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残明-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羿喑粤似鹄础
“尝尝吧,鸡蛋打卤面,我的手艺。在湖广天天吃大米,简直受不了啦。还是回到河南好……”他突然扭头喊道:“哎!张鼐!面熟了,快来吃吧,顺便带头蒜来。”
“不急。头锅饺子二锅面,我等下一锅。”帅帐里传来一个声音,张鼐原来就在里面,明知李际遇和宋天爵来了。却根本没露面。
“张鼐这家伙。越来越像财主了,挑嘴挑的厉害,吃面还一定要吃二锅面……呦!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吃面啊!”李来亨转过头,才发现李际遇和宋天爵都没有开始吃面,两个人端着大海碗,像端着烫手的山芋,想放下又不敢放。神情很是尴尬。
“怎么还不吃,卤少了?”
“没蒜吃不下?”
“要面汤吗?”
李来亨非常体贴关心的样子。问长问短,李际遇和宋天爵终于坚持不住了,一起端起海碗吸溜吸溜吃了起来。
李来亨站起身,到伙头找了几瓣蒜又转回来,再次蹲下用手指轻轻一捏,剥掉蒜皮:“这次承蒙两位借路,还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多吃食,算我欠了李帅和宋知府一个人情。不过我这个人啊,一向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两位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开口。”
“不敢,不敢。”李际遇把海碗放在地上,正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到李来亨一直盯着那只碗,又连忙端了起来:“小李将军愿意让出洛阳,我已经谢天谢地了,哪敢再麻烦小李将军。”
宋天爵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小李将军若是方便,此去开封之后,不要,不要再回洛阳就好。”
李来亨转过眼神,盯着他不说话,把宋天爵看得浑身冒汗,如坐针毡。
李来亨突然一抬手,蒲扇大的巴掌直奔他的咽喉,宋天爵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要躲开,却听李来亨猛然一声低喝。
“别动!”
宋天爵身子一抖,几乎一屁股从木桩上摔下来。
李来亨的食指轻轻一勾一带,捻起一根面条:“你看,吃面都吃到胡子上了!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连面都不会吃啊?”
不带这么吓人的吧!
宋天爵如蒙大赦,松口气向李来亨看去,还真是很奇怪,李来亨满脸络腮胡子,吃了这么一大碗面条,胡子上却干干净净的,隐隐还闪动着亮光。
李际遇到底是江湖草莽出身,比宋天爵更适应这种场合,当下赔笑说道:“咱们都是自己人,小李将军莫在意,只要你想来洛阳,我们两个随时高举双手欢迎。今天吃了小李将军一碗面,回头我在洛阳摆水席回请。”
“好啊,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洛阳的。”李来亨转过头,对宋天爵说道:“咱们私下里可以做朋友,但是打仗的时候不能讲人情,我会不会再去洛阳,现在还很难说,宋知府不要强人所难。”
“小李将军千万不要误会,您想去洛阳,我当然非常欢迎,只是害怕不好向朝廷……不,向鞑子交代。”宋天爵连忙解释。
李来亨点点头,西里呼噜接着吃面,一碗面吃得干干净净,才抹把嘴说道:“怎么?收复失地还不够将功赎罪吗?我们就算再去洛阳,也不会久留的。”
“不行!”
宋天爵和李际遇异口同声,彼此对视一眼,李际遇接着说道:“只要丢了城池,收复失地还是有罪,这回还不知道怎么向鞑子朝廷搪塞呢。”
“那还不简单,欺上瞒下呗,只要唬住吴景道,北京那边都好说。这里面的道道宋知府应该最清楚,我这个外行就不献丑了。”
士兵送来第二碗面,李来亨接过来,一边吃,一边说道:“俗话说狡兔三窟,两位应该多留几条后路,不要在鞑子这棵树上吊死了。怎么样?你们愿不愿意反正归明,我可以当接应人的。”
宋天爵干笑两声:“呵呵,以后再说吧。”
“唉,这个道理我也懂……那句话怎么说的?兔子死了狗就怎么着?”李际遇扭脸看着宋天爵,听他说出兔死狗烹四个字后,连连点头:“对,兔死狗烹,就是这么个道理,老宋果然有学问。不过我想着啊,鞑子现在还没有坐稳江山,兔子也就没有死,不会对我下手。”
“兔死狗烹,呵呵呵,李帅,你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李来亨已经吃完第二碗面:“我就是那只兔子喽,你就是那只狗,是不是?只要兔子没死,鞑子就有用得着你的地方,非但不会宰了你,还得时不时喂上两块肉,李帅,你是不是打的这个主意?那你有没有想过,你这只狗连兔子都咬不过,鞑子还养着你干什么,要是我的话,这种笨狗留着也没用,不如直接宰了吃肉。”
只听哐当一声轻响,李际遇如遭雷劈,手里的海碗掉在地上都没有察觉,木呆呆地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想当满清的走狗,就得为满清效力,没有那个能力连走狗也做不成,毫无疑问,李际遇知道自己不是合格的走狗,倒像一只随时会被宰杀的肉狗。
“李帅其实不用担心。”
李来亨开始对第三碗面条发起进攻:“满清鞑子过了长江就站不住脚,现在北方又闹成这样,早晚还得被赶出关外,凡是聪明人都在预留后路,连刘泽清这样的汉奸都暗中和榆园军联络反清,再一门心思给鞑子卖命就太傻了……我是年轻后辈,肯定没有李帅的见识多,更比不上宋知府这样的读书人,说的话合适不合适了,您两位慢慢琢磨,什么时候想通了,只管派人来找我。”
“一定,一定。”李际遇轻轻点头,眼珠转来转去,和宋天爵的目光无意中一碰,连忙各自躲开,但是,两个人的心思都有些活泛了。
“好了,我们吃完饭就走,您两位有什么要帮忙的,赶紧说吧。”李来亨吃完面仍然蹲在地上,似乎比坐着还舒服。
“这个,倒真有一件事麻烦小李将军。”李际遇说道:“少林寺的秃驴总和我作对,但是本乡本土的,我又不好下狠手,小李将军若是方便,就帮我把少林寺铲平了。”
这个年代里,大的寺庙道观都有很多田产,少林寺本身也是个大地主,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李际遇刚刚起兵的时候和他们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彼此矛盾很深,恨透了这群秃驴。
当然了,现在的李际遇也算草鸡变凤凰,收拾少林寺不在话下,但是少林寺在登封县有很多信徒,如果强行使用武力会带来麻烦,所以李际遇一直没有对他们下手,正巧碰上李来亨这么诚恳,突然灵机一动,想要借刀杀人。
“这个简单,我可以答应你,但现在不行。”李来亨考虑了一下,说道:“等我回来吧,等我再来登封的时候,顺手就把少林寺灭了,李帅放心。”
还真的打算再来登封?!李际遇的表情有点尴尬。
“小李将军,你们下一步打算去哪儿?”
“啊,告诉你也无妨,我们要去开封。”李来亨笑道:“既然来到河南,总得去开封走一趟……”
当天下午,李来亨和张鼐率领两千名楚军亲兵,从登封进入中原腹地,轻骑快马,一路杀向新郑。
在洛阳之战中,李来亨手下有几名士兵负伤,就留在登封休养,这件事由李际遇一手安排,连宋天爵都不知道。(未完待续。。)
………………………………
第四十三章 “捻军”
翻开史书,1648年到1649年的中国历史,就像一道澎湃悲壮的浊流,起初波澜壮阔,令人热血沸腾,最后却只能扼腕叹息。
“汉人并非没有血性,只是有血性的汉人都被满清杀光了。”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汉中贺珍、陕西王永强、甘肃丁国栋、米喇印、山东榆园军、山西姜瓖、乃至江西金声桓纷纷举旗反清,其他的小股抗清义师更是数不胜数。
从内蒙塞北到长江以南,从甘肃戈壁到山东沿海,清军占领区几乎处处烽烟。这是满清入关以来,汉人为了反抗清廷残暴统治的一次总爆发,影响之大,连刘泽清这样的降将都觉得满清的江山坐不住了,暗中联络榆园军准备反清。
这个时候,南方的永历朝廷却偏安一隅,只知道在内部争权夺利,坐看北方的抗清义师被清军逐个剿灭,甚至连近在咫尺的江西,都没有派兵救援……等到金声桓、姜瓖相继兵败之后,满清在北方各省站稳了脚跟,从此北方无战事。
以后的几年里,还有一些抗清义师的残部,比如榆园军的残部、山西姜瓖的残部还在北方坚持抗清斗争,但是规模和影响都小得多,对满清的统治没有太大的威胁,清军得以腾出手来,一步步地向西南推进,消灭了永历政权和大西军。
在这个时空里,异军崛起的楚军像一道坚实的大坝,挡在满清掀起的历史浊流面前。硬生生的让它拐了个弯。
江西,仍在明军手中。
东征,对清军发起大规模反攻。
满清被迫从山西分兵。大同姜瓖压力骤减。
李来亨的两千骑兵,甚至闯进中原腹地,和榆园军遥遥呼应。
“来呀,把咱们的战旗打起来!”
出了登封地界,踏入千里平原,李来亨一声令下,这支骑兵部队打出了自己的战旗。战马向前奔行。猩红的战旗在风中啪啪作响,上面一个斗大的“捻”字恣意张扬。
“小老虎,这什么意思啊?咱们是捻营还是捻字营?”
张鼐催马紧紧跟在后面。脑袋一直仰着,望着那面威武的战旗舍不得移开眼神,就像看着天下最漂亮的米脂婆姨,恨不得冲上去把她搂在怀里。狠狠地亲上两口。听说这面战旗是汪克凡特意派人送来的。用料和绣工都精挑细选,果然比一般的战旗威风得多……但是,这个“捻”字却不好理解,不知道有什么含义。
“这是汪军门给咱们起的名字,咱们不叫捻营,也不叫捻字营,叫捻军!”
李来亨想了想,很有把握地说道:“我琢磨着汪军门的意思。是希望咱们越滚越大,把河南的义兵都捻成一股绳。给鞑子闹个天翻地覆。”
“好啊!捻军这个名字好,听着就提劲!”张鼐两腿一夹马肚子,猛地向前冲了出去。
前面三十里外,就是新郑县城。
因为其他各地处处告急,满清不断从河南抽调兵力,中原腹地已经变成了真空地带,像洛阳这样的府城还有一定数量的正规军驻扎,底下的县城只有一些土兵乡勇维持治安,捻军的两千名骑兵如同神兵天降般突然杀到,轻而易举地攻克新郑,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
捻军的两千骑兵出身于大顺军,流动作战正是他们看家本领,而且河南这个地方他们来过不知多少次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无论侦查敌情还是筹集粮草,行军作战都如鱼得水。攻克新郑后刚刚两天,附近的清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转眼又杀到南边五十里的长葛县。
攻城。
破城。
一蹴而就!
长葛的城墙几年前毁于战火,因为地方贫困一直没有好好修缮,一丈多高的土墙上面有很多破损的地方,比普通的堡寨强不了多少。捻军士兵抬着几架简易云梯和房门床板就开始攻城,刚刚踏上城头,城墙上面的土兵乡勇就一哄而散,把指挥作战的长葛县令孤零零地晾在城头,被楚军士兵一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