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匠心-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渐渐过去,他们渐渐适应。
  许问的课上得还是那么有趣,而他们也渐渐发现到这些内容中间的妙处与有趣之处,渐渐沉迷进去。
  而在这个过程里,他们对许问的印象也在不断变化。
  一开始他只是队伍里不起眼的一个年轻工匠,到现在,他已经几乎是这支三百人队伍里的核心了。
  “你有没有觉得,晚上这些东西,大人们好像还没有十四哥懂得多?”
  一天晚上,上完课之后,徐西怀和方觉明回到自己的窝棚,凑到一起小声说话。
  难得这么晚了徐西怀还这么有精神,他手里捏着一叠木片,上面刻着字,是他每天晚上做的笔记。
  他看上去总是懒懒散散的,但木片打得光滑匀称,上面的字迹符号整整齐齐,显然非常重视。
  方觉明支吾了一声,表情意味不明。
  “怎么可能?我看见了,每天要教的那些东西,也是路上十四哥跟大人们商量出来的!”他们队的另一个人听见了,小声反对。
  “这个我当然也看见了,但我比你看得还仔细一点。大部分时候,都是十四哥说,大人们一边听一边点头。我看就是他跟大人们说他要讲什么,然后大人们先过一遍。”徐西怀摇头说。
  “那大人们也要懂了才能过啊。”那人跟着摇头。
  “我就是单听他们讲的时候的感觉。大人们讲课,有些地方有点不大连贯,好像他们自己也不大懂,就是原搬原样地把人家的东西照搬过来罢了。十四哥讲的那些东西,都是他自己懂得不能再懂,把它们揉碎了嚼烂了好玩儿一样讲给我们的。反正就是……”
  “行了,睡吧,明早还要赶路呢。”方觉明突然打断了徐西怀的话,吹灭油灯,躺在了草垫上。
  乔脊本来正坐在油灯下面做鞋子,嘿嘿笑了两声,也躺了下去。
  “怎么,你也觉得我说得对吧?”徐西怀也躺下了,过了一会儿,他悄咪咪对着方觉明耳语。
  “……别这样比,叫大人听见了,对十四……言十四不好。”方觉明低声斥责。
  “我觉得大人不会这样……不过你说得对。”徐西怀想了想,点点头,睡了回去。
  窝棚里呼吸零乱,好些人好久都没有睡着。
  聪明人想得都比别人多。
  当然,乔脊打雷一样的鼾声,也是原因之一。
  此时,许问也没睡着。
  他坐在窝棚门口,就着树梢间透下来的一点月光,看着手里的卷轴。
  他面前除了这份卷轴,另外还多了一叠厚厚的纸。
  徐西怀说得其实也没错,单说数学方面的能力,匠官们的确不如他。
  两边世界数学的发展水平差别太大了,放在一起比简直欺负人。
  但这几天,许问也并非完全的付出没有收获。
  阎匠官给他的卷轴相当于一份教材,非常系统,层次分明,颠覆许问对这个世界的印象。
  它主要相关的是建筑。
  测量、勘查、计算、绘制。
  许问曾经问阎匠官朝廷要让他们干什么,阎匠官没有正面回答。
  但其实看完并理解这份卷轴之后,许问也大致明白了。
  首先,朝廷要建造一支更加规范的工匠队伍,他们有相对比较高的理论素养,对建筑的各部分结构有着基本的了解,能够用更加现代化理论化的数据概念来理解并且规划这些建筑。
  这个思路非常先进,许问曾经直接间接地问过阎匠官,培养这样一支队伍究竟是要做什么。
  阎匠官含糊其词,没有正面回答。
  但无论如何,许问非常乐见这样一支队伍的诞生,所以愿意全力配合。
  他上课的本事可比这些匠官强多了。
  当了十几年学生,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学生上课爱听怎么要怎么学得更快,他可太清楚了。
  结果就是,一开始只打算让他教一两节课的,后面上台的全都变成他了。
  没办法,匠官们一上台学生就昏昏欲睡一问三不知,许问上台人人精神奕奕不时哄堂大笑,气氛完全不同,匠官们也觉得很没面子……
  时间紧任务急,教学效果很重要,阎匠官只好努力配合许问备课。
  教书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要教人家三分,自己得先会十分。
  一个月从无到有,能学到的东西有限,卷轴上的课程内容也非常有限。
  许问脑子非常灵活,疯狂提问,要阎匠官教他“课程”以外的东西。
  阎匠官也是个奇人,许问不知道他的来历,但他很明显是个大师,对建筑的理解极其精妙而深入。
  许问之前在现代学绘图制图建模,学的是“怎么画”,现在阎匠官教他的就是“画什么”。
  许问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他教的一切。
  之前他学的是细木和一部分大木,对建筑的认识局限于局部,而现在,他渐渐学会从整体去认识了……


第358章 一个故事
  许问做了个梦。
  他又回到了许宅。
  许宅神秘莫测,许问到现在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好像处于时间的夹缝中一样,可以观测接触到,但又连接着不同的时空,让他可以在两个世界里不断穿梭。
  他回许宅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此时许问却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他是飘浮在半空中的!
  这是一个很新奇的感受,他可以从各种各样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许宅,可以平视,可以俯视,可以以一个贴近地面的角度向上仰视。
  用这种方式,他可以看到它的整体了,不再仅局限于前院、四时堂、后院池塘等局部感官,而是一个相互勾连、关系非常明确的整体。
  许问换了个俯视的姿势,脑子里回忆着阎匠官给他讲的课。
  所有建筑都是功能性的,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功用,对功用的设计与利用形成了建筑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然阎匠官的表达方式跟这不太一样,但大意就是如此。
  理解了建筑的功用,就能理解它的大致结构。
  譬如这座许宅,它一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是住宅区,主要包括许问之前认为的前院。这也是许宅当前被损毁得最严重的部分,只剩下建筑的基本雏形,不仅破旧,有大量违章建筑需要拆除,还有很多部分不见了。


第二部 分是书房,以四时堂为中心,旁边还有一些附属建筑,一共三幢。许问之前只注意到了四时堂,都没注意到它们。 


第三部 分是园林区,以那个长满杂草的池塘为中心。 
  居高临下看过去的话,这池塘的规模应该比许问之前想的更大一点,算得上是一个小湖了。湖的那一头还有一些别的建筑,就座落在湖畔,已经完全废弃,大半淹在了杂草里。
  这样看起来,四时堂已经是其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幢了。
  换了刚得到许宅的时候,发现要修的地方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许问肯定会慌一下。
  但现在他很淡定。
  很多时候,一个人心里慌是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
  现在许问对许宅也有很多不解的地方,但至少他在做什么了。
  许问睁开了眼睛,又是一天。
  天还没亮,营地上各种声音响起来了。年轻人们的声音,生气勃勃。
  没一会儿一个人探头进来,叫道:“水烧好了放在外面了,正在摊凉,十四哥你一会儿出来喝!”
  “好,马上。”许问应了一声,棚里其他人也纷纷打着呵欠起来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漠队所有人都管许问叫起了十四哥。
  一开始许问还有点尴尬,这样叫的不止是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年轻工匠们,还有那些中壮年的老师傅。
  他拒绝了好几次,最后还是江望枫拍着他的肩膀笑:“总比他们管你叫老师或者师父什么的好吧?”
  许问脑补了一下,终于勉强接受了这个称呼。
  从他第一次站上“讲台”开始,每晚上课的基本上就是他一个人了。
  时间越久,这些前往西漠的工匠们就越明白他们学的是些什么。
  这是可以改变他们人生的学问。
  是的,这已经不是他们惯常认知里的“技艺”了,就是学问,坐在高堂上的那些先生们才能学的。
  朝廷竟然把这种学问免费教给他们了,许问竟然能作为这种课程的讲师,还能把那么深奥的学问用这么简单的方式教给他们,这都是令他们很难理解的事情。
  在他们朴素的想法里,许问就是他们的老师,只叫一声哥,已经是看在他年龄的份上了……
  现在,许问的行李不用他自己背,窝棚不需要他搭,洗脚水有人给他打,还有人提议过做个轿子扛着他上路。
  许问当然拼命地拒绝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尴尬。
  他走出棚子,一阵冷风吹过来,他打了个寒噤。
  最近气温降得很厉害,路边的树叶再不见一点绿色,几乎已经黄透了。
  赶路的时候不觉得冷,晚上睡觉的时候会觉得,早上刚起来的时候尤其感觉明显。
  说起来,西北现在已经很冷了吧,到时候到了地方也不知道有没有地方买衣服……
  上路要轻装简行,许问带的东西不够多,过冬的袄子只有件薄的。
  这些东西全是连林林给他准备的,许问没多管。
  现在想起来,这些东西大概能支撑他到西北,剩下的就得到地方去买了。
  不过他之前挣了点钱,这次出门带在了身上,有地方可买的话,那还是不用愁的。
  许问琢磨着这些事情,不知为何心情有点低落。他找了个僻静地方打了套战五禽,汗水从毛孔里蒸腾而出,在空气里变成细密的雾气。一套拳打完,他的心情也好多了。
  “喝水了。”许问回到营地,许三递了杯水到他跟前。
  许问喝了一口,水是温的,才烧好不久。
  他看了一眼四周,好些人拿着竹筒杯,一边喝水一边说说笑笑,清晨的微光照亮冰凉的空气,气氛愉悦而轻松。
  就像在旧木场时一样,许问带给西漠队的变化不仅仅只有晚上的那些课程。
  他引领了很多全新的“时尚”,喝水就是其中一种。
  这个年代的底层人民很不讲究,衣食住行都是。
  对他们来说,只有讲究人和月子里的妇人才喝热水,大部分人渴了直接在缸里舀一瓢,没缸直接捧河里的喝。
  许问在旧木场的时候就主喝烧开的水,一开始钱明还嘲笑他穷讲究,像个姑娘家。
  结果许问给他讲了个故事……
  一个故事,听得钱明和师兄弟们全部脸色发白,彻底改掉了喝生水的习惯。
  这次到了外面,许问的习惯很快又被发现了,结果这次许三先下手为强,提前找了个机会把那故事给他们讲了一遍。
  三百人脸色发白,当天赶路,好些人渴得嘴唇干起皮也一滴水都没沾,晚上歇下来,营地里到处都蒸腾起了热气。
  一个故事,就把这些人的习惯彻底地给改变了……
  匠官们听说这事的时候也很无语,但没过多久,黄匠官拉住许问偷偷地问:“听说喝生水脑袋会掉下来,是真的吗?”
  许问一本正经地说:“是我二婶娘家村的事,我是听说的。”
  黄匠官唔了一声,点点头就走了。
  这次出发之前,许问发现他也开始烧水喝了。
  许问抬头望天。
  不管什么时代,这种微信谣言式的故事都是很有市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