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补残明-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嗨,如今人心不古,谁还能像大帅这样仁义?汪军门初定江南,以后免不了要和大帅打交道,他整肃军纪不过是借题发挥,逼着大帅向他低头示弱罢了。”吴尊周手捻胡须,深邃的目光望着墙上的一幅上山虎挂轴,悠悠说道:“汪军门手段高强,当今圣上也要甘拜下风,日后的前程不可限量,如鲲鹏展翅而直上九霄,大帅何不借其力,随其势,亦能一展平生之志,些许的小小忍让,都不用太过计较。”

    “这个,还是从长计议的好。”金声桓用力揉着额头,犹豫不决地说道:“大家不是一路人,硬往一起凑恐怕没有好结果,说实话,我这些年还轻易没有服过谁,但汪老四不愧是喝墨水长大的,玩起心思来不亚于那些文官,我怕在他手底下吃亏。”

    大家做个互相帮助的盟友就很好,真要加入汪克凡的阵营,金声桓不愿意。

    “大帅误会了。”吴尊周笑道:“我只是让大帅借力汪军门,不是依附与他,大帅不日就将调防江南,理应受其节制,若把大帅换做汪克凡,初领江南三省之时,又岂能不敲山震虎?”

    “明白,你就是让我磕头服软呗,行啊,汪克凡要立威,我就给他当一回孙子,不过陛下那份密旨又该如何回奏?”金声桓前几天刚刚收到隆武帝的一份旨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对他大加褒赏,多有鼓励和劝勉,又针对江南和整个战局询问金声桓的意见,试探和拉拢的味道很浓。

    吴尊周淡淡一笑:“该怎么回就怎么回。陛下对大帅圣眷日隆,大帅也应肝脑涂地以报……”

    接下来的几天里,按照汪克凡的命令,金声桓、郑成功等人都开始在自己的部队里整顿军纪,从严,从重,从快,明军各部的军容风纪为之一肃,一时间真称得上秋毫无犯,深得百姓士绅的称赞。

    东征基本上已经结束,汪克凡的东征提督随时会卸任,金声桓和郑成功这么做,等于仍然承认汪克凡是老大,以后仍会服从他的命令。

    陈邦傅也表现的非常积极,他上次去南京拜祭孝陵的时候,心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以为汪克凡肯定不会放过他,没想到最后却是有惊无险,平安过关。后来汪克凡和文官们发生冲突,陈邦傅又站在文官一边,再次把汪克凡得罪了,眼看文官稀里哗啦败下阵来,他在追悔莫及之余,更是心惊肉跳,生怕汪克凡一道钧令下来,把他捉到南京任意处置。

    这次整顿军纪,汪克凡请尚方宝剑砍了邓斌的脑袋,仍然没有动陈邦傅,陈邦傅暗叫侥幸之余,赶紧落实整顿军纪,希望能尽快渡过这场风波,平安过关。

    焦琏接到整顿军纪的命令后,却没有立刻执行,而是直接找到汪克凡,要求率部加入楚军。

    “末将身为武将,最佩服关老爷和岳爷爷,一直盼着把鞑子杀到关外,可是阳朔驻地偏处广西,得不着为国立功的机会,我和几位兄弟商量了一下,都愿追随汪军门渡江北伐,还请军门成全。”一场宁镇会战打下来,焦琏的阳朔兵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们希望能够成为楚军那样的强军,能够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不再碌碌无为,不辜负男儿志向。

    “好啊,广西自古出精兵,阳朔兵在宁镇会战里打得不错,大家提起来都竖大拇指,你们原因加入楚军,我当然双手欢迎。”汪克凡笑着说道:“不过楚军正在改编,部队的编制都要打散,如果把你的阳朔兵也打散,由别的军将来带,你们原因吗?”

    焦琏一愣,迟疑着问道:“一定要打散么?”

    汪克凡点点头:“大势所趋,肯定要打散。这件事不要着急,你可以和部下好好商量一下,再到楚军里看一看,将来会改成个什么样子,你们再做决定。”

    楚军除了改编之外,也要大力进行扩编,焦琏本人是一员难得的良将,手下的部队也是可战之兵,汪克凡当然愿意收编他们,但是这次军制改革非常敏感,如果对焦琏所部特殊照顾,闯营和老八营的工作就不好做,干脆一步到位,让阳朔兵也参加改编。(未完待续。。)


………………………………

第一八三章 楚选官

    汪克凡和郭维经同时上疏,代表着他和隆武帝达成了妥协,双方“离婚”再“复婚”,重新做回盟友。

    楚军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邮驿系统,但是从南京到桂林有三千里的距离,文书往来大概也需要十来天的时间,汪克凡把奏折送出去后,就没再理会这件事,郭维经却把消息散了出去。

    前些日子杨廷麟倒台的时候,态度最强硬的文官也没有信心斗下去了,听说终于和汪克凡化敌为友,文官集团军心大定,转过头来开始接收江南各个府州县。汪克凡担任北伐提督后,底下的各个州府仍然需要文官来管理,武勋集团掌握着高层,文官集团掌握着中基层,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从南京到苏杭,再到浙江的西部和南部,以及长江以北的扬州一带,各个州府要么在军队的控制下,要么由清朝降官暂时管理,隆武朝廷委任的正式官员到了后,自然就接管地方行政,可是他们赶到各个州府后,却发现有些地方已经有大明官员在主持政务,经过询问才得知,这些官员大都来自湖广和江西,也有一部分江南本地人氏,都是从汪克凡那里选派而来,也有盖着吏部大印的委任状。

    开什么玩笑?我才是朝廷任命的知府好不好,汪克凡又派来一个知府,我去干什么?

    消息反馈到郭维经这里,郭维经连忙找到汪克凡询问究竟,心里颇有些不满,朝廷这次已经派来了不少楚勋派系的地方官。你再多拿多占,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汪克凡答道:“年初我领命东征。陛下亲口吩咐过,南直隶和浙江的大小官员由我随意任免。内阁和吏部都知道此事,怎么,六修先生偏偏不知道吗?”

    这简直是耍赖嘛!郭维经没有想到,汪克凡堂堂的梁国公,竟然会摆出这么一副嘴脸,微微发怒道:“这,这,这此一时彼一时,怎能一概而论?”

    当初发起东征的时候。只打算占一把便宜就走人,朝廷里上上下下都没想到真能收复江南,所以才给了汪克凡一堆空白委任状,用来策反满清官员,笼络当地的抗清义师,没想到现在却被汪克凡钻了空子。

    “六修先生不要耿耿于怀了,我挑选的这些人都是干员能吏,日后必能造福百姓,可惜人数还是太少了些。朝廷里可以再任命一批属官,大家齐心合力,治理地方。”汪克凡面带亲切的微笑,非常诚恳地说道:“上情下达最为要紧。我若出任北伐提督,各个州府的地方政务不可不察,还请六修先生体谅。”

    文官们抱成团。把我这个北伐提督架空了怎么办?重要的位置都要安插我自己的人。

    郭维经脸色铁青,犹豫了一会才说道:“既然如此。还请云台下不为例,等到交还东征提督的印信时。将那些空白敕书也一并交还吏部。”

    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正是有求于汪克凡的时候,只能做出让步,承认既成事实。

    “还请六修先生见谅,这件事我不能答应,如果北伐前敌粮饷吃紧,后方官吏却一味推诿搪塞,我肯定会将其免职,另选能干可靠的官员……”事关原则问题,汪克凡毫不让步。

    北伐提督节制江南三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相应的权力作保证,比如人事上的任免权……南直隶和浙江不设总督一类的封疆大吏,最高的文官应该就是巡抚,但是具体设几个巡抚还没有确定,将来免不了还有一番争斗,汪克凡控制了人事上的任免权,巡抚的权力相应就会变小。

    从此以后,隆武朝廷的地方官分成了两种,一种是隆武帝任命的京官,另一种是汪克凡任命的“楚选官”。

    ……

    改革军制是个麻烦事,只能逐步向前推进,首先改变的是编制。

    经过准备和动员,在南京一带休整的恭义营、长沙营和蒲圻营首先做出改变,新设师、旅两级编制,兵力最多的恭义营拆分成两个师,蒲圻营设为一个师,兵力最少的长沙营暂设为旅。

    在中基层编制中,长枪兵、弓箭兵、刀盾兵等冷兵器兵种仍然维持原有编制,四什为一队,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营,分设长枪营、弓箭营、刀盾营,直属于旅一级编制。冷兵器作战有自己的特点,四四制编制更为合理,生搬硬套现代的三三制编制反而会引起混乱,唯一发生明显改变的,就是营一级编制和原来的含义完全不同,一个营只有几百人。

    火枪兵和工兵直接改为三三制编制,什改为班,队改为排,哨改为连,上面再设火枪营和工兵营,同样直属于旅一级编制。

    这两年来,火枪兵已经成为楚军的主力兵种,原有的编制在实战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汪克凡正好水到渠成的进行改革……以营连排,三三制为基础的军队编制最适合热武器战争,是另一个时空里历经数百年的历史选择,世界上绝大多数军队都采取这种编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其他稀奇古怪的编制早就被残酷的战争自然淘汰掉了。

    按照汪克凡的计划,西骑营和江骑营两个骑兵营原则上也要改为三三制,遇敌时以一部主战,一部掩护侧翼,一部担任预备队,可以更为合理的使用兵力……在宁镇会战中,清军各部带来了两万多匹战马,除去各种损失后,楚军一共缴获了四千多匹可以继续使用的战马,西骑营和江骑营战马老化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能再扩充一部分骑兵。

    受伤的战马经过仔细挑选,挑出了五百多匹年轻健康的母马,再找一些品种优秀,没有经过阉割的公马。就可以送到后方配种养马,为骑兵部队提供长期的补充……在南方大规模养马等于在烧钱。为了进入北方作战,汪克凡不惜代价。

    师、旅虽然是现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这两个词却古已有之,一支军队被称作“师”或者“旅”都是很常见的,班、排、连也不难理解,楚军官兵接受的很快,至于这种编制的优点和特点,一时还没有深刻体会。

    战斗单位划分完毕,还要完善相应的通信指挥方式,在现有条件下不可能做出本质上的改变,仍然要通过旗鼓锣号来指挥战斗……仿照原有旧例。楚军每个队,每个连有一面认旗,上面不标主官姓名,只标x旅x营x连的部队番号,再往上的营、旅、师都有自己的军旗,以高度、大小、形状、颜色做出明显区分,便于士兵们识别。

    “一连”!

    一面四方形的红色战旗上,“一连”两个黑色大字清晰夺目,走近细看。上面还有一行小字——“第一师第一旅第一营”,代表着这个连队出自于原先的恭义营甲营甲翼甲哨,以数字设定番号也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取消了恭义营、蒲圻营、长沙营这样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命名方式。打破各部之间的壁垒……大家都是楚军,你是第一师的火枪二营,我是第六师的火枪三营。唯一的主帅就是汪克凡。

    汪克凡还借鉴后世的经验,给各支部队分别设定数字编号。比如8341部队,这么做方便后勤配给和命令传达。也能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

    班排连等基层主官采用一正一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