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国重器-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杜总,这里的条件很好,我们没什么要求,就希望尽早开始工作。”王成礼貌地回答道。
  这样的条件,就是用来接待专家教授都不差,何况是他们这些普通研究员。
  其他人也都点头,笑容中不由自主带着几分迎合。
  还没进厂,那长龙一般等待接货的车队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招待所的环境、条件,还有二十四小时的服务,让他们对中华制造更是充满了好感。
  蓝安桦等还没走进过社会的小青年,已经决定了要留下来工作。面对杜总、白总,他们自然希望能博得对方好感,为留下来多加一点机会。
  “这里的条件虽然好,也很方便,可是我们总不能一直住在这里吧?”
  脚步声响,周培也下楼来吃早饭,听到对话,出声道。
  王成笑容不变,不过脸上微不可察地带了一丝丝不以为然,蓝安桦等人则显得有些尴尬。
  他们当然希望一直住在招待所。
  房间这么漂亮,各种生活设施齐全,什么家用电器都有,还可以不用自己做饭,还这么便宜。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是真的想住在这里不走了。
  可是周培的话也不能说错。
  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住住招待所没问题,要是一直住下去,他们自己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你们想住多久都没关系!不过我们最近打算建电梯公寓,分给公司职工。你们若是一直住在招待所里,怕就没有资格分房喽……”白云天哈哈笑着说道。
  “什么!”
  谢斌激动之下,椅子都没挪开,就跳了起来,差点没将整张桌子掀翻。
  “中华制造要新建家属楼?还是电梯公寓?”
  “我们也有资格分吗?”
  可其他人早已顾不得这个,都是一脸震惊地看着白云天,惊呼道。
  “什么?公司要建家属楼了?”
  厨房里,正在忙碌的厨师、旁边肃立的招待所服务员,也都猛然一惊,叫出了声。
  所有人,都眼巴巴地望着白云天,期望这是真的。


第二百二十章 苦盼已久
  公司要新建楼房的消息,一转眼就传遍了全厂。
  每一个听到消息的人,不管是航仪厂,还是中华制造的职工,都激动万分。
  实在是大家的住房条件,已经困难到了极致。
  五三年,航仪厂刚建厂时,为了职工居住,修建了一栋四层红砖楼,一栋集体宿舍。
  这是全通走廊的旧式楼房,那不存在什么套房,每层就是六间房。走廊右侧尽头是厕所,左侧尽头则是公共厨房。就这么差的居住环境,也只能满足部分有家庭的职工,整栋楼一共住进了二十四户人家。
  其他人,只能去挤集体宿舍。
  集体宿舍同样是红砖楼,也是四层,不过比家属楼宽一点,每层有八个房间。
  当时厂里人还不多,部分没有分到住房的家庭,也能有一间房居住。
  后来航仪厂规模日益扩大,人越来越多,房子实在不够住,厂里这几年也攒了点钱,就一口气又新修了三栋红砖楼、一栋集体宿舍。
  东腾西挪,总算把全厂干部职工安顿了下来。
  此后十几年,工厂不断进人,家属楼也越修越多,格式也由老旧的红砖楼,变成了水泥预制板的单元楼。
  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厂里转产录音机,大赚了一笔,为了解决职工住房困难,一口气新修了八栋六层单元楼、两栋钢筋水泥式集体宿舍。
  到现在,航仪厂家属区一共有四栋红砖楼、十九栋单元楼、两栋红砖集体宿舍、三栋钢筋水泥式集体宿舍。
  这么多楼房,密密麻麻连成一片。
  早些年,也不管什么居住舒适度什么的,只要能放下一栋楼就可以了,所以大多数楼都是挨在一块。楼于楼之间的横向间距不过七八米,纵向间距也就十米出头,人在通道里,阳光全被前后左右的楼房给挡住了,几乎看不到太阳。
  几十栋楼铺开来,如同一座小城镇。
  可是即便建了这么多楼,仍然远远无法满足职工居住需求。
  到跟中华制造谈判的时候,航仪厂正式工、临时工加起来,已经有三千五百零八人。他们的家属、配偶等,也大多在下属的工人俱乐部、幼儿园、中小学、技校、职工医院、商场、农贸市场等工作。
  生活在航仪厂内的人数,达到了八千三百七十多人!
  而所有的房子加起来,也才四百三十二个套房、八十六个红砖单间,以及一百六十个集体宿舍房间。
  这么点住房,哪里够分配?
  为了让大家都有个住的地方,厂里搅尽了脑汁。
  集体宿舍从各自一个床铺,变成了上下钢架床。住的人,也从六人,增加到了八人。而现在,哪怕是最小的单间也住进了十个人!
  稍微宽敞一点的单间,甚至挤了十二个以上!
  单元楼更是不堪。
  原本一户一个套房,现在每间房都住进了一户人家,以最大化利用住房。一套二的分给两家人住,一套三的给三户人家居住。
  只有厂里的中高层干部,还能有一个单独的套间。
  几十年下来,哪户人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一间房哪能住下一大家人?可是没法子,住房就这么多,不住这里难道还去外面露宿?
  至少这里还能遮个风,挡个雨。
  话是这么安慰自己,但一家老小五六口人都挤在一间房里,也实在是睡不下啊……
  没办法,大家就只有自己想办法。
  每家每户,都在房间里用支架、木板,搭起了一个小棚屋,硬生生将原来的单间,隔成了上下两间。下面一层作为平时生活场地,上面一层用来睡觉。
  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又在上面一层拉上了布帘,让老人、大人、孩子各有一个单独的空间。
  然而布帘又不能隔音。
  偶尔过个夫妻生活,那声音左右睡着的老人、孩子都能听见。
  于是大家只好忍着。
  家里老人也知道他们辛苦,所以白天基本上都不在屋里待,孩子也都放到外面玩,给他们创造条件。
  只是大家白天都要上班,哪有空过夫妻生活。
  迫于无奈,许多夫妻只能趁晚上,在家属区外小树林里,借茂密的绿化带遮掩着,一解其苦。
  每到夜幕降临,树林里就会闪动着一对对情侣、夫妻的身影,和压抑的喘息。
  而两对人之间,可能就仅隔着一丛万年青。
  这样的日子,大家当然是无法接受。
  厂里不少大龄男青年还一直单着,就是分不到房,女方忍受不了这样只能在外野合的恶劣条件,始终不肯接受对方的追求。
  早些年,大家还盼着单位建房。
  然而随着单位效益日渐下滑,到后来甚至濒临破产,职工们连怎么活下去都不知道,分房的心,也渐渐淡了,到后来更是彻底绝望。
  中华制造接手了以后,公司的效益立马就好了起来,一二三分厂的干部职工,终于不再为明天吃什么发愁。
  基本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不少人又开始幻想,公司会不会给大家分房。
  然而总厂的人,一瓢冷水就让他们打消了幻想:
  “你做梦!你以为还是以前在单位的时候啊!中华制造是私人企业,企业赚得再多,最后还不是进他的腰包,怎么可能自己出钱给职工建房?”
  还有些人,早就对一二三分厂的现状羡慕嫉妒恨了,此时也跳出来,说几句酸话,以平衡内心的嫉妒。
  大半年下来,公司也的确没有说过要给职工分房。
  慢慢的,大家也死了这条心,只能在自家住房内想尽各种办法,以节约出更多的空间来。
  就在这个时候,猛然间听说中华制造准备自己建房,整个厂子顿时就炸开了。
  所有的人,包括航仪厂总厂、厂部、下属医院、工人俱乐部、学校等等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像是被炸雷惊呆的蚱蜢,跳了起来。
  这可是分房啊!
  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对拥有自己的住房,有着无以言表的执着。
  农村里,家境只要稍微好一点,第一件事想的就是建房子。
  城市居民没有宅基地,有钱也不能自己建房,就只好等待单位分房。
  现在,苦盼已久的分房,终于到来。
  每一个人,都激动得难以自制。


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的反应
  消息一传开,立马在航仪厂内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轰动效应。
  中华制造的职工,兴奋得满面红光。
  他们一见面,第一句话都是:“你听说了吗?公司要准备建楼了,听说还不是普通的单元楼,而是十几层高的电梯公寓!”
  “听说了听说了!”对方多半也是掩不住的笑容,“据说每个职工都能分到住房呢。我也不敢求有多大,只要能多一间,让家里小孩有个自己的房间,哪怕只有几个平方,我都满足了!”
  总公司各个部门,下面的各个分厂,每一个人都在和同伴议论这件事。
  就连平时表现很清高的工程师、技术员们,也丢开了矜持,兴奋地算着自己的工龄、职务,能够换算成多少分,在所有人里,排在什么位置。
  这些理工科生们,甚至在下班以后,还趴在绘图板上,用绘图笔模拟绘制电梯公寓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测算建筑面积、可以分割出多少个房间。有了相对靠谱的数据,他们再根据自己的分房排名,猜测能分到多大一间住房。
  他们经常是一边画,一边就乐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中华制造内部一片欢声笑语,隔壁航仪厂的职工则是反应不一。
  “当初高明成来找过我,让我到中华制造去,我觉得私人企业太没保障了,没有去。早知道那边的老板对待职工这么好,我为什么要推辞啊,要是去了,以我的资历、工龄,想来这次也能分到一间房吧!”有人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我家小梅当初和原来二分厂精工车间,老张家的大儿子谈朋友,我还不同意。没想到中华制造那边,也会给职工分房。我听说以后,可是后悔死了,当天晚上就领着姑娘,提着两瓶酒就上人家去了,好说歹说,老张终于答应了他俩的婚事,说是过两天就扯证。小梅嫁过去,家里的房间也能腾出点空位,这下老大的婚事,也算是有了个想头!”一个中年职工,说着自己有眼无珠,脸上却带着掩不住的笑容,引来旁边工友的阵阵赞叹。
  后悔者有之,庆幸者有之。
  但更多的,还是嫉妒。
  “不知道他们得意个什么劲。不就是一栋楼吗,充其量也就几十套房,还能把所有人都塞进去啊?”
  “凭什么他们能分房,我们就不能分?都是一个厂里出来的,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对!去了中华制造的那些人,住的可是我们航仪厂的公房!既然他们要在那边分房,就应该把这边的房子让出来,总不能两边都占着!”
  “退房!强烈要求他们退房!”
  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得不到的好处,就宁可自己过得不好,也要别人也同样得不到。
  看着这些以前和他们一样处境的同事、邻居,去了中华制造以后,马上摇身一变。不但能够按月准时领到工资,而且奖金越来越丰厚,他们已经很不舒服了。
  现在又有分房福利,一家人可以拥有更大的空间,高高兴兴。而自己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