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极其重要、也是极为关键的纽带去维系,去支撑,那就是实力。

    否则的话,那就是强者对弱者的某种变相统治

    这个时候,即便已经感觉到了崇祯的态度,皇上对待兀鲁特部是什么样的反应,但还是想亲耳听到崇祯的亲自表态,从而验证心中的猜测。

    “洛养性,曹化淳,最近几天,朕就会回复博尔济吉特明安,并昭告天下,大明将会与科尔沁兀鲁特部联姻,纳博尔济吉特海兰珠为宸妃,明面之上,孙承宗那边负责迎亲事宜,而你们锦衣卫和东厂,就要暗中行动,策应孙承宗的迎亲队伍,防止来自于各方势力的破坏,比如蒙古的插汗部林丹汗,建奴的野猪皮”

    辽东,宁远卫

    兴城,原本的蓟辽督师府,早已换成了另一副匾额,辽东总督府,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一丝的其他变化,宅院还是原来的宅院,建筑风格并未有相应的调整。

    此刻,书房之中,孙承宗端坐于上方,虽已是六十六岁的高龄,却依旧是那么的龙精虎猛,精神矍铄,仅仅是身上散发着的那股巍然气势,并不输于列坐于两侧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和辽东水师统帅孙元化,处于壮年的官员将领。

    “孙总督,末将刚刚得到消息,建奴那边,野猪皮准备与咱们大明和谈,现在正在组建出使的使节团,不知这是真是假啊”

    “嗯”

    孙承宗发出一声鼻音,右手轻轻捋了一下犹如虬髯一般的胡子,一副极为沉稳的样子,在孙元化期待的目光之中,缓缓回道:“不错,孙元帅,确有此事,本官这边已经得到确认,并收到了来自于野猪皮的文书以及国书,想要向咱们大明求和,至于国书,朝廷对此究竟是什么反应,还要等等看。”

    “那,大人,末将这边的行动是否需要暂缓,等一下”

    显然,形势发展了这一天,这一步,孙元化的投送天花源行动,虽然依旧是属于绝密计划,但身为辽东巡抚的袁崇焕,有资格知道这件事情,并抢先接过了话题。

    “孙将军,这个自然”

    袁崇焕几乎是脱口而出,本能地说出这句话,进而快速的补充道:“如今的辽东,可谓是百废待兴,亟需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若是能够促使朝廷与建奴和谈,不仅可以减少来自于北方的威胁,西面的林丹汗也能得到极大的牵制。”

    “如此一来的话,咱们就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恢复辽东的民生,尽快安置好那些迁移而来的灾民,还有就是,可以解决辽东的那些世家大族,曾经与建奴眉来眼去,暗中往来,做出私下资敌的勾当。”

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谈的相对重要性

    一开始的时候,听到袁崇焕的抢话,孙承宗虽未有情绪波动,没有什么不满,但孙元化却是有一些不悦了,很不喜欢对方的这种语气,就好像上级对下级的那种谈话口吻。

    这一刻,孙元化的眉头微微蹙起,有一些不满的转头看向了对面的袁崇焕,就要置问,但一听到袁崇焕的后面之语,尤其是最后的那一番话,不禁流露出了深思之色,到嘴的斥责话语全都咽了回去,也就保持了沉默。

    一直以来,身为武将的孙元化,本职任务就是统帅辽东水师,专司对付建奴,使用一切的手段,尽可能地对付建奴,削弱对方的实力。

    因此,也就忽略了很多事情。

    经袁崇焕这番话的提醒,顿时幡然醒悟过来,所有的战争,都不过是服务于国家,而真正的本质所在,保家卫国的同时,就是服务于百姓,能够稳定的生活。

    尤其是辽东现在的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刚刚经过辽东之战,还有鞑子的长期肆虐与破坏,早已是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尤其是那近百万迁移而来的难民,更是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

    孙元化不是不懂这些,而是在这段时间里,自从他统领辽东水师之后,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几乎是忙昏了头,一时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与军事行动相关的事情上。

    然而,孙元化沉浸在这种思绪没多久,也就是几个呼吸的时间,袁崇焕的话音刚落,孙承宗紧接着开口了。

    “袁巡抚,在本官看来,你的这番言辞,是有一些道理,但有一些片面了,太过于强调了和谈的重要性,却忽略了一点”

    “哪一点请大人指教”几乎是脱口而出,袁崇焕双手插在一起,身体微倾,表达恭敬的同时,心里变得忐忑了起来,显得有一些心虚,缺乏一种底气。

    “呵呵,当然是,对于野猪皮而言,和谈更加重要。”

    孙承宗长笑一声,很是自信的回应了一句,目光缓缓转移,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最终目视前方,神色也变得郑重了起来,语气也渐渐加重,似乎是在强调一般。

    “如今的建奴,不是昔日的后金,不是努尔哈赤带领下的那个女真族,国运日衰,处境越来越艰难,内有诸多贝勒的掣肘,暗中挣权;外有林丹汗的虎视眈眈,觊觎女真族的活动之地。”

    “而且,从蒙古科尔沁兀鲁特部的这一举动来看,主动向朝廷和亲,进献本族的美女,足以看出,野猪皮在那些蒙古盟友的威望也在不断下降,已经无法震慑群雄,让那些蒙古族听令于后金。”

    “这种情形之下,野猪皮迫切地想要和咱们大明搞好关系,稳住南面,也是在变相的削弱林丹汗的实力,同时也能拥有更多的时间,稳定和巩固他的汗权。”

    袁崇焕听得很认真,不时地轻轻点头,表达赞同之意,孙承宗的话音刚落,紧接着说道:“大人说的不错,林丹汗之所以有今时今日的实力和地位,咱们大明从中起到了几乎是举足轻重的地步。”

    “若没有大明的支持,从旁牵制,林丹汗要是想啃下野猪皮这块硬骨头,恐怕很难,非常难,一个弄不好,非得崩坏他几颗牙不可,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够拿下。”

    “所以啊,袁大人,对于野猪皮向朝廷求和,平常心即可,没有必要那么的积极主动。”

    结果话茬的同时,孙承宗再次恢复了那种镇定自若的模样,神色不再那么的过于郑重。

    在这个过程中,好长时间都没有言语的孙元化,却是眼前一亮,焕发出不一样的神采来,心中已然有了某种猜测,但还是试探性地问道:“孙总督,你的意思是,末将这边的行动照旧,如期进行”

    “然也”

    孙承宗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似乎是有着什么十分愉悦的事情,再次一捋长胡子,进而朗声说道:“如果野猪皮真得有求和之意,孙将军,你们的行动,将会给予他莫大的压力,不得不以更低的姿态,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换取大明的收手,换取他们南部边境的和平。”

    “不不,应该是整个建州的和平”

    孙承宗忽然改口,进而补充道:“毕竟,沿着建州的东部海岸线,游弋在鲸海之上的辽东水师,可以随时向建州投送兵力,不断的骚扰,肆意的劫掠,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到时候,如果野猪皮不服软的话,如果不向大明支付更多的好处,建奴所面临的危险,不仅仅是来自于南面和西面,还有东面和北部。”

    “否则的话,好不容易才统一起来的女真各族,将会再次分裂,各自为政,后金这个国家也会名存实亡,他野猪皮也就真的是无力回天,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将会沦为名不见经传的微末小族部落。”

    “嘿嘿”

    最后一阵长笑,不仅仅是孙承宗的得意,其中还夹杂着难以掩饰的幸灾乐祸,更有那种大仇得报之后的快感。

    实在是,自从努尔哈赤得势、造反以来,大明在辽东可谓是胜少败多,只要是大明的官员和百姓,心怀忠义之人,都会有着一股莫名的屈辱感。

    这个时候,孙元化的神色变得无比的轻松了起来,那是对战争的一种渴望,那是对血性报复的一种期待,紧接着,不无提醒的说道:“那,孙总督,你可要有得事情要忙了,不然的话,一旦那些天花传入辽东,甚至是关内,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

    “嗯,不错”

    孙承宗轻轻点头,缓缓吐出三个字,显得是那么的认真而郑重,心中已然明白,孙元化这是提醒自己,尽管辽东水师的那些小队,活动的范围是建州的北部区域。

    但是,也难保那些天花源会流入辽东,会被带入关内。

    毕竟,一旦天花蔓延开来,难保野猪皮不会打相同的主意,借助天花,祸乱辽东,祸乱关内。

    尽管辽东的绝大部分人都已种痘,对天花有着一定的免疫力,但还是有一些人还没有来得及种痘,一旦大规模爆发,刚刚营造好的大好局势,将会被破坏殆尽,损失惨重。

    心里浮现着这些想法之时,孙承宗随即也做出了回应:“放心吧,孙将军,本官这里会做出完全的准备,严控人员从北面进出辽东。”

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着相对沉默的袁崇焕,脸上的若有所思之色早已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凝重的神情,忽然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刹那引得了两人的注意。

    “孙总督,一旦建奴与咱们大明和谈成功,咱们这边是不是也该行动了,对付那些辽东的世家大族”

    闻听此言,孙元化精神为之一怔,心中却是翻起了巨大的波澜,孙承宗也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面有思索之色,右手轻轻抚着下巴,缓缓捋过胡须,沉吟了片刻之后,这才颇为坚定地一点头,咬字道:“是该行动了”

    听到对方肯定的回答,显然,袁崇焕知道孙承宗心里想得什么,紧跟着补充道:“到了那个时候,建奴早就是自顾不暇,当然也就无法理会那些辽东的世家大族,暗中与后金交好之人。”

    “而且,为了促成和谈,在那之前,野猪皮一定会表示一下诚意,将那些家族勾结他们的证据拿出来,从而为使团的出访,提供一个相对交好的条件。”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随着民兵组织成功,军中的改革进入了后期,即便是那些世家大族有一些实力,具备一定的武装,但也无法改变大局。”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相比于袁崇焕侃侃而谈的内容,孙承宗关心的却是另一部分辽东的世家大族,以祖大寿为代表的家族。

    这些大家族,不仅是财力雄厚,几乎控制了辽东的经济命脉,还有就是,除了刚刚收复的那些失地,原本宁锦防线一带的良田,十七八都控制在他们的手中。

    手中有钱有粮,又握有军权,关键的是,还极为贪婪,如此一来,对于即将恢复民生的辽东,将会是最大的障碍,暗含着诸多的危险,不稳定因素。

    因此,相比于收拾勾结后金的那些家族,解决这些辽东的世家大族,就显得迫切得多。

    渐渐地,袁崇焕越说越高兴,越说越轻松,滔滔不绝间,脸上更是浮满了笑意,忽然又说道:“孙总督,趁着这个机会,收拾了那些暗中资敌的家族之后,将其家产全部充公,先不说一半要上缴朝廷、一半留下来,作为恢复辽东民生的经费。”

    “单单是那些家族的田产,作为军饷的另一种形式,分给士兵的家人,咱们治理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