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循吉顾左右而言:“有人对老夫说,这个秦德威学问驳杂,喜好刁难嘲讽,有点像我,所以才有了兴趣来南京,难道白来了么?”
  同为苏州人的文征明看着顾老盟主脸色不好看,就扯了扯杨循吉袖子:“别说了!”
  本地著名隐士许隆与顾老先生向来配合默契,出面道:
  “今日东桥公有大事与诸君共举,不要打岔提无关之人了,今日这事与秦德威无关!”
  顾老先生终于可以侃侃而谈:“金陵乃六朝古都,又是本朝南都,天下名城!
  提到金陵,向来以典故胜迹出名,但长时以来,众说纷纭,无有归纳,反叫人十分模糊。
  所以经过我一年来精心研究,特意提出金陵八景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标志传世!”
  “八景是什么?”有人问道。
  顾老盟主早有准备的一一列了出来:“钟阜祥云、石城瑞雪、龙江夜雨、凤台秋月、白鹭晴波、乌衣夕照、秦淮渔笛、天印樵歌!”
  顿时引来一片叫好声!外围士子大都是本地人,听到这种弘扬本地文化的事情,当然叫好。
  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总结过,顾老先生这个提法,简直就是开创性的。
  顾璘对着文征明拱了拱手,又对身边众友人道:“我欲请文衡山先生为八景作画,命名为《金陵八景图》,想必是传世之作!”
  众人大赞道:“诚乃佳话也!”
  然后顾璘又对身边众友人说:“有画不可无诗,也请诸君助一臂之力,八人每人写景一首!”
  这事情确实有点意思,众人也再次轰然叫好。
  顾璘总结道:“名城、名士、名画、名诗,交相辉映,至少可流传百年!
  吾辈所求,不就是传世吗!以后世人说起金陵,首先想起金陵八景,然后就会想起我们!只要金陵城还在,我们的故事就不会消亡!”
  不得不说,众人还是挺佩服顾璘的,不愧是年轻时的逼王,确实有创意。
  硬生生的造出一个概念,他们还能跟着沾光,名字跟着金陵城一起不朽。
  外围士子议论纷纷,如果按照顾老盟主所言,岂不又是只有老前辈们装逼?那他们今天过来,就是个背景板吗?
  顾老盟主大概知道别人所想,又赶紧说:“诸生稍安勿躁,前辈们所写乃是主诗!尔等亦可赋诗进献,写哪个景的就投给哪位前辈,如果被选中,便可作为副诗!”
  这时候,人群角落里突然有人“哈哈”大笑,并尖刻的嘲讽道:“宛如跳梁后面那两个字,可笑之极!”
  顾老盟主这几年被秦德威砸锅砸得习惯成自然了,条件反射般的呵斥道:“秦德威你闭嘴!”
  那人突然就噎住了,像是被人掐住了笑声,好半天才答道:“抱歉,在下并不是秦德威!”
  众人:“……”
  顾老兄(弟)到底经历过什么,对秦德威这个名字有多么敏感啊?


第三百七十九章 还是不是主角?
  众人感慨完顾老盟主的反应,又一起去看发声讽刺之人,却见那人只是个十三四岁的白皙少年。
  惊讶之余,又恍恍惚惚觉得这个场景莫名的眼熟。看来顾东桥刚才骂错了人,也真是情有可原啊。
  现在的少年人,都这么不讲究的吗?
  越中名士陈鹤陡然失色,连忙起身拉着这少年,急急往外走,要另找个地方教训。
  “慢着!”姑苏老狂生杨循吉很感兴趣的开口问道:“此子是谁?”
  那少年挣脱了陈鹤,对杨循吉答道:“小子山阴徐渭!”
  雾草!秦德威大吃一惊,这不是少年版的徐文长徐青藤吗!
  此时秦德威带着遮阳大帽,又刻意压低了帽檐,盖住半张脸,非常低调的站在人群外围。
  因为最近这一年半发育很快,他的个头已经相当于略矮的成年人,别人只看身高也没想到是秦德威。
  毕竟南京这边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对小学生印象还停留在一年半前的矮人一头。
  虽然秦德威可能会另眼相看,但对这时候的人们来说,徐渭还是个小透明。
  陈鹤对着众人介绍道:“此乃吾乡神童,近日他家中遭变,我便带着他出来散心,也是让他长长见识。”
  杨循吉觉得徐渭这个敢放炮的狂劲儿挺对胃口的,又问道:“你说可笑之极,有何可笑之处啊?”
  徐渭便看着顾璘开口道:“小子这两日,但见诸士子奔走前辈门下,只求片言褒赏便声价骤起。
  再看今日之会,莫敢后至,恭敬景从,宛如朝见!
  故而一笑所谓盟主前辈,操文章之柄,虚张声势,吹嘘才俊。又宛如南面王封官赐爵,真乃近来罕有!”
  不怕没话说,就怕不让说话。少年徐渭得意洋洋的看着众人,纵然你们生气,也遮掩不了事实。
  人不轻狂枉少年,就该如此意气激扬的揭批不良风气!越生气,越愤怒,就越能体现你们的虚假和色厉内荏!
  被矛头指向的顾璘老先生却无动于衷,很淡定的挥了挥手:“你说完了?下去吧!”
  徐渭顿时疑惑不解,你这老头为什么不生气?难道自己的语气不够激烈?用词不够刻薄?
  还有,大家倒是给点反应啊!这样无视自己是几个意思?
  想到这里,徐渭忍不住就高呼:“诸君对逆耳之言假作不闻乎!”
  王逢元昂首而出,轻蔑一笑,对徐渭嘲弄道:“老师从嘉靖九年到嘉靖十一年,足足被秦德威这样骂了三年!
  你这个不知从哪钻出来的跳梁小儿多骂一次,还都是陈腔滥调、了无新意,又能怎样?有什么值得议论的?”
  顾老盟主不满的瞪了眼弟子,瞎说什么大实话!
  混账!徐渭大怒,没想到对方完全不生气,自己反而被气了个半死。
  前文介绍过,王逢元就是很会言辞刻薄的才子,不然也不会被老盟主当接班人培养,不会怼人怎么当盟主?
  只是生不逢时,遇上了天克之人,才总是显得弱鸡。
  所以众人没觉得王逢元出来怼人有什么奇怪的,但就是这腔调有点怪异……
  顾老盟主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内心有点恼怒,他说过不许提秦德威!
  这关门弟子,今天很不一样!不,应该说最近这一年来,早就很不一样了!
  但徐渭乃是百年一见的真神童,几百年后还流传一堆少年徐文长的民间传说故事,哪能服气?
  偏激脾气发作起来,当即又说:“我的话还没有完,尔等仍有第二个可笑地方!
  南京城江流环绕曲折,故而与广袤不相称,非体国经野、辨方正位之处!
  大内又迫东城,且偏坡卑湿,昔年太子、太孙皆不禄。是以江流去而不返,山形散而不聚,恐非帝王都也。
  自国朝以来,南京无有状元、宰辅,亦无大家,岂不能说明问题?
  这地方不行!所以尔等以都城名门自诩,以文坛盟主自居,宛如夜郎之事,岂不可笑之极!”
  雾草!已经切换到看戏模式的秦德威再次震惊,小徐这地图炮有点大啊!
  难怪此人历史上极度落魄潦倒,最终什么也混不上,就这性格,谁能容忍!
  果然现场大哗,群情愤激!参加文会的人,大都是南京本地人,哪能听得了这些!
  还是王逢元出面,对徐渭怒喝道:“都是胡言乱语!谁说南京出不了文坛大家!秦德威难道不是?”
  徐渭嘴硬说:“我并不以为这算大家!”
  王逢元回应说:“在江南,文衡山先生赞誉为当今江左第一!在京师,一人力压嘉靖八才子,无人能争锋!
  当年主持天下文坛的复古七才子中,那王浚川公也指定秦德威为后继之人!
  这样成就独步天下,至少是当今海内文坛唯一一人,如何不是文坛大家!你能找出第二个来么!”
  双方你来我往的互怼,众人正听得入神,突然又听到有人暴喝:“你够了!”
  众人转头看去,却见老盟主顾璘正对着王逢元怒目而视。
  来捧场得这些,很多人都是顾璘多年老友了,顿时就意识到,这对师徒之间好像出了点问题?
  徐渭不管这俩师徒怎么回事,又直接怼了回来:“我还是不以为秦德威算大家!
  所谓文坛大家,不一定要开宗立派,但必定能引领潮流,影响一时之风气!”
  王逢元看了看老师顾璘,先是沉默了片刻,然后仿佛再次下定了决心,却对徐渭问了个古怪的问题:“你今年岁数几何?”
  徐渭莫名其妙的回答说:“十四!”
  王逢元哈哈大笑,讥讽说:“谁说秦德威没有引领风潮?这不就有你这样来效仿?
  你今天这个模样,说到底,不就是想学秦德威少年成名之法吗!你还敢说秦德威没有影响风气?”
  混蛋!少年徐渭顿时暴怒!
  王逢元又幽幽叹道:“但你也晚了,秦德威十二岁时就能力压全城,并写出《芳树》这样诗篇。
  而你都已经十四了,要学还是有点晚了,出新出奇都做不到了。”
  少年徐渭简直要气炸了,大声说:“在下根本没有学秦德威的想法!”
  附近其他南京本地士子顿时七嘴八舌的,纷纷开口道:“大家都看得真切,就是学了!
  你这样以狂喷詈骂,胁持士大夫而求名,不是学秦德威又是学谁!”
  徐渭的泪珠子都开始往下掉,带着徐渭来参加文会的陈鹤连忙上去帮着擦眼泪,又拉着徐渭走到偏僻地方劝解去了。
  看似打退了对家,但顾璘却没有一点高兴样子,板着脸斥责道:“王逢元你住口,回草堂去不要出来了!”
  众人顿时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师徒两人身上,看来这对师徒之间不只是有点问题,而是大问题啊!
  带着遮阳大帽藏身在外围的秦德威很无语,今天这文会场面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
  自己到底还是不是主角了?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第三百八十章 何为宗师(上)
  天地君亲师,无论顾璘说了什么,王逢元也不能公开与老师顶嘴。
  所以他只得深深叹了口气,又对顾璘劝了几句:“老师,时代变了!不可固步自封啊!
  既然我们金陵出了个秦德威,我等不妨举起这杆大旗,以声力气义,张扬南都文人威望!”
  顾老师依旧冷着脸不说话,王逢元低头离开溪边文会人群,独自回了松坞草堂里。
  在场的都是文人,从这只言片语中就能听出来,这对师徒之间,肯定在理念问题上出现了巨大矛盾。
  秦德威偷偷目送王逢元背影,心里也是怪异的很。
  他预先设想的是,不管顾老头搞出了什么的新项目,文人文会万变不离其宗,总脱不了一个“文”字。
  所以只要他能即时赶到现场,在旁边窥伺时机,然后现身碾压就行了。
  几年来套路一直是这样的,但在今天,从徐渭放炮到师徒矛盾,场面一直就很诡异。
  结果就搞得秦德威也一直拿不准,自己该不该现身。
  这时候干扰项都排除了,顾老盟主便继续主持文会,对众人说着自己的新项目:
  “刚才老夫少说了一项,还应当有美人!既然有了金陵八景,每景再搭配评选一个美人,可称为八艳!”
  当即就有老色批叫道:“妙!”
  聚在另一旁的莺莺燕燕们听到这个,一起各有心思的娇笑起来。
  顾老盟主很有煽动力的总结说:“名城、名胜、名画、名诗、名士,再加上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