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残明-第6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设,长沙到衡阳一带变得非常繁荣,就这么拱手让给孙可望,感情上实在接受不了。
“长沙失守,当然会影响士气,但我们还有南京、还有南昌、九江、杭州这么多大城,长沙哪怕失守,天也不会塌下来。”汪晟笑道:“长沙肯定是要坚守的,但是不要死守,衡阳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现在每退一步,西军的补给辎重就要往前多走一步,孙可望就要多派一个士兵去守护他的粮道,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西军放进来再打,为什么一定要坚守长沙和衡阳?等到西军打到湘赣边界,以为大局已定,我们再发起反攻不好吗?”
西军从贵州攻入湖南,所需的粮草补给都要翻过重重大山,从贫瘠的贵州运来,如果溯本追远的话,多半还是从更远的云南运来的,这样一条漫长而又坎坷崎岖的补给线,沿路上的损耗比例肯定非常惊人,还需要大量的部队守护,如果西军的战线继续拉长,等他们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自己就耗尽了力气。
现在大踏步的撤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反攻,楚军自从开战以来,就不断向后撤退,一直避免和西军进行决战,荆州可以放弃,长沙可以放弃,湖北可以放弃,湖南同样也可以放弃,一切都为了腾出足够的战略纵深,消耗西军的进攻动能,按照汪克凡的预想,甚至可以把孙可望放进江西再发起反攻,但是按照战役的实际进程来看,孙可望未必有这个实力和魄力,最多打到湘赣边界,就会停下进攻的脚步。
“我军在撤退的同时,一定要彻底的坚壁清野,不能再像堵胤锡一样,为了死守常德,不但把君子营赔进去了,还给孙可望留下整整几个仓库的粮食军需,要不是这样,岳州府也不会丢的这么快。”
汪晟说道:“现在快到秋收了,田里来不及收割的粮食都要烧掉,可以给百姓们一些补偿,但是有私藏粮食偷偷留下来的,一律从重处罚,务必让西军吃的每一颗粮食,都要从云南千里迢迢的运来。再有一条,我们虽然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但是楚军决不离开湖广,哪怕躲到山沟里去,也要和西军周旋到底。”
数万大军进山打游击,不是说话这么轻松,但是楚军在湖广有主场之利,所以汪晟敢说这个话,别的不说,仅凭井冈山这块经营已久的根据地,就足够支持他的部队在山里呆上半年。
“等到西军打到湘赣边界,我们是不是就该发起反攻了?”有人问道。
“不用着急,西军现在气势正盛,没必要和他们硬拼,等他们占领了湖广全境,自己就会松口气,然后再考虑反攻,再者说了,哪怕发起反攻,从正面反攻也不是上策……”汪晟笑呵呵的,有些话没有说完。
……
隆武六年的秋末,西军在湖广战场上取得重大突破,经过五十天的激战,终于攻占湖南省城长沙,守卫长沙的吕仁青等部力战不敌,只好趁着西军还没有完全收拢包围圈,在友军的配合下退往衡阳。
孙可望再接再厉,乘胜进攻衡阳,与此同时,南线的刘文秀也打破僵局,攻占了楚军坚守半年的永州府府城零陵,然后率部向北进攻,对衡阳形成两面夹击。
战局至此,衡阳的陷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要看看地图就会明白,随着孙可望一步步的展开兵力,衡阳就像一个剥了壳的鸡蛋摆在西军的盘子里,随时可能被孙可望一口吃掉,楚军如果继续向衡阳投入兵力,无非就是在盘子里多摆一个鸡蛋,还是西军的一盘菜,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
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热心观众希望楚军能够创造奇迹,坚守衡阳孤城,顶住西军的攻势,武昌的孔有德和尚可喜,徐州的吴三桂,广东的苏观生、江西的万元吉,甚至还有厦门的郑成功,北京的多尔衮……都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看到西军如此轻易占领湖广全境。
湘东南还有一部分州县在楚军手中,比如郴州,又比如长沙府南部的攸县、茶陵州等地,湖北也有一部分州府在清军和西军控制下,比如清军控制的武昌府,以及德安府的北部,又比如楚军控制的黄州府,但是总的来说,衡阳已经是楚军在湖广最后的一座大城市,如果被西军攻占,就标志着西军成了湖广会战最大的赢家。
“汪晟这厮,比李定国还不如,这打的是个什么仗吗?”
孔有德最近诸事不顺,发脾气的次数比去年困守武昌的时候还多,拍着桌子大骂汪晟这个庸将,李定国也不幸躺着中枪:“湖南是楚贼的老巢,三军将士为了保卫桑梓乡亲,肯定会拼了命的杀敌,若是把我换成汪晟,最少也能守住长沙,他却是一败再败,现在连衡阳都岌岌可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六六章 李定国终归还是二流之将
“说到底,还是西贼太过凶悍,事先谁都没想到啊。”
尚可喜深谋远虑,未雨绸缪的考虑着将来的形势:“西贼若是占据湖南,声势便已超过楚贼,孙可望拥立永王朱慈焕,和汪克凡一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日后必为朝廷心腹大患,况且他取了衡阳之后,多半就会对湖北用兵,以求占据湖广全境,你我兄弟首当其冲,不可不防!”
孔有德冷冷一笑:“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等到孙可望来攻武昌,咱们想防也防不住,不如先下手为强。”
尚可喜考虑片刻,点头表示赞同:“王兄所言极是,李定国趁我等不备,抢占了德安府和承天府,现在也该还回来了,这样吧,你我兄弟联名,请谭泰出兵夹攻德安府,与我军会师孝感城下。”
西军刚刚占据四川和广西,紧接着又拿下湖广,于情于理都应该停下来休整一下,消化刚刚占领的地盘,积蓄足够的力量之后,才能发起下一次进攻,这期间,孙可望可能会来攻打湖北,拔掉武昌这颗钉子。
至于西军和清军之间口头上的同盟关系,在实际利益面前脆弱的不值一提,孔有德和尚可喜相信,只为了掌握长江这条黄金水路,把四川和湖广联系在一起,孙可望就会毫不犹豫的撕毁本来就不存在的同盟协议,出兵攻打武昌和汉阳。
占领湖广之后,北望中原,俯瞰江南,就掌握了全局的主动权,孙可望到时候就该考虑一统海内了,鞭长莫及的北京会做出什么反应,谁在乎?
为了我大清的万世基业,为了自己的安危前途,孔有德和尚可喜都不能眼睁睁看着西军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不但把楚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而且对大清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既然楚军打不过西军,现在就不能继续“联明讨贼”,而是应该“讨明助贼”。
事实上,西军和清军前些日子就发生一次冲突,李定国出兵偷袭清军,一举攻占钟祥、安陆、应城和孝感都州县,抢走了承天府和德安府大部分地盘,在孙可望和多尔衮的大力斡旋下,西军和清军达成谅解,暂时休战,孔有德和尚可喜无力报复,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但是不久前,谭泰率大军自河南南下,轻易打通了楚军已经弃守的义阳三关,清军在湖北这个局部地区重新取得了兵力优势,他们多次派人和李定国交涉,李定国却油盐不进,就是不肯让出孝感、安陆和应城等州县,以至于谭泰和孔有德被分成两部,河南的粮草辎重和援兵想要运往武昌,都要从李定国的地盘上经过,种种的不方便,种种的不安全,经常还被对方雁过拔毛,清军上上下下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
“南人最为狡诈,和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只有用刀子说话才好使。”
谭泰接到孔有德和尚可喜的密信后,欣然同意出兵,他率领数万大军南下,就是为了抢占湖北,实现多尔衮划江而治的宏大计划,既然李定国一直不肯让出承天府和德安府,正好给了清军一个开战的理由。
左右幕僚劝道:“大将军受皇父摄政王重托,率倾国之兵南下(满清现在兵力不足,谭泰带来的这几万人马的确已是倾国之兵),一举一动都要慎重啊,楚贼当初退出湖北太快,就连义阳三关这样的天险也轻易弃守,其中分明暗藏诡计,意图驱虎吞狼,挑拨我军和西贼相斗,大将军就是要与西贼开战,是不是先上个折子,请皇父摄政王决断?”
“不用了,李定国当初偷袭我军,抢占孝感、应城、钟祥城池,难道事先向皇父摄政王上折子了么?我数万大军被他拦在湖北边界,不能及时配合屯布儿夹击楚贼,若是贻误战机,会坏了皇父摄政王的大计。”
谭泰没有接受幕僚的意见,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对孔有德和尚可喜的使者嘱咐道:“皇父摄政王的意思,是以汉水为界,和西贼平分湖北,我大清一向守信重诺,虽然西贼挑衅在先,也不宜赶尽杀绝,这一仗得胜后,把西贼赶到汉水西岸就可以收兵了,回去告诉你们两家王爷,应当以大局为重,不要擅自扩大战事,否则皇父摄政王怪罪下来,本将也无法回护。”
谭泰虽然决心和西军打一仗,但是并没有打算和西军全面开战,毕竟从整体战略上来说,清军更需要维持这种同床异梦的同盟关系,对于清军来说,湖北西部的荆州等地价值并不大,把李定国赶到汉水西岸后,谭泰就准备进攻黄州府,打通和安徽之间的联系,把楚军赶到长江南岸,把划江而治的框架尽快搭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清军打通义阳三关后,一直被德安府挡着无法南下,就像堰塞湖一样已经蓄势良久,谭泰下令进攻后,立刻势不可挡的攻入德安府和承天府,把西军打得节节败退。
随州失守!
安陆失守!
应城失守!
孝感失守!
谭泰和孔有德、尚可喜,终于在孝感胜利会师。
李定国剩下的部队撤到汉水东岸的钟祥,坚持抵抗,看起来距离被赶到汉水西岸,只剩最后一步。
乘胜追击!
清军几路大军齐头并进,直扑钟祥。
在没有水师配合的情况下,面对大兵压境的清军,李定国非常谨慎的把主力部队摆在汉水以西,以免遭到对方突袭的时候,全军都处于背水一战的绝境,放在东岸的部队少了,可以打也可以撤,战术就灵活的多。
战事一起,东岸各部就迅速退往钟祥,也是做好了两手准备,钟祥是承天府的府城,在汉水东岸的几座城池中最大也最坚固,既可以据城坚守,战局不利的时候还可以随时撤过汉水。背水一战只是特定条件下的特例,一般情况下,没有后顾之忧的军队才能发挥更高的战斗力,西军退到钟祥后,终于拿出了真本事,把城池守得异常稳固,清军几次猛攻都无功而返,谭泰、孔有德和尚可喜亲自到前线督战,却始终无法踏上钟祥的城头。
“李定国这厮,怎么一碰上大清兵就变得能打了?看这城防布置,不在你我之下啊。”孔有德无语问苍天,为什么倒霉事都被自己碰上了,李定国当初打荆州的时候表现的那么差劲,现在却突然变得这么厉害。
“李定国这厮大概是善守不善攻,终归还是二流之将,但若说胜过你我,还是差些火候,我等坚守武昌和汉阳一年有余,孤军奋战,四面皆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