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残明-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不对!郑成功区区一介海寇,哪里来的十万大军?恐怕又是挟裹百姓为贼,虚张声势吧,这道烽火来得蹊跷,我等还是小心些。”尚可喜身为智顺王,脑子一向活络,突然想到前些日子收到的一份情报,明显有不尽不实之处。
海盗都是在海上讨生活的苦哈哈,顶到天了,也就是像前明倭寇那样的规模,郑成功虽然是个海盗头子,也不可能有十万正规军……好吧,就算他有十万部下,多半也是手拿木棍竹枪,身穿布衣的鱼腩部队,真正的披甲精锐能有几千人就不错了,就凭郑成功这样的实力,哪怕反戈一击,也很难攻破南京。
“智顺王多虑了。郑成功既然反正,事先不会不和朝廷大军联络吧,他手下的海寇纵然不济事,但是吴三桂和屯布儿、张勇等人,可都离南京不远,若是几路大军一起过江,别说区区一个南京城,就是平定整个江南,也是指日可待。”谭泰笑道:“吴三桂若是攻占南京,必然会在江南设立藩国,我等若是再不努力向前,就要被他比下去了……”
他和尚可喜商量一番,决定加强攻势,力争尽快攻占黄州府的府城黄冈,把长江以北的楚军彻底消灭,命令传了下去,清军个个摩拳擦掌,整饬刀枪铠甲,当晚早早休息,就等第二天一早发起猛攻。
可是就在当天晚上,楚军却抢先发起反攻,李过率部趁夜突袭,沿着浠水逆流而上,先克兰溪镇,再下蕲水城,并且向纵深快速突破,眼看就要和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连成一片……
烽火千里,进入湖广后,在长江边上再次转向南方,顺着幕府山脉南下。
一座座烽火台都建在山峰高处,入夜之后,火光狼烟更是显眼,远远看去,红红的火焰如同跳动的灯火,点亮了黑沉沉的夜空。
“诸位,我们在幕府山里蹲了几个月的山沟,大家都憋坏了吧。看到没有,汪军门已经下令,命令我们发起反攻。”滕双林和吕仁青指着高处的烽火台,几支火把的照耀下,他们的脸庞忽明忽暗,满脸的喜色却看得很清楚,四周的将士都兴奋不已,一起举起刀枪,放声高呼。
“反攻!反攻!反攻!”
声音冲破寂静的山岭,惊起一片片飞鸟,四周山林里的野兽嚎叫不停……
烽火如疾风,掠过幕府山脉,来到湘南的罗霄山脉。
烽火台下,汪晟擂鼓聚将,分派各部发起反攻。
楚军这大半年来不断后撤,将士们就像压紧的弹簧一样早就憋足了劲,接到命令后连夜出山,对西军发起突袭。
千里烽火!
千里反攻!
从长江南岸的兴国州,到湖南中部的长沙府,再到湘南的郴州和衡州府,楚军突然全线反攻,西军猝不及防,战线被冲得七零八落,部队损失惨重,只能退守长沙、衡阳等大城市,勉强稳住阵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七二章 千里挺进
通山失守。
崇阳失守。
浏阳失守。
攸县失守。
安平失守。
兴宁失守。
……
楚军的反攻非常凶猛,短短几天时间,把战线向西推回来二百里,一直打到长沙城下,西军的大致损失已经统计出来了,单看每一处的伤亡不算太多,但是加起来的总数并不少,光是孙可望的部下就损失了七千多人,西军进入湖广以来,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大的亏。
“原来那道九黑八白的烽火,是全线反攻的命令,嘿嘿,汪克凡这一手也算出人意表,千里战线上同时发动,的确令人防不胜防,这一仗,本王输的无话可说。”
孙可望嘴里称赞汪克凡,脸上却满满的都是不服气:“我军连克岳州、长沙和衡阳,当时我就觉得有些奇怪,楚军应该没有这么不经打,这个仗赢得也太轻松了一些,现在才明白是汪克凡的诱敌之计啊,嘿嘿,他也真舍得下本钱,把湖南全境都让给我,就为了吃掉我这几千人马。”
什么狗屁诱敌之计。
不值得吧?
肯定不值得!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用七千多人换了岳州、长沙、衡阳这几座大城市,算起来还是西军占便宜呀,楚军虽然侥幸打了个胜仗,但是纵观战场态势,主动权毫无疑问还掌握在西军手里,楚军如果想要夺回长沙和衡阳,七千人的伤亡可远远不够。
在孙可望看来,汪克凡这个诱敌之计,纯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如果他想在湖南境内决战,当初就应该坚守长沙和衡阳,现在呢,先是诱敌深入,然后大举反攻,战术固然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好。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懂不懂?
汪克凡你这样打仗,不但坑了西军一把,自己也被坑得不轻,最后便宜的是鞑子,懂不懂?
有本事,堂堂正正的和我打一仗,别搞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阴谋诡计!
看他咬牙切齿的样子,左右将领劝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王爷不必动怒。以前我们摸不透楚逆的虚实,现在汪三(汪晟)既然已经出手,就再没什么可怕的,他的兵力其实并不多,我军只要稳守长沙、衡阳这几座坚城,耗尽他们的锐气后,再派一支兵马包抄后路,就能将其一网打尽。”
“不错,楚逆虽然气势汹汹,其实只是垂死挣扎,汪晟早晚必为我所擒。”
孙可望冷冷笑道:“汪克凡这一招诱敌深入还是很厉害的,若是等我进兵江西之后,我的粮道穿山越岭的延长上千里,再突然发起反攻,也许真的能打败我军,可惜啊,他还是沉不住气,发动的太早了。”
孙可望的原计划就是进攻江西,然后顺江东下,直捣南京,一举把楚军彻底打败,广东这种偏远地方不值得分兵,等到攻占南京之后,随随便便的派一支偏师,就能攻占广州。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孙可望其实早有感觉,楚军节节退却,一直都在有意的保存实力,最后的决战早晚都会到来,而且很可能发生在江西境内,楚军既然已经放弃了长沙和衡阳,在湖广境内就失去了依托,贸然发动反击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孙可望也有些疏于防范,不料楚军偏偏突然发起反击,让他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
没关系,就像部下将领说得那样,胜败乃兵家常事。
一般来说,这句话只是安慰失败者的毒鸡汤,但是西军在湖广战场上仍然占有很大的优势,哪怕遭遇小挫也改变了大局,所以孙可望真的不在乎打了个败仗,憋着劲要更加凶狠的报复回来。
把汪晟的主力消灭在湖南,以后进军江南的时候,就会轻松的多,汪克凡急于发起反击,其实是个愚蠢的决定,纵然一时得逞,却会更快地走向败亡。
……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贵州和其他地方的地形气候都有很大的不同。
从广西北部融县渡过融江,离贵州就不远了,这一带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穷山恶水,民风淳朴而又彪悍,汉人很少进入这连绵不尽的重重大山,可是隆武六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却有一支超过五万人的汉人大军浩浩荡荡的出现在盘山路上,如同一条巨蟒缠绕着山峰,前军下山拐过山脚,没入层层密林,后军还远远甩在另一侧的山下。
楚军!
从旗号上很容易确定他们的身份,就是楚军的主力部队,但是仔细观察,这支楚军却和其他楚军有很多不同。
首先,这支楚军里搬运粮草辎重的辅兵很少,大多都是身穿棉甲的战兵,按理说这样一支大军在大山里长途行军,应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辎重部队随军行动,除了数以万计甚至十几万计的辅兵之外,光是运送粮食装备和武器弹药的骡马车辆就会塞满整条山路,可是这支楚军里随行的车辆牲口数量很少,辅兵也只有几千人,属于标准的轻装行军。
其次,这支楚军的士兵都是一副长途转战的模样,身后背着硕大的背包,背包上绑着好几双草鞋,左右肩膀上挎着干粮袋、粮袋、水囊等等,那些不用披甲的弓箭手和火枪兵,没有棉甲这种可穿可盖的“神器”,还会再背一个铺盖卷。
再其次,这支楚军里使用冷兵器的士兵很多,不像楚军,倒像同时代其他的军队,火枪兵的数量不到十分之一,远远低于楚军的平均水平,但是仔细观察他们手里的火铳,都是最新式的燧发枪,每个人身上的弹药袋也塞得鼓鼓囊囊。
最后,这支楚军使用了全新的番号,“西征第四军”和“西征第五军”的战旗最为显眼,其次还有西征XX师,XX旅,都是从未出现在楚军编制里的番号,组成了总数超过五万人的两个军。
“九万大山,该不是真的有九万个山头吧?这要爬到什么时候?”一个楚军士兵抹了把头上的汗水,早上起来一口气赶了几十里山路,虽然时值寒冬,他的脑袋上却热气腾腾像个蒸馒头的笼屉,左右的同伴也和他一个模样,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
“呵呵,九万大山就怕了?再往南走还有一座十万大山,一座六万大山呢。”周国栋对其他将领不假辞色,对普通士兵却非常和蔼,笑着解释道:“九万大山是土人的叫法,他们把这座山叫‘九怀’大山,意思就是水牛头山,汉人听不懂土人的话,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九万大山,咱们加把劲,很快就能走出去,等到了贵州以后,山还多着呢。”
(以此类推,十万大山也是壮语的音译,十万大山是“适伐大山”,也就是顶天大山。)
“贵州山很多吗?难怪让我们打这么多的草鞋。”那个小兵吐了吐舌头,突然又向周国栋问道:“对了,咱们这次去贵州,要呆多长时间啊?”
“最少也得有个一年半载吧,咱们不但要去贵州,还可以去云南转一圈,还有四川、广西这么多地方,都可以去看一看。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西征军就要走遍这些地方……”
千里挺进贵州,这才是汪克凡真正的杀招!
从正面战场上发起反攻,只是和西军比拼蛮力,楚军纵然可以凭借强大的实力取胜,却很难把西军彻底打败,西军如果战局不利,可以步步后撤,步步设防,把这场战事导向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汪克凡派西征第四军和第五军千里挺进贵州,就是直接向着孙可望的腰眼下手,包抄他的后路,切断他的补给线,实现一个大范围的,跨越几个省的反包围。
汪克凡对这个作战计划蓄谋已久,为此特意把金声桓等同盟军调来湖广,以便腾出更多的机动兵力,组建西征军,除了谭啸和周国栋的主力之外,西征军中还有最擅长山地作战的镇筸兵,以及同样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宁州营。
因为西征军要跳到敌后作战,后勤补给只能就地解决,所以不能有太多需要耗费弹药的火枪兵,汪克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更擅长冷兵器作战的老闯营里挑选了两万人加入西征军,袁宗第和刘体纯分别担任西征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副军长,全军只保留了三千名使用新式燧发枪的火枪兵,作为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因为要进行跨省的大范围穿插,到了贵州以后也要以运动战为主,所以必须减少士兵的负重,沉重的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