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之我不做包子-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屏居一地,除了做多些金石学的研究,对天下之势,百姓之苦,也没什么益处不是?”

    说着也是起身,直直盯着赵明诚夫妇道:“还是多见些世间污秽,好思江山社稷之危。日后若能再被启用,也多为百姓所思不是?”

 57、这个大王不简单

    张青说这些话,纯粹是寻个理由,把赵明诚与李清照留在山上罢了。

    如今进入了二龙山的发展壮大时期,张青不允许出半点差池。

    谁知道放了这赵明诚下山,会不会引了青州官府来攻山?

    何况这生辰纲还在呢,保不齐那赵明诚也看着了先前一幕。

    要是不幸暴露,那自己先前费的功夫,可就统统白费了!

    是以不论是谁,这会上山的,都下不去了!

    可张青那瞎扯个理由来,赵明诚却不晓得,心里听得却叫诧异。

    “这山大王,不仅晓得自己夫人家世,更知道自己直在研究那金石学!”

    “知道的如此清楚,哪里像是一个普通的山大王?”

    瞥了眼自家夫人,却见其也是皱眉思虑的模样,知道其是与自己想的一块去了。

    只是这山大王再不简单,自己也不想留在山上啊!

    正是要开口再求说两句,不想自家夫人倒是抢先开的口来。

    “既然大王如此说了,我夫妻二人便留此地,长些见识。”

    “只是…还当向求个安静屋子,可无事不叫人扰了。”

    这李清照说话也挺可笑,说着要看看见识,却还要个僻静屋子,岂不矛盾?

    只张青当真也不在乎这些,只把这两人留在山中就是。当即微微点头,便叫人安排了去。

    …

    “夫人,咱们前头不叫我说话,我看那大王也不同一般山贼,倒是通情达理的很。若是我再说上两句,说不得就能把我二人送下山去了。”

    进了张青安排的屋子,赵明诚当即便是与李清照开始低声说起,言语中,倒是还有点抱怨的意思。

    李清照听得却只摇了摇头,亦是低声应道:“夫君若是觉得那大王通情达理就好说话,便是错了!”

    “那大王虽是言语上与寻常山贼不同,然其杀心却差不得太多。若是当真把那大王给惹的厌烦,只怕我二人如今已身首异处。”

    “此非危言耸听,实在是那大王主意周正,绝不是好说话之人。”

    赵明诚听得诧异,直不想自家夫人对那山大王的说法与自己完全不同。

    顿了顿,微微消化了下这不同的信息,才算接着道:“只是不知那山大王到底是何身份,怎么能知道你我二人如此多事情。”

    李清照听得也是蹙眉而思,半晌也是摇头道:“那大王实在不简单,前头我二人上山的时候,我便是觉得这山寨有些不寻常。”

    “而今见了那山大王,我也总算晓得这不寻常的地方,到底是来源于何处了。”

    赵明诚显然没有他那夫人这么敏锐,听得直不解道:“这山头又哪里不简单了?”

    李清照对自己的丈夫的迟钝也有些无奈了,却还耐心道:“你看那山寨,初看的确与寻常听闻的无所两样,只是你若认真看去,可见山寨中的大小喽啰,都有一种。。。一种纪律性。”

    “夫人说的不错,这么一提,我倒是也觉着了。”赵明诚被李清照一说也是反应过来,摸着其那长须道:“这山中的喽啰有时候不像山贼,有时候倒像是。。。是官府的兵马。”

    李清照点头应道:“夫君说的不错!而且你可见了那山中的两个统领?”

    赵明诚又问道:“可是那和尚与边上的统领?”

    “正是那二人!”李清照说着,也是忍不住站起道:“若是看的不错,那两人必是官家出身,尤其是那和尚边上的统领,气度不凡,有行伍之气!我有种感觉,此人是京城里的教头。”

    赵明诚听得这话,当即恍然大悟道:“必是如此!那大王必然也是京城出身,不然哪里知道你我二人如此多事?”

    这下顿觉一切都能解释的通,赵明诚忽的也是感叹道:“想来这大王,也是被京城里的妄臣所迫,流落此地,倒是落草了。”

    李清照听得也是点了点头,虽然觉得还有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但以刚才那形势来看,好像也就只能这般解释了。

    …

    张青可不晓得赵明诚与李清照把自己脑补成了京城人,他正想着这二人的处理方法。

    李清照就不用多说了,这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们,就没不知道其人的。

    而赵明诚这人嘛…相较之下,其实评价是不算太好的。

    赵明诚乃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靖康二年三月,赵明诚因奔母丧先南下金陵,任江宁知府。

    结果这官总共就当了一年,就因失职被革。

    而何事失职,说起来就更是奇葩了。

    时有御营统治官王亦发生兵变,此事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赵明诚的下属已经有所察觉了,但是却并没有引起赵明诚的注意,更没有进行调查或者任何的行动,反而和平时表现的一样。

    之后兵变之事变得越发严重,几乎已到了兵戎相见之时,好在最后还是朝廷军镇压住了王亦,未发生实质性兵变。

    可是当天亮之后,属下前去向赵明诚禀告的时候,却发现他早已经利用绳子从墙壁之上逃跑了!

    这是人还在对面水晶买装备呢,自家就已经点开投降了!

    在兵变这件事平息之后赵明诚因为玩忽职守而被革职查办,就连李清照都感觉十分的失望羞愧。

    生性非常刚强的李清照知道丈夫这样的做法后哪能好过?

    随后一年他们一起往江西逃亡,到达乌江的时候,站在西楚霸王项羽起义失败自杀的地方,李清照心有所念,见国破人亡之景,便随手写出了《夏日绝句》这首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然了,李清照写这首诗的时候,也不定是针对其丈夫的所为。

    时南宋初年,如赵明诚般之人不知几何。李清照也这首诗,当也是直抒心意。

    只赵明诚却难免代入其中,不多久,也郁郁寡欢而亡。

    只是虽说这赵明诚的确有些懦弱吧,那也是正儿八经的京城来的官,更是祖上名门,身上有不少地方,值得自己去讨教的。

    如今好不容易上了山,当不能放过了!

 58、我张青不当山匪

    张青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是很有逼数的。

    自己依着一个平凡草寇的身份,混成了二龙山的大当家,整个过程简单说来无非就两个字,忽悠。

    靠着先知先觉的能耐,倒是能混个山寨大王。可真再要进上几步,不是靠拐骗个林冲,弄来个杨志就能做到的事情。

    振臂一呼,便有十万农民相应起义?

    那是张角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就是张角,做此事前也传道了十余年,最后更是被朝廷瞬间扑灭。

    宋江之所以最后诏安,不是真不愿反抗到底,而是不能。

    说到底,一心只把朝廷人马给诱拐上山,最后的结局,就必然如此!

    张青自然不能重蹈覆辙。

    …

    “景德元年,我朝大胜辽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与辽人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

    “至此,我朝与辽人边界基本安定,边疆无危。”

    张青给赵明诚夫妇寻的屋子里,张青正是一脸认真的虚心求教。

    而赵明诚虽说的详细,只面色也是怪异的很。

    这授课之行,自己倒是做过不少,然面对一个山大王讲解,也着实是生下来的头一遭。

    张青听得也是钦佩。

    别的不说,就宋朝皇帝的那谥号,那能说明白了的都是牛逼人。

    只是张青实在是不那么清楚宋朝历史,直又问道:“那景德元年,距离今日,已有多少年头了?”

    赵明诚听得古怪,却还应着道:“已有一百一十年了。”

    说着又是感慨道:“那年,实在也是多灾多难。”

    “正月十二,京师地震;正月十七,京师地震;正月二十三,京师地复震,屋宇皆动,有声移时而止;正月二十四,冀州地震…”

    经得那赵明诚介绍,原来那景德元年,竟然大大小小,经过了十二次的地震!

    赵明诚说着也感叹道:“先帝那年与辽人行兄弟之礼,也是无奈之举,更是圣明之举。”

    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这一节历史,张青还是晓得的。

    只是不晓得,那年的时候中原大地还有这般劫难。

    不过虽说如此,这赵明诚如此支持“澶渊之盟”,倒是此刻就能看出其骨子里的些许懦弱。

    赵明诚倒是不晓得张青如此想着自己,倒是越说倒是越来劲了。

    直接着说道:“其后还有西北党项人崛起,自称皇帝,去我朝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

    “至是今日,此二敌仍我大宋心腹大患!”

    不错,虽然靖康之耻就在随后的十几年间了,然此刻整个大宋王朝,没人把女真人放在眼里。

    谁也想不到,如今看上去依旧强悍无比的契丹人,将会在完颜阿骨打的攻击下,如此不堪一击。

    只张青虽然晓得十几年后的未来,当下也只憋在心中,当从赵明诚那里确认了朝廷上的思虑,张青也是把话题,转到了朝廷上。

    却听张青又问道:“倒是不知,又是谁人夺了你这官位?”

    听得此问,赵明诚却不做声响了。

    只是其虽不说,张青却无所禁忌,那是张开嘴就一阵胡乱说起:“高俅?童贯?蔡京…”

    张青那是把能想到的恶人,都说出口来。

    赵明诚听得大惊,连忙阻止道:“你哪能直呼公相名讳!”

    公相?

    这说的该是蔡京。

    张青见赵明诚反应这么大,当即心里有数,笑称道:“原来是受蔡京所迫,那你这复官之望,怕是得不成了。”

    这话是直直戳中了赵明诚的心里了。其之所以会被夺官,乃是因为父辈的党争之祸。

    北宋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年仅九岁的哲宗继位,由宣仁太后同处分军国事。

    同年司马光任宰相,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前后历时九年。

    至此,支持变法的政治派别,被时人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一派,则被称之为“元祐党人”。

    元祐党人有些谁呢?

    说点出名的…便有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

    崇宁元年(1102)九月,宋徽宗令中书省进呈元祐中反对新法及在元符中有过激言行的大臣姓名。

    于是蔡京亲自主持,将司马光,苏轼等人,共计一百二十人,分别定其罪状,称作奸党!

    并由徽宗亲自书写姓名,刻于石上,竖于端礼门外,称之“元祐党人碑”。

    不许党人子孙留在京师,不许参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录用。

    再说那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谁?

    那是苏门后四学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