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都是会试名次前列的考生试卷,以及极个别被打过招呼的、受到大佬重点关注的考生试卷。
  剩下还有两百多份小透明考生试卷,暂时不用分配,被堆放在文渊阁中堂。
  哪位读卷官看完了手里的试卷,就可以再自取几份继续看,直到所有试卷都被看完。
  到目前为止,读卷官大佬们并不知道任何一份试卷的具体文字,但他们却都知道,本次殿试出现了一篇万字长文。
  拿到分给自己的试卷后,有心的大佬们迅速检查了一下手里所有试卷的厚度,并没发现有厚度特别突出的。
  顿时又有六七个大佬抬起头来,互相扫视了几眼,再看向堆积在中堂的剩余试卷。
  他们立刻就发现,中堂桌上这堆试卷里,最上面的一份明显比正常试卷厚很多!
  就是它!传说中的那份万言试卷!就在那里!
  当即就有数人按捺不住,齐齐伸出了魔爪,瞬间七只手出现在了万字试卷上方,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伸手的人有大学士方献夫和翟銮、吏部尚书夏言、礼部尚书顾鼎臣、兵部尚书汪鋐、刑部尚书王廷相、左副都御史霍韬。
  想得到会试第九十一名秦先生试卷的人,顿时全部暴露了。
  夏师傅疑惑的看了眼翟銮和顾鼎臣,别人伸手都可以理解,你们两个弱鸡凑什么热闹?
  主持的总读卷官首辅张孚敬指着万言试卷说:“尔等几个对此卷有兴趣的,次第传阅,再议定是否可列入一等。”
  按照殿试读卷规定,先选出一等试卷,然后再由内阁从一等试卷中选出前三名,其余的往下排。
  一开始进不了一等的试卷,名次肯定高不了。
  七个人从次辅方献夫开始,一个一个的传阅万字试卷,其他不想掺乎的人就不看了。
  传阅一遍后,左副都御史霍韬率先发难:“我看此试卷,文法粗糙,称不上佳作,不可以举为一等。”
  王廷相反击道:“但他写了一万字!让你霍韬天黑前写就万言书,难道你还顾得上雕琢字句?”
  夏言补充说:“国家以策取士,在质不在文!文法倒在其次,应当先看内容。”
  兵部尚书汪鋐又挑出了问题说:“这试卷字迹,潦草随意,毫无优美可言,怎可举为一等!”
  王廷相继续反击说:“但他写了一万字!让你汪鋐天黑前挥笔写出万言书,难道你还顾得上字法?”
  夏师傅也继续补充说:“国家以策取士,在文不在字!”
  方献夫摇头道:“此试卷多有偏颇指责之意,抨击臧否之句。殿试写文还是应当持中醇雅,少做惊人奇诡之举。”
  王廷相仍然驳道:“但他写了一万字!”
  方献夫觉得王廷相就是故意捣乱的,怒而反问道:“文风与字多字少有何关系?”
  王廷相掷地有声的说:“只要能日写万字,文风如何并不重要!”
  方献夫呵斥道:“此人品德败坏,胡作非为,侥幸屡屡逃脱惩处,纵然能日写几万字又如何!”
  王廷相疑惑的反问:“看来你知道这试卷是谁的?所以你心思必定不公,请勿多言!”
  方献夫:“……”
  张孚敬心里也在不停斟酌,如果放在十年前,大礼议硝烟弥漫,皇帝还完全支持自己、信任自己的时候,这样试卷直接强压下去就行了。
  但现在,张孚敬已经不敢赌了。皇帝对自己越来越有所保留,君臣之间再也没有十年前亲密无间的状态了。
  他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听到万字策文的事情,猜不出皇帝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皇帝真有什么反应,自己这个殿试前被秦德威攻讦的人就是首当其冲。
  张孚敬最后一锤定音说:“暂时列入一等吧!”
  霍韬顿时急眼了,“首揆三思!”
  只有礼部尚书顾鼎臣暗暗想道,就这些人的见识,看来最后赢家还是自己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有人想搞事!
  朝廷规定的读卷时间是两天,在第一天,讨论完最厚的那份不知名试卷后,读卷官就是各自看各自的,互不干扰。
  剩余的时间风平浪静的过去了,然后等到天黑,众大佬出宫回到礼部休息。
  大家都知道,第二天的排名才是关键。
  左副都御史霍韬立刻钻进了首辅张孚敬的房间,开口道:“养虎为患,遗患无穷!”
  虽然没点名,但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
  张孚敬很有格局的答道:“虎在山林,我们难以施展。不如让他进了官场,便如虎入牢笼,有了约束羁绊,反而对我们有利。”
  霍韬急躁的说:“那也不可让他进入二甲!放到三甲末尾,给个八品闲杂小官就能打发了!
  相信我,不能给他任何机会,否则吾辈死无葬身之地!”
  霍韬这种教人做事的口气让张孚敬有点不悦,你霍韬只知道在这里拱火,但压力全是他张孚敬的!
  便回应说:“首辅是我,自有决断!”
  霍韬对此深深的失望,“你张孚敬当年承受千夫所指,对抗整个朝廷的勇气呢?
  你连续拱走杨廷和、蒋冕、毛纪、费宏、杨一清五任首辅的勇气呢!
  而如今,你张孚敬居然对一个未入官场的少年也要妥协了?”
  张首辅只感觉,真踏马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忍不住就阴阳了一句:“万一有了差错,责任全在首辅,你霍韬又能有什么事?”
  霍韬怒气冲冲的说:“吾欲与若复牵美姬俱出京师西门游海甸,岂可得乎!”
  看着霍韬出去,张首辅也没有留客,只能暗叹口气。殿试三百二十五人,你霍韬只盯着那一个,格局太小了。
  霍韬走了后,刑部尚书王廷相就来了,这让张首辅很诧异。
  莫非是来替秦某人求情的?你王廷相还有脸找上门?是首辅的拳头不硬了打不死你了吗?
  王廷相却若无其事的闲聊说:“听说首揆近来多病,还是应当注重养生啊,我这里有几个补气药方,不妨试试。”
  张首辅:“……”
  王廷相又絮絮叨叨的说:“如果首揆支撑不住,那就是方阁老主持内阁了。
  但方阁老此人不做事,耳根子也软,容易被人利用啊,所以首揆要保重身体!”
  张孚敬冷笑几声,讽刺说:“尔等若能安分守己,还能让我多活几年!”
  王廷相打个哈哈,就起身离开了。
  片刻后,捏着药方的张孚敬才品出意思来,王廷相暗示的是,次辅方献夫与霍韬都是广东南海县的!真正的同乡!
  真是拙劣的离间,张首辅不禁嗤之以鼻,他们可是大礼议一起打出来的交情,岂能因为几句话就离心?
  但夜深睡着前,张首辅却总忍不住想,霍韬是不是有那个意思?如果自己倒下了,换方献夫接任首辅,对霍韬是不是更有好处?
  又到了次日,也就是四月初四,读卷大臣们再次来到文渊阁。
  今天就是确定三百二十五人最终名次的一天,明天就是盛大的传胪唱名仪式!
  该看的试卷昨天都看完了,众读卷官齐聚文渊阁中堂。
  昨日除了不分卷的张首辅外,每名读卷官都交了两份一等试卷,一共是二十八份。
  再加上最先定下的最厚的那份试卷,以及首辅另外挑出的一份,总数是三十份一等卷。
  拟定进呈给皇帝的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就将由内阁从这三十份一等卷中选出来。
  如果把科举比喻为攀登金字塔的话,这就是最后的塔尖了。
  这三年科举周期,大明大概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了童子试,数以十万计的人参加了道试,数以万计的人参加了乡试。
  最后四千人参加了今科会试,从中取中三百二十五名参加了殿试。
  三百二十五人中,又只有三十人进入一等,今天即将决出最后的三鼎甲。
  首辅张孚敬、大学士方献夫、李时、翟銮象征性翻过一等试卷后,由强势首辅选出了三份试卷,暂定为前三名,其他三个大学士习惯性充当了摆设。
  然后三份试卷又在其余读卷官手里传阅了一遍,在张首辅虎视眈眈的目光里,无人提出异议。
  就连首辅的最大政治对头,吏部天官夏言也没有说话。
  这前三名试卷里,有一份是夏师傅唯一女婿的亲戚!
  进呈给皇帝的三份试卷就此落定,只是这三份试卷现在并不排名。
  等皇帝看过三份试卷后,会御笔钦定出一甲三名的名次,象征天子取士。
  随后又排定了十份备卷,万一皇帝对前三份试卷里有不满意的,就可以从备卷里再换。
  正常情况下,这十份备卷基本上就是二甲第一名到二甲第十名了,除了三鼎甲之外最瞩目的名次。
  人人瞩目的那份万字试卷,被列在了备卷里的第十。
  这个名次很好很微妙,充分体现了各方的政治智慧,和宰辅的格局考量。
  说低也真不低了,二甲第十名已经足够醒目了,也列入了三鼎甲备卷,不至于被人说排斥贤才!
  说高也不算太高,毕竟没有到三鼎甲和二甲前五的地步,勉强能维护住首辅的尊严体面。
  而且大家都不能确定,天子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这种出风头的策文。
  反正这个名次不上不下,就算天子关注到,也足够交待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
  剩下的试卷,大体上分为二甲和三甲,由读卷官按照官位顺序,一个一个轮流填名次。
  直到这时候,所有试卷仍然不会拆开看名字的。
  临近午时,三鼎甲之外的名次排完后,十五名读卷官捧着前三份试卷,一起来到文渊阁北边的文华殿朝见皇帝,让皇帝裁定前三名的最终名次。
  在这个环节,礼部尚书顾鼎臣作为知贡举官,要向嘉靖皇帝汇报此次科举的整体情况,这也是很程序化的。
  只听顾鼎臣公事公办的跪奏道:“时天下士就试者四千人有奇,三场拔其由尤者具额以俟宸断,得三百二十五人张之甲榜……”
  其他众大佬精神高度紧张了两天,再听这种长篇套话,不免都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但也没办法,官场就是这样,形式总是要走的。
  “……其中有少年秦德威者,以十七岁稚龄登榜,嘉靖朝以来独有也!”
  雾草!从首辅张孚敬到天官夏师傅,再到打酱油的工部尚书,全都不困了!
  大家都是老官僚了,这个时候单独提起某一个考生的情况,从来没有过!
  众人齐齐愕然望向还在做汇报的顾鼎臣,你这是要搞事?
  你一个向来不起眼的弱逼尚书,这么搞事图什么?你和秦德威的关系,八竿子也打不着吧!
  更想不通的是,你顾鼎臣到底想搞什么事?


第四百三十八章 嘉靖男儿
  在平时,大部分朝臣都觉得顾鼎臣是个官场弱逼,整天不知道在干什么的混子。
  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顾鼎臣是嘉靖朝第一个给皇帝写青词的大臣!
  众人还在惊疑不定时,又听到顾鼎臣继续奏道:“据臣考证,少年中举者,前朝皆有,嘉靖朝至今唯有秦德威一人而已。
  至于二十岁以下少年登科者,唯有天顺朝李东阳十八岁、成化朝杨廷和十九岁、弘治朝董玘十九岁三人,另有成化朝费宏为二十岁状元。
  其后正德朝再无少年登科者,至我嘉靖朝才有秦德威十七岁名登甲榜,年纪甚至比前人更小,堪为我皇明科举之盛事也!”
  一直听到这里,如果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