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残明-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结果,汤来贺事先没有想到。
江南是东林党的大本营,钱谦益曾经是东林党的党魁,他们竟然在这种关键时刻选择沉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对汪克凡表示支持了。汤来贺为了挽回局面,特意去拜见钱谦益,想逼他表态反对汪克凡,却被钱谦益婉言谢绝,还在话里话外劝说汤来贺尽快和汪克凡和解,以免自毁干城,再令江南沦于鞑虏铁蹄之下。
民心所望!
江南士绅尝过被满清残暴统治的滋味,绝不想再受二茬罪,只能把保护他们的希望寄托在楚军身上,一边是拿着明晃晃刀子的楚军,一边是天高皇帝远的隆武帝,该支持谁还用考虑吗?江南士绅之所以集体失声,只是不愿当出头鸟罢了,其实大部分人都偏向汪克凡。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保持着士大夫的气节,遵循封建礼教的操守站在了隆武帝这一边,但是这种人差不多都被满清杀光了,或者早就跑到桂林去了,现在还活着的江南士绅都曾经投降满清,这些年一直忍辱偷生下来,怎么可能突然转了性子,变成不顾一切的卫道士?所以明确支持隆武帝的江南士绅里,只是少数怀有某种企图的投机分子,真正把封建礼教视若生命的比大熊猫还少。
局面如此复杂,已经面临失控的危险,汪克凡这两篇文章一出,双方等于摊牌比大小,隆武帝和文官集团明显输了。
如果汪克凡的手段仅止于此的话,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还不害怕,舌战和笔战都是他们的强项,实在辩不过对方还可以寻死觅活的耍赖,这都是百年来反复玩过多少遍的套路,一向无往不利,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有一个算一个,差不多都领教过其中的厉害。汪克凡虽然拿到了大牌,文官集团却可以死不认输,再用别的手段反击回去,既然这一局是你赢了,那就改成三局两胜,你如果又赢了,再改成五局三胜,七局四胜等等,迟早把局面扳回来……(未完待续……)
………………………………
第一七一章 浪卷千堆雪
文官们在酝酿反击。
看到形势越来越被动,杨廷麟匆匆赶回南京,主持大局。在他的安排下,饱学宿儒呕心沥血,懂军事的更是挖空心思,想在笔墨官司上扳回一城,一篇篇新鲜**的文章接连出炉,却又被杨廷麟和汤来贺打了回去,汪克凡那两篇文章结构严谨,论点清晰,这些文章相比之下都缺乏说服力,必须再集思广益进行修改,大家的头发都熬白了一把,终于凑出一篇三万多字的“鸿篇巨著”,通过了杨廷麟和汤来贺的初审。
凭良心说,这篇文章也没高明到哪去,但是胜在文章的长度,绕过来绕过去从各种角度提出质疑,掰开了揉碎了一条条的辩论,实质上都是些车轱辘话,但起码能够拿出去抵抗一阵,尽量把战线拉长。
坏了!
汪克凡双管齐下,一手拿着笔杆子,一手拿着刀,打赢那场笔墨官司后,就没打算继续纠缠,甚至不等远在桂林的隆武帝作出反应,毅然采取了军事行动。
没这么玩的!
咱们正吵得好好的,干嘛动手?
杨廷麟,汤来贺和万元吉找上门去理论。汪克凡的态度不卑不亢,一句“军情有变”就把他们顶了回去。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却死活问不出来。
这不是发脾气能解决的问题。杨廷麟等人无奈之下只好讪讪离去,回到住处后,汤来贺屏退左右,与杨廷麟、万元吉密谈,第一次提出了退让妥协的建议。
“汪克凡要做北伐提督,就由着他的心意好了,否则就要兵戈相见,如今形势败坏到这种程度,他出兵苏杭已是师出有名。我等如何与之抗衡?今日忍让退避,日后还有回旋的余地,若不能尽早了解这桩公案,万一汪克凡拥立外藩,将至陛下于何地?”
“拥立外藩?汪贼哪有这样的胆子……”杨廷麟拍案而起。
“有,他有这个胆子的。”万元吉喃喃说道:“当年左良玉尚敢起兵清君侧,汪克凡胆大妄为,又有什么不敢做的,鲁藩近在咫尺。在江南颇有人望,汪克凡若与鲁藩合流,江南恐怕就会悉数倒戈……”
杨廷麟张口结舌,支吾了半天。颓然瘫坐在椅子上。
在这次冲突中,汪克凡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强硬,一连串的组合拳使出来。一拳接着一拳如暴风骤雨般毫不停歇,全方位的占据了优势。文官们已经摸不准他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会不会做出更激烈的事情。如果在十几天前。文官们还有信心与之一战,但是现在军心、民心已乱,最可靠的士绅阶层都“叛变”了,他们也就失去了底气。
现在认输投降,还能保住一些利益,维持隆武朝廷的统治,如果抱着两败俱伤谁怕谁的想法死扛到底的话,结果就不是两败俱伤,而是汪克凡获得胜利,隆武朝廷彻底完蛋。
“这件事,还得由陛下乾坤决断,我等处置失当,尽快写请罪折子吧。”汤来贺叹了口气,意兴萧然地说道:“现在最要紧的,是不要再激怒汪克凡,有些事情暂时停下来吧,等陛下的旨意到了,再作计较。”
准备妥协了,就得拿出点诚意,对汪克凡的攻击全部停止,全方位地进行退让。
“唉,老夫昏聩无能,以至局势糜烂至此,这个黑锅就由我来背吧。”杨廷麟刚刚来到江南的时候,意气风发,准备大展宏图,此刻却仿佛被抽去了魂魄,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这次打压汪克凡和楚军,固然是隆武帝的主意,但是东林党更为积极,在其中上蹿下跳,把所有的文官和支持隆武帝的人都绑架上战车,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自作主张,比隆武帝的真实态度更加偏激,现在既然事败,肯定会被当做替罪羊牺牲掉……杨廷麟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终点,能够致仕归乡就是最体面的结果,东林党经过这次失败后,也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一瞬间他只觉得万念俱灰,甚至有自尽谢罪的冲动。
……
政治人物的嗅觉都是非常敏锐的,汪克凡出兵浙东之后,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联盟突然偃旗息鼓,明白人都看清了风向,金声桓随即抛出一篇重量级的文章,用详实细致的战例为汪克凡背书,证明他的战争理论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颠扑不破的,也是唯一适合抗清斗争的理论,比如在湖广会战中楚军就如何如何,又比如在南昌会战中如何如何,在宁镇会战中如何如何,替汪克凡把楚军的经典战例都总结了一遍。
当然了,反面例子也是少不了的,比如在东征的福建战场,正是由于某些不懂军事的外行来指挥内行,犯了战略方针上的错误,以至于迟迟不能取得突破,至今仍然处在僵持状态,希望隆武帝能够另择贤能,必要的话可以向楚军求援,尽快调整福建战场的战略,把清军彻底消灭……
金声桓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写的非常精彩,而且里面有很多内容详实的干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多方收集资料又经过反复推敲的硬文章,不是仓促之间能赶出来的,很明显,他的这篇文章早就准备好了,暗中应该还有另一篇截然相反的文章,只等形势明朗化后,就当成重磅炮弹打出来。
太重了,重的让文官们承受不起,汤来贺和万元吉被不点名的批评,一时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金声桓这篇文章出炉后,引来了一大批跟风之作,除了那些无足轻重的墙头草之外,以钱谦益的大作最为引人瞩目。
钱谦益是个军事外行,本来在这种论战里插不上话,但他的这篇文章另辟蹊径,专门讨论以文制武的弊端,从万历年间开始谈起,再到崇祯朝的一次次惨败,乃至于后勤、计划、运输和临战指挥的关系,都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指出以文制武存在巨大的弊端,是各派党争的延续,是大明亡国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外行领导内行,大明官军才会屡战屡败。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南方统一北方的例子绝无仅有,只有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完成了这一壮举,而在那个时候,太祖身边的文官都甘为幕后英雄,做武将们的配角,隆武帝要想完成北伐大业,收复故国,中兴大明,也必须恢复祖制,彻底废除以文制武的弊政。
根据大明开国时的祖制,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朝廷中枢设立大都督府,独立于六部之外,直接对皇帝负责,和文官组成的内阁并驾齐驱……至于北伐的路线和战略,当然也要仿效太祖皇帝朱元璋,从江南出兵进攻山东、河南,然后直捣北京,一举打败满清!鉴于江南是北伐的根据地,应该在这里设立一个独立的战区,由善战之将担任北伐提督,为了更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兵力,可以把江西也暂时划入这个战区。
此文一出,众人拜服。
钱谦益的政治敏感度实在是太强了,很多人看了他的文章,再回头去看汪克凡的文章,才终于明白北伐提督的出处,钱谦益第一个跳出来鼓吹设立北伐提督,他就帮了汪克凡一个大忙。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钱谦益抓住了这个机会,就会和金声桓一样成为这场博弈的大赢家,其他人没有这样的天赋和能力,但只要及时模仿跟风,一样可以挤进胜利者的阵营。一时之间,反思以文制武的文章铺天盖地的涌了出来,从各个角度痛斥其中的弊端,舆论方向形成了一边倒,有些人甚至认为在战争时期应该撤销内阁,由大都督府总揽军政大权,才能完成北伐大业。
随着舆论的发酵,矛头开始指向大明的文官制度,其中不乏观点犀利的精彩文章,一件件陈年往事被翻了出来,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真相被接连暴露,大家突然发现,原来都是文官在误国,“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治模式才是大明亡国的真正原因。
浪卷千堆雪!
舆论的狂潮已经形成,呼唤着沉疴缠身的大明王朝进行改革,很多人直接呼吁,由大明最优秀的军事统帅汪克凡担任隆武朝的首任大都督,却遭到了更多人的反对,尤其江南士绅和降官的反应最为激烈,认为汪克凡担任大都督会浪费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对刚刚光复的江南不负责,他应该出任北伐提督,留在江南率领楚军北伐,完成复国大业。
这股狂潮从江南卷起,很快进入江西,进入湖广,向着桂林直扑而去。
……
内个,这几天的更新都不少,今天更是爆发了一下,一万三千字,对我这个手残党来说真的是尽力了,以前的欠账就算都补上了吧。
古人云,人无压力轻飘飘,起点的全勤制度正好改了,我准备下个月争取一下,给自己一点压力,以保证更新。
求票,求订阅,希望大家看在半渡这么努力的份上,尽量支持本书,谢谢!再三鞠躬感谢!(未完待续……)
………………………………
第一七二章 火并
炎热的午后,知了在院子里聒噪不停,丫鬟下人因为被骂的太凶,都远远地避开书房,生怕打搅了正在做文章的杨廷麟。追莽荒纪,∈頂n∈点n∈小n∈说,
jsttmopq5ry6b
书房里,废纸团扔的满地都是,杨廷麟坐在窗前呆呆发愣,手里的羊毫小楷墨汁已干,笔尖甚至分出了几丝细细的枝杈,面前的稿纸上仍是一片空白。他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