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残明-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聿鐭现在是个闲散王爷,也没有太深的心思,只盼着楚军打了大大的胜仗,最好把济尔哈朗一举消灭,收复整个江南。但是他也听说清军来势凶猛,楚军恐怕难以匹敌,所以非常担心。
比他更担心的是马吉祥,被席宝田挡在秣陵关,马吉祥恨的咬牙切齿,但在楚军的一亩三分地里,他也没法调动缇骑把这个讨厌的家伙抓进诏狱。只好和朱聿鐭一样,对汤来贺和焦琏再三嘱咐,一定要把前线的最新战况尽快送到秣陵关。
看到他们如此紧张,对打赢这一仗还抱有幻想,汤来贺只能暗自摇头,最后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临走的时候私下找到他们两个,对当前战局进行了一番分析,点醒他们要做好战败的思想准备。这样做虽然很残酷,但总比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挨上当头一棒要强得多,毕竟做好战败的准备后,撤退的时候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当天下午,汤来贺和焦琏所部离开秣陵关,进入宁镇山区,随着距离前线越来越近,战争的气氛越发浓厚,作为东征南路军的统帅,汤来贺很快把其他问题都甩到脑后,换上纯粹的军事眼光观察战场形势。
接近前线之前,他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东征分为南北两路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如果汪克凡不在宁镇山区和济尔哈朗决战,而是和他一起攻打福建,在更为险要的仙霞古道阻击济尔哈朗,这一仗取胜的可能就大得多。
紧接着,他听到了前线传来的隆隆炮声……(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四章 无法理解
炮声,枪声,喊杀声,响彻山谷。
焦琏登上一座无名高地,向前看去。
这座无名高地不算太高,周围的山岭挡住了大部分视野,只能看到战场的一角,但所见之处遍地的尸体已然让人触目心惊。纵横交错的战壕沟垒中,横七竖八的尸体旁,明清两军正在激烈的交战,而且是一种闻所未闻的,古怪的阵地争夺战。
从没见过这么多的死人!这是焦琏的第一个感觉。快速的粗略估算,视野中能看到的尸体大概在四百具上下,几乎铺满了山坡山谷。其实,比这伤亡更多的场面焦琏也见过,但尸体从来没有这么密集,在这种大部队无法展开的山区里,该是多么惨烈的战斗才会造成这种高密度的杀伤!
“这里距离延陵镇有多远?”
焦琏身为大将,对地理地形非常敏感,事先也研究过这里的地图,虽然是头一次进入宁镇山区,却对自己所在的大致方位估计的**不离十。按照他的判断,在楚军向导的带领下,他们早就偏离了正对延陵镇的方向,而是更加偏向东北,更加接近清军占领的丹阳县,没想到已经开战十多天,楚军的防线竟然还顶在这么远的地方!
“六十里,准确的说,前面的这座主阵地距离延陵镇六十一里多一点,下面的前沿阵地距离延陵镇六十二里。”京良毫无保留地介绍着情况,焦琏这支部队很快就要投入战斗,京良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前线的敌我军情。熟悉楚军的战术和指挥联络方式。
“六十二里!济尔哈朗十余天前就从丹阳县出兵,现在才攻到这里?!”
“是啊。也不是的。”京良指着周围说道:“清军四天前就攻到了附近,最危险的时候已经切进了二线阵地。前面这几座无名高地全部失守,不过我们很快又夺了回来,还把他们赶回去了一段距离,这几天一直在进行拉锯战……”
焦琏和他手下的几员将领面面相觑,目光中都充满了不可思议……不能理解……不敢相信!
如果说,这种古怪的阵地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汪克凡选择距离延陵镇这么远的地方设置防线更让人不能理解。拳头都是缩回来最有力,楚军的防线距离丹阳县只有三十余里,距离延陵镇却有六十里。这样的部署完全不合兵法……但是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楚军偏偏挡住了清军的进攻,而且还在阵地争夺战里占了上风!
焦琏咽了一口唾沫,问道:“除了这里外,后面六十里之间共设有几重防线?”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只是第一道防线,后面还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
京良微笑摇头:“整个六十里之内,就这一道防线。”
“不可能吧?如此布防岂不是太过托大。若被清军攻破,立刻就会全线崩溃。”焦琏转过身,指着后方视线内的一座小山,说道:“那里就修有沟垒军旗。应当就是贵军的第二道防线吧,不过,这前后两道防线距离太近。很是不妥……”
“焦将军误会了,我的意思是。整个六十里的区间内都是一道完整的防线。”那军官伸手比划着:“从这里到延陵镇都属于一道防线,这叫大纵深防御。不怕敌军单点突破,也不怕他们迂回穿插。至于后面的一五三高地,只是二线阵地的一处主阵地,不是第二道防线。”
“什么叫一五三……高地?”焦琏等人听得头晕,一起发问。
“是无名高地的编号,从这里到延陵镇的防御区间内共有二十一座山峰,大小无名高地二百九十八个,不编号的话肯定会搞混,我这里有一份地图,诸位一看就明白了。”京良拿出一份地图,铺在一块石头上,指着周围的山岭高地和地图对照讲解:“这座小山原来叫阳头岗,但是现在已经统一编号,我们称它为一七七高地,一七七高地下面还有三个小型的无名高地,分别叫二六二高地、二七八高地、二一九高地,是一七七高地的前沿阵地,右边侧翼的那个叫三六二高地……”
京良用词古怪,焦琏和众将连猜带蒙的,大致理解他的意思,但是组合成一句话后,又让人听不懂了。这份地图上画着一个一个不规则的圆圈,每个圆圈中间写着编号,代表一座小山或者无名高地。
“这样区分确实清楚了许多,但都是些无名山岭,楚军要来何用?军寨都应当道而设,在山顶挖沟筑垒岂不成了失街亭的马谡……”一名军将刚刚说到一半,一七七高地上腾起一片火光和白烟,随着隆隆的炮声响彻山谷,一颗颗石弹高高飞上天空,朝着山下的清军劈头盖脸地砸了下去。
在冷兵器战争时期,无名高地和小山没有战略价值,在山顶筑寨的马谡贻笑千古,一般不会有人争夺这些无名高地和小山,也就没人白费力气给它们标号。但是楚军用臼炮和燧发枪把清军拖进这种攻山头,抢高地的争夺战,连着几天下来,因为无法区分这些没有明显标识的无名高地和小山,已经给清军的指挥作战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楚军的作战部署是这样的:“我命令,未时三刻,我军兵分两路,对一七七高地发起反攻,以夺回阵地。x营x哨从三六四高地出发,迂回三六二高地右侧,从东南方向对一七七高地发起进攻。x营x哨从一五三高地出发,先行夺取二七八高地、二七九高地,然后从西南方向对一七七高地发起进攻……”
楚军自从进驻这片阵地后,在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全体官兵就把这些代号熟记在心,只要命令下达,就能准确无误的执行。
清军的作战部署是这样的:“传我的将令,未时三刻,我军兵分两路,对‘那座’小山发起反攻。x营x哨从‘这座’山包出发,迂回到‘这座’山包右侧,从东南方向对‘那座’小山发起进攻。x营x哨从‘那座’山包出发,先夺取‘那座’和‘那座’山包……怎么,都没记住吗?来,我再给你们指一遍……”
没有统一的编号,就无法保证命令传递的正确性,清军几次闹出南辕北辙的误会,不但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还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以前打仗的时候,清军也曾经碰到过攻山夺寨的情况,但那些山峰多少都有个名字,不像现在每座无名高地都要拼死争夺,而且宁镇山区里到处都是丘陵低山,这些无名高地动辄就是七八个,十来个挨在一起,一座大一点的小山周围,往往都被这些无名高地包围着,一个个外表还非常相似,不加编号根本无法区分。
靠东南西北,左右方位来区分?那也得有个参照物呀。什么叫“右手第二座山包”?从哪座山包开始数才是第二座!什么叫“东南方向的第三个山包”?山沟里辨别方向并没有那么简单!
济尔哈朗很快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给这些山包和无名高地编号,但是仓促之间无法传递到基层部队,清军对这里的地形又不熟悉,该乱的时候还是会发生混乱。
他把六万大军平摊成一个碾子阵,虽然安全了,却需要更加精确的协调指挥。正常行军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传令兵翻山越岭传递消息,反复进行校正,遭到楚军的顽强阻击后,清军各部互相之间的沟通就不断出错,往往山这边已经发起进攻,山那边还没有找准目标。
更让济尔哈朗赶到无奈的是,楚军把主阵地都设在山顶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清军就算攻占了某处阵地,为了保持碾子阵的完整性,也不敢立刻向纵深突破,而是停下来进攻两侧的楚军阵地……如此一来,几乎每座小山,每个无名高地都要反复争夺,就像攻城战的时候,炸开城墙后却不敢往里冲,而是停下来向左右继续埋炸药,想把整座城墙拆掉,不但花费的力气成几倍的增加,也给了楚军从容组织反击的时间。
打仗这种事情,如果仗着兵力雄厚抱成一团就认为可以战无不胜,这种想法其实已经走进了误区。
济尔哈朗也意识到碾子阵的进攻性太差,楚军的这些无名高地和山岭就像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只要被挡住一个点,整个碾子阵都得停下来。在狭窄的山区里再摆出一个碾子阵,更加不利于展开兵力,只能靠前锋部队和楚军进行阵地拉锯战,后面的大部队都在跟着打酱油,无法发挥清军的兵力优势。
他也试图调整战术,但是清军对这种山地阻击战,阵地战,壕沟战还非常不适应,暂时还不敢把碾子阵分开……
焦琏安置好自己的部队,匆匆赶往汪克凡的中军营。
他心里有太多的疑问,想要向汪克凡当面请教。俗话说眼见为实,但是焦琏现在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济尔哈朗明明实力强大,明明势不可挡,楚军却能通过正面阻击,硬碰硬地把他们挡在延陵镇六十里之外,这里面的原因他实在想不通。
刚到中军帐的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汤来贺的声音。
“汪军门,你就让我去前线看看吧。有什么危险的?本官不怕危险!这个仗到底是怎么打的,本官百思不得其解,一定要亲眼看看才行!”(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五章 赶鸭子上架
汪克凡见到焦琏,没有太多的客套寒暄,简单询问几句部队的情况,就给他分配了作战任务,两天后接防一七七高地及其附属阵地,尽可能坚守两天一夜。
焦琏千里迢迢从广西赶来,就是为了参加南京会战,给阳朔兵划定的集结区域又非常靠近前线,更让他做好了很快参战的思想准备,但是短短两天后就直接上战场,还是让他觉得太过仓促。
“我们广西兵杀鞑子肯定不含糊,但是这个仗该怎么打还没有摸着门道,末将若是守不住那个,那个一七七高地,自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