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国高手-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要,但基本不在考虑的首位了。
果然,有文化善于思考的李过的回话让朱由榔感到很受用。
“不错,你名过,字补之,很符合朕的用人之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不要紧,只要能改就好,就如人还有不生病的?治好就是了。当然,这个过得是可以承受范围之内,得是建立在一心为公之上的。只要你忠心任事,即使错了也不要紧;但如你有心欺君,就是做对了,朕也必罚。”
朱由榔借着李过的名字,发挥了一下。
一听这话,满帐文武大臣都各有所思。
陈子壮自然是深有体会,吕大器也感觉有些心虚,最不安的,当然还是郝摇旗。
他总觉得皇上话里话外说的是自己,自己过去是这些人的头,李过只能排在第二位,那还是看在他是闯王侄子的份上,而如今,看皇上的意思,都是提调他,指定是想让他当自己这些人的头了。为什么?难道对自己已经有所怀疑了?
还有,“欺君”二字直刺心脏,皇上还有意无意地看了自己两眼,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事情败露了?
再一想,觉得不可能,皇上不可能知道真相,因为知晓真相的人都死了,除了自己。
硬挺吧,此时可不能再改口,那岂不是坐实了“有心欺君”?会有好下场吗?
第二百八十三章 乌石山大战(四)
尽管清兵尽墨,但耿继茂兵败被俘的消息,还是被尚之信的斥候兵给侦查到了。
尚之信得到消息,一张大饼脸登时变色,细小眼睛闪过一丝惊慌,略一沉吟,急忙传令:“停止前进。”
号令一出,大军立停。
尚之信拨回马,往中军奔去。
中军由耿仲明率领,后军则是尚可喜的部队。
“报!王爷,斥候来报,前锋于乌石山中伏,全军覆没,无一生还,继茂兄生死不知。”尚之信见着骑在马上的耿仲明,在马上一拱手,把刚刚得到的情况报告一番。
“啊?!”
耿仲明闻言身子一晃,差点摔下马来。一名亲兵赶紧上前挽住他坐下马,又有一名亲兵跪到马腹下,耿仲明踩着他的背下了马。
“停止前进,快去请智顺王。”耿仲明下了马,定了定心神。作为征战多年的老将,他自然知晓,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
很快,尚可喜打马从后军赶了过来,他的智囊金光随行。
“元吉,小儿贪功冒进,如今生死不知,你看咱们怎么办?”耿仲明问道。
“二哥,你别着急,继茂贤侄若是被擒,朱由榔必不敢杀他,他会留一手的。咱们可以擒了他的大将或者大臣来,跟他交换。”尚可喜连忙劝慰道。
耿仲明行二,人称“耿二”。
“元吉,你不用劝我。儿孙自有儿孙福,生死有命,谁也不敢保证寿命多长,俗话说将军难免阵头亡,犬子既入军中,有个闪失也正常,为兄绝不会为了犬子一人而不顾大局。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顾忌他。”耿仲明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尚可喜深深地看了耿仲明一眼,仿佛想看穿他真实的想法。见他确实没有多少悲伤之意,不由感到奇怪。
虎毒不食子,儿子生死不知,他怎么不见一丝悲伤?不大正常吧?
忽又联想到他一直没有立世子,更有“立爱不立长”的传言,心中一动,略略明悟一些,也就不再纠结此事。
耿仲明这个态度非常重要,若是他心忧儿子安危,清兵投鼠忌器,接下来的计划就得充分考虑这一点。当然,如果不以耿继茂为念,那制定起计划来就可以无所顾忌了。
“明军如何设伏?我军如何战败?斥候可知详情?”尚可喜转面问儿子。
“回父王,斥候只听到巨响如雷,杀声震天,其余一概不知。”
尚可喜闻言看了一眼耿仲明:“二哥,莫非是手榴弹?”
“元吉,犬子的脾气有些急躁,稳不住,肯定是为了抢功,才不等德符贤侄到来,贸然发动进攻。不过,若不是朱由榔有传说中的手榴弹,三千兵即使遇伏当也不至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军覆没。所以,为兄断定,朱由榔指定是用了手榴弹。”耿仲明分析道。
“朝廷不是把他的军器营给炸了吗?怎么还会有手榴弹?”尚之信问道。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炸了,但他还有一些存货;一种是没有把要害炸掉,他一直在生产。不过,依今日形势判断,很可能是后者,朱由榔的手榴弹根本没有停止过生产。”耿仲明道。
“不管是不是后者,我们必须往最坏里想。”尚可喜点头道。
“那怎么办?咱们退兵么?很明显,朱由榔非常奸诈,这是故意示弱于我,引我军入伏啊。漳州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尚之信道。
“退?根本不可能退了。”金光皱着眉头说道。
“怎么不能退?金光,你别危言耸听好不好?难道你要让咱们大军重蹈漳州覆辙?”尚之信不满地问道。
金光很看不上尚之信,一向以诸葛孔明自居的他,更看重二王子尚之孝。
尚之孝是文人,身材颀长,英俊潇洒,为人温文尔雅,谦逊知礼,对金光非常尊敬。而尚之信则长得五短身材,又肥又胖,为人非常暴虐,尤其对待下人,稍有违逆就会随手一刀,亲自结果其性命。
因为两人不睦,金光没少在尚可喜面前说尚之信的坏话,更是极力赞扬尚之孝,以至于尚可喜也产生了让尚之孝继承王位的想法。
“小王爷,金某自入王爷幕中,始终忠心耿耿,怎会做出不利于王爷之事?不撤,还有可胜之机;如撤,则二位王爷必被朝廷问罪,到时问个什么罪名,金某可说不准。”金光不卑不亢地说道。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说半句留半句,嘴里跟含着个屪子似的。”尚之信骂骂咧咧的,嘴里粗话连连。
“啪!”
尚可喜一听尚之信骂的如此难听,甩手给了他一巴掌,骂道:“混帐!没有教养的东西,满嘴淌粪,竟敢对金先生如此不敬?”
“儿子错了!”尚之信没想到老子会因为一个外人打自己,而且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心里非常气愤,所以,在跪地请罪的同时,小眼睛闪过一丝阴毒的冷光。
“元吉,德符是武人,又不是文人,说话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真性情。毕竟还是孩子,教训两句就行了,你何必打他?好了,德符,快起来,商议军情要紧。”耿仲明连忙向尚可喜求情。
没有父亲发话,尚之信伏在地上不敢动。
“还不滚起来?”尚可喜又踢了儿子一脚,骂道。
耿仲明横了金光一眼,暗道:“金光也太不会做人了。事由你起,求个情怎么了?疏不间亲,你以外人身份挑拨人家父子情分,到头来你能有好下场?”
“金师爷,说说看,为何不能撤?又如何有可胜之机?”耿仲明见尚之信爬起身来,脸色铁青,显然心里很不受用。为避免尴尬,连忙转换话题,问金光道。
“二位王爷,东西合击之策,这是孔王爷早定好的。金某如所料不差,孔王爷大概此时已经离开桂林,如果我们就此撤了,那孔王爷一人对抗朱由榔,形势更是危险。如果孔王爷有失,就算他念及旧情,不去追究,朝廷会放过我们吗?此一不能撤。”
金光得意地睥了尚之信一眼,侃侃而谈。
第二百八十四章 乌石山大战(五)
“朝中形势复杂,各方正在角力,肃亲王为何前出惠水又退回贵阳?其中深意耐人寻味。八月漳州兵败,已使豫亲王、睿亲王受到很大压力,两位亲王把宝押在三位王爷这里,如果不战而退,后果如何可想而知这是二不能撤。”
“朱由榔的永历小朝廷,一年来已经成为心腹大患,若再给他一定的发展空间,恐愈不能制。如今好不容易将他诱到此地,看似他有手榴弹这种火器,威力无比,又小胜一场,其实是进入了死地,兵少粮少,补给困难,正是消灭他的最好机会。这个机会可不易得,以后想再有这样的机会怕很不容易此三不可撤,金某浅见,请二位王爷三思。”
金光说完,作了一揖,退在一旁。
耿仲明和尚可喜对视一眼,耿仲明道:“金师爷真乃当世少有智者,一番见解当真是洞若观火,明白的很啊。”
尚可喜颇为自得,他瞪了儿子一眼,骂道:“孽子,听到了吗?这才是大才,好生学着点,遇事毛毛实实,一点不沉稳,终究难成大器。”
“是,儿子知错了。儿子这就下去布置。”尚之信规规矩矩低头挨训,看似已经知错,其实心里暗骂金光:“有什么呀?这三条都是明摆着的,谁见不到?只有我老爹拿你当宝贝吧。草泥马的,你一顿臭显摆,让老子又挨一顿训。你等着,老子总有一天会要了你的命!”
“布置什么?金先生还没有说出破敌之策,你布置什么?老老实实呆着!”尚可喜骂道。
“父王,刚才金先生已经说明白了,其实就一个字:困。”尚之信答道。
“困是不假,如何困?全军如何配合行动?这些总得说明白之后方可统一行动!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真不知道你一个个胜仗是怎么打的?”尚可喜又训道。
“元吉,别训起来没完了,让德符说说他的想法吧。”耿仲明连忙制止了尚可喜。
“说,你打算怎么办?”尚可喜这才没好气地说道。
“第一,大军驻扎麒麟岭,彻底阻断朱由榔东逃路线,粮食、手榴弹得不到补充,明军很快就会弹尽粮绝;第二,朝廷曾发过邸报,其中对如何对付手榴弹有详细说明,所以,首先要弃马步战,而且成散兵阵形,这样手榴弹造成的危害就小很多。第三,麒麟岭与乌石山相连,可派小股部队侦察有无相通道路,如有,则可以派兵从乌石山后发起袭击。第四,手榴弹虽然厉害,但长于守而短于攻,所以可诱朱由榔来攻,我则将重兵屯于山上,居高临下,发挥弓箭之长,大量杀伤明军。仓促之间就想到这些,请伯父、父王赐教。”尚之信自信地说道。
“嗯,德符脑子好使,这番措置非常得当。另外再加一条,我与有德消息交通不便,两军既要各自为战,更要协同作战。所以,将我方措置迅告有德。两军隔着大里岭、乌石山,只有走远路了。”耿仲明补充道。
“还有一条,既要围困,就要作长期打算,我方粮道必须畅通。给宋国辅去信,让他必须保证大军粮草供应。”尚可喜道。
宋国辅是耿仲明的部将,任正红旗甲喇额真,现在全州留守,率兵两千,看管大军粮草和两万明军降卒。
“不可,国辅兵只有两千,兵力空虚,看管粮草和降卒已够他受的了,再分兵押运粮草,怕是力有不逮。”耿仲明道。
“伯父,那两万降卒留着也是多费粮食,杀了算了。”尚之信道。
“不可,小王爷,如今我朝正是收拢民心之际,怎能擅自杀降?杀降不祥,必有祸事啊。”金光不肯放过任何彰显尚之信愚蠢的机会,一听他献此毒计,连忙站出来,大义凛然的阻止。
“金先生,杀降不祥爷岂能不知?不过,如今我军深入湖南广西,补给也是十分艰难,两地又穷,就地取食也不可得。留着两万降卒一是跟我们抢食不多的粮食,二是若有人作乱,一点火星子就能烧起来,宋国辅岂不是全军危急?杀降名声不好,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