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非正常三国-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南到时,宗望已经在帐中了,不过没说话,看到楚南和岑壁进来,袁谭才起身相迎。
“子炎骗得我好苦。”袁谭看着楚南,开口便有些则被。
“在下虽非君子,但修的却是君子之道,骗人这种事,有违恩师教诲。”楚南坐下来摇了摇头,一脸肃容道。
楚南身后的周仓突然感觉自己发现了华点,主公说骗人有违恩师教诲,但没说自己没有违背,按照正常人的思索方法,自然是觉得对方不会违背,但周仓很清楚自家主公是什么人。
主公确实没有说谎,但说话模棱两可,故意将人的想法引向别处,就算以后事情败露了,他也确实没骗人,但实际上,他就是骗人了。
再回忆之前楚南说的所有谎言,好像貌似……主公还真没说谎!
不提周仓心中胡思乱想,袁谭道:“子炎明明说自己不懂统兵,然今日若非子炎及时出手,我军危矣。”
“这两百将士乃是岳父所赠,每一位都是身经百战,本就极强,作为亲卫,平日训练都是在下亲自训练,两百人在下还是能统御的,但千军万马就……”说着,楚南摇头一笑:“而且在下天资鲁钝,虽苦学兵法,然从学兵法开始至今只会两秘,再难领悟其他,是以只能精研两秘。”
经过接连战败,袁谭和岑壁、宗望也明白,会和精是两个概念,袁谭会七秘,然而施展出来的威力与楚南今日展现出来的相比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这一路来,他们先被夏侯渊破阵,与楚南短暂交手时也被破了一阵,如今须昌城下,秦琪明显不如夏侯渊,但还是差点将他们打溃。
此刻袁谭是有些后悔当初来青州时,没有接受父亲派遣大将,想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来,如今看来,虽然在青州剿匪他们百战百胜,但真遇上曹军或者徐州军这样的百战之师,他引以为傲的青州精锐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若手下有一两员良将,也不至于像如今这般处处被人欺辱,当初跟在父亲身边,只想着尽快脱离父亲的庇佑,用能力来证明自己,但当真的独自出来领兵时,才发现当初的想法有多幼稚。
袁谭沉吟片刻后,看着楚南道:“子炎,可有想过为我父亲效力?”
这一次,他是真心想要将楚南招来,哪怕会面对一些士族的责难,大可将这些推到吕布身上,楚南是个难得的人才。
无论是计谋还是对战局的把控,今日若是听楚南的,不用急着攻城,而是先合力将秦琪所部围杀,也不至于要靠楚南才能扭转局势。
楚南是个不错的人才,袁谭想将他收到麾下,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一路表现有些拉跨,所以才拖出自家父亲来,希望借父亲名义,将楚南收到麾下。
拉拢自己?竟然是真心地!?
楚南愕然的看着袁谭,再次确定他心意之后,有些哭笑不得,不知不觉间,自己也成了一个足矣让这些大势力重视的人才了。
“在下对袁公也是仰慕已久。”斟酌片刻后,楚南笑道:“不过显思兄,若在下真的因此而背弃对我有知遇之恩,更将女儿许配于我的岳父,显思兄可还看得起在下?”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这个时代,诸侯用人普遍注重德行,不管私下里怎样,至少对外你的名声得好,楚南这么一说,就是将这件事放在道德之上,你若用我,便是要我背德,不但我名声受污,连你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袁谭有些遗憾,这个问题却是他没有考虑的,叹息道:“只是以子炎之才却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
自然是觉得吕布不配有楚南这么个人才效忠。
楚南笑而不语,抛开其他不说,如今诸侯之中,有哪个能像吕布一般信任自己,给自己放权,又有哪个诸侯能如吕布一般绝对支持自己的理念?
现在就是刘备起来了并且愿意招揽他,他都不会多看一眼,因为他很清楚刘备很难这样完全支持自己,自己就算投了刘备,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自主权,而刘备也不像吕布一样,这么大年纪了还单纯的连自己的处事原则都没有建立起来。
或许在其他人看来,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在楚南看来,这却正是吕布吸引人的地方,用对了方法,可以一点点塑造出一个格局很大,能够站在其他诸侯都到大不了的位置来看这个世界。
“人各有际遇,公子乃名门之后,他日定能找到远超在下之人辅佐公子,成就大业!”楚南笑着宽慰道。
“不说这些。”袁谭摆了摆手道:“请子炎来,是为商议接下来该如何破城?”
楚南摇了摇头道:“秦琪已死,但城却未曾攻破,可能城中还有其他将领,秦琪在出城之前已经交代好,亦或者是这须昌县令之功,不管哪种,我等想要短时间内攻破须昌已不可能。”
“子炎先生,我等来此不是为攻城而来?”一旁宗望皱眉道。
“是也不是。”楚南笑道:“我等最终目的,是剿灭曹军,而曹军主力却不在许昌,在寿张,此时寿张那边可能已经得到我军出现在此的消息,军心必乱。”
楚南看着袁谭笑道:“显思兄放心,此战至此,显思兄已是立了大功,此战之后,这东平至少都是显思兄的。”
东平夹在泰山郡、青州济北郡、济阴郡以及东郡之间,跟青州之间联络薄弱,如果袁谭安心那这东平郡,那就暂时让他拿着,袁吕之战一开始,楚南这边能够轻松切断东平与青州之间的联络,而后将其吞灭。
若袁谭拿下东平后还不死心,还和原来一样打他泰山郡的主意,那就直接将东平收回。
看着袁谭,暂时没看出他重新生出类似的想法,楚南笑道:“所以我军此时要做的不是攻城,而是防备自寿张回援而来的兵马。”
“若是那夏侯渊再来,我军恐不是对手。”袁谭叹息一声,夏侯渊之能给袁谭带来极大的阴影,也是因先后败给夏侯渊、楚南,袁谭才去了几分狂傲。
“显思兄不必担心,夏侯渊虽强,却也并非不可破,我军只需筑好营寨,借助壁垒驻守,那夏侯渊以少量兵力想要攻破我军也是妄想。”楚南笑道。
正面打以袁谭以及他手下将领这点本事,注定是打不过的,不过依托建筑防守还是可以的,只要将军营建的坚固一些,至少短期内,夏侯渊也拿他们没办法。
而那边张辽他们已经组织兵马齐攻寿张,这场仗,注定无法持续太长时间,他们只要能跟夏侯渊拖延几日,寿张说不定就破了。
袁谭面色有些古怪,他们不是来攻城的吗?怎么反倒需要防守了?
“另外也需不断叫人去城下喊话,试试能否让守军投降。”楚南继续道,如果守城的是县令的话,那以袁家的名声,以目前曹军的境况,喊降的概率还是不低的。
袁谭默默地点点头:“好,就依子炎之策,我等连夜加固军营,与那夏侯渊对峙!”
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城已破
寿张。
徐州军凶猛的攻势随着朝阳的升起再度开始了,残破的女墙后,一名名曹军将士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尽管昨夜这些人也进行了修整,为了最大限度的将战斗力发挥出来,守城将士都是轮番上城,以便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然而身体的疲惫可以恢复,但精神的疲惫呢?
面对徐州军一波又一波好似无穷无尽的进攻,面对困守孤城的绝望,他们看不到半点希望,所能看到的未来,也只是寿张城在徐州军凶猛的攻击中,守城兵力被一点点消磨殆尽,最终城破人望。
面对这样的未来,哪怕体力再充沛,精神上也无时无刻经受着无形的摧残,而这样的精神面貌,注定士气会大大降低。
尤其是昨日传来消息,青州军出兵,攻到须昌城下,他们的退路被断了。
而更让人绝望的是,青州军出手是否代表着袁家的态度?
虽然在得到消息后,夏侯渊等人第一时间进行了封锁,甚至斩杀了传信之人,但消息还是传开了。
远处的投石车已经开始朝着城头展开了轰击,携带万军之力的石弹犹如陨石般一次次砸向城头,军阵在石弹的轰击下,光芒明灭不定,城中的儒者们不用专门要求,自发的走上城池,用他们的浩然之气加固着城墙。
他们无法避战,徐州军破城后的第一件事,通常都是清算世家,从古至今,诸侯不说联手世家,而是将世家作为打击的目标,这绝对是第一次。
哪怕一些同样看出世家弊端的诸侯,他们也只是在得天下之后才慢慢限制和打击世家,在争天下的过程中就对世家出手的诸侯,绝对是第一次,也迫的士族们哪怕在这种曹军明显已经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还是站出来,用尽他们所有的力量来帮助曹军御敌。
这并不是人心所向,只是自保而已,否则哪怕吕布露出一丁点对士族的靠拢,他们也不会在这种绝境之下殊死反抗。
然而让他们绝望的是民望的消失,百姓不再支持他们,让他们无法再从中攫取到力量,只能用自己的浩然之气硬抗。
井欗、冲车犹如一头头战争巨兽般朝着城墙缓缓移动,密集的箭雨几乎将空中咆哮的石弹湮没,不断地消耗着军阵带来的屏障。
荀攸站在城楼上,一袭青袍在风中摆动,看着敌军缓缓推进的军阵,阵势凝儿不散,光华内敛,这代表统兵者不但用兵之能出众,本身能力也极强,能轻松调动军阵之力。
“军师,妙才已经去了须昌。”曹仁来到荀攸身后,叹息一声道:“我与他说了,莫杀袁谭,但那袁谭怎会去而复返?”
“以妙才将军所言,袁谭性刚愎而无谋,此番去而复返,当是有人唆使。”荀攸叹了口气道:“若此人还在袁谭身边,妙才将军此行怕是不易成功。”
“我军怎会落得今日这般田地!?”曹仁狠狠地一拳锤在城楼的墙垛上,粉碎了一截墙垛,他不明白,明明他们跟吕布比,该是占优势的一方,为何到最后,反而被吕布压制到这等穷途末路之境?
“吕布虽强,但并非不可制。”荀攸回忆起当初临颍一仗,事实证明,他、郭嘉、荀彧三人配合曹操以及一员不差的武将,是能压制吕布的,奇门配合军阵以及他们各自的神力所发挥出来的威力足以将天下第一猛将削弱到降级的地步。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吕布身边不能有在奇门上与他们相抗之人,事后荀攸仔细回顾那一仗,有人暗中出手了,出手之人在奇门上的造诣不在他们任何一人之下。
正是此人关键时候暂时破了他们的奇门局,致使吕布挣脱束缚,导致曹操身死。
然而吕布身边何时有了这般人?奇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成的,陈宫也不行,大儒不代表全能,他们跟陈宫知根知底,陈宫要有这本是,当初也不至于兖州得而复失。
所以,吕布身边还有至少一位精通奇门的谋士,而更恐怖的是,此人藏在暗中,一直未曾露面!
这藏在暗中之人又是何人?
有此人相助,这天下还有何人能治吕布?
奉孝他们也不知如何了!
想到被留在战场上的郭嘉和荀彧,荀攸心底就就是一阵悲凉。
“何人可制?”曹仁看着荀攸,焦急的询问道。
荀攸摇了摇头,可以制,但条件却很苛刻,至少四位精通奇门的谋士配合一位能够调动十万大军的统帅,猛将有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