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残明-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四二章 骚扰
三条并排的路,硕詹和扎喀纳走内侧的这条路,硕詹在前面开路,扎喀纳带着辎重粮草断后。
和巴掌洞山下面的“大路”比起来,这条山间小路极为狭窄,大部分路段只能容纳一个骑马的骑兵,或者两个步兵并排而行,因为辅兵长夫的数量严重不足,八旗兵又急着跑路,所以都自己背着铠甲刀枪,在山路上走得十分辛苦,硕詹手下两千多名八旗兵,在山路上拉出一道七八里长的队伍,前面的尖兵已经翻过山岭,后面的后卫才刚刚离开巴山的军营。
当初济尔哈朗率大军进入宁镇山区的时候,为了保护珍贵的战马,大部分八旗兵都是步行进山,反正山区里骑兵的作用不大,把能够上阵的战马当骡子使,还不如多带一些吃苦耐劳的汉人长夫。硕詹所部的战马大都存放在镇江,只带了一百多匹战马进山,代子、拨什库以上的军官才能骑乘,现在掉头撤退,军官把沉重的刀枪铠甲和随身行李都放在马背上,比普通士兵轻松了许多。
硕詹策马转过山脚,眼前出现了一个郁郁葱葱的山谷,两边的山坡布满树林,而且非常陡峭,狭窄的山路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转了一个弯,延伸进入山谷后就被树林挡住,看不清后面的道路。
这种地形太适合打埋伏了,硕詹虽然急于赶路,也谨慎地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等待探路的尖兵发来消息。
他派出两百人的尖兵探路,按理说不算少了。但周围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和树林、竹林,两百个尖兵放出去就像在长江里撒了一把沙子。只能覆盖道路左右很有限的一块区域,再远些的山岭后面就靠少数斥候进行侦查。不会漏过楚军的大部队,却无法防止小股敌人的渗透骚扰。
这种骚扰非常讨厌,从巴山的军营出发不到两个时辰,硕詹已经遭到十三次小规模的袭击,藏在暗处的冷枪防不胜防,每次只能打中一两个人,却会引起整个行军队伍的混乱,耽误清军很长时间,两个时辰下来才走了不到十里的山路。
更糟糕的是。清军远离巴山的军营后,楚军的袭扰密度迅速增大,前后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硕詹保守估计,周围的这片山岭中最少藏有六七股非常活跃的楚军小部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清军捣乱,严重影响了八旗兵的士气和行军速度,如果这样昼夜不停地骚扰下去,原定的计划肯定会拖延。三天之内能绕到巴掌洞山的后面就要烧高香了。
看到面前的这道山谷如此凶险,硕詹一时有些犹豫,要不要再派几百个八旗兵仔细搜山,确保没有楚军的伏兵再进入山谷。正在这个时候。后面巴山军营的方向又传来一阵厮杀声,战鼓擂得又急又紧,密集的枪声隐隐可闻。不问可知,那里的战事十分激烈。
在巴掌洞山一带。清军和楚军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何洛会前脚刚刚逃走。汪晟就带着楚军从后面追了上来,被巴山死死挡住,双方正在激战,硕詹如果派兵搜山的话,最少要耽搁两刻钟,巴山就要多守两刻钟,让更多的八旗兵付出鲜血和生命。
“算了,快一点是一点吧,希望阿尔虎没有疏漏,把山谷里的南贼都赶走了……”硕詹焦躁地扯了扯衣领,手搭凉棚,挡住刺眼的阳光,抬头向前面的山顶看去,阿尔虎率领的尖兵队仍然在四处搜寻,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烈日当头,天气酷热,硕詹的里衣已经湿透了,后脊梁的汗水一道道地往下流,又痒又湿非常难受,恨不得扒掉身上的棉甲,但是为了确保安全还得死死捂着……楚军有一种射程很远的新式火铳,专打衣甲鲜明的清军将领,棉甲对火铳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无论如何都不能脱。
就在他几乎失去耐心的时候,山顶上清军士兵终于举起绿旗,朝这边连连挥舞。
“出发!”硕詹精神一振,摆手命令部队跟上,两腿一夹马腹,顺着山路向下走去。
转过那块巨大的岩石,硕詹又仔细看了一遍周围的地形,心里暗叫侥幸。这块岩石横在狭窄的山路上,正好挡住了山顶的视线,如果有一支楚军守在这里,他只能对这块巨大的岩石发起强攻,对方如果有一队长枪兵再加上一些火铳兵或者弓箭手,就能守得非常稳固,不付出惨重的代价很难攻破。
这条小路上类似的地形还有很多,如果被楚军迎头挡住,拉成一字长蛇阵的清军就会集体打酱油,只靠最前面的少数士兵和对方作战,如果派大部队从茂密的树林里穿过去包抄敌人,就会失去统一的指挥,变成一场乱战,哪怕打赢了楚军,再重新收拢部队又要花很长的时间……更何况八旗兵以骑射见长,在山沟里钻树林战斗力大减,未必打得过楚军。
“快!再快些!”
拥挤的山路上,硕詹马不能停,却不断回身催促着部下,现在就是拼速度抢时间,只有抢在楚军主力赶到之前绕到巴掌洞山后面,才能突出重围。
突然间,他有一种被猛兽盯上的感觉,下意识地转身向侧面的山坡上看去,还没有确定危险来自哪里,耳中已经听到一声清脆的枪响,紧接着胯下的战马猛然一跳,把硕詹从马背上甩了下来,斜着向前冲出去几步,重重撞在一棵树上,又掉头朝着硕詹冲了过来……
“打中没有?我打中没有?”
长孙羽开枪之后顾不上查看战果,把米尼枪塞进帆布套往身后一背,转身撒腿就跑,避开迎面撞来的一颗颗大树,在树林里狂奔不停,一边跑一边向同伴询问。
“没打到人,打到马了,那个鞑子官落马摔到地上,后面的我也没看见。”几个同伴提着钢刀和弓箭,在奔跑的同时护在长孙羽的周围,用警惕的目光来回搜索着,不时还回头向后看一眼。
“没打到人?停下,我再补他一枪!”
“来不及了,鞑子兵追过来了,快跑!”山坡上有二百名清军尖兵,长孙羽开枪之后,这个阻击小组的行迹已经暴露,最少有三十几个清军尖兵朝这边追了过来,幸好米尼枪的射程较远,清军追兵大都被甩在身后。
迎面突然冒出一个八旗兵,因为担负侦查的任务,为了便于行动他只穿着一件单衣褂子,没有披甲,**的手臂上肌肉虬结,浓密的络腮胡子里露出一口黄牙,一边怪叫着通知其他八旗兵,一边恶狠狠地挥刀向长孙羽迎头猛劈,长孙羽举起佩刀向外一架,旁边的同伴眼明手快,手臂动作幅度很小的轻轻一挥,单刀轻盈递出,刀尖已经刺进那个八旗兵的小腹,正是潘家贵传授的高明刀法。
为了充分发挥米尼枪的作用,汪晟和王奕特意安排,围绕每支米尼枪建立一个阻击小组,长孙羽是王奕手下的头号射手,他的这个阻击小组已经屡建奇功,刚才只是因为清军尖兵过于警惕,开枪的时候距离硕詹太远,才没有直接命中目标,而是误伤了他的战马。
他们一路狂奔,却始终无法甩掉清军追兵,双方的体力消耗都很快,你追我逃速度越来越慢,正在这个时候,侧翼里突然射出一支响箭,正中一名八旗兵的胸膛,那三十几个八旗兵楞了一下,兵分两路追了下去……
硕詹久经沙场,身手敏捷,看到惊马朝自己奔来,奋力向旁边一滚,在千钧一发之际躲过了致命的马蹄,双手撑地爬起来后,却一个踉跄又差点摔倒,左侧的腰间和脚脖子都火辣辣地疼。
“没有伤到骨头,就是落马时摔了一下,抹点伤药就好。”经过医官的简单治疗,硕詹被众人扶着重新站了起来,附近的八旗兵立刻发出一阵欢呼。
他的战马连伤两人,早被八旗兵乱箭射死,马尸像个刺猬般插满了箭矢,横在道路中间,两个伤兵躺在地上大声呻吟,周围一滩滩淋漓的鲜血,其他八旗兵正在清理道路,场面一片狼藉。
沉重的马尸被胡乱劈成几段,扔进旁边的树林,两个伤兵经过简单的包扎,也被抬了进去,又给他们留下一些干粮和水,等待后面的收容队……忙了足足有一刻钟,道路终于被清理出来,早就等得心焦的硕詹立刻下令出发,清军士兵还没有抬脚就听到山岭后一声炸响,一道绚丽的烟花飞上半空,树林里冒出两面红旗,来回游走,忽隐忽现。
硕詹观察了两三分钟,命令部队继续前进,过的时间不长,阿尔虎带着几个清军尖兵从树林里钻了出来,手里捏着两面卷成一团的红旗,向他报告楚军士兵已经跑掉了,只捡到两面红旗……
正在这个时候,山谷外面,清军的后队又传来一声枪响,硕詹和阿尔虎探着脖子回头看了半天,却什么都看不到。(未完待续。。)
………………………………
第一四三章 迟滞
听枪声大致的估计远近,应该是刚过山顶的后队遇袭。
硕詹很无奈。
由于山路过于狭窄,两千多人的队伍拉出去足足六七里长,两百个探路尖兵再加一百多个斥候要照看这么大的范围,很难做到滴水不漏,不停被楚军的小股部队渗透进来,他们虽然不敢直接拦路阻击,却像讨厌的蚊子一样围着清军来回转,稍有空隙就扑上来叮一下,然后转身就跑,咬得清军满头包。
多派些部队抢占两侧山岭吧,又会严重拖累行军速度,所以硕詹只能忍受骚扰,就这么硬着头皮往前闯,恍惚间他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当年在北方平原作战的时候,清军游骑兵对付明军步兵大部队用的也是这种骚扰战术,如今来到南方的丛林山区,双方的角色对调,他才感受到这种骚扰战术简直让人发狂,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却对军心士气影响很大。
楚军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拖住清军等待主力赶来,硕詹当然不会中计,对清军士兵呵斥一声,命令部队继续前进,阿尔虎的尖兵已经探查清楚,山谷前面没有敌人拦路,只要过了这道狭窄的山谷,前面的一段路就比较好走。
尽量走快些,多往前走一里就多一分安全,虽然一路上不停遭到袭扰,但是硕詹感觉还能承受,有巴山挡住汪晟的主力,这种小规模的骚扰终归无关大局,他和扎喀纳哪怕被咬得满头包。也能跌跌撞撞逃出宁镇山区。
……
山隔山,岭隔岭。宁镇山区都是丘陵低山,山峰之间的距离看上去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白色的云曦下面,另一道山梁后,屯齐和张大猷的人马也在崎岖的山路上辛苦行军,即将到达一处地形险要的山口。
其实,辛苦行军的是张大猷的汉军旗,屯齐的八旗兵还是比较轻松的。他们走的三条撤退路线的中路,左边有硕詹和扎喀纳,右边有何洛会亲自押阵,一路上平平安安。没有遇到任何袭扰,行军的速度比硕詹就快了许多,八旗兵耐不住天气炎热,干脆卸甲交给汉军旗的士兵背着,两支部队混杂在一起行军,每个八旗兵身边都带着一个汉军旗的跟班。
汉军旗也是有尊严的!如果在平时,张大猷肯定不会接受这种带着侮辱性质的分工,汉军旗也是八旗之一,又不是满八旗的包衣奴才。凭什么让汉军旗充当背负铠甲的辅兵?但是现在形势逼人,能和满蒙八旗一起撤退就能走在前面,而不是担任危险的断后部队,况且他的大炮基本上都炸掉了。那些汉军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