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仙师-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金吾卫和不良人看到,一群汉子被吓得腿软,又不敢打扰,以为他微服出巡,只能远远地跟在后边,然后回报上官。
长安县令和长宁县令都快愁死了,天知道沈晨的路线是怎样的,生怕绕着绕着绕到自己的地盘上,然后被百姓得知,把县衙砸掉。
李二似乎对这事毫不在意,随沈晨自己的意思,也没派出人手,也没前去寻找,只是派了百骑远远地吊着,似乎只要沈晨没被当做地痞流氓揍一顿,百骑也没有出手的意思。
“仙师这是怎么了?”
李君羡想不明白,平日里的沈晨虽然温和有礼,淡然如水,但也没有如此洒脱,他此般作为反倒和下凡渡劫的神仙有些相似。
但如论他怎么想,都不觉得沈晨是那种寻常渡劫的神仙。
李承乾长长地叹了口气,“此事他连小师妹都没有告诉,想来必然有无法言说的理由。他老人家心思高远,哪是咱们能够猜测的?”
李承乾眉目凝重,突然,一声长报自队伍前疾驰而来,马车前方一阵混乱。
“报~~~恒山郡王、五莲郡公,仙师在前面!”
第389章 老农报恩
“什么!”
李承乾和李君羡浑身一震,猛地掀开门帘,从车内跳了出来。
李承乾问都没问沈晨具体位置,提起袍衫边角便径直往前冲,一直冲到车队前方,才见沈晨坐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正笑哈哈地跟周围几个老农聊天扯淡。
“拜见仙师!”
李承乾顿了一下,猛地扑到沈晨身前,噗通一下跪了下去,欢喜道:“没想到仙师还来送我,我……我……我……”张口结舌好几次,却是欢喜雀跃,话也说不出来。
沈晨将他扶起来,笑着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但见君别离,也该送上一程?怎么,以为我不出现,不会来送你?”
李承乾激动道:“我还以为……我还以为……”
“你还以为我在长安城里混吃混喝,把你要离开的事情也忘记了?”
李承乾尴尬笑笑,三十多岁的人脸红得仿若八岁小童一般,天真无邪。
“这便是太子吧?”
周围一个老农看了半晌,好似突然反应过来一样,拍着额头道。
“孤现在已非太子,而是恒山郡王,拜见老丈!”
李承乾对老农施了一礼,旋即打着转地给其他老农一一见礼,大唐以孝治国,便是李二见了老农,老农也无需回礼。
面前这几位老农年少者看上去也是耄耋之龄,当得起李承乾拜见。
众人好好受了他这一礼,哈哈笑了起来,一名老农道:“太子殿下无需多礼,你这些年为咱们做的好事,咱们还都记着呐!”
“啊?”
不知是否故意,老农就是不肯改掉老农对他的称呼,李承乾却是吃惊一跳,“我……我做了好事?”
老农笑道:“太子殿下贵人多忘事,怕是记不得喽!哥几个,帮咱们太子殿下回忆回忆?”
众人哈哈大笑,一老农道:“殿下忘记了,贞观十三年,长安城罗家村,因豪强强买土地,家家户户家破人亡,县令得知,上报朝廷,殿下大笔一挥,发下惩治豪强,归还百姓农田旨意,罗家村三十二户,总计一百三十一人才得以活路。”
“我们便是罗家村人!”
“太子殿下或许不知道啊!当时老夫身上就一把耙子,不知走向何方,去往哪里,只能背着刚满月的孙儿,带着还在坐月子的孙媳妇,一路要饭去长安,若非殿下降下旨意,老夫今日怕是见不到殿下喽!”
“可不是嘛!那个时候真是家家哭嚎。半夜三更,豪强雇佣游侠,带着家奴闯进村子里,见门就砸,见人便打,我那老伴便被豪强家奴打了一棍子,人便那般没了。”
“全村一百六十二口人,当夜便死了十一口,之后前往长安的路上又被豪强围追堵截,饿死的也有,仅剩下一百三十一口,可怜呐,几乎家家有四人呐!”
“那豪强还说,即便捅到了天,也有亲王护着,若非太子殿下强势,命官府捉了豪强,又上书陛下勾了秋决,我等怕是只能埋骨长安,变作乱葬岗里的一堆黄土喽!”
……
众多老农说得唏嘘,但李承乾却听得满脸发懵。
经过他手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即便每天只处理一件,每年便是365件,自李二让他理政开始,将近十年的时间,少说也有四千来件。
何况,大唐太子权利巨大,东宫一应官署具与太极宫相同。
太极宫有三省六部,东宫也有左右春坊,对应太极宫的门下和中书两省,一些朝廷中的小事,或者无需李二过目的事情都会交由东宫处理。
罗家村一事在当事人看来比天还大,但在朝廷,不过是一起豪强欺压百姓,人证物证具在的小事,只需一道政令便可解决,根本无需动脑。
几个老农说得老泪纵横,可放在李承乾脑海里,却是毫无印象,或许,当时拿到奏疏的时候,他连一点儿别样的心绪都没有,直接批了长安县的奏疏而已。
“众位老丈请起,孤……我……我实在担不起大家的称赞。”
一名老农吹胡子瞪眼道:“胡说!若非殿下,我等岂不是死了?难道还是别人假借殿下的名头做的?”
李承乾无奈地笑笑,他知道,只要百姓认定的事情,哪怕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否则,去年的李二便不会因为被门阀世家操控了舆论而无奈前往秦岭散心了。
“其实,我等都知道。”
一名老农道:“殿下日理万机,定然是记不得我等之事的,可赵家村被妖僧蛊惑,以孩童献祭龙王之事呢?”
“河南道亲戚发大水,殿下亲自前往粮仓,命官员用太仓之粮救济百姓之事呢?”
“陇右道出了蝗灾,殿下亲自捕食之事呢?”
“关中道雪灾,殿下一日连下三道公文,命不良人携带游侠囚徒,打通各地通路呢?”
“江内道连日大雨,十处九灾,却被官员瞒报,殿下半夜扣响陛下房门,要求彻查一事呢?”
“剑南道吐蕃人假意扣关,要大唐调兵剑南,以解河西走廊之困,殿下在朝堂上勃然怒斥文武百官之事呢?”
“河东道有地龙翻身,殿下急调东宫奴仆前往加以救援之事呢?”
……
一桩桩一件件,或大或小,或无关紧要,尽从几个老农嘴里喷涌而出。
有些李承乾急得,有些李承乾浑然忘却,但细细想来,尽是他东宫职责所在,没有一事东宫不会参与。
“难道……这……这些都是我做的?”
李承乾呆鹅愣住,便似被雷劈打一半,整个人僵直不动,跟在他身后的李君羡和文武百官、军士奴仆,同样震骇莫名。
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一个事情,李承乾自当太子以来,胡作非为中,却是没有一事祸害百姓,更没有一事乱政!
比起他做过的许许多多好事来说,他胡作非为,被人唾弃厌恶的事情仅仅只有那几样!
身穿胡服、宠幸男伶、杀弟造反!
没了!
没了!
根本就没有别的事情了!
这样的一个太子,即便在皇室是一坨烂屎,可对于百姓来说,却是前古未有的好太子!
第390章 弟子李承乾,叩谢师父
“殿下!”
七八个老农一一跪下,其中年纪最长者拿起身边的大碗,颤颤巍巍奉上满满当当一大碗浊酒,“殿下,此番朝廷变故,我等劣民不知其中缘由,无法相帮,此番东去,路途遥远,远涉海外,我等也无半分力气牵马抗旗,唯有献上一碗家中浊酒,让殿下知道,在这大唐,在这长安城,我等百姓都记得大唐曾经有位好太子!”
不知何时开始,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无论讲尽故事的老农,还是队伍中人,尽被一碗浊酒熏得双眸赤红,暗自垂泪。
太多人忘记了太多的故事,只记得所有人都记得的故事,从来没有人告诉别人那些被人忘记的故事,只有人告诉所有人都记得的故事。
然后重复了一遍两遍千万遍,再也没有真实的故事。
酒很淡,也很浊,酒中还可看见诸多细小的灰尘,在淡黄色的酒液中漂浮游弋,喝到后来,甚至还有微不可查的尘土在牙齿缝里卡住,嘎吱嘎吱的难受。
但李承乾还是一口喝完了这碗酒,或许是浊酒也烈,或许是被碎石梗了牙齿,他泪流满面,衣襟尽湿。
喝完后,猛地将大碗朝地上一摔,乒乓声中,痛快地喊道:“好酒!此乃孤此生喝过最好的酒!哈哈哈哈……”
众人见此,同时哈哈大笑。
沈晨默默地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他很好奇,一个人又是哭又是笑究竟是个怎样的心理状态?一群人又是哭又是笑又是个怎样的心理状态?
竟然有BGM的效果,让无趣的天地之间,染上了一股哀伤和豪迈相辅相成的情绪,即便从他的观众视角看去,依然可以感受到画面中人起伏难言的内心感受。
“还有酒吗?”
李承乾将老农们一一搀扶起身,带着浓烈的渴望问老农们,不知道为何,曾经在他眼中如同狗尿的浊酒居然如此的让他流连忘返,不愿就此打住。
“有有有!只要殿下想和,整个大唐的酒都让殿下喝个够!”
老农哈哈笑声中,猛地一挥手,驰道两侧的农田里哗啦啦闯出上百人,男女老少皆有,或手捧酒坛,或端着大碗,将车队卫士视为无物,径直冲入队伍之中,为队伍中每一人都送上了一碗浊酒。
“这……”
李承乾没想到,老农们竟然做到如此地步,顿时如遭雷劈,呆立原地,实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老农道:“殿下,自仙师昨夜来寻我等,告知我等您今日要从此处路过,罗家村原一百三十一口,另外今年新娶十三名新妇,以及八名心生孩童便一夜未睡,奔波各村,只为帮殿下求得一碗万家酿,恭送殿下远行!”
噗通!
李承乾跪下了,他恍然大悟。
原来……原来仙师这几日留恋市井,批天载月,竟尔……竟尔是为了我收集民间故事!
如果罗家村自家的事情几个老农说得清,那其他道州的事情呢?
必然有个人对他们说过!
谁?
仙师!
“多谢仙师……多谢仙师提醒我!原来,我曾经为百姓做过如此多的事情,还有如此多的百姓记得我的好!我还以为……我还以为……”
李承乾的样子已经要不成了,就算现在只是一个郡王,也没了丝毫的君王风范,跪伏在地,脑门抵在黄土里,眼泪和鼻涕潮水似的向下流淌,浸湿了他面前的土地。
沈晨挺直了脊梁,负着双手,遥望着远处正载歌载舞,和罗家村老百姓欢笑嬉闹的人群。
“你还以为你像条老狗,被人撵出长安,比之落汤鸡还要丢人、可怜?”
李承乾呜呜地哭着,却是说不出话来,显然沈晨所说的正是他所想的。
沈晨摇摇头,叹声道:“你错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你曾经所做过的每一件事都会有人记得,区别在于那件事记得的人多还是人少。今日我所做,便是提醒你,切不可自以为轻贱,实则,你的好总会有人记得。千万别以为出了唐境便肆意妄为,你是要去建立文明的,身负千万年华夏文明前所未有之重任,切不可徒遭后人耻笑!”
“恒山郡王李承乾谨遵仙师法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