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补残明-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冠刚开始和汪克凡合作的时候,没想到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事到如今,他和汪克凡已经紧紧绑在一起,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被推着也得往前走。

    他也知道大明的政治架构有问题,但更多只想修修补补,眼看汪克凡越走越远,他的心里甚至有些恐惧,不知道事情会发展到哪一步,汪克凡又会走多远,已经隐隐萌生退意。

    汪克凡努力劝解,暂时说服了他。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开他心里的疙瘩。老人家虽然是个豁达大度的性子,但是年纪大了,很多基本的思维观念已经定型。从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文官,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应该那么做,却仍然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

    “我再送你一程,以三年为期,三年后我就告老还乡……”

    傅冠能做出这个表态,汪克凡还算满意。在楚勋集团中,傅冠暂时还无人可以替代。但是到了三年后,他如果真的选择急流勇退,也应该有人能顶上去。对任何一个组织团体来说。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活力,只要傅冠能站好最后一班岗,就已经足够了。

    暂时来说,傅冠的保守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在楚勋内部。也同样需要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一言堂就像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跑的虽然很快,出车祸的可能也大幅增加。

    汪克凡正在沉思,岸上突然冲来几匹快马,为首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

    “汪军门,回来,回来!厦门军情有变。圣上召你立刻回宫……”

    郑成功的使者终于到了。

    汪克凡刚刚离岸,连忙下令返回。命令众人就在船上等着,和傅冠、马吉祥一起匆匆赶往行宫。

    隆武帝见到他的时候,脸上还隐隐带着一丝怒色,但很快就掩饰过去,递给汪克凡一封书信。

    郑成功写来的。

    这封信很长,是郑成功写给隆武帝的奏折,里面先是很长一段套话,又把厦门的情况介绍了一番,最关键的部分却很短,主要的意思就是不愿出兵攻打南京,但可以有限度的和楚军进行配合。

    郑成功自称,厦门水师实力不足,如果顺着长江深入到江西内陆,被清军切断后路的话,厦门水师固然会全军覆没,楚军也会跟着一起陷入绝境。

    虽然拒绝了隆武帝的命令,话说的却很委婉,而且留下了一个活扣,如果楚军愿意进攻浙江福建的话,他可以从海上进行配合。除此之外,他又对楚军提出一个条件,要求明确划分海上贸易的势力范围,泉州以北都归厦门,香港的商船不能和日本、琉球以及台湾进行贸易。

    随着香港的发展,那里的海上贸易日渐扩大,比起厦门的规模虽然还是个小弟弟,却已经引起了郑成功的不安。厦门和泉州一带是郑家海盗的大本营,海洋贸易一直非常发达,但是随着清军侵入福建,郑成功被挤压在福建沿海的一道狭窄区域内,和大陆的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无论丝绸茶叶还是瓷器,各种货源都严重不足,只能通过走私从清军占领区运过来,运来的各种海外商品也得通过走私卖到清军占领区。

    与此相反,香港却背靠两广和江西福建,货源充足,海贸崛起的势头很快,开海短短两年时间,已经抢占了东南亚很大一块市场。而且香港的发展方式更具侵略性,不断从吕宋等地劫掠人口,发展速度之快,让郑成功感到非常担心。

    在局部范围内,香港和厦门的利益已经产生了冲突,但是大家都是自己人,郑成功也不能公开翻脸。海贸利润是支持厦门的根基,郑成功出兵支援楚军,没法得到其他的好处,就提出了划分海上贸易的势力范围,作为出兵的条件。

    汪克凡一时有些出神,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这个年代没有远洋巨轮,海洋贸易以中途近途运输为主,日本和琉球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东南亚却有很多蛮荒之地,只能和荷兰人、葡萄牙人做生意……

    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隆武帝关心的是其他问题。

    “云台,攻略浙江可行么?”

    “难度大了很多。”汪克凡说道:“厦门水师从海上夹攻,我军只有打到海边才能和他们会师,这之前的运输补给都要自己解决,就算能够取胜,战果也肯定比不上攻打南直隶。”

    “那还是可行喽?能打下杭州么?”隆武帝对郑成功有些不满,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既然郑成功提出攻打浙江福建,那就只能按着这个思路来,相比之下,浙江肯定要比福建更加重要。

    桌子上放着一张地图,隆武帝刚才正在研究,汪克凡走到地图前,也仔细看了起来。

    “可以试试。”杭州是一座大城市,并不好打,但是只有攻占杭州,才能真正打疼清军。

    杭州紧邻着杭州湾,楚军如果打到杭州,就能和郑成功会师,后勤补给应该没问题。

    (多说一句,明朝的杭州基本临海,杭州府城就在钱塘仁和一带。不过到了现代,杭州市的位置相对偏西,再加上四百年的冲刷淤积,杭州湾被填平了一大块,杭州就变成了一座内陆城市,想看海得去海宁。)(未完待续。。)


………………………………

第一三五章 湘桂运河

    郑成功不愿进入长江内河作战,隆武帝其实是有些生气的,就在刚才,还对郑成功的使者发了几句脾气。

    这倒不是因为郑成功讨价还价,伤了他的面子。

    大明历代皇帝中能够做到一言九鼎的,大概只有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和这两个强势的皇帝相比,隆武帝知道自己的实力和威信都差的太远。他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了,又经过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心态上越发坚韧和理智……郑成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愿进入长江内河作战,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应该体谅。

    虽然明知道应该体谅,隆武帝还是很失望。

    在郑成功身上,隆武帝做过很多感情投资,也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后辈子侄。当年对郑成功赐名赐姓,以驸马体统相待,一方面是为了笼络郑芝龙,另一方面也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个年轻人……长时间的感情投入和积累下,关系自然变得更亲近,没有跟随郑芝龙投降满清,足以证明郑成功的忠诚,每次听到他的消息,隆武帝都有一种“那是自己人”的感觉。

    隆武帝逃离福建后,一直没有和郑成功断了联系,该封的封,该赏的赏,平常还有书信来往。隆武帝觉得,郑成功是他可以掌控的一支力量,实力虽然还差了些,但是假以时日发展起来,对孙可望、汪克凡、金声桓这些大军阀也是一个牵制。

    隆武帝对郑成功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如果是孙可望讨价还价。隆武帝一点不奇怪,如果换成汪克凡的话,不讨价还价反而奇怪了。但是郑成功讨价还价,隆武帝却觉得无法接受。

    我把你当半个儿子看,要不是碍于皇帝的身份,简直要收你做义子了,让你做这么点事,却来讨价还价,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

    郑成功不愿进入长江口。只从海上配合楚军攻打浙江,风险就降低到最小程度。海盗在大海上当然如鱼得水,战事顺利。郑成功可以在浙江沿海登陆,战事不利,随时可以撤回厦门,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相反。担子全压在楚军身上了。

    就算从距离最近的饶州府出发。距离杭州也有将近七百里,这一仗,很不好打。隆武帝这两年见得多了,懂得一些基本的军事常识,一百里进攻纵深和七百里进攻纵深的差别,绝不是简单的七倍难度,而是十七倍,甚至七十倍……

    隆武帝有些担心。不知道汪克凡会是什么态度。大同姜瓖不知道还能支持多久,如果因为自家兵马配合不到一起。错过了这个难得的战机,实在太可惜。

    意外的是,汪克凡没有一句牢骚抱怨,也没有讨价还价,立刻开始研究如何进攻浙江。

    “郑大木的眼光不错,杭州的确是最好的目标,浙江其他的州府就算打下来,也伤不到满清的筋骨,多尔衮未必会分兵南下。”

    攻打南京肯定是最佳选择,但是汪克凡事先也考虑过其他的方案,很快就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进军路线:“我军先向北进入安庆府,清军必然来援,我再拐头向东攻进宁国府,到了杭州府和郑大木会师,然后北上攻打松江府,顺利的话,还能到苏州府和常州府转一圈,这一路打下来,多尔衮肯定受不了……”

    汪克凡选择的这几个州府,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楚军一路攻杀,会给满清造成极大的损失。

    安庆是安微第一大城市,另一个时空中因为省会设在合肥,安庆的地位降低,但在这个年代,安庆是长江重镇,徽商聚集之地,如果安庆府被楚军攻占,满清的盐政会立刻崩溃。

    宁国府大致是后世的宣城、芜湖一带,江南纺织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杭州是浙江省城,松江府是上海,苏州也不用多解释,这几个地方如果被楚军攻占,满清拼了老命也得夺回来。

    “可惜了,这几座州府都是四战之地,打下来也守不住,若是郑大木能站住脚,我就把杭州府和松江府送给他。”汪克凡把笔一撂,笑了。

    “怕是不易吧,杭州省城岂是那么好打的?只要能攻打杭州城外,逼迫多尔衮分兵南下,朕就心满意足了。”隆武帝对着地图看了一会儿,说道:“嗯,苏州和常州怕也不好打,若是清军坚守不退,云台不妨挥师南下,与万元吉、郑大木合力收复福建。”

    “圣上所言极是,臣记下了。”汪克凡口不对心。

    楚军出兵攻打杭州,是为了打击满清,却不愿为旁人做嫁衣,万元吉是赣闽总督,南下进攻福建就算得手,多半却会便宜了他。楚军如果强占福建,和万元吉、郑成功扯皮还是小事,关键是战线拉得太长,清军主力一旦南下,福建未必能守住,连湖广、江西都危险了。

    反过来,攻打苏州和上海这种经济发达地区,对满清的打击最大。

    “云台忠勉,真乃朕之股肱之臣!”隆武帝非常感慨:“你此番出征后,朕会尽快催拨发往江西的粮饷,免你后顾之忧。若还有其他呈请,也只管说来,朕一并允了。”

    呈请,就是申请和要求,因为郑成功的刺激,隆武帝这会看汪克凡特别的顺眼,打算尽可能给他一些补偿。

    “这次出征困难重重,有几件事的确要请朝廷出面。”汪克凡当然不会客气,想了想说道: “第一件事,请圣上再下一道谕旨,命万元吉和郑大木会攻福建,拖住佟养甲的兵马,减少浙江方面的压力。第二件事,楚军长途奔袭七百里,粮草大半要在南直隶和浙江就地筹集,还要和当地的抗清义兵协作,南直隶和浙江的军政人事之权,最好由微臣暂领……”

    得到明确的领导权,才能协调指挥万元吉、郑成功和金声桓,汪克凡没指望他们出全力,但起码不能拉后腿,在背后搞小动作。

    “嗯……”隆武帝考虑了一会儿,说道:“你已是提督操江,不日又会加封梁国公,若是擢升太快,未必是一件好事。这样吧,再任命你为东征提督,总揽此次出战军政人事之权……”

    东征提督和提督操江不同,提督操江是常设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