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最终那波刘香也没亏——这位临死前还拉了郑芝虎作陪。身为最后一个被郑芝龙收拾掉的十八芝表面兄弟,矮子刘香也算是身残志坚的典型。
  ……
  视线回到中军大帐里。
  当刘香再一次重复了最近几天他一直在主张的散伙要求后,坐在他对面一个花白头发,松江棉布短袍,腰别短弯刀,四十五六岁的老者发话了:“刘爷,事情尚未定论,不妨再等一等。”
  此人就是李魁奇,十八芝大山头之一。历史上由于分赃不均,此人在招安后降而复叛,曾经一度吞并了大部分人马,将郑芝龙赶回福州的猛人。
  刘香听完李魁奇貌似宽厚的话语,一脸地冷笑:“800精锐,5条大船,半月内音讯皆无,再等下去,何时了账?眼下近两万弟兄困于此地,坐吃山空,粮台上怕是支应不过来了吧?”
  说到这里,刘香斜眼瞥向了对面交椅上的一个青袍年轻人。
  年轻人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形健硕,眉目间有几分郑芝龙的影子,却是那郑芝龙的四弟:郑芝凤。
  郑芝凤此刻脸上一副倦容,坐在椅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听到刘香一再剑指粮台,他也只能张口勉力答道:“粮台尚好,不劳刘掌柜挂心。”
  “尚好?哼哼。”刘香再次冷笑一声:“怕是兜不住底了吧?昨日该拨到我那里的银米呢?”
  ……
  古代的行军打仗,远没有那么简单。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实际上哪怕是几百人的团伙,也同样要有专门负责后勤工作的粮台。
  上千艘船,上万条汉子聚集在一起的海盗团伙,对于后勤的要求就更加苛刻:粮食这种关键物资,背后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商业运作才能保证发放。
  ……海盗们无论是抢商船和抢平民,最终到手的,大部分只是一些货物浮财,而不是整整齐齐放在那里的粮食。
  毕竟商船上也是以货物为先的,而福建本地又不产粮。海盗们所谓的沿海劫掠,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抢点容易到手的浮财,至于粮食……郑芝龙们都是富得流油的大商人,不是闯王,还没有饿到为了粮食攻打城池的地步。
  所以关于后勤,海盗们有一套祖传的补给方式:窝主。
  从有海盗的那一天起,沿海地区就同时出现了窝主这个职业。窝主们负责低价收购海盗劫掠来的赃物,并且组织粮食,食盐,这些大宗货物提供给海盗。
  这个流程即便在后世同样管用:那些抢了珠宝店的大盗们,事后同样要找犹太佬销赃,行价3成最多。
  而像十八芝这样的万人大帮,靠抢粮食过日子就更是笑话了。事实上,郑氏集团每天平均要消耗掉七八吨以上的粮食。这些货物统统都是广东和浙江一带的窝主贩运过来的。
  而刘香今天一再提到的粮台之事,事实上已经直指问题的核心:郑家兜不住底了。
  这之前因为某人要去福州城谈招安,所以整个大帮是处于一种强制静默状态的:谈判的时候自然不能再传来海匪大掠的消息,这是基本道理。否则的话,真当老熊不会砍人?
  然而这种静默状态是要付出代价的: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粮食和晌银从公帐上只出不进。
  倘若郑芝龙没死,那么这种局面可以维持很久:郑家哪怕用自己做海贸的私银往里填,少说也能养活这帮海盗们半年时间。到时候只要一招安,再多的银子也赚回来了。
  然而现在不行了。掌管粮台的郑芝凤眼下即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承认大哥死亡的消息。而离开了郑芝龙和800条郑家的核心海盗后,郑氏弟兄们私下里在悲痛之余,也不得不为自家早做打算。
  刀口舔血的人,对彼此间实力的消涨是最敏感的。眼下郑家一夜间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可以说实力是打着滚往下滑落的:海盗们都是跟红顶白的角色,这几日里私下和刘香,李魁奇这几个大山头往还的人很多,但是跑来愿意继续跟着郑家这几个少年人的小掌柜,一个都没有。
  还是那句话:现在是1628年,还远远不是历史上郑家成势,郑芝凤们借虎皮扯大旗的黄金岁月。郑芝龙一死,郑家这几个中人之资的货色马上就显了原型,和统御力在第二档的李魁奇刘香之辈完全没得比。
  于是乎,郑芝凤就开始在粮台上做起了手脚:既然迟早压不住这帮饿狼,那不如趁着自家弟兄还掌管粮台的功夫,多存点资源过冬才是正经。哥几个很清楚:郑氏一族往后要过冬了。
  谁曾想,粮草上才克扣了一天,此事就被瞪着眼睛找茬的刘香给揭了出来。
  而略显尴尬的郑芝凤也只能含糊其辞:“许是手下人耽搁了一些,左不过一二日的钱粮,刘掌柜何必如此。”
  “混账!扣了弟兄们卖命银子,还敢在这里拿大!”早已不把郑家这几个二世祖放在眼里的刘香,这时义愤填膺,大怒之下从椅中跳起,指着郑芝凤的鼻子吼道:“小贼,偷了粮台多少银米,现下老实说来,还能留得一条命在!”
  “呛啷”一声,随着刘香话音刚落,站在郑芝凤背后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顿时拔出了腰间短刀。此人叫郑芝鹏,是郑芝龙同乡族兄——历史上这货是被国姓爷以丢失厦门的罪名当众斩首,做了筏子。
  随着郑芝鹏拔出腰刀,中军帐里顿时一片金铁交击声:站在各路掌柜们身后的部下,统统拔出了腰刀,场面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第230节 群贤毕至(三)
  中军大帐内一片肃杀之气,各路掌柜的心腹手下统统拔出武器,互相瞪视,场面一触即发。
  从这里就能看出郑家这几位的成色:郑芝龙在时,莫说粮台,就是中军帐里外的人手,统统是郑家嫡系。掌柜们平日里来此议事,随从都得留在账外,帐内只有郑家人。
  而自从郑芝龙出事后,来中军帐的各路掌柜们无不带着属下,即便是入帐以后,身后也站着心腹。
  “混账,都是自家弟兄,拔刀做什么?”就在这时,李魁奇身旁,一直端坐在椅上不动的一个中年汉子站了起来。
  此人叫钟斌,十八芝之一,历来和李魁奇交好。
  “都把刀收了。”钟斌站起来后沉声说到。下一刻,他背后站着的几个心腹先是缓缓收刀,其余人见此局面,也陆续将刀收了起来。
  “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弟兄,何苦闹到如此生分?没得让人看了笑话去。”钟斌见局面缓和,于是又补了一句打圆场的言语。
  然而始作俑者并不领情。刘香在呵呵一声冷笑后,对着貌似憨厚的钟斌说了句:“看尔等能挺到何时”后,便带着手下大步走出中军大帐。
  刘香出门后,在账外候着的手下们很快便簇拥着他登上了码头的一艘大鸟船,扬长而去。
  而帐内却是一片安静。
  郑家哥几个自然没什么话说。之前那点小算盘已被人看破挑明,而当掌柜们第一次在帐内拔刀后,郑家人突然发现,掌管着粮台的自己已成小儿持金之势,变成了众矢之的。
  于是在刘香走人后不久,郑家人便在一片阴冷和玩味的眼神中,也离开了中军大帐。
  当两拨人马前后脚离开后,大帐里显得宽敞了许多,剑拔弩张的气氛也平复了下来。而直到这时,一直坐在椅上默不作声的李魁奇才缓缓起身,坐到了对面原本郑芝凤的那张交椅上。
  李魁奇坐下后,满是皱纹的脸上先是挂上一丝笑容,然后他侧过身,对身旁一个40多岁,胖乎乎,穿着像一个员外的人说道:“衷纪兄,小儿辈不可持啊……”
  胖男人听到这里,先是赞同地点点头,然后叹一口气:“色厉内荏,鼠目寸光,不及乃兄多矣。”
  陈衷纪,漳州海澄人,发迹于日本平户藩,颜思齐集团起家元老之一。当年颜思齐意外亡故后,郑芝龙虽说靠着娶了颜思齐独女(国姓爷此时已在日本出生)而得到大义名分,从而表面上接管了颜思齐的势力,但是陈衷纪此人依旧掌管着大部分颜思齐的老部下。
  真实历史上,对招安不太感冒的陈衷纪,很快就会被招安后的郑芝龙杀死。
  而在穿越众这个位面,事情反过来了:陈衷纪不但放飞了自我,而且还和同样主张继续当海盗的李魁奇有了共同语言。这也是郑家弟兄们仓皇走人的原因之一:理论上应该划归到郑家势力的陈衷纪,方才并没有表露出半丝郑家人的味道,这让几个年轻人顿时寒了胆。
  从陈衷纪这里就能一窥历史上郑芝龙的走钢丝操作:没有哪股人马是真正和他一条心的。但是芝龙兄就是有能力把这些七拱八翘的货色拢到一起,借他们的命和官府开片,再借官府之势将老弟兄们一一斩杀,目的明确,手段高超,步步惊心,不得不令人佩服。
  ……
  当李魁奇和陈衷纪两人脸上挂着微笑,旁若无人般开始窃窃私语后,钟斌也转身向角落里那一堆小掌柜们招了招手:“德伟,近前说话。”
  杜德伟情知场上已经转入了领导约谈模式,于是他和身旁的胡八对视一眼后,脸上顿时堆起笑容,一路抱着拳走到钟斌身旁:“钟二爷,多日未曾见。”
  下一刻,他就被钟斌亲亲热热地按在了身旁的交椅上:“德伟,事已至此,怕是郑家要了账。你是亮眼人,我话不多说……”
  ……
  到了这时候,拖着大帮不散伙的真正幕后黑手,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谁?李魁奇+钟斌组合。
  单纯从统率力来讲,李魁奇此人的数值也是相当高的。历史上他在叛变后,能拉拢大部分人马并且赶走郑芝龙就是明证。然而他和大部分庸碌的海盗头目一样,都有一个硬伤:缺乏战略眼光。
  事实证明,只有招安才是唯一出路。
  醉心于当自由派领导人的李魁奇,这些日子来,其实一直在借着全伙静默的机会,偷偷做其余几个大山头的工作,这里面就包含陈衷纪。
  而今天大伙彻底翻脸后,虽说下一步再难用粮台里的公款给自己争取合纵连横的时间,但是李魁奇组合此时已然是心中有数了。
  所以才有了刚才那一幕:两人已经开始公开拉拢人马,李魁奇负责拉拢大山头,钟斌负责杜德伟这些小掌柜。
  拉拢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口中高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就可以了,不想给官府当狗的人自然会聚集过来。
  ……
  杜德伟在和钟斌钟大掌柜亲切交谈几句后,就让开了位置:后面还排着队呢,不能挡了别人上进不是?
  于是乎,杜德伟又悄悄退回角落,等到胡八和钟斌说完,两人便一起和几个小掌柜走出帐篷。
  “杜掌柜,该是有决断了吧?”
  几个同病相怜的小掌柜刚一出大帐门,其中一个叫曹虎的小头目,就从杜德伟这里这里打问起了行情。
  曹虎是个手下只有10条破船的小头目。此人方头大耳,从面相上看着十分喜庆憨厚。
  杜德伟闻声顿时一凛。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中军大帐门口!道两旁现下站着的,全是各路大头目的随从,乱说话是要死人的!
  从心底里诅咒一句貌似憨厚的曹虎早日死妈后,杜德伟仰头哈哈大笑一声:“我看钟二爷讲得在理。江湖人嘛,总要自在喝酒吃肉才是正经!”
  ……曹虎听完后嘿嘿一笑,再无言语。一伙人之后便沉默着从大批李魁奇和钟斌的手下中穿过,上了码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