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残明-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帮人真是不成事,八字没有一撇就闹得天下皆知,这样去和楚军谈判还不是任人拿捏,我其实比他们更想卖身投靠楚军,但哪怕是卖,也得卖个好价钱是不是?”
“要不然,我们先等等看?看看楚军和西军究竟谁能夺得天下,你我兄弟已经站队站错过一次,不能一错再错。”党守素有些犹豫。
“错不了,肯定是楚军得胜,汪克凡虎踞龙盘,有帝王之气,再者说了,若是等到楚军打败西军之后,咱们再去投靠也难受重用,还是早做决断为上。”贺珍前几年一直在汉中,和刘芳亮、党守素的情况有所不同,起码没有吃回头草的顾虑。
三个人商量来商量去,终归还是觉得投奔楚军更靠谱,对刘芳亮和党守素来说,回头草虽然不好吃,但是闯营众将起码是自家兄弟,如果去投奔西军的话,却像三匹马混进骆驼群,处处遭人白眼,还永远无法被真正接纳,毕竟闯营和西营多年来积怨颇深,党守素也就是说说便罢。
他沉吟片刻,说道:“眼下这个形势,楚军和西军之间肯定要打一仗,不分个高低上下出来,孙可望他们就不会死心,我军若是有足够的粮草,倒是可以抓住机会插上一脚,只是不知南京汪军门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啊?”
刘芳亮笑道:“从南京到这里总有两三千里,书信一来一回就是十多天,咱们不能一直干等着,只要楚军和西军开始交战,就带着儿郎杀下山去,先打平乐府,再打桂林和柳州,抢下一块立足之地再说,将来进可攻退可守,不管汪军门是何态度,总比窝在这山沟里强!”
……
数百里外的全州,刚刚赶到的孙可望正在给刘文秀等人上课。
“这就是楚军的军票,诸位可不要小看它,在本王看来,它比千军万马更可怕,若不早加提防,早晚会毁掉我们西军的根基!”
听他说的如此严重,众人都有些不以为然,楚军大量使用军票在湖广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刘文秀的部队也经常接触它,在战场上缴获了军票都小心收好,找到合适的渠道,很容易换成真金白银……说起来汪克凡的确有些本事,竟然能用这种一钱不值的东西发军饷,估计已经用它骗了不少银钱,但就凭这小小的一张纸片,怎么可能比千军万马更可怕?
“诸位,这就是钱呐!天下人如果都用这种军票当做银钱,我们西军的铜钱就花不出去了!”孙可望提高声音,用手指敲了敲桌子。
众人都是一凛,心思快的,已经隐隐明白孙可望的意思。
当年张献忠战死在川北,西军遭受重创,因为打不过清军才被迫撤往云南,西军将士和中原地区绝大多数人一样,都以为云南是远在天边的蛮荒之地,贫穷而荒芜,不料到了云南之后才发现这里是一片世外桃源,不仅适宜居住,而且物产丰富,有好几处刚刚开发的大铜矿。
这些铜矿易于开采,成色优异,稍加提炼就可以直接用来铸钱,孙可望是个内政高手,立刻接手了这几处铜矿,并且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开发,然后批量仿造大明的制式铜钱,西军因此突然发了大财,所以才能这么快的恢复元气,甚至比当年的张献忠时期更为强大。
白银终归是贵重货币,铜钱才是充斥社会各个方面的硬通货,西军有永远用不完的铜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西军打到哪里,云南铜钱就跟着流通到哪里,甚至兵马未到,铜钱先行,云南钱成色好分量足,比崇祯通宝更受欢迎,所到之处无所不利,从各地源源不断地买入所需的各种物资,在陕西四川等地,甚至已经出现专门走私云南钱的生意。
但是在湖广,云南钱却碰到了强劲的对手,楚军的军票。《
………………………………
第二五六章 为了给你送钱,我要和你干一仗
术业有专攻,汪克凡对现代货币体系的了解很肤浅,只是从历史书里知道一个大致的发展过程,另外作为一个信息丰富的现代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起码知道先进的货币体系可以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所以这两年在自己的地盘里大力推行银元,并在楚军和楚勋系统内部强制使用军票,为将来发行纸币积累经验,积累教训,积累人气。
但他也深知,这里面的水很深。
金融怪兽一旦失控,就会释放出恐怖的破坏力,所以汪克凡一直小心翼翼,对银元和军票的信用非常重视,不但严格控制发行量,而且时刻准备着充裕的保证金,事实上,他的军票并不是现代的信用货币,而是更接近代用货币,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杠杆作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很有限。
但也正因为如此,楚军的银元和军票一经问世,就以良好的口碑受到各方追捧,只凭方便携带和运输,以及使用简便,不易假冒等技术性优点,就让广大的楚军将士和整个楚勋系统都接受了银元和军票,银两和铜钱的使用量大幅减少。
普通百姓对银元接受的更快一些,毕竟银元本身就是用贵金属制成的,在江南一带,墨西哥鹰洋等类似的东西也早就广泛流传,楚军的银元制作工艺更加精良,成色也是十足,大眼一看就比墨西哥鹰洋更可靠,深受江南商贾士绅的欢迎。
对于纸质的军票,一开始几乎没有人信任,大家把这个东西当成变相的征收军费,一种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普通百姓不愿保留军票,商家拒绝用军票购物,就连楚军将士自己也有不少人发牢骚,但是,当汪克凡治下的各级官府允许用军票交税,军票立刻获得了和银元一样的良好信誉。
在千万楚军将士和各级官府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银元和军票,并且发现,它们比银子铜钱更好使,比如大家一开始并不信任的军票,长时间对铜钱保持着稳定的“汇率”,百姓们疑虑渐去,没人再纠结军票是纸质的,而是把它看成一种有着可靠价值的货币,在楚军的大本营湖广,军票的覆盖范围已经扩大到全省,铜钱虽然仍在流通,使用量却大幅萎缩。
如此一来,西军的铜钱就很难通过走私手段,大量流入湖广。
以前无往不利的“货币战争”,第一次遭遇滑铁卢。
孙可望对银元和军票的理解,比汪克凡更要打一个折扣,但他在内政经济上天赋极高,敏锐地认识到其中的巨大威胁。隆武帝被楚军劫走后,江西万元吉和广东苏观生多半没有胆子自立门户,很可能会向汪克凡低头,如果汪克凡在南方各省全面推行银元和军票,云南每年开采出来的上百万斤精铜就会变成一堆金光灿烂的高级垃圾,再也花不出去,这两年纵横驰骋的西军也打不动了。
“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诸位,楚军的军票一旦在广东、江西和南直隶等地铺开,我们就再也买不到精铁、粮食、火铳和棉布,再也无力争夺湖广!”
孙可望的声音回荡在屋子里,众人都在认真聆听,比一开始的时候表情严肃了许多,他们当中很多都是身经百战的宿将,论起打仗的本事,未必人人都对秦王殿下那么信服,但是说到内政经济,孙可望主政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摆在那里,大家都是一百个服气。
西军从张献忠时期开始艰苦创业,一直过的都是苦日子,正是因为没钱没粮,也没有刀枪马匹,所以才会那么艰难,这两年西军的腰包明显富裕了,大家都感到了那种天差地别的变化,将士们拿着充足的军饷,吃着上好的伙食,穿着坚固的铠甲,用着崭新的刀枪,又招募训练了很多年轻的新兵,整体实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所以才能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
有钱好办事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看起来,为了咱们西军的钱袋子,必须要和楚军打一仗。
再不打,光是这个军票,就成祸患了。
刘文秀坐在孙可望的下首,面无表情,一直没有说话。
在他这个纯粹的武将看来,钱,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不是决定性的问题,因为钱的问题去打仗,而且是一场赌上国运的生死之战,是不可思议的荒谬行为,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和楚军开战,是拿十几万西军将士的性命去冒险。
孙可望一定要和楚军开战,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刘文秀不但确信这一点,而且也认为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西军三王以秦王孙可望为尊,大体上还是平起平坐的地位,孙可望却不愿被李定国、刘文秀分润权力,一直想要继承张献忠的衣钵,做整个西军的最高领袖,他一定要坚持东进的战略,就是为了压服主张北上的李定国,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只要打赢这一仗,再无人敢对他提出质疑。
“我这位王兄,真是越发的目中无人,他的这番话如果传到晋王(李定国)的耳朵里,说不得又得大吵一架。”刘文秀在心里暗暗发着牢骚,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不满。
孙可望急匆匆的赶来,事先不和他这个主帅沟通,就召集所有的高级将领开会,一定要强行贯彻推行他的东进战略,这对同为三王之一的刘文秀来说,不但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更是一种玩弄政治权术的突然袭击,很犯忌讳的一件事,但是刘文秀早就习惯了孙可望的强势,哪怕心中不满,也不会公然和他唱反调。
孙可望突然扭头看了他一眼,知道还没有真正说服这位义弟,于是又提高声音说道:“三国志评话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当年诸葛丞相和刘皇叔在草堂隆中对,就定下三分天下的方略,刘皇叔进占四川,再以一员上将镇守荆州,待时机成熟后讨伐中原,再以一路奇兵从川北攻占长安,则天下可得。可惜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丞相只好数次从秦岭出川北伐,虽然屡战屡胜,却因为道路遥远,粮草转运艰难,最后都是功败垂成,蜀汉最终也因此灭亡,眼下咱们西营面临的局面,和当年的诸葛丞相可有些类似呀。”
三国演义的故事,众人都非常熟悉,听到孙可望这番话,都是若有所悟,只听孙可望又说道:“现在有些人主张,咱们应当与楚军谈和,先北上去打满清鞑子,转回头来再和楚军一决雌雄,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以诸葛丞相的文功武略,尚且无法北伐成功,我等为何还不能引以为戒呢?湖广乃是天下粮仓,锁断长江,虎视中原,地方富庶,俯瞰江南,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地方,本王取定了!”
孙可望的这番话,刘文秀是真的听进去了,坐在那里微微颔首。
三国时期的荆州不就是湖广么?
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就开始走下坡路,可见这个地方的确很重要,孙可望一定要打湖广,也有他的道理。
既然要打,就得考虑怎么打。
湖广和贵州、四川之间都是连绵不断的湘西山区,可供选择的进兵道路不多,翻山越岭的粮草转运也很困难,最稳妥的办法,是利用水师从长江顺流而下,出三峡,入湖北,首先攻占荆州、武昌等要地,截断湖南、湖北之间的联系,然后一个个州府各个击破,但是这个方案也有明显的缺点,比如耗时长,成本高,远水不解近渴。
造船是一件非常耗时的工作,光是阴干木料就要几个月的时间,再加上现在的四川人口锐减,很难找到会造船的工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