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使人选。

    和鄯提到,说服地条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自然不必说。只是不知和鄯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于是张锐问道:“请说说你的条件。”

    和鄯言道:“一,免除两族的以前的参加突忽联盟的罪行。平息叛乱之后,朝廷也不得再来清算旧账。”

    张锐点头道:“这条没有问题。只要他们真心归降,并且以后能改过自新不再去帮助突忽人,以前犯过的事。朝廷可以既往不咎。有朝廷处理辽东四郡叛乱之时的例案可查,那时朝廷不仅赦免了一部分叛乱者地罪行,对于其中有功之人,战后也一样论功行赏。”

    其实和鄯早已知晓此例案。此次再次提出,也是为了再次明确朝廷对于参战各族的态度。见张锐答应得十分爽快,更加信心百倍。接着对张锐说出了第二条:“二,授予他们一定的官职,略低于五爷的官职也行。”

    张锐稍稍考虑一会儿后,说道:“授予临时官衔不难,困难的是,假如今后没能再立新功。只怕平息叛乱之后,其官职不会被内阁承认。”

    和鄯笑道:“这就是我要说地第三个条件,允许两个部落成立自己的护卫队。今后我们联合出兵之时,带上他们一起出动,让他们也有立功的机会。”

    张锐也答应了这项条件,再看和鄯,只见他轻轻摇着头道:“有此三条足矣。我此次前去说服,定能成功!”

    张锐暗思:既然已有利西族为先例。亚和族和北部族比照执行应该不难。这件事回去后。要好好和刘武周商量一下,再让刘武周报上去。

    刘武周之前将张锐的计划据为己有之事。张锐早已知晓。张锐心里非但没有一丝不满,反而暗暗欢喜。当日张锐以达须地名义将这个计划透露给刘武周之时,本是有意让他去挣这个功勋。

    张锐深知,军队之中虽比官场之中的关系简单了许多,但基本的道理还是一样的。哪个将领没有几个心腹之人?自己提拔心腹,不是因为一己的私心杂念,不是为了牟取自己的利益,而只是为了作战的需要。心腹会和自己保持一条心,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使得政令畅通,执行有力。用心腹比用阳奉阴违的异己之人放心得多,郭远光就是一个活生生地例子。

    以己度人,刘武周必定也有这样的想法。况且刘武周一直以来都对自己都是青眼有加,态度十分随和、亲热,关键的任务总是交给自己去做。不知道刘武周有太尉之托的张锐,感觉刘武周是极力想要拉拢自己成为他的心腹。

    从另一方面考虑,与顶头上司建立了密切关系,对今后的晋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拒绝刘武周的拉拢,恐怕很难有机会出头。因此,张锐平时在刘武周面前表现出来言行举止,也不断地暗示刘武周,自己是他地铁杆儿“心腹”。

    张锐极力想让刘武周快速提升上去,即便是将自己所有地功勋都让与他也无所谓。如果刘武周能高升,自然不会忘记提携他的“心腹”。

    现在又有一个稳操胜券地功勋摆在眼前,张锐自然又想到了刘武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提示刘武周,一定要顾全刘武周的颜面,不能说得太过明显。

    等部队回到碧溪县后。张锐即刻带着亲兵星夜赶往风铃城。两天后,张锐来到了位于风铃城外的飞骑军游骑团驻地。

    张锐一进团长刘武周的大帐,就看见一营营长裴仁基也在大帐内。张锐向刘武周行礼完毕后,立即向裴仁基行礼,道:“连长,属下多日未曾见您,别来无恙?”

    裴仁基于张锐自兴府一别,就一直未再见过面。知道张锐安渡桥之战时负了重伤。他也十分挂念这位原手下悍将。不料在此巧遇,非常兴奋。

    裴仁基上前拍着张锐地肩膀,端详了片刻后说道:“变黑、变瘦了。不过有了脸上的这条疤痕后,却更显出英武之气。我听说你,你每次作战都负过伤,果真如此?”

    张锐嘿嘿笑着说:“您别听谣传,属下不会每次作战都负伤的。”

    “身上有几处伤疤?”

    “大约有四十余处吧,属下也没有仔细数过。”

    裴仁基闻言。感叹道:“你所立的功勋,都是用血汗换来的。作战如此疯狂勇猛,不愧被人称作‘疯虎’。 你小子比我行,你所立的战功我自问无法做到。今后不可再以属下自称,你我现在都是营级。”

    说到这。裴仁基转头对刘武周笑道:“将军,咱们一营出去的都是好样的,您看以张锐地战功,现在晋升他为将军也不为过。一营能有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将军。可为咱们增添不少光彩。”

    刘武周打趣地说道:“咱们一营是全游骑团的骄傲。战功显赫,人才辈出。仁基啊,你如再晚来一些时候,只怕功劳全被张锐抢走了。哈哈……”他心里也甚是高兴,裴仁基和张锐原来都是自己一营的老部下。现已都以荣升中校营长,前途光明。今后他们出息了,别人自然会说他知人善任,脸上也有光彩。

    张锐对刘武周道:“将军。属下这次可是给您丢脸了。达埴原一战,由于属下轻敌导致出击失败,使得游骑和利西人损伤惨重。也没能完成您安排的任务,属下甘愿接受处罚。”

    张锐只说自己的罪责,丝毫没有提及郭远光违令之事。郭远光早已被张锐命令达须押解回团部,张锐也专门写过一封信递交到刘武周手中。信上详尽地叙述了郭远光违令一事。郭远光是否有罪,刘武周从信中,或是从达须那儿。自会了解清楚。无需此刻时重提。

    果然,刘武周板起脸说道:“张锐。达埴原之战中,你是犯有轻敌之过,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郭远光身上。而且我也有责任,我以前就没有看出来,郭远光会是如此不堪重用。他回到我这里后,还执意认为你没有权利撤换他。甚至到我这里申诉,说你滥用职权。”

    裴仁基不知此事缘由,甚是诧异,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张锐。张锐忙向他说明了事件地经过。当张锐讲到郭远光企图煽动部下抗令时,性子刚烈的裴仁基闻言大怒,一拍桌案猛地站起身道:“他还敢挑动部下抗拒军令?此乃谋反之罪。像他这种不听号令之人,直接斩杀也是不足为过,还说什么有没有权利撤换他,真是可笑之极。如果我遇到此事,直接杀了再说。哪儿还用将他押送回来,你此事处理可算谨慎有余,魄力不足。”

    张锐故意道:“郭远光不愿听我的命令,也是因为我的威信不够。本来我是不想与他过多计较,前几次违令也是看在他是暂归我辖制。可达埴原之战不同,如果再不处理郭远光,上对不起将军重托,下对不起已逝的将士们。所以,才下令将他缉拿,不过还是由将军亲自处理比较妥当,我无权擅自将他斩杀。”

    张锐地话语,说得刘武周心里甚是舒坦,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裴仁基又转头,问刘武周道:“将军,您不会放过郭远光吧?”

    刘武周说道:“郭远光违令之事,已有团军法处审理完毕,交与军团军法处核实。相信军团总部对此案也有了结果,明日去问问便知。”

    “这样就好,对郭远光这类混蛋决不能姑息!”裴仁基还是忿忿不平地骂道。

    刘武周一边安慰裴仁基,一边想:张锐与裴仁基都有能力接替游骑团长职务,自己一旦升迁,团长之职必定由他们之中一人接任。

    虽然张锐与裴仁基都是自己充分信赖之人,无论谁当团长都可算名至实归。但从处事能力上看,张锐是遇小事鲁莽,遇大事却泾渭分明、尺度得当;而裴仁基正好相反,小事谨慎,大事却处理得比较毛躁。自己宁愿选择大事分明的张锐,而不是小事谨慎的裴仁基。

    这时,刘武周心里已有了新的打算。
………………………………

第八十一章 飞骑军总部会议

    第八十一章飞骑军总部会议

    次日,刘武周带上张锐与裴仁基,去拜见刚刚到达风铃城的史万岁。史万岁前日刚随飞骑军总部到达风铃城。史万岁到达那天,刘武周出迎三十里。一路上,尚未与史万岁细谈军务。按约定,今日要向史万岁汇报游骑在战区的作战情况,正好张锐有事求见,所以三人一同前去面见史万岁。

    因彪骑军还未撤离战区,飞骑军的总部驻地只能临时安排在城西的一座的独立大院中。张锐等人来到这里,只见门前热闹非凡,来往进出的人络绎不绝,原本不大的院门,显得十分拥挤。

    虽然人流量很大,但守卫仍然尽职尽责逐一盘查,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张锐等人经过了四五道的盘查后,才来到了军团总部的一处偏厅内。张锐等人进得门内,见史万岁、杨义臣、张定和、王药等飞骑军总部的高级将领正在房中商议军务。

    刘武周因职务关系经常与总部官员见面,张锐则是在代理军团军法官的数月里,经常看见这些老头子,对他们也很熟悉。这次见面感觉很亲切,两人立刻上前一一向在座的将军敬礼问候。

    裴仁基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陌生的将军,一时有点手足无措。张锐拜见完毕,才发现裴仁基还尴尬地呆立在一旁,连忙拉着他为他一一介绍在座的将军。

    这时,杨义臣正亲热地拉着刘武周的手说:“武周,听说你们在前线干得不错,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你为飞骑军长不少脸面,没有辱没我们游骑团的名声。”

    刘武周谦虚地说道:“游骑团在您多年的教导下,一直保持极高的士气与战斗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前线地胜利是您和团中将领们多年培养的结果。属下不敢居功。”

    杨义臣大笑着说:“你就不要谦虚了,我听说你制定了一个详细地战略计划,得到战区统帅的赏识。当初我就看重你,因为你是个人才,我离开时也极力推荐你接任游骑团。只有将游骑团交到你的手中,我才能放心离开。一连串的战绩也证明,我没有看错你,你没有辜负的期望。哈哈……”

    张锐听到杨义臣的话。偷眼向史万岁看去,见史万岁的眉头稍稍向上挑动了一下,脸色却一如平常。

    张锐偷眼看史万岁地表情,是因为张锐在飞骑军总部担任过军法官时,曾听说过一些有关游骑团团长任命时的趣闻。

    当年杨义臣上调飞骑军总部任副指挥官时,首先推荐接任游骑团团长的人选并不是刘武周,而是三营营长马士愈。并且为了顺利的让马士愈晋升,杨义臣将马士愈取得的功绩和个人能力无限夸大。甚至还伪造了一些功绩。

    据说,马士愈当时也认为自己稳操胜券,迫不及待地召集一帮心腹摆宴庆贺,分享喜悦。这也不能全怪马士愈太心急,还没有得到具体答复就开始庆贺。当时。各军团都有一个潜在的规则,调任长官推荐的人选一般都会得到上级的首肯。原因一是,调任长官最了解自己部下地能力,所推荐之人一般都有能力但任职务;二是。上级一般不会驳了调任长官的面子,调任长官推荐之人几乎都会被批准。

    谁知就在马士愈志在必得的时候,史万岁给了他和杨义臣当头一棒。史万岁毫不留情地否决了杨义臣的提议,当着杨义臣的面说马士愈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接任游骑团。杨义臣没有料到史万岁会一点情面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