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殿前司东西班的轮班殿直们簇拥着明黄伞盖从南边来到了湖畔的将台上,给正在湖中操练的军士们中间造成了一点骚动,也引得从锦衣卫亲军司派来的教习们连声呵斥起来。

    “官家,是官家过来看俺们操练了。”

    “这火铳就是官家当皇子的时候督造的,可真厉害,铳子打得比箭矢还远,破甲比犁头镖还狠,这官家是咋想出来的呢?”

    “那是,官家是天子,你是啥?泥腿子吧……官家的造化也是你猜得出的?”

    “火铳比起弓弩和犁头镖来有百样的好处,就是有两样差了些,一不能给船帆纵火,二不能打穿船底。铳子打在船帆上就是一个窟窿,根本点不着帆篷,给船帆纵火还是要靠火箭;铳子碎船板本来比犁头镖厉害,但是不像犁头镖那样可以拐弯,打不到船底板。”

    “这事就不劳俺们操心了,官家知道的还会比你少?既然不给俺们配火箭和犁头镖了,那当然是有不配的道理,指不定军器监已经有了更好的兵器在试验呢。”

    “是啊,官家把俺们练好了以后,就会发兵去打江南或者西川了吧?俺们那时候就是先锋,多立些功劳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啊。”

    “肃静!肃静!不许聒噪……注意军律!”如同其他锦衣卫亲军司过来的人一样,苻俊连忙对自己负责操练的那几个军士大声呵斥着,努力恢复训练纪律:“黄来福,就属你嗓门大话多,安心操练,严禁在队列中喧哗,不然下船以后加跑十五里。张三、李四、王五……你们也是,不许喧哗,不许起哄,不然同样办理。”

    苻俊的脸在发烧,这又不是没见过皇帝,哪里至于皇帝亲临训练场就分心懈怠成了如此模样,自己这个教习还是管得不严做得不够,都要被另外几艘船上的同僚给比下去了,真是枉费了自己追随陛下大半年。锦衣卫亲军的操练可从来不会是这个样子,每次郭炜前来视察,只会让他们更加精神抖擞加倍的认真仔细,要把眼下的这些军士操练出锦衣卫亲军的那种风范,还要花不少时间啊。

    其实类似的场面在其他船上是同样地上演着,除了不曾担任过郭炜的亲卫,苻俊的那些教习同僚们的想法也是和苻俊差不了多少,正逢郭炜前来视察的时候,本来还想显示一番自己的才干,这时面对自己负责操练的那些军士们乱哄哄的场面,一个个都是臊得慌。

    郭炜登上湖畔将台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样的一番场景,虽然远远地并不能听见军士们的喧哗议论,船上的军士列队也不像是平地上的军阵那样可以看出来营伍不整,但是那火铳打在靶船上乱七八糟的弹着点还是让郭炜皱起了眉头。

    李继勋颇有些尴尬,水上船只晃动得厉害,火铳的准头会远远不如在陆地上,这根本就不是理由,因为郭炜就没有提出过如此高标准的操练要求,而且之前的操练准头要比现在强得多了。

    “陛下,都是军士们见陛下亲临心怀感奋,情绪激荡之下手上就失了准头,在平常的操练中他们的成绩不会这样差的。”

    郭炜点点头,语调尽量平和地说道:“嗯,朕都知道。只是今后水军厮杀也不比这湖中操练的风平浪静,四下里的喊杀声、金鼓声和身边同袍的伤亡,更会干扰他们的平静情绪,如果朕一过来就让他们心绪不定,战场厮杀的时候岂不是更会手忙脚乱?军士操练不光是要练技,更要练胆、练心。”

    “臣等谨遵陛下谕旨。”见李继勋有些难堪,宋延渥赶紧接过了话头:“军器监送过来的两门火炮,臣等已经安排人装船试过了,其中有一门炮发射的弹丸打到了岸边数百步。因为怕误伤了岸边的民户,那门炮已经不敢再试,现在的湖面过于狭小,唯有等南边湖面增扩已毕才敢再试;另一门炮倒是和火铳打得差不多远,可是连发三炮之后船板就开裂了,也是不敢再试,臣等正在让船工查探该当如何增强炮座下面的船板。”

    郭炜在继位之后,终于肯让军器监开始进行火炮的开发试制工作,鉴于铜料光是用于铸钱都还嫌不够,而军器监物料库在炼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火炮都是使用铸铁制造。

    在郭炜的提点指导之下,李火根等人逐次掌握了炼铁造渣去除杂质的工艺,又掌握了铁模铸造工艺,在郭炜搬来水冷模铸和套筒预紧技术以后,军器监的火炮打一开始就处在一个相当高的起点。

    不过郭炜对于火炮的实际战术效果并没有足够的实践认知,尽管在炮管中加工膛线比起给铳管加工膛线还要容易,郭炜却没有下定决心制造线膛炮。实践出真知,为了检验实际效果,郭炜命令军器监试着造出来两门炮,一门滑膛的一门线膛的,同样的弹丸重量,不同的口径,都搬上了大船去进行试验。

    郭炜这次出城把行程安排得相当紧凑,除了视察工地和水军的操练情况,他本来还想看一看火炮试射的,李继勋被郭炜一责备就差点忘记了这事,还好宋延渥在一旁记得,赶快上前汇报转移了郭炜的注意力。

    看样子今天是没有办法观摩火炮试射的了,这缺乏实践经验就是会碰到事先难以预料的问题。其实这个时代的船板强度不够,那是在理论上就能够预测得到的;线膛炮的射程超出了湖面,这也是可以依据理论和地图推测到,可是郭炜还是疏忽了。

    也或许是朝堂上面的勾心斗角分去了郭炜太多的精神吧,就像前世里在企业做大了以后,他也逐渐地远离了技术工作。好在工程技术不是完全依赖个人的天才,如果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郭炜相信只是由自己指点一下方向,军器监就是靠着堆人力物力也还是可以做出自己需要的产品来。

    没有能够看到火炮的试射那也就算了,反正听了宋延渥汇报的情况,显然军器监和船工正在按照规定程序按部就班地加紧试验改造,相信不需要自己的干预,他们都是可以拿出合格的实验数据来的。

………………………………

第十章 档案之中有人才

    

    第十章 档案之中有人才

    皇帝亲临训练场的冲击过去之后,苻俊等教习们的呵斥就开始发挥起作用来了,窝在湖中船只甲板上操练的定远军、伏波旅备选军士们终于静下心来,各种战术动作也开始规范了,火铳的射击也越来越有准头。

    “嗯,不错。众卿这段时间的操练颇有成效,等到春夏水暖时节,舟师就可以去大江上巡视一番了,若是能够有机会用小规模的实战校验一下那是最好。”

    “陛下难道就想征伐江南?”李继勋和宋延渥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个念头,只是都忍住了没有去问郭炜,按照他们的长期经验,这种事情皇帝想说的时候自己就会说出来的。

    郭炜却已经收口没有继续说下去,好像刚才纯粹是有感而发随口这么一说,到了这个时候又把精神集中到了湖中的船队上面,手里拿着个单筒望远镜在栏杆前转来转去地观摩。

    正在操演的船队用密集的火铳射击覆盖了靶船,郭炜通过望远镜看得出来,靶船的甲板上被弹丸打得一片狼藉,若真是敌船的话那上面定然是站不住人的,而甲板上无人操船和守御,那在水战中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不过郭炜还是看得摇了摇头,目前的水战兵器配置很不合理啊……虽然本方的投射兵器完全压制住了敌船,却还是难以给予敌方以毁灭性的打击,只能期待着敌船熬不住打击而主动投降,或者是两船靠近到十丈左右再用拍竿将敌船砸碎砸沉。

    要早点把火炮给定型了。等到南边的扩湖工程暂时停工,就让他们在试射线膛炮的时候对准那片洼地打吧,那里是不虞误伤百姓的。试出来几种炮弹在滑膛炮和线膛炮之中分别发射的不同效果,定好来两种炮在船上的装备比例,还有各种弹丸、装药的分类表,再用反复的试射定出射表和操炮与维护的规程,就可以开始训练炮兵完全取代拍竿和火箭、犁头镖了。从那以后水战就可以使用非接触战术,决胜用炮,水手使用火铳则是防止敌军跳帮。

    郭炜在那里看得入神,李继勋和宋延渥也只有陪着他入神,三个人呈品字形站位,个个都举着一个单筒望远镜在那看着。

    “陛下……陛下……”

    是楚白那厮在身边低声小心地呼唤,今天正好轮到他们东二班当值,自楚白以下的一群殿直对走出皇宫大内投入东京城外的热土都是相当的兴奋,并不以长途跋涉为苦。

    “什么事?”郭炜放下望远镜,扭头问道。

    楚白拿眼睛向着台下示意:“韩知事自城中寻来,好像是有急事。”

    “急事?契丹、北汉都因为天命变化而取消出兵了,还会有什么急事?”郭炜嘟囔着转头看过去,见韩微的脸色非常平静,站在那里没有一丝的焦躁,首先就放下心来:“德强,不必太过拘礼,上来说话。”

    韩微不紧不慢地上得台来,那幼时生病落下的驼背确实不仅影响了观瞻,也影响了他的行动能力,韩微想要疾奔固然很难,就是趋步礼也走不好,好在郭炜从来都不计较这一点。

    “陛下,去年十二月契丹主遣其舅萧言出使于江南,唐人夜宴契丹使者于清风驿,那萧言在酒酣之际出门更衣,被人枭首而去。”

    韩微走上前来,和郭炜凑得近近的低声说话,郭炜还以为他是有什么天大的机密要汇报呢,结果满怀期待地听到了这么一段话,不由得瞪了韩微一眼,语带责怪地说道:“此事在年前锦衣卫巡检司不是报给朕了吗?同时报告的还有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窦仪不辱使命。怎么今日又跑来说这些?”

    “呃……臣还未说完。”韩微没办法,因为这个驼背,他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其实郭炜应该知道,不过郭炜想要打断他的话并且责备一下,韩微当然得受着,再说郭炜的这种责备也是特殊的器重待遇呢:“巡检司依据近日调查的情况分析,刺杀萧言的人是泰州团练使荆罕儒所募刺客。”

    荆罕儒?郭炜对这个名字依稀有点印象,就是一时记不清这种比较强烈的印象究竟是来自于前世还是来自于这一世。

    嘴角微带笑意,郭炜低低地回道:“泰州团练使么?这倒是有点意思,为国戍边很有主动性嘛。不过,历史从来不会被刺客所改变。”

    郭炜后面这句话就有一点装了,用宏大叙事的语气派头在装,其实刺客改变不了的只是大趋势,至少萧言本人的命运和荆罕儒的命运都会因为这个刺客而改变。

    “巡检司是依据什么分析的?刺客具体是谁查到了么?”发完了一句感慨之后,郭炜继续追问。

    “巡检司的仵作暗中查过那萧言的尸身,除了枭首的那一刀以外,他的身上没有其他伤痕,据那仵作说这种利落的手法和凌厉的刀刃只能是出自墨门一系。恰好暗中保护窦学士的巡检司人员在金陵看到过墨门的傅三叉,而泰州的兵马都监报告提到荆团练几次面见可疑人员,那描述的都是傅三叉的样貌。而且荆团练早年曾与赵凤、张辇等为群盗,那傅三叉的父亲和师傅都在其中。”

    “好了,我都知道了,把这些资料都归入绝密档,就这样吧。”

    见韩微没有更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