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派人去找,却不知去哪找,又记起那看大门的秦差役是秦德威的叔父,冯县丞就对左右值堂皂役吩咐说:“把在大门当值的秦差役叫来!”
  秦差役接到传话,连忙来到县丞厅,冯县丞直接问道:“为何今日不见秦德威?”
  “威哥儿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去外城莫愁湖访友。”秦差役如实交代说:“不过临走前留了话,说是如果二老爷来问话,就转告给二老爷。”
  冯县丞赶紧下令让左右皂役暂时回避出去,然后才问:“留了什么话?”
  秦差役答道:“第一个是,小的被董捕头逼迫勒索四百两,人证物证证据齐全,判决简单易行,可从此案开始入手。”
  冯县丞刚才还琢磨,去哪找个涉及董捕头的案子,以便于树立典型打开局面,没想到秦德威早就准备好了。
  “第二个是,不知二老爷可否还记得,被打出县衙并革除差事的两位捕快?如今董捕头贪图银子,暂时放弃了帮这二人出气,想必此二人有怨在心。
  二老爷可以施展怀柔手段,将此二人再找回来,许诺恢复县衙差事,让这二人帮助收拾董捕头。他二人在董捕头手下多年,熟知很多内幕,做事肯定得心应手。”
  听到这里,冯县丞暗暗感慨,这秦小哥儿真是够损的,居然连废物利用都想好了,简直把人心人性利用到了极点。
  如果董捕头还在江宁县,这二位前捕快肯定不敢反水。但如果董捕头连带全部捕快都已经换去了上元县,只要开出无法拒绝的条件,这二人心思肯定就活络了。
  万一这二人真有拿董捕头当投名状的心思,也算是以毒攻毒了。
  “第三个……”说到这里,秦差役突然停顿住了,露出为难神色。
  “第三个怎么了?速速说来。”冯县丞催促道。
  “威哥儿说,县衙捕快都是从上元县调换过来的,目前还都相当于是新人。二老爷应当抓住机会,提拔几个捕头。尤其是要注意,必须使用可信用之人为直属县丞厅捕头。”
  有道理!冯县丞感觉到,自己确实需要可信之人充当捕头,然后才能在扫黑除恶中如臂使指。如果没有靠得住的队伍,只怕什么事也办不好!
  就是一时之间,想不到什么合适人选,毕竟冯县丞来江宁县任职也没多久。冯县丞下意识就对秦差役问道:“秦德威真给本官出了个难题,他有没有推荐人选?”
  “威哥儿确实给二老爷留了话,他说有一人岁数正当盛年,人品端正,又久在江宁县公门,熟悉上下里外情况,同时背景清白,绝对忠于二老爷,故而可堪大用,倚为膀臂……”
  “到底是谁?”冯县丞连忙追问。
  秦祥秦差役尴尬的不知如何开口,只能抬起手,指了指自己。
  冯县丞久久无语,你秦德威倒真是内举不避亲啊。但仔细想了想,确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至少这是一个绝对可靠的人选。
  于是县衙巨变后,第一个重要人事变动出现了。
  壮班衙役、县衙大门门差、万年老板凳、人品正直,江湖敬称门房秦大爷的秦祥,被同样人品正直的理刑县丞调到快班,并突击提拔为班头,俗称捕头,直属县丞厅差遣。
  其实县衙捕头不止一个,但门房秦大爷这次一举跨越为捕头秦大爷,委实令人瞩目。尤其是县尊放权,县丞权重的大背景下,直属于县丞厅意味着成为了县丞亲信并准备大用之人。
  站在县丞厅外院子里,新鲜出笼的捕头秦大爷还在晕晕乎乎的。
  原本已经做好被大侄子坑到家破人亡的心里准备了,没想到转眼之间天翻地覆,董捕头直接从县衙消失了,而自己一跃而上,从门房大爷变成了捕头大爷。
  当初有多么惶恐,现在就有多么眩晕。飞黄腾达的感觉原来是如此奇妙,当了十年门房秦大爷,从来没有尝过这种滋味。
  踏马的!这帮孙子原来叫自己老秦,现在全都改口秦大爷了!捕头秦祥不停与别人打着招呼,很明显的发现,自己真的是个爷了。
  就是不知回到家里后,浑家蒋氏还敢不敢对捕头大爷不敬?还敢不敢对捕头大爷动手?抱着这个念头,秦大爷专门跑回家一次。
  但蒋氏对新捕头仍然缺乏基本尊重,冷嘲热讽说:“你大侄子这是把你推到了火山口上,如果那董捕头再杀了回来,你就什么也不是了,甚至比以前更惨。”
  秦大爷打了个激灵,不禁目露凶光,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绝对不能得而复失!
  无论是为了大侄子的安全,还是保住自己的位置,亦或是抹去自己曾经的耻辱,或者是追回被勒索走的银子,董捕头必须死!


第七十九章 一篇词
  秦德威从三山门出城,沿着大道一路向西,没走几步就路过了莫愁湖南岸景区,还能远远望见掩映在树丛里的国公新楼,游人比前几日倒是多了些。
  但秦德威今天不是故地重游来的,过去的辉煌已经是过去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向前(钱)看。
  钱铺确实很有搞头,但自己除了脑子什么都没有,而冯县丞除了官位什么都没有,所以另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经营的合伙人。
  秦德威脚步不停,继续向西,没多远到了莫愁湖西侧就转入岔路。入目便见一片水田,数十户人家。
  这不奇怪,南京城里外二道城墙,里城十三门内是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但里外城墙之间就有很多田园风光了。再继续往西和北,过江东门或者龙江关,就是浩浩荡荡的大江。
  秦德威当然也不是欣赏田园风光来的,一边打听一边寻找,终于在一处竹林中发现了目的地。
  青砖黛瓦,小门紧闭,上书三个大字“真元观”,门外则停着两三顶轿子。
  秦德威上前叩门,等了一会儿,便有个圆脸婢女从里面开了门,对秦德威说:“女冠修行之处,男子莫入。”
  看看门外轿子就知道,这种地方八成也是个当代女士会所了,夫人小姐们没事来串串门聚聚会。如果话本小说里出现了这种场景,一般都预兆着要出事了。
  秦德威当然没兴趣进去,对圆脸婢女说:“打搅了,在下只是来寻人的!有个顾娘子是否在此暂住?烦请通传,道是秦德威来访,若有空便出来说话。”
  圆脸婢女关上门,进去禀报。没多久又重新出现,对秦德威回复说:“顾娘子说,近日略有所悟,意欲置身于方外,静诵黄庭,修心炼性,不见外客了!”
  秦德威:“???”
  前几天湖边偶遇时,这顾娘子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几天没见,就开始摆出家姿态了?你顾娘子出家不要紧,可他秦德威还能再去哪里找个有交情的富人啊?
  圆脸小婢女传完了话,就要再次关门,秦德威连忙拦住,又叫道:“慢着!在下还有事情,顾娘子还欠着在下八两银子!”
  圆脸小婢女将信将疑的,又进去传话。再次开门后,直接把两个小银锭丢给秦德威,“顾娘子说,这是十两,不用找了!”
  秦德威哭笑不得,他所图岂真是十两八两!这点钱,也就够买回十分之一个童生而已!
  圆脸婢女已经不耐烦了,正要关门时,却又被秦德威拦住了:“在下还有事情!想要找顾娘子借钱!”
  “呸!你到底是真有事,还是来纠缠人的?”圆脸婢女忍不住唾弃道。
  秦德威便道:“你若是嫌麻烦,就请顾娘子出来,亲自与我当面说话。”
  “如果顾娘子不肯理睬你,我就再不出来了!”圆脸婢女气咻咻的又一次传话去。
  然后没多久,小门又一次打开,圆脸婢女还是气咻咻的。“顾娘子传话说,那王怜卿才貌双全,囊中丰厚,若要借钱可以去找她!那王怜卿积蓄肯定不止一百两,不要被她这说辞蒙蔽了。”
  秦德威:“???”
  自己找顾娘子来谈钱,她扯王怜卿干什么?还扯什么才貌双全之类的废话,这与钱又有什么关系?
  再说王怜卿也没得罪你顾娘子啊,上次偶然遇见时,是你顾娘子拿着两张钱票糊了王怜卿一脸,要记仇也该是王怜卿记仇才是。
  还有,莫非王怜卿积蓄真的不止一百两?她说为了帮自己又找妈妈另借了一百两,莫非也是逗自己玩的?
  这会儿圆脸小婢女反而不急着走了,饶有兴趣的打听说:“你们说的这个王怜卿,莫非就是湖那边国公楼上留名的王怜卿?”
  秦德威想着自己的心事,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圆脸小婢女立刻又兴致勃勃地问:“你认识王怜卿?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谁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她?
  最近夫人小姐们对此谈论很多呢,不知道是哪个多情才子如此力捧王怜卿,又甘愿隐身幕后,真是情深意重、痴情可爱之人呢。”
  秦德威:“???”
  情深意重?痴情可爱?女人看问题角度和男人果然不一样……
  什么甘愿隐身幕后啊,那只是为了打造不慕虚名、孤芳自赏、隐逸清高的士林人设而已。
  虽然最终迟早要出道走上前台,但这个出道过程就是立人设的过程,而且每个人可能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当然这些内情也不必对外人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才能见到顾娘子。
  其实秦德威有一种心灵感应,顾娘子只传话说“不见外客”,没说“请回吧”,说明自己还有机会。
  就好比门上有一把锁,自己只需要找到钥匙,就能打开锁,然后进门。就是这钥匙到底是什么?
  “顾娘子最近真的学道?”秦德威开口对圆脸小婢女问道。圆脸小婢女答道:“奴婢也不懂这些,反正看着也是像模像样的。”
  秦德威顿时就有了主意,当即借来纸笔,刷刷刷写了一篇词,递给圆脸小婢女,请转交顾顾娘子。
  而顾娘子此时正坐在斗室小堂中,虽然面对斋坛神像,但却心不在焉,甚至愁肠百结,不知如何是好?
  具体地说,就是不知该不该见外面那个人。他为了自己,默默欠下巨额债务,可自己又拿什么去报答?
  前几日给他钱,他又不要,那他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又能给吗?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的,简直为难死个人!
  忽然见小婢女拿了篇东西回来,顾娘子心情很复杂,那姓秦的终于开了窍,知道给自己写东西了?
  别人不晓得国公楼影壁上的小学生是谁,她可门儿清!她也许是全大明第一个知道小学生是谁的人!
  拿着这一页纸,顾琼枝轻轻叹口气,如果小少年按捺不住情思,写了男男女女的内容,那自己要不要接受?如果拒绝了,会不会让他伤心?
  抱着纠结心情展开看去,只见上面写道:“上界螅{非人间世,众生渺渺如海中沙。以如此之至微,求自通于至远。
  亡何得达?惟有至诚。女子虽愚,愿奉心学道……”
  很好,这是一篇道家青词,大致就是为新人学道祈福的意思,顾娘子看的很明白。
  所以姓秦的带着姓王的写了几百字的春情芳树,私下里还不定有多少不要脸的诗词;而给自己的,就是这么一篇玩意?
  这意思难道是说,看到自己学道了,还想鼓励一下自己出家?
  真元观大门外的秦德威沾沾自喜,学道修道什么的都不要紧,投其所好就行了!
  比如当今天子也信道啊,以后数十年间,大臣不就争相写青词进献,借此以求圣眷吗!所以有样学样就即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