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大人这次针对徐老爷,乃是擅自侵夺中城御史、北城御史、清军御史之权!”
  所以我又以为,御史风闻言事并不是没有边界,譬如你觉得兵部有问题,你难道能跑过替兵部尚书坐堂?”
  其实在大明朝,言官的权力边界一直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就好像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一样,永远不会有最精确的定义。
  所以到底如何定义,就看双方吵架辩驳实力了,这是秦德威的长处……
  满堂顿时鸦雀无声,在这次事件里,近乎无敌的刘御史,就这样被正面直接消解了?就连南京锦衣卫同知刚才也没做到啊!
  刘御史本人先前也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西城御史难道还管不了三山门把总?
  可是经过这样分析总结,自己居然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个监察权!毛病出在哪里,他情急之下想不清楚!
  徐指挥错愕的望着秦德威,然后就是狂喜!
  没想到惊喜来得如此突然,难道刘御史对自己张牙舞爪威胁了半天,敢情就是个屁?
  说真的,自己这事本来就是个屁啊!如果不是姓刘的别有目的,其他御史根本就懒得理自己这种事!
  秦德威趁着大家都在安静,双手笼在袖子中,对徐指挥微微躬身,彬彬有礼的说:“其实在下是一个状师,专擅应付各种行政、律法官司。
  如果刘大人一意孤行,强行对徐老爷执行监察权,在下建议徐老爷大胆上告,将官司直接打到朝廷。
  在下愿意竭力为徐老爷提供状师服务,协助徐老爷撰写上告文书,并出堂答辩。只是这个收费问题,等私聊。”
  神踏马的状师……刘御史之前绝对想不到,自己堂堂一个御史言官、朝廷台垣风宪、大明良心,竟然会被一个垃圾小厮按在地上摩擦了。
  看到妹妹那因为自己无能而失望的眼神,刘御史想起了十几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六月。
  一对年轻兄妹在三山门走投无路,哥哥是个读书人,不事生产,妹妹是个女性,无法独立养家糊口。
  最后哥哥拿着一笔银钱,含泪看着妹妹投进了三山门把总的怀抱……
  不!刘御史将些许前尘旧事甩了出去,他一定要尽全力弥补妹妹!
  刘御史突然开始凶狠的盯着徐世安,咬牙切齿道:“一个十二岁就知道流连花街柳巷之人,无才无德,也想从朝廷获取百户官位?
  本官没别的本事,拼着御史不要,也要换掉你!”
  徐世安被刘御史吃人般目光盯得有点害怕,下意识就躲到了秦德威后面去。
  秦德威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指着刘姨娘,对刘御史说:“真是可笑之极,无德之人不是别人,真是你那好妹妹!你这个当兄长的居然……”
  刘御史大怒:“住口!真当我不敢灭掉你?”
  “死里逃生”的徐指挥也对秦德威有点不满了,你怼刘御史就算了,你骂刘姨娘是几个意思?刘御史算是外人,但刘姨娘还算徐家人。
  “其实在下是一个状师,不分是非,只讲逻辑。”秦德威无视所有人态度,淡淡地说。


第五十二章 爱信不信
  逻辑是什么意思,众人不懂,闻所未闻,只是听起来高深莫测。
  秦德威又回到徐指挥这里,“在下前次来到贵府,只见一片祥和,的确是兴旺人家。但今次再来贵府,却见内乱丛生,其中必有小人作祟!”
  作祟的小人是谁?徐指挥很想问,但又没问出来,只是向右看了看刘御史,又向左看了看田锦衣。
  呵呵呵呵,还是不问了。
  秦德威也不用徐老爷发问,又道:“在下还有一个疑问,徐老爷与安三爷在南市楼街之事,为何能瞬间传遍全府?”
  这回是田锦衣接话了:“好奇看热闹之心,人皆有之。南市楼街这样的事情都爱听爱传,传遍全府又有什么奇怪的?”
  秦德威又抛出了自己观点:“如果只是片言只语传来传去,倒也罢了。但立刻传的却都是父子同乐之类的话,明显是第一时间就有人刻意加工过的!
  所以我断定,必然有人兴风作浪推波助澜!”
  最大受害人徐指挥闻言勃然大怒,喝问道:“是谁?”
  秦德威回答说:“我以为,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谁在兴风作浪。”
  知道内情的人想了想,纷纷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刘姨娘。要说此事里谁收益最大,那真只有二房刘姨娘了……
  首先,徐夫人逼问徐指挥,徐指挥被迫自我曝光,然后事情传了出去,徐老爷就迁怒徐夫人,搬到二房住去了。
  其次,这个传闻同时抹黑了徐指挥和徐老三,刘姨娘所生的徐二哥明显受益,然后才有刘御史趁机逼宫。
  众人突然又明白,为什么刚才秦德威会骂刘姨娘是无德之人了。
  刘姨娘又被气得发抖:“你有什么证据?就敢在这里血口喷人、凭空污蔑!”
  秦德威很淡然地说:“在下只是一个状师,并不是法司审案,所以不问证据,只讲逻辑。姑且言之,在座诸位爱信不信。”
  徐指挥惊疑不定的看着刘姨娘,一边又对秦德威问道:“刘姨娘并不知道老夫那些事情,她又如何能推波助澜?”
  “那徐老爷昨日都见过谁,都跟谁说过?”秦德威其实也想理清楚这个事情,只是需要更多细节。
  徐世安总算找到露脸机会了:“我清楚我最清楚!一开始父亲在书房见了我,然后让我去喊周大娘过来问事。
  到了内宅里,我一时间没看到周大娘,就犯了懒,打发柳月去找找周大娘,然后似乎就惊动了母亲……”
  “停!”秦德威喝止了徐世安,然后总结说:“所以最初的知情人是徐老爷和徐老三……不,安三爷,以及徐夫人和柳月,一共四人。
  也就是说,最初知情人四个,最终受益人算是一个。那么问题来了,哪位知情人能与受益人一起受益?或者说,谁有可能从受益人那里获得好处?”
  众人只感觉完全没有自主意识了,只能跟着秦德威的引导一步一步去想。
  秦小状师的提示已经很明显了,四个知情人里,谁有可能与受益人一起受益,或者从受益人那里得到好处,谁就是散布“父子同乐”流言的嫌疑犯。
  徐世安经过深思熟虑,甚至使用了超出年龄段位的排除法,首先排除了自己和母亲徐夫人,然后果断诚实的说:“我觉得是我爹!”
  卧槽!徐指挥顿时气血上涌,伸手就往旁边刀架去摸。留此孽子还有何用!
  秦德威离得近,立刻冲上去抱住了徐指挥的手臂,劝道:“徐老爷你冷静一点!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啊!”
  随即生怕其他人被带歪了思路,又赶紧扭头提醒:“诸位想想,为什么当时柳月不去遵照主人家吩咐去找人,反而带了夫人去找徐老爷闹!”
  徐夫人懒得理父子丑态,对着身后大喝一声:“柳月出来!”
  四个知情人里,徐老爷和徐老三不可能自己传自己的丑事,徐夫人更不会传让大房脸面无光的流言。
  那么有嫌疑的知情人就只剩一个了,正房婢女柳月!而且回想起来,柳月确实如同秦德威所言很可疑,有挑拨生事嫌疑!
  柳月扑通一声跪在了徐夫人前面,慌慌张张的连声叫道:“老主母明鉴!奴婢身为正房之人,怎会做那种事!老主母不要受人挑拨,冤枉了奴婢!”
  哟,这不就是那晚来找自己的绿茶小姐姐吗?秦德威认出来了。
  不过他此时有点困倦,毕竟刚才最费精神的就是他了,这一切赶紧结束吧!
  秦德威习惯性打了个响亮的哈欠,然后穷极无聊的说:“我看这徐府里里外外,总共也没二三十口子人吧?
  又不是几百口人的大豪门,查个事情有什么难的?
  将徐府中人一个一个单独查问,让他们每个人都必须讲明从哪听来的流言。然后把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再整理脉络,就一定能找到大致的源头。
  我个人猜这个源头,不是柳月就是二房里的下人仆役。但我并没有证据啊,就是纯粹的个人猜测,诸位爱信不信。”
  众人一起无语,这还信不信个脑袋啊?
  反正看现在的情况,徐夫人肯定信了,而且她也必须信啊!就是没实证,徐夫人也会信的!
  不过真那么查,应该能查出点东西,就看肯不肯查了。
  柳月也想明白了,瞬间脸色惨白,伏地不起叫道:“夫人饶命!”
  徐夫人恨恨的看了看柳月,又看向坐在对面的刘姨娘。
  秦小哥儿说的没错,一个小妾勾结正房婢女,蓄意在家里兴风作浪,污蔑家主和嫡子,这不是无德之人,又是什么?
  刘御史也看着妹妹,久久无言,他又想起了十几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六月……
  秦德威很老阴阳的在旁边补充道:“敢问刘御史,以妾室图谋家主嫡子,可是你们刘家之德?
  有母如此,其子又能好到哪里?刚才闻父有难而大笑之人,德行可为百户否?你乃风宪之官,意欲弘扬如此风气否?”
  徐世安突然记起了先前秦德威说过的一句话,得意洋洋指着徐二哥说:“我秦兄弟说过,本想放你一马,让你好自为之,奈何你非要作死!”
  不知为何,众人在听到“放你一马”、“好自为之”这两句,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时秦德威说这两句话,大家都当是个笑话了,只以为是秦德威被辱骂之后的嘴硬而已。
  谁能料到……
  “够了!不要再说了!”徐指挥暴躁的拍案喝道,这真踏马的一地鸡毛!
  家里的破事,怎么越抖搂越多,别最后抖搂的满大街都知道!
  一开始放秦德威进来,是想着找点其他事转移注意力,结果还不如不放呢!
  这秦德威不负责任的制造了一大堆问题,却又不能解决!
  怎么处置刘姨娘?那是给自己生了儿子的人!
  怎么处置柳月?那是自己身边老亲兵的女儿!
  还有,又该怎么安抚正房?这徐家家主当的,比刚才更难受了!
  徐指挥仰天长叹,下意识的说:“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秦德威愣了愣,仔细回想了一下,终于记起了初心:“我……一开始,其实是想着来解救母亲。”
  徐指挥无语,就这?
  老夫太极功夫治家多年,左右糊弄方得维持表面和气,今天一下子被你搞得彻底撕破脸了!


第五十三章 并非结束
  放在正常人家,类似事情不会如此难办,宠妾欺主自然有国法家规各种章法处置。但是徐指挥家情况还是有点特殊,所以就让徐指挥十分造难了。
  对二房处置轻了,大房主母必定不同意,大房娘家人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别说把百户给了大房就能当补偿,徐夫人可是认为,百户本来就该是大房嫡子的!
  若是为安抚大房,对二房处置重些,刘御史又还在那边看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纵然这次侥幸逃脱出去,但终究还是惹不起。
  在僵持气氛中,最终还是刘御史先开口道:“舍妹犯下大错,是我刘家教人无方!
  在下愿将舍妹领回家去,关三个月禁闭以为教训!也请徐大人再慢慢寻思,还该如何处置!”
  这算是在赶出家门和留下之间,做了一个折中方案,给各方都留下了缓冲余地。
  想来想去,也只能先这样了,徐指挥连连叹气,走到刘姨娘面前:“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可你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