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刚落王鼎便来了,王鼎的神情倒还算淡定,“陛下召见长安令。”
    谁都可以不见,李世民的旨意总不能不见吧。
    李治也说道:“王公公稍等,我这就去叫老师。”
    来到家中,李治看了一眼李正的房间,空无一人。
    在来到后院见到李正烤着鸡翅膀,李治上前说道:“老师,好像边关又出事了,父皇要见你。”
    李正递给李治一只烤鸡翅膀,“尝尝?”
    李治接过鸡翅膀细细品尝了一口,“好吃,要是有点辣椒就更好了。”
    “是吗?辣椒也别多吃,吃多了上头。”
    “父皇召见你。”
    李治又强调道。
    李正瞅着手中的鸡翅膀说道:“我很忙,而且我生病了,现在不能见陛下。”
    李治一脸关切的看着李正的神情,“老师生病了?什么病?”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我得的这种病叫做心理疾病,这种病世间没有药可以治好,我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了。”
    李治连忙起身,“我这就去告诉父皇。”
    刚走几步,李治又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又走回来说道:“老师,你以前不是也说命不久矣吗?为什么学生感觉被忽悠了。”


第五百二十章 吐蕃剧变
    李正叹息说道:“反正我有病,不能见你父皇。”
    李治孤疑地看了一眼李正,非常确定的是李正肯定没病。
    走到家门口,李治对王鼎说道:“老师说他生病了,怕是现在见不了父皇。”
    王鼎低声问道:“严重吗?”
    李治长叹一口气说道:“老师说他得的是一种心理疾病,王公公知道那是什么病吗?”
    许敬宗和李义府也是一脸迷茫。
    王鼎看着李治手里的烤鸡膀,“晋王手里的鸡翅膀是……”
    李治说道:“没什么,我先去书院了。”
    说完李治便离开了。
    王鼎也只好先行离开。
    李义府和许敬宗站在门外一时间有些无言。
    “你说长安令的心理疾病是什么病?”李义府好奇问道。
    “我怎么知道。”许敬宗也惆怅着叹息,如今默呕也已经死了,不过这家伙应该是假死,在长安令原本的计划里,默呕攻陷了吐蕃的后方就要死,而且准备是诈死。
    现在两个消息一起送来很有可能是默呕已经成功了,并且诈死。
    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在按照李正的计划开始。
    唯一的意外就是长孙冲。
    在李正的家门口站了许久,李义府和许敬宗也只好各自离开,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李世民坐在别院中,听着秦琼和房玄龄等一群臣子议论。
    王鼎小步走来在李世民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他生病了!”李世民一拍案说道。
    王鼎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一拍案,吓得一群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这个时候生病了!”李世民再次喝道。
    王鼎点头。
    李世民灌下一口茶水,“生什么病?非要在这个时候生病,他李正是故意给朕找不痛快是吗?”
    众人默不作声,一片安静。
    谁生病了?
    有什么病?
    陛下为何突然震怒。
    一群大臣纷纷低头,不敢大声说话。
    李世民又问道:“李正得了什么病?”
    王鼎躬身说道:“禀陛下,说是一种心理疾病。”
    李世民又好奇问道:“心理疾病是什么病?”
    王鼎躬身行礼,“老奴这就去查问,孙神医应该知道一些。”
    李世民面色不悦地点头。
    王鼎急匆匆离开,李世民看向眼前的一群大臣又说道:“接着说。”
    群臣这才又开始议论起来。
    王鼎找到了孙思邈,孙思邈在泾阳已经有些年头了,这些日子孙思邈就在泾阳开设的医馆里住着,不仅白吃白喝看病还不收钱,泾阳医馆连年亏损已经习惯了。
    主要是孙思邈专门给穷人看病。
    要说功德无量,孙思邈绝对是那种可以位列仙班的。
    李丽质当然也知道泾阳医馆一直在赔钱的事情。
    大牛又拜了孙思邈为师,期间除了帮孙思邈打小手,还时不时来跟着孙思邈学习医术。
    医馆里,大牛一边碾着草药一边说道:“孙神医去过很多地方吧。”
    孙思邈闻着一味一味药草,“贫道确实去过不少的地方。”
    大牛看着窗外说道:“老师说过世界很大,又说世界其实很小,我从小在泾阳长大,我也很想出去看看。”
    孙思邈笑呵呵说道:“你还小。”
    两人说着话,王鼎便急匆匆而来。
    孙思邈瞧着眼前穿着太监衣服的人,一直都在给长孙皇后治病,当然也知道来的人是李世民身边的太监。
    王鼎开口问道:“敢问孙神医,什么是心理疾病。”
    孙思邈一时间也有些回答不上来,“心里?”
    仔细一斟酌,孙思邈又问道:“敢问是何人得病了。”
    王鼎回道:“是长安令得病了。”
    孙思邈玩味地笑了笑,“他的病贫道可治不了。”
    王鼎一时间有些无言。
    大牛端着一碗已经碾好的草药说道:“想来不是什么大病,王公公不用如此担忧。”
    王鼎又说道:“小兄弟可知道是何病。”
    大牛摇头,“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病,不过老师的这个病应该很快就会好的。”
    泾阳后山,李渊和张公谨瞧着眼前的泾阳坊市,李渊说道:“这样的盛况平日里很难见到吧。”
    张公谨点头,“李正的敛财之道实在是匪夷所思,他总是有手段可以挣到很多钱。”
    李渊低声说道:“若是李正可以入户部,想来宫中的用度也不会一直捉襟见肘,可惜了这小子一直不想要做官。”
    张公谨看着人们争先恐后地买东西,“最近在下和李正的弟子经常谈话。”
    “李正的弟子,你说是那个叫做大牛的孩子?”
    “那个孩子很特别,行为和说话的语气都有几分像李正。”
    “老夫听说过这个孩子,想当年这个孩子的一道题难倒了很多人。”
    张公谨叹息一声,“这个叫做大牛的孩子,想事情的方式很奇怪。”
    李渊低声问道:“怎么奇怪了?”
    “也说不上什么地方奇怪,就比如说我一这个孩子能够想到十,我说天这个孩子会说风。”
    “倒是稀奇,李正一手带出来的孩子,老夫倒也想看看他的本事如何。”
    站在后山张公谨又看到魏征和程咬金几人站在一起正在争论着什么。
    张公谨咳嗽了两声,“长安越来越好了。”
    李渊看了一眼张公谨的气色,“你的身子反而越来越差。”
    张公谨苦涩笑笑,“泾阳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在这里养病最近身子好了不少。”
    见李渊不说话,张公谨又说道:“不过细细想想如今吐蕃闹成这样,边关又出事了,李正在这个时候大搞买卖一定有原因。”
    吐蕃高原上,默呕穿着一身吐蕃的衣服一路驾着马匹,朝着中原方向飞奔。
    总算是蒙混过去了,也早就厌恶了在西突厥演戏,李正答应过自己会给以自己一个中原人的身份。
    默呕已经死了,默呕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
    心底里默呕一遍遍对自己说着。
    马儿似乎跑得有些疲倦,这里距离松赞干布的大营很远。
    默呕翻身下马,休息着也让马儿休息。
    喝一口水,目光看着西北方向。
    从西突厥出发,一路绕行过了雪山便是拉萨,松赞干布很看重拉萨这个地方,听抓获的吐蕃人说过,松赞干布想要在拉萨修建一座宫殿,这座宫殿的名字都已经想好了,叫布达拉。


第五百二十一章 称心落网
    吐蕃人也要有皇宫了?
    默呕不屑地笑了笑。
    看到远处有一个帐篷,看起来是吐蕃人的一个牧场。
    默呕提着刀走向那个帐篷,走入帐篷之中并没有发现什么人,只有一个孩子守着这个帐篷。
    当着这个孩子面,默呕拿了几块风干的牛肉。
    一边吃着牛肉又在帐篷里找到了青稞酒,灌了一口又吐了出来。
    吐蕃人酿的青稞酒还真是难喝。
    倒是这个小孩,目光看着自己并没有害怕,反而很木然。
    默呕提着一串肉干又对丢给这个孩子一小粒碎金子。
    孩子见到金子立刻拿过藏进了他自己的怀中。
    默呕用中原话对这个孩子说道:“我是一个商人。”
    那孩子收了金子便脸上带着微笑,拿出了一些皮毛衣物递给自己,似乎还想要更多的金子。
    默呕蹲下身打量这个只有六七岁的孩子,继续改用吐蕃话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爹娘呢。”
    这个孩子支支吾吾地说了好一会儿,默呕大概也听明白了,他叫可可克这个孩子的爹娘都已经战死了。
    默呕牵起他的手继续用吐蕃话说道:“以后你就跟着我,你是我的孩子。”
    也没想到这个孩子会答应,他竟然点头了。
    不过他的神情非常木讷,似乎对他来说爹娘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牵着他走出帐篷,将这个孩子扶上马带着他一起往中原的方向而去。
    见这个孩子不停地回头望,似乎舍不得那几只羊。
    默呕慢悠悠骑着马对他说道:“你不用想那些,我可以给你最好的酒与肉,可以给你最美的姑娘,等过段时间再回到吐蕃,我们可以一路上叫上其他失去了爹娘的孩子,让那些孩子一起跟着我,我不会让你们饿死,我更可以教你们本领。”
    带着孩子一路走着,有了这个孩子作保障,只要花点小钱一路上的吐蕃官兵都会放行。
    默呕意外地发现,这个孩子已经认了自己这个爹,他甚至会主动向被人介绍自己是他爹。
    一路上意外的投缘,默呕开始教可可克说中原话,夜晚里也会给他讲美好的中原故事。
    默呕也不自觉地发现自己似乎也进入了父亲这个角色。
    也有很多的吐蕃人在逃难,听这些吐蕃人说,现在的吐蕃官兵正在追查一伙中原人。
    称心这个名字再次听见的时候,是被一群吐蕃士兵盘问。
    默呕给了一块银饼就蒙混过去了。
    打听到称心竟然被一群中原人救走了,还真是稀奇。
    和吐蕃打仗的这些日子里,默呕当然知道有称心这个人。
    这可能也是李正的手段。
    前往中原的路途上,默呕又收了几个孩子,到现在为止自己已经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了。
    距离玉门关还有三十里路,赶一天路就可以到。
    到了夜里,默呕和一群孩子讲述着美好的中原故事,这些孩子都是失去了父母的孩子。
    默呕当然不想抢别人的孩子,也不愿意强求,这些孩子都是自愿跟着自己的。
    正在休息着,听到马蹄声,默呕立刻睁开眼。
    看到一伙人正在骑着马前往玉门关。
    默呕知道马蹄铁的声音,现在也只有关中卫府的战马才能用这种铁打的马蹄。
    现如今玉门关正在打仗,看来对方的路线和自己一样,绕路入关。
    西突厥的蛮夷早就控制不住了,早在从东突厥退兵的时候,默呕就知道自己对西突厥大军的控制越来越弱。
    等到这伙人骑着马儿越来越远,默呕安慰着惊醒的孩子们。
    这一次当然不能从玉门关走,还要绕路。
    天一亮,默呕带着他们再次启程,只要进了中原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