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6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这话,李正注意着李丽质的眼神,这个女人难道是在暗示什么吗?
    给小兕子一个单独的房间,这样李丽质的卧房就空出来了。
    要说是暗示,可这女人说出这话脸不红心不跳的,好像是一件不那么大不了的事情。
    李正神情淡定的喝下一口茶水。
    李丽质又说道:“我已经和当初那个赵郡李家的女子联系上了,李薰说了可以和我们共同经营煤矿生意,而且她还说了愿意将邙山以北,也就是关中一片的生意全部交给我们。”
    李正皱眉说道:“这么大气?”
    李丽质说道:“她一个人当然做不成这么大的买卖,应该她根本没有这么大实力,只是需要我们给她牵线搭桥而已,从而让她的生意可以进入关中,再者说对我们也有好处,而且……”
    说到这里李丽质顿了顿说道:“而且她还说了感谢我们帮忙照顾王家姐弟。”
    李正低声说道:“她用我们给她开辟商路?”
    李丽质笑了笑,“这女人还挺会借助形势的。”
    泾阳商业规模确实已经很大了,但也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分出去绝大部分的利益给李世民也是为了以后着想。
    如今泾阳更多的重心都在泾阳书院和工程队上,东海的海船还在建设想要做出一些成果还需要时间。
    李正对李丽质说道:“铁匠铺需要更多的铜铁。”
    “是为了铸造锅炉吗?”
    李丽质低声说道。
    李正喝着茶水,“这个锅炉对我们泾阳来说有很大的用处,可以改变我们现在的制造困境,也能让泾阳的生产力再上升一个台阶。”
    李丽质对李正的话语并不带疑惑,既然李正这么说那么也一定可以做到这种效果。
    思量半晌,李丽质说道:“大量铸造铜铁难免引起朝中关注,这件事我会先和母后去信说明白。”
    如今李世民对盐铁的管制很严格,更不要说铜这个东西。
    铜币关乎大唐银钱流通。
    李丽质看着李正神色,“不论父皇答应不答应,你都要用铜铁铸造锅炉的,对吧?”
    李正扶着自己的太阳穴,侧目看着院子里的菜地说道:“我也从没想过要经过他的同意。”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李世民的留一手
    两夫妻相视一笑。
    李丽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冬日一到晚上风就很大。
    李正听着风声过了一夜,屋外又下起了大学。
    皇宫内,李世民和程咬金吃着火锅。
    王鼎送来一张画说道:“陛下,这是泾阳造的东西。”
    李世民接过画,看着画上的东西说道:“朕知道最近稚奴一直都在忙这个事情,只是朕想不明白这个东西到底用来做什么?”
    王鼎低声说道:“臣也查过一些典籍,也问了造作监的人,也没有人可以说个明白。”
    李世民看着画上的内容,一时间也看不明白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
    程咬金吃下一口涮羊肉说道:“陛下,李正这小子也不是一次两次造出稀奇古怪的东西。”
    李世民喝下一口酒水放下手中的画作说道:“听说最近大理寺的人和突厥使者走得很近?”
    程咬金又往嘴里塞了一口青菜说道:“不知道怎么了,末将吃冬日里的青菜,就觉得这个青菜特别嫩。”
    看着程咬金答非所问,一幅装傻充楞的样子无奈笑了笑。
    这种事情问他个根本没用。
    见李世民已经放下碗筷,程咬金连忙吃完碗里的羊肉,跟着李世民站起身。
    程咬金说道:“陛下,天色不早了,臣家里还有一些急事。”
    李世民稍稍点头,“那你先回去吧。”
    别人都说程咬金是个杀才,李世民看得出来,这个程咬金比更多人要精明,更加的聪明。
    等程咬金离开之后,王鼎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大理寺的少卿和突厥使者有往来,还找了吐蕃的禄东赞。”
    李世民皱眉说道:“他们要做什么?”
    王鼎低声说道:“估计是和兵器案子有关,而且长孙冲一直追着这个案子不放,也是一直追查着。”
    李世民低声说道:“长孙无忌是什么态度。”
    王鼎回话道:“赵国公倒是甚么都没有说,似乎长孙冲查这个案子,赵国公也已经默许了。”
    李世民板着脸说道:“他们查到了什么?”
    王鼎躬身说道:“对方似乎发现了什么,也只是暗中查探而已,而且遮掩的很好。”
    李世民反倒笑了笑说道:“他们是不想让朕知道他们到底查到了什么,甚至都在瞒着朕。”
    王鼎低声说道:“老奴不清楚他们查到了什么,不过我们的首尾都擦的很干净,需要老奴去办查探的人铲除了吗?”
    小泥炉中的碳火还在烧着,火锅的汤水也在沸腾。
    李世民重新做下来说道:“不用了,就算是铲除了,只会引起对方的警惕,反而会让你以后更难追查。”
    王鼎低声说道;“老奴明白了。”
    让宫女把火锅和泥炉端走,李世民说道:“就先这样吧。”
    王鼎躬身说道:“老奴会盯着的。”
    等王鼎离开,李世民一个人坐在甘露殿中,看着窗外的雪景心中。
    长孙冲咬着这个案子不放,是长孙无忌默许的。
    也就说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肯定是发现了什么。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道:“朕的这些臣子真的是一个比一个狡猾。”
    收回心神,李世民开始处理这几日留下来的奏章,奏章上都在说着今年秋收的事情,各地的收成都还不错。
    李世民写下一张字条,然后放在甘露殿的窗外。
    当即有一个身影拿了李世民的留下的字条,便快速离开。
    柱哥儿在长安城中拿到字条之后,神情凝重对身边的眼线说道:“去盯着长孙家的人。”
    众多眼线一起散去,融入人群之后朝着赵国公府而去。
    柱哥一路从朱雀大街走到城外。
    来到城外的酒肆,柱哥找到了许敬宗。
    平日里根本找不到柱哥儿的神情,除了柱哥主动来找自己,许敬宗发现自己的人想要找柱哥根本找不到。
    而对方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
    这种被动的感觉,让许敬宗很不舒服。
    许敬宗看着柱哥儿走来说道:“好久不见了。”
    柱哥儿坐下来说道:“刚刚来的消息,大理寺少卿和长孙家走得很近。”
    许敬宗说道:“我这里也有消息,大理寺的少卿和禄东赞还有突厥使者乌哈那再聊兵器案的事情,似乎他们几个打算联手调查。”
    柱哥儿又说道:“最好不要打草惊蛇,如果对方知道我们在查他们,他们会撤走人手,我们查的这些也可能会前功尽弃。”
    许敬宗瞧着长安城的城门,即便是凛冬来来往往的人也很多。
    柱哥儿站起身说道:“对方既然查到了突厥使者和吐蕃使者,那么就能查到当初的那个西突厥国师,甚至会觉得那个突厥国师没有死,因为当时只有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并不能确定就是当时的国师。”
    许敬宗低声问道:“西突厥有国师这个人吗?”
    柱哥儿重新带起斗笠说道:“关外的事情我们不是很清楚,我们和你说的只有这些,我就先回去了。”
    许敬宗笑了笑说道:“慢走。”
    看着柱哥儿重新走入人群中,许敬宗咬一口饼,又喝下一口羊肉汤,冬天的时候这样果腹是最好的。
    而且还能暖身子,也顶饿。
    当年的西突厥国师当然是没死,而且就是之后的莫先生。
    对方能够查到这么多年的事情,说来也是很有耐心,看起来铁了心要清楚这件事。
    如今的真正的莫先生就在关外吐蕃,帮长安令管着土地。
    而现在的莫先生其实是几个孩子。
    如今莫先生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好几个孩子。
    就算他们要查,也不见得可以找到真正的莫先生。
    再者说如今的莫先生可没有这么好对付。
    势力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现在要抓莫先生可不是一间容易的事情,那几个孩子可不好惹。
    说不定人抓不到,还会惹得一身麻烦。
    只要抓不到莫先生,这件事就联系不到长安令。
    而生意渠道有王鼎打掩护,当今陛下亲自参与的生意。
    要解决这种事情也很简单,把大理寺卿换了,把长孙冲支出长安,对方就什么都查不了。
    许敬宗心中隐隐有一种担忧,陛下特意放任长孙冲这么查,早晚对长安令不利。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资源问题
    坐以待毙总不是一件好事,许敬宗在城外打了一个呼哨。
    立刻就有人来到许敬宗身边,“许头有什么吩咐。”
    许敬宗低声说道:“这个大理寺少卿平日里闲着没事,尽一天到晚招式,你们给他下个套,让他十天半月脱不开身。”
    “明白了。”
    几人收到话语就走入长安城中去办事。
    这个大理寺少卿多少和长孙家有点联系。
    给这个大理寺少卿制造一些麻烦,并且让他脱不开身。
    先让对方自乱阵脚,自己的人也好可以从中找机会。
    泾阳,因为是冬天农闲,大家都在过冬,上官仪特意给铁匠铺加派了人手,好一起锻造李治的锅炉。
    按照计划李治的锅炉要实现批量增产。
    光是造一个铁炉就用了一个月多的时间,别说增产多造几台了。
    加上李治为了测试锅炉的极限,还把唯一一台能够用的锅炉给炸坏了。
    眼下铁匠铺忙得不可开交。
    李治也放下了手中的学习,专心处理泾阳县的各项事宜。
    上官仪苦恼地对李正说道:“长安令,铁匠铺的人手不够用了。”
    李正说道:“你觉得要扩建铁匠铺?”
    上官仪又说道:“就算是扩建铁匠铺,也一定会引起朝中的主意,泾阳大批量铸造铁器朝中一定会说起。”
    上官仪的考虑不无道理。
    雪刚停不久,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
    上官仪接着说道:“在下以为,锅炉的锻造不妨拖一些时日?”
    李正思量半晌,“也不是没有办法。”
    瞧着李正的神情,上官仪好奇道:“长安令的意思可以另寻他法,难不成要找陛下许可?”
    李世民当然不会答应,让泾阳大量铸造铁器。
    而且李世民也一定会来过问。
    李正说道:“将锅炉的一些外部零件交给外面的铁匠铺去做,把核心的零部件留下,我们自己来做,等一切完工之后将这些零部件一起收回来,我们来组装。”
    听完李正的这些话,上官仪释然地笑了笑,“长安令这个办法还真是少见,不过到可以一试,少量的铁器铸造朝中不会说什么。”
    说完,上官仪神色又有些担忧,就算是这样,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这么来办,但一次两次之后,时间一长,还是会引起朝中的注意。
    李正笑道:“和朝中要周旋,眼下这个办法虽然不好,但也可以试试不是吗?”
    上官仪点头道:“晋王殿下出图纸,我去安排货物流转,铁家三兄弟应该也有认识的铁匠,就暂时先这样办如何?”
    李正点头。
    上官仪这人办事确实聪明,也一点就通。
    而且上官仪还能举一反三。
    第二日,李治便把图纸交给了铁家三兄弟,将零部件的图纸全部拆开,分散到长安十多个铁匠铺中,每个铁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