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6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稍候,只听到李福寿幽幽的说道;“红毛番肆意妄为,若不予以惩治从儆效尤,君主威严何在?”
    张立听到这话心中“咯噔”一下,知道国王陛下已经对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产生了杀机,作为“海外华人移民保护者”,绝不能坐视类似恶性事件发生,这是赤裸裸的在挑战君主威严。
    对于疯狂作死的荷兰人,张立半点儿好感都欠奉,他认真考虑了下回答道;
    “臣斗胆直言,在采取外交行动的同时,可令婆罗洲舰队在巴拉维亚外海进行威慑巡航,通令荷兰总督府,在限定时日内给予满意回答,否则不介意炮轰巴达维亚,并保留进一步军事反应的可能,想必对方就是脑袋瓜里全是浆糊,这时候也该反应过来了,做出明智的选择。”
    “可,此事你去处理。”
    “臣恭领王谕。”
    陛下金口一开,张立浑身立马轻松起来。
    那个心里快乐的就别说了,就像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36000个毛孔都透露着“舒爽”二字,领命之后脚上踩着棉花就出去了,整个人都是晕淘淘的。
    陛下能够采纳他的建议,那可真是莫大荣幸,说明自己通过了陛下的考校获得认可,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大的荣耀呢?
    张立的表现看在李福寿的眼里,他只是波澜不惊的转过了头,久居高位后,这点儿小事还无法挑动他的心绪。
    既然已经命令婆罗洲舰队出击,剩下的李福寿便不再关心了。
    泗水暴乱说到底是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自家的事儿,大洋王国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实属不易。
    舰队出击难道不花钱吗?
    巡洋舰编队出击一次最少要花费几万金元的费用,锅炉燃烧的优质煤炭,重油,舰艇和人员开支都不是小数,这还仅仅是近距离的威慑巡航。
    从婆罗洲舰队母港三马林达到爪哇岛巴达维亚(雅加达)外海,单程需4天时间,加上在外海游弋威慑巡航,顺利的话执行该项任务也就是半个月时间。
    巡洋舰都是吞金兽,这样一趟下来最少烧掉几千吨优质煤炭和几百吨重油,都是钱啊!
    若是炮轰巴达维亚,这笔费用还要乘上10或者更多。
    所以,非到万不得已,李福寿也不愿意大动干戈,这笔钱足够在国内修建上百公里的铁路线了(指炮轰巴达维亚情况下),丢在爪哇海里连个响声都听不见。
    李福寿目光看着远方的瀑布奇石,心思早已经飞向了他处。
    “广州事件”发生至今已经三个半月了,清廷一直做缩头乌龟,更不敢激化矛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多国调停上,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章程。
    国际多国调停则是由于大洋王国合纵连横,变得雷声大雨点小,法兰西人现在变成了最积极的捣蛋者,誓要搅黄此次国际行动。
    伦敦对此也无可奈何,毕竟欧洲主要矛盾在英德两国,双方现在关系已经降入冰点,无暇分身他顾。
    高速崛起的德国引起了大英帝国的极大警惕性,在本月份已经将印度第三战列舰队两艘威严级战列舰抽调回本土,以加强本土舰队的绝对优势,应付来自咄咄逼人德意志帝国的挑战。
    威廉二世统治下的德意志帝国丝毫不知隐晦之道,从上到下因为德国的高速发展而信心爆棚,扩张的意图压根儿也懒得掩饰,这严重影响到了英国固有利益。
    弗雷德里希·诺曼这样的狂热民族主义者,大肆吹嘘徳国经济的增长对世界的意义;“繁荣是日尔曼民族帯来的,德意志帝国帯来了陆军、海军、金钱和力量…只有当一国积极肯干的人民感到身上充满春天的血液时,才能出现代的强大力量。”
    泛日耳曼同盟和极右翼政治势力,反复敦促德国在欧洲扩大影响,在“新帝国主义”时代,狂热鼓吹侵略性的扩张政策。
    吉尔伯特…默里表示;“我们是世界各国中的佼佼者…我们最有资格统治别人。”
    德意志帝国蒂尔皮茨海军上将说;
    德国工业化和在海外征服他国,就像自然法则那样不可抗拒。
    布洛首相宣称;“问题不在于我们要不要征服殖民地,而是必须这样做,不管我们愿不愿意”。
    威廉皇帝满不在乎地宣布,德国“要在古老欧洲狭窄的边界以外去完成重大的使命,追求世界范围内阳光下的土地,德意志人民有权享受这一切”。
    相比前任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政策观点有了180度的变化,直接与大英帝国的利益相冲突。
    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处于四战之地,为了消除邻国和英国的防范心理,俾斯麦坚持认为~德国是一个“饱和了的”国家,关心保持欧洲现状不变,而且不热衷于夺取海外领土。
    如今,一切都变了。
    德国海军大臣蒂尔皮茨提出了雄心勃勃发展“公海舰队”的计划,最终目的是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争锋,这极大的触动了伦敦的敏感神经。
    在这种情况下,伦敦无意关心发生在远东的小事,除了高调的德国人以外,还有张狂的布尔小蚂蚱让英国人心烦意乱,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处理。
    因为南非的巨量黄金和钻石储藏量,将深刻影响到英镑的世界金融霸权,伦敦必须要将其牢牢的掌控在手中,不容半点闪失。
    相比较这些重要利益,远东只是边缘利益的边缘,伦敦犯不上为此将小弟得罪狠了,所以选择了摸鱼。
    两广地区轰轰烈烈的推行新政,放松清政府对报纸喉舌的压制,引入新学,新思想,动静闹得十分大。
    周边的省份却诡异的保持缄默不语,朝廷也没有任何说法,国际联合调停也没有实际行动,就这么僵持在了那里。
    面对这种局面,李福寿也没有好的办法,僵化的末日皇朝制度腐败,人心思变,落实行动总是极其缓慢,让人恨其不争,怒其不作为。
    话又说回来,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移民工作作为大洋王国的重中之重,立国之基,不得不在这种诡异的环境中逐渐停顿下来,难以为继。
    两广地区虽然能够继续输出移民,但这块地盘顾氏一族是作为根本之地在经营,也不愿意看到大量的人口流失。
    每年百万规模的移民,对于庞大的神州而言是九牛一毛,压根儿不关痛痒。
    但是两广地区就不同了,这里全部加起来不过2400多万人口,一年移民个百万以上是啥概念?
    更何况越国也迫切需要移民,用以巩固统治基础,两广地区有心而无力,移民工作只能陷入停顿中。
    想了半天,李福寿谓然长叹道;“皇帝不急太监急,诚如是哉。”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不禁笑了;nnd口误了,这不是在说自己是太监吗?


第741章鲲鹏一号
    发生在爪哇岛的“泗水惨案”,并没有影响国王李福寿剩下来的行程,在视察完东加里曼丹州之后,他率领一干政府高层官员又视察了南加里曼丹州和中加里曼丹州,途经北加里曼丹州最后抵达兰芳国。
    沿途看到的一切,令其颇为满意。
    在大化工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整个婆罗洲以农业经济和特色种植园为主,盛产香料,天然橡胶和稻米等作物,尤其是中加里曼丹州,从港口塞穆达向北抵达桑皮特市,再向东南方向百余公里抵达帕朗卡拉亚,数万平方公里都是连片的稻米产区。
    这里水源充足沟壑纵横,灌溉水利设施连片成网,是继清水河流域的第二大米粮仓,供应着大洋王国越来越多的人口粮食需求,尚有余力向爪哇等地出口,农业生产基础已经相当雄厚。
    而北加里曼丹则是开垦了大片的橡胶园和甘蔗林,成为该地区特色经济作物出口的重要基地,在此基础上,正在继续发展更多的橡胶种植园,以应付越来越多的需求。
    至1896年底
    大洋王国管辖下的婆罗洲人口己达430余万人,开垦良田一千六百万英亩,修建道路2。4万公里,铁路660公里,灌溉河流和骨干沟渠总长8700余公里,桥涵八百余座,沿海港口17个,基础设施建设连片成网,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整体上看
    大洋王国对婆罗洲的开发依然远远不足,绝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纵深100公里之内,仅中加里曼丹州所属粮食产区桑皮特市~帕朗卡拉亚市深入内陆,最远达到纵然270余公里的沿河流狭长地带。
    已开发地区占据婆罗洲面积(大洋王国所属)的12%,大片内陆地区,依然被千百年来无人踏足的热带原始雨林所覆盖,这片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依然等待着被开发,被利用。
    1896年末,国王李福寿结束了对婆罗洲为期一个半月的考察,乘船返回澳洲本土。
    此时,巡戈在巴达维亚外海的婆罗洲舰队已经返航,完成了威慑巡航任务。
    从这里发出的严厉信号,很快被荷兰王国接收到了,这令他们大为惶恐。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纵容当地土著残害华裔移民的鲁莽行为,已经被来自阿姆斯特丹的紧急命令叫停,勒令其立即加强泗水地区治安管控,严厉镇压当地土著暴乱,合理赔偿当地华裔商户损失,尽量求得大洋王国方面理解,以避免发生不忍言之事。
    一场危机就此平复,1897年元月11日,大洋王国驻巴达维亚领事馆外交代表郑云松,与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政务官威尔德斯签署了《关于泗水事件善后谅解备忘录》,简称《泗水备忘录》。其中规定了巴达维亚、泗水等华裔人口众多城市,为大洋王国特别关注区。
    大洋王国拥有在上述地区特别利益,包括大洋王国公民在内的华裔群体拥有平等公正的经商、置业、司法及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对此作出郑重保证,将切实加强地区治安云云。
    泗水事件以大洋王国强势的压迫总督府低头,被迫屈辱的签署了《泗水备忘录》,不亚于被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后果可想而知。
    现任总督范…海尔斯玛…布冯子爵受到荷兰王国议会弹劾,总督任期匆忙结束,新任总督正在乘船赶来的途中,范…海尔斯玛…布冯子爵灰溜溜回到国内的情况恐怕不会太好。
    但这已经不关大洋王国的事儿了,此事经过澳洲本土舆论宣传,在国内掀起了又一轮爱国热潮,公民深深的为国家的强大感到自豪,极大的加深了归属感。
    现在的公民去往海外各国,都会再三强调自己大洋王国公民的正式身份,而不愿意提及旧日所属满清王朝,那带给自己的只有屈辱和白眼。
    1897年2月末
    清廷发布皇帝昭令,着即加封两广总督顾延川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坚毅伯爵,以赏其功。
    因年事已高,体力不支,准其所请,去除两广总督之职回乡荣养。
    兹命顾致学履职两广总督,尔应兢兢业业镇守南疆,忠君事主,方不负联之所托也……
    这一份姗姗来迟的朝廷任命,打破了近半年的沉默,总算让远在大洋王国的李福寿松了口气,努力了半年总算没有白费,朝廷方面服软了。
    虽然没有明令开海,但对于各地那些精明油滑的督抚大员而言,这份朝廷任命不亚于一盏明灯。
    但不知道怎么做,那可就真傻了。
    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清楚了,朝廷在洋人面前唯唯诺诺,哪怕两广总督顾延川如此肆意妄为,依然得到加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