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旅明-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火帽受击力度不够,不能正常发火的情况。这时候就蛋疼了——断掉的纸壳弹用手抠不出来。”
“而美国枪就不同。”马泽楷等大家消化完信息后,才缓缓说道:“美国枪的火帽和纸壳弹是分装的,即便火帽哑火,换个就是了。而且鸟嘴钩设计不需要像击针一样长程穿透纸壳——纸壳尾部在闭锁时,就被闭锁环切开,黑火药已经暴露出来,这个设计很经典。”
“法国枪是每分钟12—14发左右,而美国枪的射速是每分钟8-10发,这个速度已经足够使用。”
马泽楷点了一根黑兰州后,悠悠地说道:“我们的敌人是拿着火绳枪和刀斧长矛的17世纪军队。在黑火药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每分钟8-10发的射速其实已经有点多余。士兵需要在平稳观察后射击,事实上,每分钟5发就可以扫平你们所有的假想敌——别忘了,龙虾兵可是用褐贝斯打天下的,褐贝斯什么射速?”
“嗯,这个确实没必要,每分钟10发根本用不完。”一旁听了半天的韩小波点头说到。
“那点无用的射速提升,维持的代价是橡胶环,弹簧,击针,还有高故障率,这是毫无必要的。”
马泽楷说完后,最后环视一遍四周,然后总结:“嗯,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我就上报今天会议结果,咱们的最终选择,就是以美式夏普斯为原型的黑火药步枪喽?”
等了1分钟后,见没人反对,马泽楷点点头,长出一口气:“OK,那就散伙吃饭,我去汇报,咱们下午继续,看看新枪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
下午2点半,小会议室。
有鉴于之前跑来参与的票友们,大部分已经退散,甚至上午有几个最后留下来参与会议的人,在确定新枪已经定型后,下午也没有来继续参加讨论细节的研讨会,所以马泽楷下午就把研讨会安排在了小会议室——拢共就剩5个与会人士了,还跑餐厅干嘛?小会议室多方便,还有电脑和投影可以用来放幻灯片。
……
“好吧,咱们一样样说,先从射程开始。谁先来?”看到人来齐以后,马泽楷没有耽搁时间,直接开始。
“我先来吧。”中午查过资料的穆龙城这时发话了:“根据资料,夏普斯的有效射程是460米,最大射程900米+,而且威力巨大,能在91 6米的距离上,射杀北美野牛,这玩意是不是火力溢出了?”
“是有点溢出。”穆龙城身边的韩小波,张口补充道:“我们的士兵不需要在900米开外放倒野牛,事实上,无论什么枪械,人眼的最佳瞄准距离都不会超过400米,所以我们建议,应该适当削弱新枪型的威力,增加枪支的携带性。”
马泽楷噼里啪啦在笔记本上打一通字后,抬起头想了想,然后张口说道:“意见我都记下了。但是有一点不知你们考虑过没有,未来我们的军队,会遇到大量阵列而战的敌人——现在是17世纪,成千上万人组成整齐的军阵是所有强军的标志,到那个时候,900米+的射程就能用得上了。”
“还是太强。”韩小波听完后摇摇头:“800米距离上能打死人,400米距离可以瞄准射击,这就足够了。”
“嗯,那我们就来看看吧。”马泽楷调出笔记本里的资料看了看后说道:“咱们刚才说的夏普斯,指的是南北战争中的0。52英寸口径的夏普斯M1859步枪,这款子弹装有9g的黑火药,枪口初速达到431m/s,足以让猎手在914m内猎杀一头体重900kg的北美野牛,呵呵,是有点凶猛。”
“要想减威力,有现成的。”马泽楷把笔记本转了过来:“喏,南北战争后,夏普斯公司推出的0。45英寸的型号,还有卡宾型,这些应该能满足你们的要求。”
韩小波看了看电脑屏幕后,点点头:“点45卡宾型应该差不多,就在这个基础上修改吧。总之,1米2的枪管太长,4。3公斤的总重也要削减,要知道,咱们好多士兵的个头只有1米5几,拿这种枪太滑稽,后坐力也太大。”
……
新枪最重要的火力方面确定标准后,其余的细节就好说了。
下一步是枪机。
早期的夏普斯步枪,枪机有个问题:枪机起落滑动的方向不与枪管轴线垂直,所以闭锁后,枪管与枪机之间仍有缝隙,射击时火药燃气泄出较多。
后期经过改进的垂直起落枪机,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而令夏普斯步枪在南北战争中大放光彩。
……枪机这方面是穿越众的强项:要知道,和夏普斯步枪类似的竖楔式闭锁,在后世的火炮中经常能见到,而后世火炮的闭锁间隙是多少?0。02毫米……
窑区将来无论是用数控机床切削,还是用机械冲压,总之,穿越众造出来的枪机,包括最重要的闭气间隙,即便达不到0。02毫米那么变态,也一定会把19世纪的美国枪机甩出九条街去。
这也是以韩小波为首的军方敢于要求削减枪支威力的底气所在——闭气环节好,浪费的火药就少,哪怕截短枪管,减少装药量,威力也不会减少太多。
第181节 入役
基准枪型定下来后,与会者趁热打铁,又追加了一款阻击型。
……夏普斯要是不用来当狙击枪,那就太浪费了。
南北战争中,虽说前装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是主力,但是酷炫的夏普斯步枪,才是士兵们最喜爱的武器。
一开始夏普斯没有推广开,是因为它的售价为35美元,比起前装枪贵了将近3倍。1862年,在联邦军队节节败退的严峻局势下,由林肯总统亲自出面干预,北军终于采购了1500支夏普斯,组建由伯尔丹上校担任司令的第一与第二神射手团,从此开创了夏普斯的辉煌时代。
从这一刻起,夏普斯步枪名声大噪:它的主要功用就是战场狙击。一个有经验的老兵,甚至可以在400米以外的距离上射杀敌人。要知道,400米外的人体只有火柴盒大小,不像北美野牛,体积庞大容易瞄准。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狙杀成绩,是在没有瞄准镜,子弹是定装纸壳弹的情况下完成的!夏普斯步枪的精准属性,由此可见一斑。
南北战争结束后,夏普斯还多次参加了世界级的射击比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
穿越众自然不会放过这款步枪最优秀的一项属性。所以在当天的研讨会上,除了基准型之外,另一款枪管稍长,枪身上预留有瞄准镜卡座的狙击型夏普斯,也被确定下来——哪怕将来只用自产的4倍目镜,士兵也可以在800米之内准确消灭敌人。
关于两款新式枪械的具体细节,在当天下午的讨论中,5个穿越者通过讨论,最终一项项给出了框架和要求。
这些数据和要求,会被曹川用U盘带去后世,然后经过专业武器设计师的修改以及数字模拟,样枪实弹测试等程序后,200杆原型枪才会通过曹川之手,来到大员,装备给军队。
这些原型枪的图纸,会在窑区的军工厂房里被工人阅读和讨论,未来的日子里,无数士兵会拿着窑区生产的山寨版夏普斯,冲锋陷阵,将敌人埋葬在弹雨中。
……
跨过了火绳枪,滑膛褐贝斯,线膛米尼枪这三个台阶,夏普斯这款科幻步枪,很快就要提前来到军队。
它跨越了前膛和后膛之间巨大的鸿沟,使得后膛枪最大的战略优势——士兵卧姿装弹这种行为,提前在17世纪到来。
从此以后,战壕,散兵坑对决密集方阵这种看上去很滑稽,实际上就是屠杀的战争行为,会出现在穿越位面。
所谓出道既巅峰,不外如此。
……穿越势力对于这款原型枪的态度如此慎重,原因就在这里:既然优势如此之大,那么原型枪设计一定要慎重,因为今后升级换代的可能几乎没有。
尽管夏普斯可以很容易就改装成金属弹壳型,然而大办公室已经明确表态:一次定型,未来不再改动升级,铜弹壳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永远有更重要的电缆电线电机电冰箱电动车,这些吃铜大户站在前方,工业社会的发展,对于金属铜的需求可以说是无限的。
在夏普斯已然超神的情况下,指望大办公室再进口几十套专用设备,再霸占几个铜矿,再批量生产铜壳子弹……是活久见,还是有生之年,这个可以拭目以待。
总之,新枪在定型这一刻就会凝固。
或许终究有一天,某势力会拥有丰富的铜和强劲的基础工业,然而到了那个时候,更加适合铜壳子弹的各式栓动步枪都会走上历史舞台: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毛瑟,三八和莫辛纳甘。夏普斯这种设计过时的老枪,到那时依旧不会得到改装的机会,只能默默地在某个偏远殖民地的炮楼里,发挥着最后一丝余热。
三天后,当另一波人在火炮研讨会上吹牛打屁的时候,曹董事长已经带着U盘回到了后世。
……
火炮这玩意吧,从某人宣布金属铜不许用于枪炮的那一刻起,就没人关注了。
枪械即便不使用铜壳子弹,这里面能做文章还是挺多的:线膛米尼,后膛夏普斯这些,都是能改变战争模式的设计,就像蒸汽机之于水车一样。
然而火炮就乏善可陈了。没有金属炮弹,那么前装滑膛炮就成了唯一选择,悲催的一点是:这玩意没有技能树可以点。
从17世纪的当下,截至到200年后的鸦片战争,前装滑膛炮并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口径加大,射程增加,各个部位想办法弄牢固一点,这就是进化的全部了。
但是这种改变,更多是蹭了金属加工业升级的热度,至于滑膛炮本身——口小屁股大,臀部有个小眼,一发飙就喷铁球,咳……这种设计几百年来没有变化。
穿越众也不例外。
穿越众可以炼出好钢和好铁,可以对金属各种热处理,各种电锤水压机,各种煎炸蒸炒。然而这些技术,最多让穿越者生产出的滑膛炮管壁薄一点,散热好一点,打出去的铁球命中率高一点……本质上它还是前装滑膛炮,和对手相比,并没有技术上的代差。
所以滑膛炮就没人关注了:2、4、6、8、军工厂按照这个磅数,老老实实练手艺去吧,什么时候搞定长管的24磅海军炮,什么时候就算成功。
至于陆军炮,这个暂时还没有提上日程。
……
在有效射程800米,后膛装填的夏普斯步枪面前,所有中小型滑膛炮,此刻已经成为了士兵执行任务时的累赘。
像那些原本历史上伴随士兵前进的2468磅小炮,射程达不到800米的,现在就很尴尬。即便达到了800米,等炮兵辛辛苦苦把沉重的炮车推到阵前,发射出一个铁球后,发现敌人早已被密集的弹雨消灭了……这很囧。
凡是小炮能做的,夏普斯都能做到——现在是17世纪,欧洲人的半蛇铳,要12磅以上的口径,才能达到800米的射程。事实上,这些毫无准头的铁球炮,在拉成散兵线,稀稀拉拉卧倒,用后膛枪射击的穿越士兵面前,毫无用处。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提前200多年出现的后膛枪,一夜间将所有中小型滑膛炮,淘汰出了陆军的战斗序列。
穿越众这边至少要生产出12磅的拿破仑炮之后,才能勉强在中型规模的战斗中派上用场。
至于大型陆军滑膛炮……好吧,真到了上万人大会战的那一天,估计都是中原大战了,要杀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