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8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东王可不是他能够对付的了的他的胆子也没有浑到敢到东王面前去闹事。何况现任南王还视他为父两个王爷加起来的能量帝国内还没有几个人敢与之对抗。

    他无奈叹了口气暗思难道张府的支柱产业香料生意就这样白白放弃了?


………………………………

第七十三章 借刀杀人

    当夜张锐将王敬宝安排到客房过夜独自一人到后花园静思。

    通过多年来的征战他深知一个道理即使战斗的局势再险恶也有扭转战局地可能性。关键是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在此事件上也不会例外。

    这个机会到底在哪儿呢?张锐顺着花园池塘边小道一圈一圈地绕着池塘踱步脑子里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

    今夜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洒下的柔和月光像是一层白纱覆盖在花园里。花园里的蛙鸣虫叫此起彼伏早早地就鸣奏起夏日之歌。池塘里的荷叶上结起的水珠。在微风中时而散时而聚来回滚动着似一颗颗皓白地珍珠。

    转了几圈之后张锐的头脑越来越冷静思路越来越清晰。

    东王此计虽毒却是见不得光的要扭转形势还需走正道。只要把东岛群岛上所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上报内阁和同乐估计朝廷会下令彻查此事那么事情也就有了转机。但这事不能自己出面去办要个替罪羊才行。

    这个替罪羊不好找。其一。其身必须具有正义感在知道东岛群岛上的事情后会与东王的祸国殃民之举斗争到底。其二。其人必须在朝中具有一定的实力有能力与东王对抗。其三自己与这个人没有深厚的交情事后东王对他嫉恨或报复自己也不会有太大的负罪感。

    想遍朝中大臣符合这几条的屈指可数渐渐地一个人地身影浮现在张锐的脑海里。张锐兴奋地差点大叫起来如果计划成功不仅能渡过这场危机还能顺带报复此人。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此计可谓是一举两得想着以后此人与东王时时的争斗。他心里就奸笑不已。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总算逮到报复此人地机会了。

    他也等不到天亮兴冲冲地往客房走去他要找王敬宝具体商议此事。刚走到王敬宝卧房门外。就听一阵阵响亮的鼾声。张锐差点笑出声来。王敬宝的呼噜声不仅有节奏而且响声也比中学时期洪亮了许多。

    在安江中学上学的头一个月里。”张锐见他怀疑地眼神就知道他还在琢磨赶紧告诉他喜讯。

    张锐这句话。使王敬宝彻底把疑惑和怒意抛到九霄云外了忙问道:“什么办法快说。”

    “这个嘛你要如此这般……”张锐也不再逗他把刚才想到地办法有条不紊地缓缓道来。

    “能行吗?”王敬宝皱着眉问显然他不相信这个办法能起作用。

    张锐信心十足:“只要你的证据齐全。就一定能行!”

    “证据不成问题只是他能全心全意去办这件事吗?”在来找张锐之前王敬宝就搜集了很多证据目的就是为了能打赢官司。可张锐却把这事推到别人身上而且本人不会出面甚至要求自己不要提到他的名字。对此王敬宝很不解也深感怀疑。

    张锐笑着拍着他的肩膀道:“他可是朝中出了名的好官这事要是他不知道则罢要是知道了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地。你就放心。只要照我说的去办这事定会有个满意的结果。”

    王敬宝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张锐说这办法可行。也只好去试试了。当夜张锐又和他商议了一夜的细节问题。天蒙蒙亮他便告辞而去。

    两天后的晚上贺若弼到丞相高颖府探访。贺若弼和高颖的私交甚好兼之他俩的政见又基本一致因此彼此间来往频繁。隔三差五相互探访彼此皆不用家人禀报便可在对方府中任意出入。

    贺若弼来到高颖的书房时见他正埋头看一份文件。便打声招呼“昭玄这么晚还在处理公务?”

    “哦?是辅伯来了?快请坐。”高颖站起身相迎。又吩咐下人上茶。

    下人早有准备贺若弼刚刚坐下就已经端上茶水。高颖坐到贺若弼旁边叫下人退去并关上房门。

    “昭玄士明昨夜又来找我。说不定我们在鲜卑那边地军队还为撤回南岛州又反了。”

    “是啊。”高颖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我本有意鲜卑那边的战事结束后再好好整理一番吏政看来要提前整治了。”

    贺若弼点头而道:“想当年辽东四郡之乱便是**。此番教训我等要谨记。苛政酷吏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置。”接着他又问“上告之人是谁?”

    高颖回答道:“是一个叫王敬宝的商人。”

    “是安济富商号地老板?”贺若弼也听说过一些传言说王敬宝现在已是帝国内财富最多的富商之一。只是没想到上告之人竟然是他。

    高颖狠言道:“是的王敬宝是第一个去东岛群岛定居的老州人也在当地了财。后来他因国家战事不断朝廷财政紧张还主动要求缴税算得上是一个有良知的商人。据说他地财产已不可记数连他都被逼着来京城告状可见当地已经被那帮官员搞成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了。这事要在内阁上尽快拿出处理意见不然会酿成祸端。”

    贺若弼赞同这个提议言道:“好这事算我一份明日我跟你一同面圣。争取到陛下地支持然后尽快在内阁会议上商议出处理办法。”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拟定出了一份表章。第二天二人一起进宫面见同乐。同乐看过他俩的奏章后大怒当即下令此事要严加查办。高、贺两人领命随后便在内阁中提案讨论此事地具体处理办法。

    虽然高颖和贺若弼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是东王在指示而且还是张锐故意安排高颖知晓的但接手此事后他们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他们也不知道他们今日之举为自己不久的将来埋下了祸根。


………………………………

第七十四章 奉旨出征

    汉元797年6月汉帝国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暴风雨即将到来的阴翳之中。只要封地内没有出现造反、闹事之类的动荡朝廷就不会干涉其封地内的治理政策。

    而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各地官府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在信息、交通都普遍落后朝廷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各地官员们的自主权相当大各地的治理政策也各不相同。

    通常情况是只要不违背朝廷制定的政策体系的大原则各地官府都可以灵活制定和实施本地的政策措施。比如朝廷制定了在春种、秋收时各地官府不得征召劳役的政策而由于各地气候存在差异造成了各地春种、秋收时间也不尽相同。那么各地官府也应灵活掌握。

    朝廷给予各地官府很大地自主权有利于避免刻板教条、生搬硬套的执政行为。这样也能让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员更好地挥聪明才智。但对于有才无德或者有德无才的官吏来说无疑也会产生出不少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特别显著也难以解决。

    第一。各地官员的素质、品性有差异在治理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治理地效果会截然不同。尽管也有各地检查部门监督这些官员的行为但即使现了较为重大的问题也很难区分到底是因为能力还是因为品性造成的总不能把一些治理水平低下的官员定性为玩忽职守或者贪赃枉法而捉拿问罪。

    这些官吏政绩不好充其量在评定其政绩时给予较差的评语最多影响其今后的仕途。同时。评定各地官员政绩的标准也很难准确量化。比如一些地方只考虑眼前利益目前税收、物产都很出众。但其施政行为却是提前消耗资源无异于杀鸡取卵从长远看完全没有展的持续性。因此在短时间内无法真正衡量出政绩的优劣。

    第二有地官员出身各贵族世家在他们的管辖地内或多或少都有袒护其家族利益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很难定性为中饱私囊。部分官员把那些收益高地项目的经营权给予贵族家开办的商号独家经营赚取高额利润。这种情况即使朝廷知道了。一般也是充耳不闻。

    毕竟由大家族开办的商号有信誉和财力的保证基本不会出现突然倒闭的情况。很显然是这些家族在联合抵制王敬宝故意不卖船只给他。

    虽然张锐掌控着南京制造司这个国营造船厂但按法令规定南京制造司造的船只只能提供给军方不能出售。因此他不能公然违反法令卖船给王敬宝。

    为此他又伤了好一阵子脑筋最后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没人卖船。可以自己造船呀。办造船厂地资金王敬宝应该能拿出来地点也不成问题要么在东岛群岛选址要么在开远选址。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造船的人了。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去南京制造司只要给出高价就能招募到退养回家但技艺精湛的老工匠。招到这些骨干力量后再招收一些悟性好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当学徒边干边学几年之后就展出一批技术娴熟的青年工匠。

    他把这个想法一说就得到了王敬宝的热烈响应他早就梦想拥有自己造船业了只是苦于没有专业地技术人员和熟练的造船工匠。涉足造船业不仅能满足自己海贸生意用船的需求。还能出售赚钱。他早就垂涎于这个赚钱的门路。以前造船业由几个大家族垄断经营自己是有心无力。现在。这种好事居然落到了自己头上他不两眼放光才怪。

    他俩谋划好之后就开始行动。张锐以巡察南京制造司为名向主管上司薛胄打了报告。得到薛胄的同意后便带着王敬宝去了南京。

    在南京查阅了制造司所属的人员名单后就对即将退养或是已经退养的优秀工匠展开了游说工作。由于待遇优厚仅仅一个月时间内就聘请到了数百人。

    他们开出的优惠条件使大多数接到聘请的人无法抗拒甚至制造司的那些年轻工匠也暗恨自己生不逢时。恨不得把年龄夸大十好几岁好去王敬宝那里应聘。如果不是有不到年龄不许离职地规定恐怕一大半的人都会辞职去应聘。

    招到专业工匠后。王敬宝回东岛群岛准备办船厂的资金张锐则命府中地管事带着招聘的人去了开远。其实东岛群岛和开远的林业都很达都出产造船所需的木材充足的木材完全能满足船厂的原材料需求。想当初自己一腔热血为国效忠。九死一生征战南北希望地是看到一个更加兴旺强盛的大汉帝国没想到大汉帝国积重难返一日不如一日局势风雨飘摇无论谁都会觉得沮丧失望。

    打听到了情况。他就有了心理准备。不过第二天见到同乐时他仍然吃了一惊。

    跟往常一样同乐还是在寝宫养斋召见张锐。张锐进了内间的门就看见面如土色、气息虚弱的同乐躺在龙榻上。他已经瘦得不成*人形只剩皮包骨头了。他那枯瘦如柴形体让张锐想起了西部平叛时曾遇到的那些垂死的饥民。

    而同时张锐也想起了初见同乐时那个骑着自己献上地汗血宝马扬鞭飞驰的飒爽英姿的皇帝。不禁悲从心生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屋内只有同乐、六灵、杜衡三人见到张锐匍伏在地失声痛哭。皆是一怔。杜衡最初的反应是这家伙拍马屁的功夫日渐高深已到了需要眼泪时就可以泪如雨注的境界。六灵和同乐则同时想到自家人的感情更深。就是比其他外人来得真切。

    “卿免礼平身。”同乐脸上闪过一丝既像欣慰又像难过的表情招呼张锐起身而后又命杜衡赐座。

    “开远侯殿下请入座。”杜衡端过一张矮凳请张锐入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