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残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弓开似满月,箭去似流星,博尔辉举重若轻,一气呵成,只听笃的一声,这一箭正中城楼上的门匾,“崇阳”两字的中间。
“我必重来,屠尽此城!”
门匾摇摇晃晃,博尔辉的声音回荡在城上城下,明军见他如此悍勇,都是勃然变色。
“不服气的话,现在就打!”汪克凡突然微微一笑,指着博尔辉说道:“你要是再敢来的话,我拔了你的白甲兵龙旗!”
“现在就打!”月城上史阿大跟着大叫起来,他早看着这个鞑子官不顺眼,只是离得太远,弓箭鸟铳伤不到他。
“现在就打!”城头的明军一起放声大叫,士气重新振奋。
“嗯……”博尔辉满面怒色,恨不得立刻下令攻城,巴牙喇营的织金龙旗代表了白甲兵的骄傲,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侮辱,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他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捍卫龙旗的荣誉。
但是,他刚才已经查看过,小小的崇阳经营的像一颗铁核桃,想要砸开砸烂需要精心准备,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付出大量八旗子弟的鲜血。
统兵为将,就不能意气用事。
八旗劲旅最擅长的是野战,碰上这种固守坚城的,真没什么好办法,想当年皇太极围攻锦州,逼得城里的祖大寿吃人肉,也只是长期围困,没能直接攻破城池。
更何况,他还担负着追击袁宗第的任务,要尽快赶去九江,参加对李自成的决战,崇阳偏离岳州府太远,战略位置并不重要,打下它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走!”
再留下去就是自取其辱,博尔辉拨转马头,带着白甲兵一阵风般地走了,在他们身后,远远仍传来明军“现在就打”的喊声……
“云台,你刚才不怕么?不怕激怒了那鞑子将军,真的攻城怎么办?”再三派斥候查看,确定清军已经走远,许秉中仍是心有余悸。
“多少有点怕,如果他们真的不顾一切地攻城,结果如何很难说。”
崇阳不大,城墙也不高,汪克凡不知道恭义营能坚持多长时间,也许几天,也许十几天,也许一个月……,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博尔辉手里,汪克凡没有退敌的良策。
“那你还……?”许秉中更加后怕。
“今天和鞑子头回见面,士气上决不能弱了,否则士卒们怕了鞑子,以后的仗就没法打了。”汪克凡的心情也很不平静,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从今以后,清军就是恭义营最大的敌人!
………………………………
第十章 枭雄末路
大顺军和清军一前一后经过崇阳,相继向通山方向去了,但是他们留下的震撼,却深深刻在了恭义营将士的心中。
袁宗第的部队刚刚打了败仗,处境非常狼狈,但仍然保持着严整的军纪,在崇阳城下一停一走之间,无不干净利落,进退有据。毫无疑问,这支部队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老兵,也是袁宗第最后的老底子,素质优秀,意志顽强。
而清军的表现就只能用惊艳来形容,无论大家如何憎恶鞑子,都不得不承认八旗劲旅的确是天下第一精兵。行军列阵先不说,最可怕的是,鞑子兵的身上都带着一股百战百胜的锐气,那五十名白甲兵在城下呼啸往来,生龙活虎,仿佛是五十头危险无比的猛兽,根本没把城墙上数百名明军看在眼里。
汪晟等人私下议论,也认为恭义营不是他们的对手,那些鞑子兵自幼就在马背上长大,从小被当做战士训练,大顺军的将士也都是尸山血海滚过来的,恭义营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无论训练多么刻苦,还是明显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除此之外,恭义营还有一块天生的短板,因为水土和饮食习惯的不同,北方人的体型要比南方人强壮一些,哪怕那些从小骑马的鞑子兵都是罗圈腿,看上去还是比恭义营的士兵高大。
身大力不亏,这个年代的战争以肉搏战为主,个子比对方低了半头,还没交手先输了一半。
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困难,与其刻意掩饰,不如掰开揉碎,趁早统一思想,汪克凡把所有问题都拿到桌面上,在恭义营内部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大练兵……
除此之外,汪克凡还和许秉中一起,联络崇阳境内的各个乡里,以战时军管的名义,实行坚壁清野,联甲自保。
对于乡里民间的缙绅豪强来说,他们的财产大都是田地房屋,搬不动,带不走,没法像普通的百姓一样拍拍屁股就去逃难。所以,他们都不惜血本加强自保的力量,征募团练,修筑村寨,不求能抵御大军的进攻,起码能防住小股的流寇溃兵。
兵荒马乱的年头,只要是稍大点的村寨,每天都有好几股人马来借粮,打的旗号一个比一个来头大,李自成、左良玉、何腾蛟……甚至鞑子元帅阿济格,都在派人满世界的借粮,其中有些自称郝摇旗手下的,听上去不过是个无名之辈,被缙绅豪强们直接轰了出去。
郝摇旗前些日子到了蒲圻,蒲圻位于崇阳以北,离武昌府更近,军民官吏早就逃了个精光,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那里,然后派人四下打粮。
但是打粮这种事情也需要成本,如果对方早有准备,拼死抵抗的话,打破一个寨子要伤亡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兄弟,最后却搞不到多少粮食,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粮,只要对方识相,就不用撕破脸拼命。
打粮队起初在蒲圻周围活动,虽然可以借粮的寨子少了点,总的来说还算顺利,谁知进入崇阳之后,却接连碰了几个硬钉子,一斗粮食都没借到。郝摇旗一打听,原来崇阳县城里还有一支明军,在背后给那些村寨撑腰……
崇阳县衙后堂,汪克凡正在和许秉中议事,陆传应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堂尊,云台,有麻烦了!郝摇旗派人来借粮,口口声声要五百石……”
“这么多!”许秉中一惊,自从郝摇旗的部队进占蒲圻,他就一直非常担心,果不其然,人家现在找上门来了。
“那使者看样子也是个贼寇,傲慢无礼,满口恐吓之词,如何应付还请堂尊示下。”陆传应说道:“依卑职看来,不如给他凑上二三百石米粮,打发走买个平安……”
“这个……”许秉中觉得有些不妥,犹豫一下,转头向汪克凡说道:“贤侄,这件事还得你来拿个主意。”
崇阳县城中存粮虽多,却大都是汪克凡自掏腰包买来的,存放在恭义营中,没有他的许可,谁也别想动用,不过上回袁宗第过境,汪克凡竟然送了他五十石粮食,想来这次也会答应。
“没有,一石也不给。”汪克凡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
“一石也不给?”许秉中一愣,又劝道:“若是二百石太多,那就一百石,啊,哪怕五十石也行,多少应付一下这伙贼寇。”
斥候早就打探明白,郝摇旗到了蒲圻后不断收容溃兵,手下的人马最少也有两万七八,如果一点粮食都不给,万一激怒他来攻打崇阳,就是因小失大了。
汪克凡摇了摇头:“人心不足蛇吞象,你今天给了他五十石,明天他会再来要一百石,哪怕你一次给上五百石,他下次就会要一千石……”
上次袁宗第过境而走,左右都是一锤子买卖,给他些粮食无所谓,郝摇旗却守在崇阳旁边,什么时候想要借粮,派个使者坐着船就来了。他手下将近三万人马,那就是三万张嘴,三万个能吃能拉的大肚汉,崇阳的存粮虽多,也供不起这样一支大军。
早晚那一天,郝摇旗还是会翻脸,崇阳把他养得兵强马壮,自己却断了粮草,不用再打,直接投降算了。
在他的解释下,许秉中终于放弃了借粮的打算。
“把那使者打发走吧,千万别把话说死,能拖一天算一天……”
虽然明知不可能,许秉中还是存着最后一丝侥幸,希望郝摇旗出点什么意外,不来进攻崇阳。
……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郝摇旗的兵很快就来了。
大顺军离城十里下寨。
这是一个非常谨慎的选择,对于立足未稳的进攻方来说,有这么长的距离作为缓冲,可以从容应对城中守军的袭扰。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大顺军没有围困崇阳的打算,郝摇旗带来了一万五千人马,不可能在这么大的半径上形成完整的包围圈。如果他想彻底歼灭恭义营的话,就该离城墙更近些,把包围圈再缩小一些。
他打算把汪克凡逼走!
攻打这座县城,和攻打那些村寨一样,都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守军拼死抵抗,伤亡太多就不划算了,最好的结果就是把明军逼出崇阳。根据斥候打探的情报,崇阳城中粮草充足,如果能顺利拿下来的话,短时间内再不用为粮食发愁。
当然,这需要先把城中的守军打疼,打得他们不得不跑。
郝摇旗查看崇阳城防之后,也意识到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他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修筑营寨,打造器械,耐心进行着各种准备。
城上城下,明军和顺军遥遥对峙,十来天都互不相扰,但所有人都知道,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
与此同时,大顺军和清军正在向九江节节逼近,左良玉为避锋芒,准备率部继续东进,临行前却发现何腾蛟不见了,询问手下军将,才知道他乘人不备跳了长江,生死不知。
左良玉顾不上追查何腾蛟的下落,点起兵马离开九江,不料当天夜里突发急病,咳血三升而死。
他死后,众将推举左梦庚为主,继续沿长江东进,弘光朝廷急忙抽调江南四镇主力拦截,与左部连番激战,左梦庚军心不稳,被击败……
南明弘光朝廷成立之初,朝野上下都以为可以仿效南宋,划江而治,最少也能支撑个百八十年,但事实上,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就灭亡了。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但左良玉“清君侧”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诱因,此时多铎的大军已经进入江苏北部,兵锋直指南京,史可法困守扬州孤城,手中缺兵少将,南明江南四镇主力却被抽掉一空,和左梦庚你死我活的打内战,致使江北防线门户大开,多铎攻破扬州,将城中军民百姓屠杀一空(这场屠杀就是有名的“扬州十日”),然后长驱直入……
江西方面,阿济格乘船顺流而下,终于在九江以西四十里追上了李自成,雷霆一击,击溃了大顺军将近十万人马。
李自成戎马半生,起落浮沉,九江之战是他最后一次惨败,几乎输光了家底,大顺军的老营被清军攻破,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以及大批随军家属被俘。
刘宗敏和李自成的两位叔叔直接被杀,宋献策却不愧江湖神棍出身,玩了几手小小的法术,就把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满洲土包子唬得一愣一愣,被当做异士能人,受到礼遇款待。
李自成本人率残部突围,好容易摆脱清军的追杀,走小路向通山一带撤退,意图翻过九宫山重入湖广,与蒲圻一带的郝摇旗汇合……
………………………………
第十一章 木驴车和鱼梁道
围三阙一,郝摇旗在崇阳东、西、北三个城门外扎下了三座大寨,单单空出了南门,给明军留出了一条逃往通城的道路。
这就是兵力占优的好处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