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补残明-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穷水尽的时候,当然要投降保命,况且你老人家投降满清后,这辈子过得也不错呀!

    “风光无限么?呵呵,这种滋味没法和别人说,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如果换到十年前,沈永忠敢这么说话,沈志祥早就大耳光子甩上去了,但他现在没有精神管那么多。儿孙自有儿孙福,眼看着不行了,投降保命也是人之常情,自己当初不也是这样嘛。

    其实……沈永忠的想法也对,满清鞑子虽然得了天下,替他们卖命就行了,犯不着真的送命。

    但是……不到最后关头,还是不能投降。

    “儿啊,我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就总揽城中军务,南贼不来攻城,你也不可轻易出战,断粮了就吃两脚羊,能多撑一天,就多撑一天,记住了么?”

    ……

    春风得意马蹄疾,明军四千步兵和两千步兵顺着汉水北上,两天后到达新野。

    新野位于南阳盆地南端的开口处,本身无险可守,当年曹操大军从方城通道进攻襄樊地区,过了博望坡之后,刘备和诸葛亮就只好弃城而逃。

    河南巡抚吴景道也知道新野一线不好守,所以只在城中驻扎了几千兵马,然后大力修筑城防,把县城打造成一座坚固的堡垒,县城周围却没有太多的兵力。他的主力精锐,都布置在方城通道和南阳一带,首先堵住通往中原地区的通道,其次是尽量守住南阳城。

    去陕西和洛阳的两条路,他只守住几个关键要隘,兵力比方城通道少得多。陕西是别人的地盘,犯不着重兵布防,洛阳虽然很重要,但是和南阳之间隔着重重大山,八百里伏牛山可不是夸张之词,明军如果一头钻进去,就等着在深山老林里饿死吧。

    没想到的是,明军早就盯住了伏牛山。

    到了新野之后,马进忠指挥步兵发起佯攻,新野城中的清军紧闭四门,如临大敌。明军两千名骑兵却转向东北,趁着眼下正是枯水季节,泅渡过白河和溧河,一天一夜疾行三百里,突破清军防线,从南阳和唐县之间的狭窄缝隙插进了伏牛山南麓……

    层层叠叠的山峦,仿佛没有边际,两千名明军骑兵穿行在山间,长长的队伍就好像一队蚂蚁。

    山路崎岖,士兵们早就下马,拉着缰绳慢慢前进。翻过一座山头,前面又出现了一座山谷,黑黝黝的树林密布,一道溪水从谷中趟出,看上去有些阴森。

    “小李将军放心,这座山谷我们都走惯了的,可以通行马队,过去之后,就能把鞑子的追兵甩掉。”张其伦是伏牛山义兵首领,此刻义不容辞地充当向导。

    “那好,走吧。”李来亨点点头,催马当先,向谷中走去。

    现在的李来亨,已经完全脱去了青涩,二十出头的年纪,却生的一部浓密的络腮胡子,相貌不怒自威。这几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在闯营中脱颖而出,屡建奇功,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和袁宗第、刘体纯等人并列,被任命为两千骑兵的主将,对河南发起奇袭。

    山谷密林,不见天日,已经是农历二月中旬,林中还不时能见到冰雪残迹,满地都是厚厚的树叶,倾倒的树干,突兀的石块……沿着小溪,有一条根本称不上路的通道,勉强可以通行。

    战马具有灵性,自己就会避开横在路上的树干和石块,遇到滑溜溜的冰面,它们反而比人走得更稳。开路尖兵把挡路的树枝砍掉,后卫部队扫掉马蹄印,两千骑兵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山谷中。

    “这个山谷可是兵家死地呀,太险了!要不要在这里打个埋伏,把吴景道的追兵吃掉?”张鼐追了上来,对李来亨提出建议。

    “嗯,好倒是好,就怕他们不敢进谷,白白耽搁时间。”李来亨摇了摇头:“还是抓紧时间走吧,咱们带的粮食不多,别和这些小鱼小虾较劲了。”

    张鼐是李自成的义子,孩儿兵出身,比李来亨大两岁,辈分也高一辈(李来亨是李自成的侄孙),但是他们两个年纪相仿,脾气相投,私人关系一向不错。

    同为闯营的后起之秀,李来亨和张鼐堪称年轻一代的双子星座,但是能力上各有不同。张鼐武艺精熟,是冲锋陷阵的将才,李来亨少年老成,是统领大局的帅才,所以这次进兵河南,李来亨担任主将,张鼐却担任副将。

    差不多快走到山谷的尽头,前面却是一道悬崖峭壁,一道白练倒悬而下,前面已经没了出路。

    李来亨和张鼐微微一怔,张其伦却不慌不忙,带着大家一绕一转,拨开一片片树枝,从几块大石头里穿了过去,前面突然柳暗花明,露出一条天然的一线天通道。

    “走吧,前面是老君山,再过去是五朵山,五朵山再过去是鸡角尖,然后就到了白石寨,离家不远啦……”

    “几天能走到啊?”张鼐喊着问道。

    “抓紧点走,差不多四五天吧。”张其伦头也不回,大声答道。

    “从白石寨去登封要几天啊?”张鼐又问。

    “那条路太远,还很难走,最少要**天。”张其伦站住脚步,回头问道:“两位将军要打登封么?这条路有些地方太窄,过不去马的,还是往北去打洛阳吧。”

    已经到了伏牛山,不用再怕泄露军事机密,李来亨答道:“路不好可以修嘛,洛阳九朝古都,天下名城,怕不好打……”(未完待续。。)


………………………………

第十七章马踏中原

    闯营进兵河南的计划上报之后,汪克凡很快批准,并为此次作战定名为马踏中原。

    针对具体的作战计划,汪克凡提出两条建议。

    第一,闯营原本打算出动三千骑兵,但是三千骑兵规模太大,反而会失去灵活性,粮食补给也不易筹集,建议把规模压缩到两千骑兵以下。

    第二,用轻骑兵进攻坚固的城市,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不要北上进攻洛阳,应该尽快进入河南中东部的平原地带,以发挥骑兵的机动能力。

    李过和闯营众将反复商议,最后做出决定,出动两千精锐骑兵,从伏牛山的东北方向杀进中原,登封、长葛、许昌、周口……这一圈绕下来,把河南搅个鸡飞狗跳。

    现在已经进了伏牛山,这个计划没必要再瞒着张其伦,李来亨向他仔细解释。

    “登封那条路我当年走过,基本上可以过马,就是慢些。如果道路损坏太严重,咱们就慢慢绕过去,在伊阳设法找船,出了汝州就行了……”

    “去登封不是不行,就是太慢了,如果绕到汝州的话,最少要在山沟里钻上二十几天,我觉得还是应该去打洛阳!”张其伦眼睛闪了闪,露出一丝狡黠地笑容:“小李将军还不知道吧,现在的洛阳城是李际遇当家,有空子可钻的。”

    张鼐一愣:“李际遇?那个鲤鱼精李际遇么?我听说他在怀庆府呀!”

    张其伦笑容更浓,连连点头:“就是那个神神叨叨的家伙。他一年前已经不在怀庆了,刚当上鞑子的洛阳总兵,听说还要去北京封侯呢……”

    李际遇。明末河南的当地豪强,也就是割据一方的土军阀,部下号称二十万大军,不听大明朝廷号令,和李自成的农民军也保持距离,清军南下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然后投降。

    李际遇是登封人。受到当地尚武风气的影响,也学了一身少林功夫,做人行事都有明显的江湖习气。而且非常迷信……他最信任的手下是一个道士,掐指一算说他是鲤鱼仙转世,李际遇深信不疑,千方百计谋了个镇守洛阳的差事。准备来个鲤鱼跳龙门。从此风云化龙,飞黄腾达。(洛阳有个龙门石窟,非常有名。)

    在历史上,李际遇跳龙门后果然高升,被满清召入京城加以高官厚赏,但是仅仅过了半年,就随便找了个罪名,把他杀掉了。和郑芝龙差不多的下场。

    强龙不压地头蛇,大顺军当年转战河南。和李际遇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关于他的情报可收集了不少,李来亨、张鼐这个级别的将领都知道这个人。

    “李际遇好对付!”张鼐很是兴奋:“他手下就是一群土寇,当年闯王顾不上理他,才被他趁机坐大,咱们这次来个突然袭击,肯定能把他打趴下!”

    李来亨点点头,思索着说道:“如果是李际遇守洛阳,的确可以试着打一下,但是不能强攻,得想个更稳妥的法子……”

    一个时辰后,清军追兵来到了山谷前。

    派出尖兵进谷查看,反复验证没有伏兵,清军主将才带着一队精锐进入山谷,大部队还留在外面。

    在山谷里找了好几圈,都没有发现明军的踪迹,清军主将无可奈何,只好派人向吴景道报告,明军骑兵消失在伏牛山中,追丢了。

    吴景道接到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棘手,两千明军骑兵可不是一支小股部队,他们钻进河南腹地,到底要干什么?

    一方面调集兵力搜寻伏牛山,一方面通知各地加强戒备,吴景道想了又想,又派人给山西的多尔衮送信。

    ……

    闯营和金声桓相继开战后,东征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南路东征军的动作更快一些,陈邦傅和赵印选、胡一清的部队,已经从江西东部进入了山区,向仙霞岭进兵,楚军的镇筸营跟在后面。

    其他的部队也在向前线集结,但还没有发起进攻。大家都在等待,等着陈邦傅所部攻占仙霞岭,关上福建和浙江之间的大门,然后再发起进攻。

    乘船加步行,汪克凡率领楚军主力来到了饶州府,在身后留下了一块真空地带,如果鄱阳湖口的清军敢于一头扎进来,几乎不会遭到任何抵抗。当然,饶州府离得也不远,清军在鄱阳湖岸边小打小闹没问题,敢于深入江西内陆的话,就等着被楚军包饺子吧。

    焦琏催着楚军后勤部,把运送的粮草物资进行交割,然后就兴冲冲地走了。临走之前,焦琏又特意找到汪克凡,讨了一封他的亲笔手谕,免得王景他们刁难,学不到制造米尼枪的方法。

    他考虑的很周到,汪克凡虽然答应的很痛快,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有了汪克凡的亲笔命令后,王景他们就无法敷衍。

    焦琏整天窜来穿去,吵吵嚷嚷的,楚军将领都知道他想偷师学艺,有些人粗枝大叶,并不在意,有些人却感到很担心。

    行军途中,李云聪又问起米尼枪的事情。

    和传统的滑膛枪不同,米尼枪增加了膛线,射程也随之增加了三四倍,这种新式火铳威力极大,如果装备全军的话,差不多就能横行天下。汪克凡的表现却非常奇怪,没有一点保密意识,任凭汤来贺和焦琏学习制造米尼枪的方法,李云聪感动无法理解。

    “我已询问过王奕将军,米尼枪可以射到两百步开外,成排往复的循环射击,敌军的骑兵战阵都必然溃败,军门为何不多造些,是因为太贵了吗?”

    “不错,米尼枪的造价的确很高,造一支米尼枪,顶得上十支燧发枪了。”

    “那也没什么舍不得的呀!就把燧发枪停下来,全力造米尼枪好了,哪怕只造出五百支,也能派上好大用处。”

    “贵只是一方面,关键是造不出那么多。”汪克凡说道:“有关米尼枪的设想,我很早就和王景他们提过,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现在搞出来的只有几个样品。这个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