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国高手-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逃跑路线、刘清泰的心理活动,甚至连本督都被你算计在内了,让你咬块肉去,不亏!哈哈哈……。”
    施琅直承是怪罪过苏盛,倒显得光明磊落。
    他明白,今日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也都是皇上的心腹。他不怕别的,就怕皇上给自己记上一笔小账,今日之事,肯定会一字不落地传进皇上耳朵,遮遮掩掩的倒显得自己没有肚量,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认呢。
    皇上知道了,也只能一笑了之。
    施琅如此,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人家苏盛那番话说得太有水平了。
    第一是把皇上这尊谁也不敢得罪的大神给搬出来了,而且还搬得光明正大,明明白白。无论是策略、用将、用兵,反正都是皇上的功劳,你施琅能咋的?不服?你敢吗?
    第二,看似是捧了施琅,其实捧的是皇上,就算传出去,也不会给人留下“苏盛捧施琅臭脚”的印象;
    第三,直言自己也不是那么不堪,练的兵也是精兵、强兵,还是从皇上那里学来的法子。也就是说,能吃你块肉,那也是有能力吃到嘴里的,而这能力,也是得自皇上的真传。
    所以,陈伯文说他“抓鸡不叫唤——成手了”。
    所以,施琅捏着鼻子认下了。
    陈伯文和苏盛见张可大一直不言不语不动,就坐在那里喝茶,冷眼旁观,知道他必然还有别的事,所以,客气几句,就起身告辞了。
    待二人走后,施琅让陈仲武和两位从弟稍等,将张可大请进书房。
    “张大人,皇上是不是还有密旨?”
    书房里就两个人,施琅问道。
    “是,有皇上口谕。”张可大答道,站起来,面南而立。
    “臣恭请圣安。”施琅连忙跪下。
    “圣躬安。”张可大答了一句,接着说道:“尊侯,朕问你,心里可有怪罪苏盛之意?”
    施琅闻言,心中一突:“皇上啊,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可谁也没说啊。”
    “回陛下,臣之心思瞒不过皇上,臣确实怪罪苏盛抢功。”施琅老老实实地答道。
    “尊侯,不是朕说你,你也太小家子气了吧?你乃朕之股肱之臣,当胸怀全局,目光岂能只看到于眼睫毛前的那点事?苏盛原本是绍武朝禁军指挥使,公子哥一个,哪有领兵之才?如今经过一年多的蜕变,他已经能独挡一面了,不是朝廷之功,不是朝廷之福?”
    “回陛下,臣知错了。原来以为,苏盛没有什么能力,是借力打力硬生生地抢功,但今日苏盛之言,确实让臣汗颜。苏盛仰仗陛下栽培,能谋善断,胆大心细,已有大将之才。臣已经释怀,也为自己当初的狭隘感到惭愧。”
    “朕令张可大亲传口谕,还有一件十分机密之事。你部北进之后,济尔哈朗令鳌拜为前锋,一路南进,如今已经兵围吉安。朕之用意是在诱敌深入,然后再聚而歼之。为防止清兵发现我战略企图,缩回南直隶,所以,你在罗源暂先不要北进,就地休整,让清兵摸不清你部意图。另外,趁此机会,你可以暗中布置攻打南直隶事宜。如何布置是你的事,朕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朕一旦命你攻打南直隶,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南直隶拿下!”
    “臣遵旨!臣定不负陛下厚望,请陛下放心!”
    ……
    水师全军覆没,福宁、霞浦得而复失,这个消息传到九江,济尔哈朗和洪承畴全都傻了!
    是明军的战斗力太强,还是北洋水师太差?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论到水师的战斗力,无论济尔哈朗还是洪承畴,都非常清楚,绝对不是明军的对手。
    差距摆在那里,一是明军水师船多且优,兵力也差了两万;二是武器装备,清兵有的,明军有,明军有的,清兵没有。不但有,而且威力巨大。
    但是,差距也没有那么大。手榴弹虽然厉害,但必须依靠手臂的力量投掷出去,射程就是其最大短板。
    为了能够获胜,选在冬季北风正盛的时候出击,而且还利用了钱谦益在明朝的影响力,成功地把不愿意冒险的施琅给调了出来。
    在占据这么多有利的条件之下,竟然让明军一日一夜就给全歼了!
    像这么一边倒的屠杀,绝对不是兵力少、武器装备差这个原因,应该在战术指挥上犯了大错。
    这个大错,就是轻敌。
    刘清泰死了,郑芝豹也死了,甚至连阿尔泰也死了,没有一个主要将领活着冲出来,他们是如何打的这么个料仗已经不得而知,但从逃回来的当兵的口中,济尔哈朗和洪承畴大体明白了他们的部署。
    刘清泰根本没有防备明军会分兵绕到自己背后这一招。
    为什么不防备?根子在大意。
    他们肯定认为施琅一直在拖延战争进程,不会这么早进行决战。
    “唉!”济尔哈朗重重地叹了口气,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刘清泰、郑芝豹都是老行伍了,怎么会如此大意?八百条船,八万多人马,竟然一夜之间全没了。从此之后,大清水师这个字眼可就作古了,真真痛煞人也!”
    说完话,没听到洪承畴答腔,不觉有些奇怪。
    抬头一看,见洪承畴正嘴巴微张,木着脸发愣。
    “亨九,想什么呢?没听到本王说话?”
    “呃……,王爷,奴才正在想,如今看来,咱们制定的直捣广州,活捉朱由榔的战略是正确的。”洪承畴回过神来,回答济尔哈朗的问话。
    他刚才其实想的不是这个,他是在想:“在占据如此明显的优势下,竟然战败了,难道这是天意?大明中兴莫非真能在朱由榔手里实现?!”
   
    

第一百四十八章 牢骚太盛
    “是啊,明军的战斗力太强了,本来势均力敌,如今又多了施琅这么一支机动力量,若是不能擒获朱由榔,我们胜算不大啊。只是,亨九,你认为施琅下一步会如何动作?”济尔哈朗没有读心术,自然读不懂洪承畴内心语言,顺着他的话说道。
    “王爷,施琅这只机动力量,下一步的行动有三个方向。一是回南海海面,以便随时增援广州;二是北上,进入长江,不顾一切地攻打南直隶,以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三是从福宁上岸,增援李成栋,攻打衢州,然后从陆路北上攻打直隶。”
    “从目前的态势看,增援李成栋这条路太笨,朱由榔不会让他这么干;北上进攻南直隶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李成栋、李定国进攻受阻,仅凭他一支十万人的水师去打南直隶显得有些身单力薄;回师南海可能性较大,因为我军已经对吉安实现了包围,已经隐隐对广州造成了压力。”
    洪承畴分析道。
    “如今正是冬季,北风盛行,他们若是全速回援广州,估计一个半月就能到达。而我们很难在两个月内完成对广州的包围,所以,必须想办法阻止他回师南海。”济尔哈朗道。
    “是,王爷,奴才也是这么想的,宁可让他去打南直隶,也不能让他回师南海。就算南京失守也无妨,咱们只要抓住朱由榔,明军群龙无首,必乱无疑。更何况,只要打下广州,明军制造手榴弹的技术咱们就能掌握了,到那时,咱们还怕打不过明军吗?”洪承畴道。
    “是啊,朱由榔是灵魂,手榴弹和地雷是他们打仗所依仗的利器,只要将朱由榔抓住,再把他们的利器抓到手,明军无能为矣!”济尔哈朗赞同洪承畴的想法。
    “亨九,为何万无一失,你在广州安排的人手可千万不能暴露啊。”济尔哈朗又道。
    “放心吧王爷,事关重大,奴才省得。”
    “还有,让钱谦益想办法促成施琅北上,另外,让鳌拜暂缓进攻吉安,只等施琅北上之后,再令他猛攻,一举拿下,然后迅速完成对赣州的包围,直逼广州。”
    “喳!”
    东海大捷的消息,被大明周报以靖海伯妙计破清兵一昼夜东海妖氛平为题,以特刊的形式刊登出来。
    报道详细介绍了施琅如何施骄兵之计,分兵迂回敌后,全歼清兵北洋水师的经过。
    报道半半白,读起来非常省力,而且作者笔力不凡,把整个战斗过程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作者是报社记者瞿正博。
    瞿正博是瞿式耜的儿子,上个月国子监入监考试,被主考官王夫之点为榜首。
    瞿正博入监之后,一边学习,一边在报社应聘当了一名记者。
    这篇报道,他当然没有去福建前线采访,只是根据朝廷邸报了解了一个大概,还把水师、福建巡抚衙门、福建都司三拨报捷的士兵拦住,从他们口中了解了战斗的情况。
    不但如此,他还利用瞿家公子的身份,采访了军机处大臣陈际泰。
    陈际泰内心本来十分得意,东海一战,不但女婿的江山更加稳固,而且两个儿子都立了功,次子仲武还跟他一样,赏了伯爵。
    一门一贵妃两伯爵一巡抚,他陈家就是普天之下一等一的人家了。
    瞿正博来采访他,正挠到他的痒痒肉,于是把皇上如何定计,军机处如何调度,从决策层面大大吹嘘了一番。
    邸报字比较艰涩难懂,士大夫读起来没有问题,但墨水不多的,却是难以看懂,也难以读懂,若是有人读报,老百姓更是如听天书。
    于是,瞿正博独辟蹊径,用半半白的字语言写了这篇报道。
    写完之后,他先后让父亲瞿式耜、国子监祭酒王夫之看了一遍,在二人觉得没有问题之后,才报给报社主编归庄。
    归庄本身就有个怪脾气,见了这种字形式非常接地气,而且方才斐然,高兴得不得了,竟一字未改,当即发了特刊。
    报纸一出,广州沸腾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额手相庆。尤其新政受益最大的农工商兵,更是一块石头落了地,被清兵犯境所带来的压抑和担忧,都随着这篇报道烟消云散了。
    许多商铺燃起了爆竹、烟花,更有百姓自发到皇宫前跪拜,高呼“万岁”。
    朱由榔以及满朝武都是非常兴奋。
    不高兴的,只是少数人。
    这些人当中,就包括钱谦益和杨蕙怡。
    钱谦益得到这个消息,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心里不住地大骂刘清泰和郑芝豹“蠢才”!
    有那么多有利的条件,竟然大败如斯,真是蠢到他姥姥家了。
    心里郁闷,在军机处又不能表露出来,只能以一种欢呼雀跃的姿态出现,把他憋得不行。
    就好像死了爹娘的演员,本来心里无比悲痛,还要去演无比欢乐的角色,这种情绪上的巨大反差,若不发泄出来,能不憋出内伤?
    好不容易下值回府,他把钱忠叫进书房,当着钱忠的面,把刘清泰和郑芝豹一通好骂!
    直到骂通快了,这才感觉胸中的郁闷之气稍平了些。
    “可骂痛快了,明日可以接着演了。”钱谦益饮了口茶,润润嗓子,心里想道。
    “老爷,洪老爷飞鸽传书,请您设法将施琅水师滞留于东海,实在不行就让其北上攻打南直隶,绝对不能让他回师南海。”钱忠见钱谦益气稍平了,这才小心翼翼地禀报。
    “呯!”钱谦益把茶盏重重蹾到桌案上,没好气地说道:“有用吗?啊?有用吗?!老夫苦心孤诣地遵照他的指令把施琅调到东海去了,结果如何?人家连毛都没省一根,反而一个昼夜就把北洋水师完全葬送了!一群蠢才!老夫已经做得不错了吧?明军完全是在按洪大人指挥行动,遇上一群蠢才如之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