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夜深,张锐方才告别太尉。太尉送张锐到院落门口,又对张锐说。明日他也有事需要面圣,让张锐一早前来太尉府汇合,再一起动身去西苑。张锐点头同意。

    出了太尉府,张锐上马时,发现府内阴影处站立一人。像是正在偷窥自己。张锐心里奇怪,这人是谁?既是太尉府的人,要见自己直接亮出身份不就行了,还需要这样遮遮掩掩的作甚?

    张锐很想下马靠近弄清楚此人的身份。可这里毕竟是太尉府,此举会显得太唐突。如果那人仅仅是好奇,自己反应过于敏感,反而引起误会。

    汉元791年5月9日凌晨五点,张锐带着十几余亲兵出了驿馆,直奔太尉府去。到达时,太尉已经在车上等待,张锐急忙上前告罪自己晚到。太尉笑着说:“贤侄没有晚到。是老夫起得早,在府内闲着无聊,提前出来了。”

    上路后,张锐一直骑行在太尉马车一侧,与太尉轻松闲聊。张锐一行车马到达西门时,还未到开城的时间。

    离城门一两里地地方就已挤满了出城人群,熙熙攘攘的长队中,叫卖早点的商贩穿梭其中。场面好不热闹。太尉一行的车马并不急于挤上前去。而是依着次序排在最后。

    见到这个情景,张锐又是一番感喟。身为帝国的最高官员不讲丝毫特权。换成自己也不一定做得到。以小见大,这些小事就可以看出太尉他老人家德高望重。

    太尉与张锐说话之时,突然看见离自己不远处,也停着一辆马车。待仔细看清楚马车上之人后,脸色微变。太尉微妙地表情没有逃过张锐的眼睛,他也提高警惕四处张望,寻找缘由。

    太尉拍拍车箱,一个家人打开车门,太尉随即下了马车。张锐赶紧下马,问道:“伯父,何事?”

    “没事,一位故人的马车在那边停着,老夫去和他打个招呼。”

    “可需要小侄陪同?”

    “不用了,老夫去去就来。”

    张锐也不便多言,眼见着太尉在几名家人的陪同下,走到那辆马车前。马车周围地仆人,见太尉走来,连忙轻击马车车门。车门随即打开,一位百发苍苍的老人端坐于内。太尉先朝那老人施礼,然后登上马车,随手将车门关上。

    张锐仔细观察那辆马车,没有看到任何家族的徽章。可见老人不是哪个大家族的家主。老人也未穿官服,多半也不是朝廷官员。可是太尉为何如此尊敬此人,还向他行礼?更奇怪的是,那人坦然受之。

    张锐百思不得其解,又不便询问太尉府的家人,只能暗自纳闷。太尉说是去去就来,可是上了那辆马车后,十余分钟都没有出来,可见是一直有要事商谈。

    一直到开城的号角声传来,张锐才看见那辆马车的门打开。太尉下了车之后,再次向车内行了礼,才转身往回走。张锐发现此刻太尉地脸色更加难看,眉宇之间隐隐带有一丝悲伤。

    太尉默默无言地上了马车。此时出城的人群已经开始向前涌动。张锐也顾不得再去询问,随着拥挤的人流,催马走向城外。

    待行至城外数里之时,张锐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凑到马车窗前问道:“伯父,刚才您见的那位老人家是谁?”

    上车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尉,缓缓说道:“老夫当年就读帝国政务大学时,他是老夫的授课教授,现在是帝国政务大学的校长。”

    “可是吴孟明老先生?”

    “正是。”

    张锐听说是吴孟明老先生,既解开了太尉对他恭敬有加的谜团,同时又产生了新地疑问。心想,难怪太尉对他如此礼貌,原来是太尉地授业恩师。可是太尉为何见过他后,又如此闷闷不乐呢?
………………………………

第九十六章 初见同乐

    第九十六章初见同乐

    西苑位于上都城西三十里处,这里依山傍水,景色怡人,是春秋之季皇帝度假的主要去处之一。

    张锐与太尉一行,上午十点时分到达园林东门。只见高大的宫墙下,肃立着一队队的锦衣骑军和武士,将军、校尉和旗手也列于其中。将军策马来回巡视,校尉手执仪仗,旗手专执旗帜,神态威严,军姿端庄。

    太尉的车辆不敢在御道上行进,转到一旁的侧道缓缓行至宫门。正门处有近千人,在大门两侧排列成两行,其中面朝外侧的护卫们,密切注视着走向宫门的人。

    离宫门二十米处,马车停了下来。太尉下车向宫门走去,张锐紧随其后,太尉家人和张锐的亲兵则留在原地等候。

    一名少将亲自上前盘查。太尉有随时面圣的特权,所以少将只是例行公事问候了一声,便将注意力都集中到张锐身上。得知跟随太尉这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疯虎时,脸上微露惊愕之色。不过他仍旧一丝不苟地仔细查验了张锐的身份证明和腰牌,并去核对今日皇帝召见人员的名单。

    张锐趁等候查验身份的工夫,特别留心观察了队列中的近卫军人员。他们立马于队列的末位,座骑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汉马,配的是金鞍、金镫、黄丝辔头、赤金嚼环,身上穿铁甲,外罩锦袍,弓、矢、刀样样齐备,头上戴着铁盔,其上插着的两只红色的短翎随着微风左右摇摆。

    张锐心想,果然是皇帝不差饿兵。这一身行头,如果仅凭个人的俸禄。怕是两三年内也置办不出。

    上下打量骑士,发现他们英武不凡,队列也很齐整。几百人马肃立,都是动也不动,仿佛像是石雕浮刻出来的一样。看来看去,张锐总觉得他们身上还缺少一股彪悍的气魄。没有上过战场的将士,很难培养出这样地气势。也许他们更加适合充当仪仗队,而如果叫自己的部下在这里肃立不动数小时。恐怕很难保持和他们一样的军姿。

    待少将核对完毕,张锐才被允许跟着太尉一起进入西苑。可是没想到,还未走出百米,张锐又被拦了下来,接着又是一番仔细的检查核对。张锐接受检查之时,太尉就耐心地站在一旁等候,张锐过意不去,对太尉说道:“太尉。您有要事请前先行见驾,下官随后便来。”

    尉笑着道:“不妨,老夫要启奏陛下之事也不忙于一时,你我还是一同进去吧。”见太尉坚持同行,张锐也不好再推辞。

    短短的千余米的路程。张锐被挡了四次,每次需要十余分钟时间核对身份。进到西苑内院时,到中午时分。心想,想不到见个皇帝要经过三番五次的盘查。一上午的时间都用在查验身份上,谁如果要想学荆轲,恐怕也很难成功。

    张锐想地没错,在内苑门时,张锐和太尉都被请到一间房间内,由几名宫内小太监进行搜身检查。张锐被几个说男不男,说女不女的人妖的手在身上摸来摸去,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待摸到隐私部位之时,张锐真想殴打他们一顿,然后扬长而去。

    可是此举也就只能凭空设想一下,否则不仅前途要毁,还有性命之忧。张锐忍了又忍,咬着牙硬挺了过来。待出来之后,张锐发誓,奶奶的。老子今后还是要少见皇帝为妙。不然这身上早晚要上千次的被人妖摸过。操,只算怎么回事?

    走出老远。张锐还一直感觉别扭,可见一旁的太尉却是神色如常。张锐不禁暗自叹了口气,心想:看来摸啊摸的,也就习惯了!太尉他老人家经常面见皇帝,已经练到了“任你千手触摸,我也不动于色的地步。”原来金刚不坏之身就是这样练出来地,佩服啊,佩服!

    进入内苑后,再也没有侍卫和军士,前面引路的也变成了太监。又走了百余米,来到一座精致幽雅的院内。看着站立在正厅外数十名宫女、太监,张锐心想,皇帝应该就在里面了。

    这时一名像是总管模样的太监,过来朝太尉行礼,说道:“太尉,您来了?下官这就去禀奏,您稍等片刻。”

    太尉回礼,然后指着一旁的张锐,说道:“烦劳少府了。还有,这位就是陛下传见地张锐,烦请少府一并通报陛下。”

    “哦?你就是张锐?”那名太监,转过脸来仔细地打量张锐。

    张锐对他行了一个军礼,高声回答道:“下官飞骑军游骑团上校营长张锐,向少府大人致敬。”

    “不错,很有气概,像是个勇猛之士。陛下一直在等你,请你稍等片刻,本官即刻去为你奏报。”

    “多谢少府大人。”

    那人对张锐点了点头,转身进入屋内。张锐因前世影响,对太监一直没有好感,认为他们都是说起话来阴阳怪气,举止不是骄横跋扈、趾高气昂,便是卑恭鞠膝、媚态十足。而眼前这名太监虽然还没有做到长胡子这么有突破性的地步,可态度不卑不亢、很有官家仪态。没有半点张锐心目中太监的影子,对太监的厌恶心理也稍稍减轻了些。

    “他是陛下身边地掌管太监杜衡,为人忠厚、可信,是陛下的心腹太监之一。”太尉小声地对张锐说道。

    杜衡,张锐早就听说过这个名字。他入宫之后没有多久,就被分配到当时的太子同乐的身边服侍。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同乐。同乐登基之后,就升他为少府,负责掌管自己的起居饮食等事务。据说,同乐对他信任有加,还时常命他念奏折。

    突然,一个太监走出来,高声叫道:“传旨。杨坚、张锐入内。”这一声,既尖利又刺耳,终于让张锐又找到了心目中太监的影子。

    只见太尉趋步躬身而行,张锐抓了抓头,这样独特的步伐,自己可没有学过。稍一犹豫,还是决心不要邯郸学步,耻笑于人。仍像平常一样迈步走进。

    张锐知道,进屋后不能抬头观望。于是低头而行,走到屋内中间,见前面太尉跪下,张锐也赶紧效仿。

    帝国有法令规定,帝国军人在执行任务其间,不用行跪拜礼,即使见了皇帝也一样。只行军礼即可。但现在张锐不是在执行任务,是专门来觐见皇帝的,所以也只能学着太尉地礼仪做。

    “臣杨坚,叩见陛下。”

    “微臣张锐,叩见陛下。”太尉只行叩拜了一礼。便停止磕头。张锐是第一次来,觉得自己的身份又比太尉低了不少,怕自己贸然照做会失了礼数,于是准备行五拜三叩头礼。

    当张锐磕了三个头。正准备起身再跪拜时,就听上面传来一个声音说道:“免了,起来说话吧。”

    张锐站起身来,仍是低垂着头。其实他很想看看皇帝长得到底是什么模样,但在皇帝开口恩准自己抬头之前,他只能偷眼看看。只见正前方摆着一张御桌,俗称金台。离御桌两米处,立有一道朱漆地小栏杆。据说这个小栏杆的功能是防止某个觐见的官员奏事时突然扑到皇帝身边行刺。张锐心说,狗屁,要是武艺高强人真有行刺之心,别说不足一米的护栏,就算再加高一米,也能翻越过去。

    张锐并不知晓,站在同乐身后的两名手持黄罗扇的太监,警惕地观察第一次来此地张锐地一举一动。如果他意欲行刺。两名太监只须用脚一踩,一道铁栅栏便会从屋顶落下。以小护栏为界将内外分开。而且,他们手中地罗扇也暗藏机关,只要转动把手,便会从扇叶上露出利刃,瞬间变成一把扈驾地兵器。

    张锐暗自嘀咕的时候,就听皇帝问太尉道:“杨卿,今日前来有何事启奏?”

    “启奏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