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萧相公觉得我西夏是有求于辽国,那结盟也毫无用处。如今宋国已有开拓之意,其志或如汉唐,将使各部族苍生蒙难。此时辽夏如不齐心协力,怕是以宋国之人力财力,非你我两国可单独抵挡。”

    这一次野利仁荣总算说了实话,这才是他所担忧的。

    而萧惠与辽皇耶律重元,其实也是在担心这个问题。

    听到野利仁荣能讲出这一番话来,萧惠终究是被对方的话所打动。

    “既然这样,那西夏称臣这一条便做罢。”萧惠点点头道:“但是之前由西夏先与宋军战上一场,以观应对火器之法有无效果,这个是不能变的。”

    野利仁荣重新走了回来,转身坐下,“萧相公的意思是,这盟约可以签,但是秘而不宣?”

    “当然,否则的话,西夏若应对不了宋军火器,我辽国岂非白白的被你们西夏拖下了水。没得到好处不说,还要莫名其妙与宋军为敌。”萧惠点点头道。

    “既然萧相公有这等顾虑,那便依你所言就是。”野利仁荣哈哈大笑道。

    萧惠点头道:“野利兄可回使馆休息,我这便入宫向陛下禀报此事。最多三日,便会对野利兄有个交待。”

    送走了野利仁荣,萧惠转头便入了宫,去求见陛下耶律重元。

    耶律重元让人将萧惠带到自己的书房,便对他道:“宰相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陛下果然睿智,一眼便看出臣有要事。”萧惠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耶律重元听到萧惠的恭维,不由哈哈一笑道:“既然有要事,那便直接说出来便是。”

    萧惠看了一眼陛下,目光便扫向那些内侍。

    他对耶律重元道:“陛下,非是臣无礼,而是事关我大辽的机密大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好了,我就知道。”耶律重元对那些内侍道:“你们先去门外伺候吧。”

    “是这样,今日西夏以野利仁容为使节,来拜访了臣。”萧惠拱手道。

    “李元昊派野利仁荣这等重臣来我大辽,是安的什么心思。”耶律重元盯着萧惠的双眼道。

    “是这样……”萧惠将自己与野利仁荣见面之时说过的话,又对耶律重元讲了一遍。

    听了萧惠的讲述之后,耶律重元不由笑道:“我当何事,却是西夏如今颇感困难,便想借我大辽之手,为他们分担压力罢了。你提的建议非常好,让先西夏军与宋军交锋一次,便可看出端倪。”

    “那么陛下的意思,是答应与西夏重订盟约?”萧惠听到陛下称赞自己,便试探着问道。

    耶律重元点点头道:“这盟约既然是秘密的,那便重订盟约吧。反正我们大辽也不亏,若是西夏所谓的应对之法,依旧不敌宋军的火器,我大辽也不会吃什么亏。哪怕西夏指出来,我大辽与西夏结盟。只要我大辽不认,西夏也没有办法。”

    萧惠再次拱手道:“陛下高见,臣也是这样想的,都被陛下看出来了。”

    两日之后,萧惠再次请了野利仁荣到自己的府中。

    野利仁荣一见到萧惠,便拱手道:“萧相公,陛下可是答应了?”

    “陛下已经答应了,你我两人随时可以签下盟约。我已经让人草拟了几份,野利兄可先过目一番。”萧惠一抬手,便叫人将盟约文书取了来,放在野利仁荣的面前。

    野利仁荣看了一遍,这几份的内容都是在同小异,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辽国不想冒任何风险。

    这对于野利仁荣来说,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想要拉辽国下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西夏目前是付不出什么代价的,而做到眼下这一步,已经实属难得了。

    “萧想公果然是信人,我看这几份盟约,并无多大的出入。这份相对更合适一些,还请萧相公再次确认一下。”野利仁荣取了自己中意的盟约,摔推到了萧惠的面前。

    两人就文书上的一些细节,再次磋商起来。

    而一日之后,野利仁荣与萧惠两人,便在丞相府将辽夏新的盟约给签了下来,等于成功换约。

    野利仁荣办完事情,便归心似箭。他惋拒了萧惠的宴请,当天便带着一些随从,往西夏的兴庆府赶去。

    临行之时,萧惠还在叮嘱,“野利兄,此次归国,可莫要忘记提醒你家大王。只有西夏真的能应对了宋军的火器,我大辽才会与宋国为敌,切记此事,莫要太久。”

    “萧相公等我西夏佳音便是,定不叫友邦失望就是。”野利仁荣在马上一拱手,便领着人出城而去。

    野利仁荣心中明白,以西夏眼下的情形,只怕与宋军的大战,很快便会再一次发生。

    之前宋军虽然好似停了下来,其实那是在消化已经占据的西夏领土,并且在补充粮草辎重。

    一旦宋军完成了这些事情,兵士们也休整的的差不多,便会是连场大战。

    如今西夏也在收缩兵力,为的就是能在军力上超出宋军,希望可以抵消宋军火器优势。

    因此野利仁荣非常清楚,宋夏之间的战事会更加的猛烈,这也是他急忙赶回去的原因。

    用了十二日的时间,野利仁荣才带人赶回了兴庆府中。

    一到城中,野利仁荣便请求入宫觐见李元昊。

    很快李元昊便命人将野利仁荣请进宫去,他要听取野利此行的结果。

    野利仁荣来到宫中,一见到李元昊,便急忙躬身道:“臣此去辽国,幸不辱命。辽国已经与我西夏重新敲订了盟约,只有一点,那便是辽国不愿冒险……”

    他将辽国的要求细节,再向李元昊讲述了一扁。

    李元昊冷笑道:“果然如此,但也没什么。兴庆府周围大军云集,不日便会与宋一战。到时让辽人见识一下我西夏的厉害,也可使他们少一些傲慢之气。”

 第685章 形势为之一变

    此时西夏的卓罗和南军司、西寿保泰军司已经撤到应理城,以防凉州新军。

    静塞军司则撤到了鸣沙城,接应黄河上游的应理城,并且守护下游西平府。

    而左厢神勇军司、祥佑军司,则已经撤到了盐州城以北百余里的白池城中。

    西夏的军事力量全面收缩,这使得防御能力也大大的增加。

    曹琮在这个时候,也已经进兵占据了静塞军司让出来的韦州城。

    他手中的二十万大军为一路,而盐州城的天武军与折继宣的两万余骑兵则是另一路。

    这两支宋军成犄角之势,使得李元昊不能将手中的兵力聚到一起。

    而大宋河东路转运使陈贯,也看到了便宜,他将与西夏交界处的晋宁军与保德军,也派往了西夏境内。

    晋宁军占据了银州,而保德军则深入夏境,占据了地斤泽这处要地。

    这使得西夏实际控制之地,大大的缩小,只剩了原来的一半。

    但是依旧没人小看西夏的实力,因为对方的兵力还在,仍然有着强大的反击能力。

    此时,凉州与宋境之间的道路终于打通。

    但是对于青塘来说,却是喜忧各半,因为青塘与西夏的交界已经消失,代之的则是宋军控制区。

    如果将地图打开来看,不但西夏是三面俱在宋军的包围之下,就连青塘也是如此。

    这样的情形,是会让人极度不安的。

    只是青塘的唃斯罗见识过宋军火器之利,不敢轻举妄动。

    唯有西夏的李元昊,依旧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大宋军队,并且积极备战。

    在接见归来的野利仁荣之时,李元昊将张元也请了来。

    “张卿,如今我们手中,已有多少大型投石机了?”李元昊对于这大型投石机颇具信心。

    他曾亲眼观看过这投石机的试演,数枚人头大的石头,在长长的木制投杆投掷之下,竟然真的能投到八百步的距离。

    在这么远的距离,看人都只不过是很小一点,却是能够攻击到,这使得李元昊不由叹为观止。

    想来当初宋军新制火器试用之时,应该也是如此吧。

    李元昊有些理解了,手中掌握这样的利器,在战阵之上,很远便可攻击对方了,这仗打起来,还有不轻松的吗。

    再说自己手下的西夏勇士们,最不怕的就是近战。

    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军,又曾怕过谁来。

    “启禀大王,我们手中已经有三百余架大型投石机,如今已经给耀德城的没藏讹庞大将军送去了一百余架。”张元听到李元昊发问,便急忙拱手答道。

    “只有一百架,会不会太少?”李元昊皱眉道:“没藏讹庞对面,可是曹琮的二十万人马。若是少了的话,恐怕会吃亏。”

    “大王放心便是,大将军此时据守耀德城,在没有击败宋军之前,他会只守不攻。”张元笑道:“而且在城中使用大型投石机,也不易损坏,是更有优势的。”

    野利仁荣听到这里,点点头道:“大王,没藏讹庞手中的兵力有新有旧,加在一起也只有十三万人马,而曹琮麾下则是二十万宋军。若没藏讹庞出城与之交战,多有不利。反倒是守城,更易使宋军受挫。一旦宋军有了挫折,士卒们有了怯战之意。到那时,便是我西夏勇士们收割宋人性命之时。”

    李元昊点点头道:“那还有两百余架大型投石机,又是如何安排的。”

    “臣已经命人,给白池城的祥佑军司与左厢神勇军司送了一百架。还有一百架,则送到了应理城的西寿保泰军司,以防凉州新军有所异动。”张元顿了一下,又接着道:“至于我兴庆府与西平府的翔庆军,因为前面有大将军没藏讹庞在耀德城顶着,则等再新制出来投石机即可。”

    “嗯,这样安排正合我意。”李元昊对于张元的安排甚为赞许,“如此,便可将宋军拦在耀德城以南。哪怕耀德城战事不利,我们也可就近支援。而宋军的运粮路线却是越拉越长,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趁之机。”

    野利仁荣此时拱手道:“大王,说起宋军的补给线来,我又想到了舍弟旺荣。他如今带着数万人马,还在与天武军周旋。现有白池城两大军司与天武军对峙,不如就由旺荣领兵深入宋军后方,以乱其布局。臣只是建议,具体如何当然还是大王来拿主意。”

    “仁荣,我知你想为旺荣开脱。”李元昊笑道:“我曾说过,战阵失利之事我不再怪他。此时你即使建议我将他撤回来,我也是答应的。让旺荣深入宋军后方,岂不是送他入了险地。”

    张元听到李元昊与野利仁荣谈起野利旺荣来,立时便不再开口。

    怎么说李元昊的宠妃也是野利氏,仁荣与旺荣两人,都算是大王的姻亲。

    应该如何安排,可没他置喙的余地。

    野利仁荣听了李元昊的话,不由得躬身道:“大王胸怀广阔赏罚分明,能免臣弟之罪,臣与臣弟对大王感激不尽。但臣弟原本就是武将,保家卫国,乃是他的职责所在。而且他手中有七万大军,正可趁宋军后方空虚之时,搅他一个天翻地覆,为我西夏大局尽些应尽之责才是。”

    之前自己就已经建议过,虽然李元昊允许旺荣撤回来,野利仁荣也不会答应。

    若是真的让旺荣退回兴庆府的话,那么野利旺荣以后,定然就一直是个闲散之人,这对于整个野利部来说可不是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