250节 化工厂(三)
  合并的设备里,就包括了三车间的两组电解槽。
  电解槽是生产多种化工品的必备物。电解食盐水可以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电解氧化法可以制取各种氯酸盐、高锰酸盐、过硫酸盐。
  另外,湿法电解可以精制金属铜、银、金、铂。厂房里那些电镀,电抛光的样品,也都是通过水溶液电解来实现的。
  有了三车间,穿越众就可以放出一头潜伏着的吸金兽:镜子。
  早在穿越众出现之前的16世纪,威尼斯人就已经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来制造镜子……这种2。0版的镜子使得传统的金属镜逐渐减少。
  而历史上用硝酸银制作镜子,则要等到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出场。他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然后附在玻璃之上做出了3。0版镜子。至于真正的电镀银镜子,则还要等将近100年后,英国人才会发明这项技术。
  而现在既然三车间已经成立了,那么穿越众很快就可以用电镀法来制造4。0版的现代镜子了。
  ……
  轰走了以皇帝为首的捣乱团伙后,洪序在其他三个化学狗敬佩的目光中,开始集合工人布置生产任务。
  化工厂的工人并不多。
  尽管只要洪序张张嘴,三五百号人说话就能被派过来,但是这种套路在化工厂不好使——拧错一个阀门就会出事故的地方,外行越多,大家死得越快。
  所以新开张的化工厂,不算那些外围干粗活的,现在有资格上生产线的一共只有32个人。
  在这32个人里面,有20个是普通工人,然后是4个穿越众每人带2个徒弟……没办法,就是这么寒酸。
  普通工人都是之前野蛮生产时野蛮选拔出来的。这些人属于性格温顺,服从性好的自然选择品——大大咧咧,放飞自我的那些货不是残废就是死了。
  而徒弟们就更珍贵了。
  化学是进阶科学,一个人要想接触到化学的皮毛,那么他的基础数学水平至少要小学毕业才行。
  尽管穿越势力的核心教育部门:小学,现如今已经扩展到了3家。但是大伙从登岸到现在只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大批的小学生还没毕业呢。
  虽说穿越小学取消了美术课,音乐课,电脑课,英语课,品德与生活课;但是就算这样,1年时间里学生也不可能数学毕业……即便是有学霸,那也是低年龄的宝贝,是留着深造的,不可能用来当技工。
  所以洪序他们需要的技工类人才,就只能从识字的明人少年里寻找了。这个要求是很苛刻的:那些岁数大,知识结构已经固化的明人是没用的,洪序他们需要的,是十六七岁左右,对学习有热情,还要能在工厂吃苦的人。
  通过每个社区都有的工人学习室前期筛选,再加上另一样大杀器:高工资的引诱,洪序他们好歹在工厂建成以前找来了一批学徒。
  这些学徒在来到大员之前,大部分都是江南地区的伙计和织工……今年7月底发生在杭州附近的潮灾,使得江南富硕地带的大批乡下的自耕农和城市里的工人阶级破产。
  而做为大明识字率最高的地区,从江南一带被抢运来的这些流民,可是好好让穿越众下属的各部门过了一把肥年。
  要知道,同样是工人,从江南地区来的织户质量可是要远高于那些只会种田的泥腿子的。
  这些中古时代的工人很多都识字算数,而且懂得协作,能忍受枯燥的工业流程,随便训练一下,这些人几乎都能无缝衔接到窑区下辖的各处工厂中去。
  洪序他们手下的8个学徒中,有一半都是织户家的小子。
  ……召集工人和学徒再次强调一遍注意事项后,随着洪序一声令下,所有人都穿上了进口的橘黄色防护服,然后大家各就各位,开动设备,点火锅炉,开始了黑石沟化工厂的第一次试生产:硫酸。
  硫酸的生产流程相对简单,比较适合练手。工人先是将台北火山群运来的明黄色硫磺块倒进料口,这些硫磺块就会被皮带输入进熔硫槽内。
  熔硫槽会很快将硫磺加热为液体,并且输送到储存罐中。在这个过程中,全程都会有0。5MPA的蒸汽伴随,以便保持硫磺的液体形态。
  液硫进入罐体后,首先会被精硫泵加压,然后通过磺枪雾化,最终被喷入焚硫炉内。
  焚硫炉里要求的环境也是很苛刻的:空气首先要经过过滤,然后经过鼓风机加压,浓硫酸吸收干燥这些程序后,才会被送进炉腔。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吸收和浓缩程序。硫磺气体会在吸收塔和烟酸塔中不停循环移动,通过循环槽,循环泵,以及喷淋,浓缩等等工序后,最终进入存储罐的,就是浓度超过98%的成品硫酸了。
  整套工艺流程在4个穿越众的操作下,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就完成了。穿越众毕竟来自于21世纪,即便是这套简单的硫酸生产线上,依旧存在着各种监测,温控,以及自动化管理的控制端,操作者并不需要大费周折。
  成品硫酸最终被装入了一些厚玻璃罐中。这大概就是窑区现在能给予化工厂最高科技的支持了,剩余的只有那些粗黑的反应罐支架和推车。
  整套工序完成后,洪序他们顿时化身为人民教师,第一时间开始给各个岗位上的工人讲起课来。
  对于普通工人洪序没什么特殊要求。这些半文盲脑中没有压力,气液态,酸碱值的概念,他们其实就和后世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只要在岗位上完成固定的几个动作……一句话,老实听吆喝就好,对于他们来说,循规蹈矩就是最大的成功。
  重点是那8个学徒。
  这几个被当作未来的工段长,车间主任,厂长来培养的年轻人,恭敬地跟在老师身后,穿梭在阀门和管道的海洋里,听着详细无比的现场讲课。他们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并且得到不厌其烦的解答。


第251节 后遗症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譬如说,当化工厂制造出硫酸后,就可以用硫酸和硝石来合成硝酸了。
  另外,在比较古老的方式中,盐酸也是通过硫酸和盐来反应制取的,只不过后来被改成了电解盐制取法。这就是所谓的三生万物。有了三种酸,化工厂就集齐了神龙,就可以变出无数种化工产品来。
  在试生产硫酸成功后,原班人马先是总结学习,接下来又开始制备硝酸。
  硝酸的制备是最简单的接触法:浓硫酸+硝石。这种方式耗酸量大,污染高,设备腐蚀严重,在后世早已停止使用。
  但是穿越众没得选。前文说过,钢城一般的合成氨工艺根本不是洪序他们这几只小猫能玩转的。
  事实上,即便是化工厂现有的设备,工人们都做不到全体运转。洪序眼下只能带着同一帮人来轮流操作不同的成套设备,他们连同时生产硫酸和硝酸这种简单的工艺都做不到——没有足够的成熟技工。
  “古法”合成硝酸,从原理上来说是很简单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一样要经过很多流程。首先,从臭气熏天的硝田里采集到的硝石是含有很多杂质的,处理硝石中附带的各种杂质是很麻烦的工艺。另外,当硫酸和硝石在反应皿中相遇时,稍不注意就会产生猛烈地喷溅和酸雾,容易引起事故,合格的工业硝酸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将第一批硫酸全部和硝石反应完后,硝酸试制就算搞定了。看着被工人用小车推进库房的2吨成品,洪序不由得摇了摇头:无它,原料太少。
  ……修建在赤崁新区正北方的硝田区,正在以5亩为单位不断扩建。然而这种扩建是有很大限制的,必须要以“粪”定产。
  尽管海对岸已经开展了官府允许下的公开移民行动,但是截止今天,穿越势力控制下的总人数也才刚刚超过15万人——运输和消化移民是需要时间的。
  这15万人平时“出产”的粪尿,再加上一些臭鱼烂虾,就是硝池的全部原料了。而硝石的最终产量是多少呢?每月20吨。
  当然,这里的硝石不是指半成品“硝土”,而是指经过净化,结晶和提纯后的成品硝石。
  通过硝化细菌来分解腐败物,是要经过许多道工序的。穿越众这里已经尽可能的给细菌大爷提供了最舒适的条件:譬如遮光棚,譬如25度的恒温,譬如弱碱环境,譬如富氧,湿润的大颗粒泥土,等等等等。
  尽管如此,硝石的产量还是远远跟不上消耗。
  要知道,发射一次火炮,就要用掉几十上百克的黑火药,另外,不光是黑火药,火药厂和矿山那边,还等着硝酸来制造急需的硝化甘油呢。还有,窑区基地本身也需要很多的硝酸来制造产品和自我升级。
  最后,多余的硝石还要去填补无底洞一般的肥料消耗……无论是氨水还是尿素,现在都是稀缺产品,对于已经开垦了两万多亩薄田的穿越势力来说,这点产量纯粹是九牛一毛。
  总之,每个月20吨的硝石是远远满足不了某个饥渴的初级工业社会的。
  穿越众现在只能靠荷兰人和大明方面不定期运来的硝石混日子。这种局面无疑造成了硝酸的紧缺,说它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一点都不夸大。
  测试完硝酸生产后,洪序当即下令收工。等到第二天,原班人马又测试了一遍盐酸生产线。盐酸的制备比较轻松,至少盐场今年的产量已经迈向了千吨级,不至于发生原料不足的窘事。
  将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除了得到氢氧化钠外,还会有氢气和氯气产生。在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氯气通至石英制的烧嘴点火燃烧,生成氯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